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教育体制——经堂教育

[复制链接]

275

主题

3

听众

9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8-10 21:32: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早在伊斯兰教初传中国之初,回族穆斯林就在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中自发地进行伊斯兰启蒙教育。到了明末,陕西咸阳渭城人胡登洲首倡经堂教育。他率先出资在家中招收弟子,讲经传道。后来,他转向清真寺办学,半靠自己的财力,半靠清真寺的供给和穆斯林的施舍,其弟子越来越多。就这样,胡登洲揭开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序幕。后来,各地清真寺纷纷效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教育体制。


  我国清真寺建筑是左右对称的风格,一般在主体建筑礼拜大殿的前边建有南北对称的厢房,北边的厢房作为阿訇讲经的地方,称为经堂。胡登洲因在清真寺经堂办学,所以称作经堂教育、寺院教育或回文教育。


  经堂教育有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层次,其中,小学部也称为经学,一般招收 6-7 岁的穆斯林儿童入学,主要教授初级阿拉伯语的拼读和一般的宗教常识。大学专门培养新的阿訇,学生称作“海里凡”、“满拉”或“老师夫”。教师为特聘阿訇,被尊称为经师、明经、开学阿訇或乌斯托等。


  早期经堂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及经典,主要依靠学生抄写。在经堂教学中,师生们主要使用“经堂语”进行教学。经堂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中的不同词汇或词组拼合成句子和文章。


  经堂教育为伊斯兰教培养了大批人才,造就了一批名师、学者和阿訇,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由口授家传转变为学校教育,同时启动了汉文译著活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6-29 05:05 , Processed in 0.0662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