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堂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1662

主题

4

听众

64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11-26 12:53: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堂教育”是我国穆斯林以清真寺为学堂的伊斯兰经学教育制度,它是在“经文匮乏、学人廖落”、“父传子受、师徒单传”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开创经堂教育的是深
受穆斯林敬慕的明代著名经师胡登洲阿訇。他当时广招学子,设帐讲学,开办儿童班与夜校班。制定各
个阶段所学的科目,其后,各地穆斯林纷纷效法,从而形成了“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有其发展和演变过程,如主张则重“凯拉姆”学与“古兰注”的陕学派,以河州为中心的“伊赫瓦尼”教育体制:还有云南的经堂教育体制,这是著名经师马德新、马联元创出的.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学习阶段。小学主要学习阿语语音拼读规则及简易实用的教法常识:中学学习阿语词法、语法、修辞及简易的教义知识,大学是涉及教律、认主学、经注、语法与修辞的精深学问.这三个阶段均编有固定教材。这种教育制度是“经堂教育”改革中较为透彻的一种。总之,“经堂教育”一直是处于改革中的,笔者在此只是略举几例.它以清真寺为核心,普及地教育穆斯林,培养出许许多多经堂大师.从以往的许多著名经师到现在的阿语教授,普遍都接受过经堂教育.这正是老一辈学者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教门奋斗,给我们留下的丰硕遗产.
  
然而,我们是处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思想意识方面或多或少地受着其他民族的影响。更令人担
心的是当前西方文化的渗透及其腐朽的经济观的冲击,使我们的部分穆斯林逐渐淡忘了自己的伊斯兰
文化.所以,仅因袭地继承老一辈阿訇的经堂教育制度是不够完善的。将至21世纪的今天,更好地继承
和发扬经堂教育,是我们每一个穆斯林的义务.当今的某些清真寺学堂,打着“经堂教育”的招牌,缩短其学制,减少其学科.一味地称呼着多让青年们遵“笋乃体”(穿衣毕业),以鼓励失学者.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发展和充实经堂教育,反而使之蒙受许多弊病.某些穿衣的阿訇,连起码的信仰素质和思想品德都不具备.严格地说,这是对“经堂教育”的‘一种亵渎.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国家提倡多渠道办学,全国各地的热心伊斯兰教育的穆斯林纷纷倡导办新学,反对因袭地继承老一辈的教学方法,主张推进和改变“经堂教育”的制度与方法.这种办新学的思潮,尽管是以“中间学校”、“阿语学校”等名目出现,但总的是与伊斯兰的经学文化分不开的.顺便在此指出,对那些一味提倡阿语,认为“只学阿语,一切皆可”的朵斯弟,笔者也是极不赞同的,因为语言与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目前所兴办的所谓新学堂,也没有固定、统一的教育制度.当然,它是一种新生事物,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有待于改进和完善,笔者想就如何改进经堂教育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662

主题

4

听众

64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09-11-26 12:53:59 |只看该作者
一、组织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有良好的管
  理,才有良好的教学风尚,才能造就和培养出优秀的
  学于.这是有关教育兴衰的大问题.作为伊斯兰的经
  学教育,教学管理更为重要.因为无论是工作的教师
  或接受学习的学生,都应本着穆斯林的态度来履行
  职责,而这些职责要以伊斯兰的教义为主,把它归入
  教学管理之内.使教师的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使学生
  的学习与信仰相并进.顺便指出,因袭的旧经堂方式
  及现在的某些人以‘校长、理事长”等名衔为荣,而不
  干实际工作,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经学学校就必须设立
  教务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与课时时效,
  实施教学步骤.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经
  学教育的职责是普及伊斯兰文化和培养具有伊嘶兰
  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使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得到
  正常贯彻,就必须针对各自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科设置及学科
教学顺序,教学时效。换句话说,每一学年该学的科
目和内容,怎样进行,需达到何种程度,都必须有一
定的计划。
    综上所述,普及教育应以教义、教律为主科,课
时不宜太多,学业不能过长,教学中可用电文教材进
行授课.因为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员的信仰认
识,提高伊斯兰文化水平,以能更好地履行教门义
务。专业教育学科应广泛一些,但要主次分明,课时
要定量,授课课时须按计划进行。学业应长一些,按
所要学的科目、内容来确定学制、学科,授课时数根
据年级进行安排,初级阶段以阿语语言为主,高级阶
段应以经学知识为主。同时,还应增设中文、政治、法
律等课,拓宽知识面,增强对古兰、圣训的理解,就现
在清真寺因袭的教育制度来看,对学科设置的安排
不够妥善,产生以下弊病:(1)不开设汉语课与部分
必要的社会学科,使学生知识面窄,思想狭隘,更重
要的是不能把伊斯兰的文化宣传出去.(2)过分注重
语法、修辞等科目,现在有的人注重阿语会话,应该
知道这是语言工具,不能让它在经学课中喧宾夺主。
    以外,应健全学籍管理,学籍管理有升、留级制,
  成绩差的学生应留级,让他们巩固学习.成绩较差的
  学生,要合理安排,让他们学习普及知识.至于成绩
  好的学生,应鼓励、启发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
  性,反过来说,如果不健全这种管理,好、差的同学一
  齐拖着走,成绩好的学生因学不到满意的课程内容
  而产生消极情绪,发挥不出安拉赐予的天资智力,而
  贻误了美好时光。至于成绩差的学生,会因课程的压
  力而感到自卑,反而什么都学不到。这样,使教学起
  不到满意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2

主题

4

听众

64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31
发表于 2009-11-26 12:54:26 |只看该作者
二、增强师资力量
    从以往的经堂教育采看,都是一个教师负责一
  个班或若干个班。这当然是当时缺乏师资人才所致,
  也说明老一辈阿訇的无私奉献.现在,已培养出了大
  批的人才,选拔和加强师资力量是完全可以的事。而
  且,现在的青年人才,不培养他们,让他们有参加施
  教的机会,岂不是贻误他们?那么,老阿訇辛勤地把
  他们培养出来又是作什么呢?同时,随着授课科目的,
  增多,教师队伍应该加强,还要根据教师的专长来安
  排授课。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完善者,是
  为人师表.所以,选择教师,应把信仰与品德放在首
  位,具有伊斯兰信仰与品德的教师会把学生引在伊
  斯兰的路上来。品德不良的教师,不仅贻误学生的宝
  贵时光,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把学生引入歧
  途.现在的某些青年教师,把握不住改进教学中应改
  革的是哪些问题,往往当学生带有非伊斯兰行为时,
  不严肃教育,反而以身触犯,这对我们的经学教育是
  极为不利的.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习练习等方法,根
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把几种教学方法合
理、恰当地结合应用,以取得教学效果.教学中切忌
灌输的授课法,这种照本宣科的讲课,不顾学生接受
的程度,对教学是一种损失.课堂中应启发学生开动
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会使他们牢记所学内
容.
    教学方法不是呆板的,只有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集中他们
的思维活动力,把课堂内容传授给他们,作为一名教
师,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断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2

主题

4

听众

64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41
发表于 2009-11-26 12:54:46 |只看该作者
三、增进教材的选编
    经堂教育沿用的教材,无论是初级的语法课、教
义课,还是高级的经学知识课,都采用阿文教授,这
无疑对学生的进步有一定影响.如果在初级阶段能
适当应用中文讲授,用阿语举例说明,也许进度会快
一些.而且,这些传统教材,从教义理论、教律等各科
知识来看,都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
应该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增设有关方面的教材。目
前国外出版的一些新颖教材是可以借鉴的。我们的
某些阿訇,不接受新的东西,生怕改变我们的教门,
这种思想使我们的经学教育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传统教材不设有练习和内容提要,教
师也没有更好地指导学生加以复习.这样使学生掌
握不了教材的主体内容和中心思想。有时,还往往造
成对内容的曲解。
    要使经学教育得到完善,合理安排教材是非常
重要的。然而,仅因袭传统教材不够,就得补充和编
写必要的教材.把国外的教材死照硬搬来用,也是不
适当的.因为那是根据适应他们学生的程度和年级
来编写的,与我们学生的程度和年级又大不相同了.
    现在的新型学校,全国已有几十所了。然而这些
  学校所采用的教材都是不统一的。阿语语言课教材
  采用北京外语学院或其他大学阿语系编的教材,这
  显然成了经堂阿訇攻击的对象.经学知识教材采用
  传统教材或国外的初、高中教材,总之,都不尽相同.
  所以编写必要的教材是很迫切的事。
    虽然,某些学校在这方面作过尝试,但取到的效
  果不够理想.笔者认为,像这样重大的事,关乎到我
  们经学教育的发扬,应该引起全体穆斯林的重视.特
  别是饱学经书、富有教学经验的学者,应集中起来,
  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总结传统教育的利弊,面对现
  实,展望未来,确立目标,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完成这
  一艰巨的善举.
    以上几点是笔者的一点肤浅认识,也是笔者为
  推进经学教育所发出的心声.我想,只要我们本着古
  兰、圣训对教育、学习鼓舞的精神,努力探讨、追求.
  那么,我们所期望的经学教育制度发展就为期不远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6-2 16:34 , Processed in 0.0364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