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境绿翠网

标题: 济南伊斯兰教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6
标题: 济南伊斯兰教研究
    礼拜寺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厥始莫详。大元乙未春,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都运使木公八刺沙,奉命撤寺建运盐司,乃徙置于泺源门西锦缠沟东,聊建殿楹,立满喇艾迪掌焚修事。   ——摘自济南清真南大寺明弘治八年(1495年)《济南府礼拜寺重修记》      一、济南地名、辖区沿革      今济南称市,为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级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辖5个区(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历城区)、1个县级市(章丘市)和4个县(长清县、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   公元前2600年,今济南辖域内就有龙山文化时代的城址——城子崖,也称龙山镇,在今章丘阎家庄西稍北。夏时,今济南乃有穷氏活动地区。商时,今济南历城区王舍人镇大辛庄所在地为商王朝的方国(诸侯国)都邑。西周时,城子崖为谭国治所。东周时代,今济南一带称“泺”,属齐国。秦统一后,在历山(今称千佛山)脚下建城,谓之历城,故有“先有历城,后有济南”之说。汉初,始在东平陵城(遗址在城子崖遗址东北)设济南郡,取黄河故道古济水(大青河)之南之意。西晋永嘉六年(312年),历城东城建成,随之济南郡治所则西迁至历城。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今济南地称齐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齐州为齐郡。   唐代,今济南先称齐州,继称临淄郡、济南郡、济州等,后又改称齐州,辖历城、章丘、临邑、临济、长清、禹城等县。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齐州山茌(今长清县)人义净(635~713)从齐州出发至广州,由海道去印度求经,历25年,后在洛阳、长安主持译事,从而表明此时济南至广州交通是畅通的。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齐州为济南府,治所仍为历城,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济南陷于金。   金天会八年(1130年),金册立刘豫为傀儡皇帝,国号“大齐”,以大名府为首都,代治济南、景州(今东先)、东平、大名等府,但仅8年。   金正隆二年(1157年),金改原京东东路、西路为山东东路、西路,山东作为政区名始于此。济南府属山东东路。但山东东路、西路的治所,此时并不在济南,而是分别在益都府与东平府。济南在金统治下计85年(1128~1213年)。   金至宁元年(1213年),济南府被蒙古兵攻陷。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济南府为济南路。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移济南宣慰司治益都,继之封也只里为济南王。   元时,济南路道属中书省,辖历城、邹平、章丘、济阳等十一县。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兵临济南城下,元守将降。   明洪武九年(1377年),在益都的山东行中书省废,改设“承宣布政使司”治济南,济南遂成为三司(布政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及其府(济南府)、县(历城县)三级衙门所在地,而德州、滨州、武定州、泰安州皆属济南府。   明建文元年(1399年)邓州人穆斯林铁铉(1366~1402)升山东布政司参政。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从北平出师南伐。兵临济南城下,铁铉死守济南,拒不投降,屡绌燕军。建文帝遣使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擢山东布政司使,寻进兵部尚书,命铉参平燕军务。   明建文四年(1402年),“中原要会”济南失陷,燕王即帝位,铁铉被押解至北京,死不认罪,被劈碎其体至死。后济南人在大明湖为其立祠(铁公祠)纪念。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济南在坚守两个月后被清军攻陷,军民死伤无数。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部将郭升一度攻占济南。不久即在清军进逼下自济南撤出。随之清设山东巡抚驻济南。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三次南巡过济南。   清雍正二年(1724年),泰安、武定、滨州三州及其属县由济南府划出,济南府辖域有所缩减。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与其母东巡驻跸济南。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途中至济南府长清境内灵岩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袁世凯及山东巡抚周馥奏请开济南、周村,潍县三地为商埠。后经朝廷外务部照准,济南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月举行开埠典礼。鉴于此,济南成为了清末民初我国北方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较快的一个城市。   民国元年(1912年)11月16日,津浦铁路济南黄河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民国2年(1913年),废济南府建制改置岱北道。次年又改岱北道为济南道。   民国14年(1925年),济南道辖县由27个减为10个。   民国17年(1928年)5月3日,日军突袭驻济北伐军,史称“五三惨案”。而蒋却令北伐军撤出济南,致使济南军民上万人被杀,山东省会亦因之迁往泰安。   民国18年(1929年)5月,日军撤离济南,山东省府又迁回。但随之南京国民政府却改济南为直辖商埠和城区的市(连历城都不包括)。   民国26年(1937年)12月27日至抗战胜利,济南被日军占领。   民国37年(1948年)9月23日,济南解放。   综上所述,济南伊斯兰教历史文化的研究,当是对1948年前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平阴六县的研究。而下述文字中的“济南老城”则特指民国18年济南称市前的历城城关。      二、济南伊斯兰教的地位      1.伊斯兰教传人不算最早、但也较早的一个地方   按文前所摘的一段碑文,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礼拜寺,在大元乙未(1295年)春被撤迁建时已是“厥始莫详”,可见这座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寺早在蒙古人统治济南初、甚至金统治济南时就有了。这就是说,伊斯兰教早在蒙古早期诸汗时期(1206~1270年),甚至金统治时期(1115~1234年)就已传入济南。这按中国历史分期,应是宋后期。而宋后期,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唐宋时期)。这样,济南虽不像广州、西安、扬州等城市那样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几个城市,但也属初传时期就涉及到的为数有限的 城市之一。      2.为数不多的有元建清真寺幸存的一个城市   在《定州伊斯兰教研究》一文中我们曾经指出,元代虽有不少清真寺创建或重建,但幸存至今的却为数不多。定州清真寺是一个,济南清真南大寺也是一个。而后者,根据文前摘录的那段碑记,则是创建于(确切是移址重建)大元乙未(1295年)春,比普颜帖睦尔重建定州清真寺要早50年,故列举有元时礼拜寺幸存的城市,也应包括济南。   3.伊斯兰教中国地方化表现比较明显的一个地区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同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民族和国情等进行了大面积、深层次、多方面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伊斯兰教和中国双重特点也即中国化的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又具体表现为中国地方化与中国民族化等等。中国地方化与中国民族化等等,虽是整个中国伊斯兰教的特点,但在中国各地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地方特点、民族特点都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河州),有的则一个特点明显另一个则不甚明显(或限于资料缺乏)。而济南则是中国地方特点表现得比较明显的一个地区,对它的研究会加深对伊斯兰教中国地方化的理解。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6
  4.中国穆斯林著名世家——明代陈友世家的主要活动地之一   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明代陈友世家是穆斯林著名世家之一。这个世家的主要活动地,就现有的资料看,是北京和济南两地,这个世家的北京部分,即陈友→陈能→陈勋→陈熹→陈大策→陈如松一支,属有朝廷世袭爵位(侯、伯)的穆斯林世家;而这个世家的济南部分,即陈友→陈礼→陈玺、陈莹→陈思一支,属有清真寺掌教(后为世袭掌教)职位的穆斯林世家。陈友世家的这两部分,对北京、定州、大同、易州、济南一带的教门贡献颇大。   5.问世时间最早、文字最扼要精炼、“附儒以行”色彩最浓、哲理性最强、清真寺掌教亲著、以著者掌教所在寺碑文形式出现的著名汉文伊斯兰教教义教理作品——《来复铭》的诞生地   6.世袭掌教制度比较典型的一个城市   清真寺世袭掌教制度,是在中国传播的伊斯兰教与中国古代世袭封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对它的研究当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的重要一部分。   7.中国伊斯兰教新型学校——成达师范学校的创办地   8.清后期至民国哲合林耶在内地的一个重要传播地   9.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伊斯兰教相对有所振兴的极少数地区之一   鉴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差别甚大,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这段时间内伊斯兰教的处境或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三种情况:多数地区或绝大多数地区受西部地区穆斯林反清起义遭清政府残酷镇压的影响,伊斯兰教处于低潮之中,直至民国前期还有清中后期的那种深深的阴影;少数地区由于受到新思潮和新变革的较大影响,伊斯兰教从清末民初开始有所振兴或有所转型,情况有所改变;可也还有极少数地区,较少受穆斯林起义被镇压的影响,又较早受新思潮、新变革的波及,加之其他的特定原因,伊斯兰教从清中后期开始(这时正是多数地区穆斯林灾难年代的开始)一直到民国前期(日军占领东北、华北前)都相对还有所振兴。济南就是这极少数地区之一。      三、伊斯兰教传入济南      关于伊斯兰教传人济南的时间,笔者见到的有以下9种说法。      1.隋唐传入说   济阳辛集清真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修清真寺碑记》及济阳刘营清真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清真寺碑记》即持此说。前者谓“济邑辛集镇自隋唐间,旧有清真寺,由来远矣”;后者谓“刘家营之清真寺,在济阳城北,相传建自隋唐。碑碣残断,无所稽考。其重建,在明季”。      2.唐传入说   济南南关清真寺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南关古礼拜寺碑记》及济南清真南大寺民国3年(1914年)《重修西关清真南大寺碑记》即持此说。前者谓“自唐以来,迁居东省济南历邑乌满喇巷,立有清真寺,更名皇亭。浸荒浸废,址仅存而已。移于南关山水沟西岸,建立清真寺一所,由来远矣”;后者谓“西关南大寺由来久矣,自唐入中原,创建于济南城内,嗣移于西关,历宋元至明弘治年间重修一次”。      3.类唐末传入说   宛耀宾总主编《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及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即持此说。前者谓据传济南清真南大寺“始建于唐末之乌满喇巷,但已不可考”;后者谓济南清真南大寺,“又名济南礼拜寺,传为唐末创建,但已不可考”。      4.类唐宋时期传入说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即持此说,谓“唐宋时期,山东有少量穆斯林活动”,但未确指山东具体地方或城市。可以理解包括济南,也可理解为不包括济南。      5.唐宋至元初传入说   西安市伊斯兰文化研究会内部刊物《伊斯兰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载杨湛山《透视伊斯兰教在济南的传播与思考》一文即持此说。谓伊斯兰教传入济南,“最早当在唐宋,至迟也不晚于元初”。      6.宋传入说   伊牧之著《济南伊斯兰教史》持此说,称“回族居留济南大约在宋。因此济南伊斯兰教在宋代传入已基本成型”。      7.宋朝后期传入说   济南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年3月印《济南市志》第十六卷“社会”第二篇“宗教”(讨论稿)之第五章“伊斯兰教”部分及高夙胜、周长风主编《济南历史文化概观》即持此说。两者均谓“伊斯兰教传人济南始于宋朝后期”。      8.宋元之际传入说   上述《济南市志·社会·宗教》讨论稿之“概述”即持此说。谓“伊斯兰教于宋、元之际传人济南,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9.下限不会晚于1278年说   此说也见于伊牧之著《济南伊斯兰教史》,称“伊斯兰教传入济南时间的下限,不会晚于1278年”。   上述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隋亡是618年。这时伊斯兰教刚刚创立,离622年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都还有四五年,怎么可能传人济南呢?而其他8种说法,依笔者看,无非都是根据以下四条材料所作出的解释。   一条是文前所摘录的那段明弘治八年碑记,是说大元乙未春在泺源门西、锦缠沟东新建的清真寺乃是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的移址重建。而在旧的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在大元乙未春移址重建时已是“厥始莫详”,即大家都不清楚它始建于何时了。   另一条是唐代传人说所引用的济南南关清真寺清同治三年碑记所说的济南城内旧有的那座清真寺的寺址是“济南历邑乌满喇巷”。济南穆斯林广为口碑流传——也是说济南城内大明湖东南处有一条街巷名乌满喇巷,这在济南穆斯林最早的住居地区之内。   第三条是《续修历城县志》卷三在述及历城城内“八约”时首列“孝字约”,称“孝字约,曰南门里大街、曰宽后所街、曰南马道街、曰舜庙街、曰德化巷、曰财神巷、曰历山顶街、曰洪字廒街、曰幡杆巷、曰东小王府……共十四街巷”,内中幡杆巷一名,有书认为就是旧称“番官巷”的清代称名,而番官巷 “盖即元明之际穆斯林官员所居”。   第四条就是近年在济南皇亭所发现的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重修山东东路都转运司廨宇碑,碑称这年山东东路都转运司廨宇(办公的地方)得到重修。   这四条资料,以第一条价值最大,也最可信。而第二条也有很大的价值,但问题是研究者很难从一个“乌满喇巷”判断这是唐初的事还是唐末的事,是宋前期的事还是宋后期的事。至第三条资料,如果清代的幡杆巷一名元明之际确称“番官巷”,那和“乌满喇巷”一样,也有很大研究价值,但将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的旗子幡同指外国或外族的“番”联系起来,总是使研究者生疑。而第四条资料的发现及其历史考证,确是伊斯兰教传人济南的时间下限,毫无疑问跨过了元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这个时间点。因为按第一条资料,大元乙未(1295年)的撤寺迁寺目的是拆掉清真寺为山东东路都转运司总衙门的扩建让路,这样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也即在济南乌满喇巷的清真寺无论如何不可能始建于山东东路都转运司总衙门重修至扩建(扩建运盐司分衙门)这个时间段内。换句话说,就是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在元至元十五年重修山东东路都转司廨宇前就应该有。   现在的问题是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时间的下限划在元至元十五年是否足够呢?笔者认为不够。因为按第一、二两条资料提供的有关信息推论,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时间的下限定在元至元十五年,显然偏晚。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7
  按第一条资料,大元乙未春在泺源门以西、锦缠沟东移址重建今济南清真南大寺时,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被拆掉的原清真寺到底是何时创建已无人知晓了。这就是说,不仅当时活着的老人(比如最长者为七八十岁),而且连山东东路都转运司衙门也不清楚了。这显然是表明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不会是在蒙古兵攻陷济南后创建。统治济南的蒙古统治者和生活在蒙古人王朝下的老人们连自己朝代初发生的事都不清楚,属不大可能。答案只能是这件事发生在蒙古人占领济南之前,即宋朝后期或金统治济南时期。这样,就需将下限再往前推移一些。   而将下限往前推移,也正好与第二条资料所预示的时间域段相吻合。因为按第二条资料,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很可能就是济南穆斯林口碑传说中的建在乌满喇巷中的清真寺。而巷以“乌满喇”名,很显然是一个与伊斯兰教传播有关的过程,起码应该包括有一位满喇即大毛拉在此留居→有一部分与该满喇同信仰的或有某种关系的人在此留居→这位满喇以其知名度或以其在此地同信仰人中的卓越遵行而出名→这位满喇和与他同信仰的一些人在此留居相当长一段时间,以至于人们开始用汉语单字“乌”来作为这位满喇的姓→为尊敬或纪念这位满喇,当地同信仰的人将满喇住留或住留过的一条巷命名为“乌满喇巷”这样一系列环节,这没有近百年的时间恐怕是难以完成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没有发现新的资料之前,不妨暂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的时间定在宋朝后期或金统治济南时期(1128~1213年)。这也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四、济南的穆斯林聚居区      1.济南老城城内历山顶一带   此当是济南历史上最早的穆斯林聚居区,也是已经消失了700余年的一个穆斯林曾经聚居过的地区。其形成大约在宋朝后期或金统治济南时期,以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的创建为形成标志。当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于大元乙未(1295年)春被拆之后,这个聚居区当逐渐不复存在。说“历山顶是济南穆斯林元明时的聚居之地”,当不如说历山顶一带是济南穆斯林宋朝后期或金统治时期及蒙元初期的聚居之地更为确切。   说到历山顶一带,当然首先要说到“历山”。这个“历山”显然不可能是指今称千佛山的历山,而是指唐代封演《封氏闻见录》所说的“济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的“历山”。这个“历山”据说几十年前还在济南历山顶街一居民院的东屋里,为一口井内露出水面不足一米的小山头,1976年济南市冶金局建宿舍楼,这个小山头遂被埋掉,再也看不到了。历山顶一带,无疑就是指这个小山头附近一带。它到底有多大范围,按宋朝后期或金统治济南时期尚属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它当十分有限,也许主要就是一个乌满喇巷。至于是否包括蕃官巷或蕃安巷,这很值得研究。首先清代历城街巷图和历城城内“孝字约”中的幡杆巷一名是否是蕃官巷或蕃安巷是否与穆斯林有关更需要考证。如果再进一步,说清代历城城内北起道署、皇亭,南至南山夹一井,东起关帝庙,西至幡杆巷西及东小王府,包括历山顶街、按察司街南端、杓子头等在内的一大片地方在元初都是穆斯林聚居区,那就更难以令人信服了。   至于这个最早的穆斯林聚居区穆斯林主要从事何种职业,不好妄断。反正有满喇即毛拉则属无疑。另外如果番官巷确与穆斯林有关,那就还有穆斯林身份的官员。此外,从聚居区位于城内衙门附近而言,穆斯林在这里从商、从农的可能性都不大。   至于这个聚居区有关的姓氏或有关的人物,我们只能从传说中的乌满喇巷推断可能有乌姓的人或叫乌斯曼、欧斯曼之类的人物。如果真是这样,这位乌满喇应该是济南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一人,像宛葛斯是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一人一样。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7
  2.济南老城西关一带   此聚居区当始于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清真寺的移址重建。移址重建的地址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即现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寺址周围当是这个聚居区最先有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原住在历山顶一带的穆斯林当从大元乙未(1295年)春开始陆续迁至这里。这当是这里的第一批穆斯林居民。在新建的清真寺中掌焚修事的首任掌教满喇艾迪,无疑是这第一批穆斯林居民中有碑可查的唯一~位确实的代表人物。而奉命撤寺建盐运司的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都运使的木八剌沙,是否是穆斯林和是否是这第一批穆斯林居民之列,都还没有材料来作进一步的解答。   这里的第二批穆斯林居民当是大元乙未春至明代元兴这70多年从外地移居到这里的。它的数量不会比第一批少多少。但我们现在很难判断都有哪些姓氏、哪些代表人物。也许《济南伊斯兰教史》第三章第九节“济南回族姓氏”中所提到的赛姓、黄姓以及雷姓、党姓、石姓、买姓的人与这第二批的人有关。   赛姓,即赛典赤·赡思丁之孙沙不丁的后人所传。《济南伊斯兰教史》谓济南回族赛姓为赛典赤·赡思丁曾孙沙不丁之后,即得元、得亨、得贞三支衍续至今。可《山东通志·少数民族志》却云:据《赛氏古今宗派》(山东省儒学提举门下士番明编)记载,济南回族赛氏系元朝贵族赛典赤·赡思丁之孙沙不丁后人,元时经商卜居济南。   黄姓,《中国穆斯林》1986年第2期第31页载《重修黄氏族谱略引》载:“余族本西域人也,祖意不拉兮进贡中国,朝廷赐姓黄氏,占籍山东济南,又移临清。因威州知事王公讳伯大,不识经典,聘请吾祖再三为阿洪。”王伯大原为涿州房山进士,元至正十年(1350年)以参知政事出知威州,由此可知济南回族黄姓于元至正十年已流居河北,且为阿洪世家。   雷姓、党姓、石姓、买姓、冉姓,《济南伊斯兰教史》谓雷姓有史说原为羌族,党姓有人考据为党项人后裔,石姓为蒙古元人宰相伯颜的后人,买姓据考为新疆维吾尔族人。这些如果的确如此,依笔者判断大抵也是蒙古人统治济南时代来到济南,特别是来到济南老城西关一带。   这里的第三批穆斯林居民当是明代从南京、安徽等地迁来,其数量当超过前两批。今济南西关一带的陈姓、马姓、周姓都可以将自己姓氏在济南的历史追溯到明。   济南西关陈姓可追溯至陈英。《明史》卷一六六《方瑛传》所附《陈友传》称“陈友,其先西域人,家全椒。正统初,官千户,累迁都指挥佥事。频年使瓦剌,有劳,寻复进都指挥使。九年,充宁夏游击将军,与总兵官黄真击兀良哈,多获,进都督佥事。未几,出塞招答哈卜等四百人来归。景帝即位,进都督同知,征湖广、贵州苗。寻充左参将,守备靖州。景泰二年……留镇湖广,论功进右都督。……天顺元年,随瑛征天堂诸苗,大获。命充左副总兵,仍镇湖广。已,又偕瑛破蒙能余党。召封武平伯……进侯。卒。传子至孙纲。弘治中,请友赠谥。诏赠沔国公,谥武僖。纲,传子勋及熹。嘉靖中,吏部以友征苗功多冒滥,请停袭。帝不从。熹子大策复得嗣,至明亡乃绝。”但只字未提陈英何时移居济南。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济南巴巴坟中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立《陈掌教墓志》中有“陈公讳英,乃大明永乐间人,曾受敕封东省督掌教”句及奚利福《来复铭》一文中有陈友于“宣德丙午,荐木铎为济寺掌教”句,暂定济南陈姓始于明宣德丙午(1426年)。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7
济南西关马姓来源颇多,但主要为南京马、党家庄马和章丘大冶马三大支。南京马自称原籍为南京市棒棒街大槐树,大约是在明初移居于济南西关饮虎池一带。党家庄马可能也是明初或明中期开始大量向外散布,其中包括济南老城西关。章丘大冶马来济南西关,据说从明中叶大冶马洪来济开始,后来济人数递增,遂又形成济南西关马家老行、马家楼子、马家药铺(也称“余德堂”)三个大冶马系统分支。除南京马、党家庄马、大冶马三大支外,济南西关还有少量茌平马(其中又分“二合堂”马等分支)、泰安马。   济南西关周姓和马姓一样来源颇多。但大多都说不清具体来源,有的传说是西域人留居中原,有的传说是汉族周姓皈依,还有的说是皇帝赐姓。只有一支比较确切地说是从南京迁来,和济南西关不少姓氏一样是燕王扫北时从南京随从军卫而来。   这里的第四批穆斯林居民当是清及民国前期随着济南西关一带的发展,从济南周边村镇迁移而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济南西北郊小金庄金姓的迁来。清末民初济南穆斯林中开始流行的“七金八马一锅周”之说,就有力地说明正是这第四批穆斯林的到来,济南西关穆斯林聚居区的最新姓氏地图才奠定了下来。   与四批穆斯林陆续在济南老城西关一带留居同步,这个穆斯林聚居区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元代中叶,它大致限制在现济南清真南大寺附近,即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元末明初开始,礼拜寺所在街巷开始被称作“回巷”、“礼拜寺巷”。到明末,据明崇祯年间《历城县志》载:“趵突泉大街西抵杆石桥,又西灵官庙及西南孔道回营,杆石桥东皆色目人所居。”而到清末明初,由于西关外东起十五殿(今馆驿街西口),西至大槐树,南沿长清大道(今经七路附近),北到胶济铁路以南的一大块地方被开为商埠,西关一带穆斯林聚居区也进一步向西扩展,并进一步城市化,从而发展成为一包括十三条街巷(永长街、西青龙街、土街、斜街、旧新街、丁字街、城顶街、石棚街、礼拜寺巷、仓巷、盛唐巷、西小仓巷、麟趾巷)的比较大的穆斯林聚居区,户数则达到两千余户。   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这个聚居区的居民并不限于上举的几姓及其分支,而是以多姓多支多来源彼此杂居著称,所以济南地区的主要穆斯林姓氏,西关一带都有。二是这个聚居区历史上并不是只有进没有出。如明成祖时从济南调往德州做苏禄王的管家和王陵看守者的马亚斯、夏乃马当、陈咬住3户穆斯林,很可能就是这一聚居区的穆斯林。      3.济南老城山水沟一带   《济南乎》一书云:“山水沟位于济南老城的西南。城南是连绵的群山,市区地势相对低洼。过去每逢下大雨,山水顺势由此而下,流入西护城河。山水沟由此而得名。闹水患时,沟沿儿两侧的居民叫苦不迭。”“原先这里由于‘风水’不佳,进不了城内的穷苦人只好在沟沿两侧安顿下来,房屋破旧,布局杂乱。居民中回民居多,沟东侧杉篙园街建有南关清真寺。”   此聚居区户数不多,民国年间也就三四十户,且基本上是穷苦人。至形成为一穆斯林户数居多的地区,大抵在明朝中叶。      4.济南老城西郊党家庄   党家庄有穆斯林聚居最迟在元代。党西清真寺西侧古墓地内的一座元代雕龙碑可以作证。目睹过这座碑的人讲,雕龙碑系元代皇帝为该庄马姓先祖而立。马姓先祖元代在北京作官,死后回葬祖籍茔地,坟墓前有石人、石马,与雕龙碑相映,表明最迟元代,这里已有马姓穆斯林和马姓祖坟,雕龙碑上刻有汉文和巴思巴文字(元世祖所制文字),是元碑则无疑。但此碑笔者没有找到。据寺内人士讲,党家庄马姓人分布颇广,连安徽一带也有党家庄马姓后人。   到明代,又有金姓、何姓、法姓、党姓、杨姓、王姓、张姓穆斯林迁入党家庄,党家庄穆斯林户数猛增,于是有党东清真寺的创建。   民国30年(1941年)《重修党家庄完全小学碑》云“查本庄居民达六百余户”,可见为济南地区一个比较大的穆斯林聚居区。      5.党家庄西刘家林村   此村原为一汉族村落,清初王姓始祖王三阳从山西洪洞县来,留居该村,后王姓在该村逐渐繁衍,使该村成为一王姓穆斯林聚居村,据说王姓穆斯林在该村有百余户。      6.黄河北泺口村   明清时该村为黄河码头,主要姓氏周姓系明初从南京迁来。后又有米、杨等姓迁来。不过1976年黄河泛滥后,鉴于原清真寺无法使用而迁至黄河南岸新建,该聚居区实际上已移至黄河南之泺口。穆斯林不足百户。      7.济南老城西北郊崔家堤口庄   崔家堤口庄第一世先祖崔岗,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从河北三里河贩马至崔家堤口庄留居并与汉族联姻,后繁衍生息,使其成为一有数百户以崔姓穆斯林为主的一个较大穆斯林聚居区。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8
    8.济南老城西北北大槐树   按北大槐树清真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清真寺碑,此地迤西之清真寺防于前明弘治(1488~1505年)。这就是说此处在这时已是一穆斯林聚居区。但此时这里穆斯林以何为主要姓氏,不详。因《济南伊斯兰教史》第238页云“槐荫区北大槐树的回民为清朝从党家庄、崔家堤口、黄河北迁来”,故当有马、崔、米等姓。按《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当“亦百余户”。      9.南老城西郊小金庄、孟王庄两村   济南地区金姓宗族繁多,大多说不清楚来源,唯小金庄金姓有族谱一张,谓“以山西洪洞县旗盘街瓦门楼大槐树为 记,金氏兄弟二人,流落于长清县彭家庄。后因官司,次支金荣迁往南京大柳树;长支金花迁到历城小金庄村。长支在济南小金庄生四子,日连、登、进、仕。金姓后辈序为永、洪、宗、田、士、国、志、衍、树、祚等”。该支金姓迁小金庄时间大抵在明清之际。而进入清,小金庄金姓大量迁至济南老城西关一带。   附带要说的是,济南金姓中还有一支名“并渡口金”,也很著名。这支金姓主要聚居于济南老城南郊仲宫镇并渡口,该村全为这支据说来自泰安的金姓。   孟王庄只知是清初著名阿洪杨魁元,杨会元的故乡,有杨姓穆斯林则属无疑。其他情况因笔者未去调查,也未见到有关材料,暂略。      10.齐河东老寨村、小寨村   老寨村为纯回族村,笔者上世纪80年代赴米姓三寨(老寨、小寨、米三里)调查时,该村有1000人左右,除马、杨、丁、刘、左少数之外,百分之八九十为米姓。按该村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米氏五枝三世祖碑记》分析,该村米姓大抵是在清康雍乾时期(1662~1795年)由山东邹邑(邹县)迁来。但其称米芾后裔散居江浙邹滕、老寨米姓的先祖是宋代的米芾,值得探讨。   小寨村在老寨村东南三里,也是纯回族村,人数略少于老寨,百分之八十为米姓,百分之二十为彭姓。从原是彭姓回族村、后变为米姓回族村看,这里的米姓当是清嘉道年间(1796~1850年)由老寨迁来。      11.济阳十八营   指济阳境内孙耿镇大路村、丁杨村,辛集乡辛集村、杨堤口村、魏家村、孙家村庄、逯家庄,店子乡马营村、大营村、小营村、金营村、小安村、小淮里村,唐庙乡刘家营,济阳镇粮食口村等18个营寨,这18个营寨,据有关碑记和笔者的调查,大多系燕王扫北时,从南京随从军卫而来,或由南京辗转别地而来。如丁杨村丁姓,系明洪武时由天方迁入,其始迁祖开马伦隄尔,原居南京二龙岗,永乐间从龙入燕京,继之迁沧州孟村,后有一支迁济阳丁家庄,济南西关丁氏又由济阳迁入。但少数的营寨,元代就应该有穆斯林聚居,如马营村。因元时十八营所在地区就是屯垦之地,甚至个别营的碑记还把穆斯林来到这里聚居的时间说得更早。当然明代之后,也还有些姓氏迁入十八营寨。   十八营寨的穆斯林姓氏,不便一一介绍。只举杨姓作个简略介绍。十八营寨杨姓,以丁杨村杨、杨家堤口杨、孙家庄杨三支最为著名。丁杨村杨与丁杨村丁相传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庄丁杨两表兄弟带领一部分移民而来此形成的。杨家堤口杨,尚无资料谈其来源,但从清光绪三十一年捐输碑记看,似与北京蓝靛厂的穆斯林杨姓有一定关系。孙家庄杨,按《济南伊斯兰教史》第302页云:其先祖乃“明末清初钦天监杨光先,康熙八年因故被贬,回乡途中病留孙家庄,杨姓原为安徽歙县人……孙家庄有钦天监杨光先之墓,其子孙繁衍至济阳十八村,以孙家、大营、小营居多,济南和山东一些县城也有钦天监后人”。不过《济南伊斯兰教史》第24页所说的济阳“有些村庄是新落户的回族逐步扩大,而使原汉族居住地变姓。如济阳孙庄,因钦天监杨氏回族入居后不仅孙庄几乎全为回族杨姓,甚至扩展到附近的大营子、付家庵、粮食口等处,都成了杨氏后人的聚居村”这种现象,倒很值得研究。但它恐怕不可能是发生在杨光先被革职病死在孙家庄后的一段时间,不然他的后人就不会如有的文章所说为他另起一个杨钦先(仙)的名字了。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8
    12.章丘大冶   章丘大冶处在山东东部、南部通往济南的大路旁,村西头的通济门就是证明。今通济门的门洞两侧还幸存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清宣统三年(1911年)三次重修章丘县明秀乡大冶镇通济门的碑记。碑记中的题名以马姓居多(如马凤池),其次是杨姓(杨勉之、杨绪之)、金姓、丁姓。询之当地穆斯林朋友马洪亮,云碑上各姓均为穆斯林,其中宣统三年碑上的马德水即是其祖父。   《济南伊斯兰教史》云大冶村旁的“大路是通往济南南北的交通贸易通衢。大冶可以说是明清两代山东回族流徙和迁居的中转站,大冶马姓由河北枣强迁来大冶。又由大冶迁去济南、金岭镇等处”。又云:“大冶马的总的源头在河北枣强,明初迁来大治。”但如何具体落户大冶,该书未作详述。为得到进一步细节,笔者今后6月又专赴大冶一趟,83岁高龄的马学英老人为笔者讲述了一段像历史也像传说的大冶穆斯林来历。   老人谓:穆斯林来大冶前,居住的地方是离大冶五六里的南河园,故大冶穆斯林中有“先有南河园,后有大冶庄”之谚,穆斯林居南河园时,大治是一位名叫部明冶的大官的家庙所在地。部与大窑庄的袁大老爷有染,双方争斗激烈。后部获罪,部之家庙废弃。随之传出家庙附近闹鬼,人皆不敢再进。唯南河园住的穆斯林不怕鬼,不信邪,毅然搬进大冶,并用部之家庙的房架兴建(或重建)了清真寺。鉴于笔者未查到相关资料,马学英老人的讲述是历史还是传说暂难断定。   除上举穆斯林聚居区和一些姓氏之外,据说济南冉姓很可能是汉族人皈依。其始因笔者不得而知。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9
五、济南的清真寺      1.一般状况   在今济南辖区内,新中国成立之前到底有多少清真寺,未见有统计。黑应林《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称“济南之清真寺,大小凡12座”。又称“济地尚有清真女寺3处”。这样就共有15处。然由杨笑彭朋友提供给笔者的《济南市志·社会·宗教》讨论稿则谓济南成为商埠后,市区共清真寺18座。有这两条材料,加上近来问世的《山东省志·宗教志》第498~516页所附“1990年山东省清真寺分布表”和《济南伊斯兰教史》第95~102页所附“济南清真寺一览表”、“济南清真寺分布图”,我们大致有可能将今济南市区5个区范围内新中国成立前的清真寺列举出来。至于章丘市及长清、平阴、济阳、商河四县,鉴于篇幅也鉴于未掌握1948年前的清真寺材料,只能暂时从略。   001.济南清真南大寺。位于今济南市中区回民小区永长街47号。按该寺明弘治八年碑记系大元乙未(1295年)春从城内移来重建。   002.济南清真北大寺。位于永长街23号。按寺门外新碑记,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   003.济南永长街金家店清真寺(清真道堂)。旧址在永长街南首金家店内。《济南市志》讨论稿称初设于“清乾隆年间”。   004.济南永长街清真女寺(女稍玛)。故址在永长街北大寺北邻。始建于民国年间。   005.济南穆家车门清真寺(清真东寺)。遗址在今市中区甘石桥穆家车门。按《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始建于民国10年(1921年)。   006.济南清真西寺(灵官庙清真寺)。遗址在今甘石桥街西头。按《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创立前清光绪时代”。   007.济南饮虎池清真寺(饮虎池小寺)。故址在西关青龙街东端。大约始建于清。与城顶寺一起为南大寺之附属小寺。   008.济南饮虎池清真女寺(女稍玛)。故址在今西关回 民小区饮虎池之北。原为杨氏私产,因无人承继,民国时期改建为女寺。   009.济南城顶街清真寺(城顶寺、城顶小寺)。故址在今西关回民小区城顶下埃街路南。《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称其“创始未详”。但按碑文推断,始建于清中叶。   010.济南南关清真寺(南关小寺)。位于南关山水沟东岸(今历下区正觉寺街)杉篙园。《山东省志·宗教志》称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始建。   011.济南党家庄西寺。位于济南市中区党家庄镇党西村。按寺旁墓中原立有元碑,寺当始建于元。   012.济南党家庄东寺。位于党家庄镇党东村。《济南伊斯兰教史》称始建于明。   013.济南刘家林清真寺。位于党家庄南刘家林村。《济南伊斯兰教史》称始建于明。   014.济南杜家庙清真寺。位于济南市中区杜家庙村。《山东省志·宗教志》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015.济南马家庄清真寺。位于济南市中区党家庄西北马家庄。《济南伊斯兰教史》称始建于清。   016.济南东渴马清真寺。故址在今市中区西渴马旁东渴马村。可能始建于清。   017.济南涝坡庄清真寺。在济南南立交桥东。《济南伊斯兰教史》称始建于清。   018.济南万字巷清真寺。故址在今济南经二路纬四路万紫巷。寺可能创始于济南开埠之后。   019.济南北大槐树清真寺。在今济南槐荫区北大槐树街。按该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残碑,寺防于前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   020.济南北大槐树清真女寺。位于北大槐树清真寺旁。《山东省志·宗教志》称始建于1911年。   021.济南小金庄清真寺。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小金庄村。《山东省志·宗教志》称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   022.济南孟王庄清真寺。位于段店镇孟王庄。《山东省志·宗教志》称寺亦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   023.济南崔家堤口清真寺。位于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西段。按该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立重修清真寺碑,该庄“自万历(1573~1620年)末年艰难立寺”。   024.济南泺口清真寺。原位于泺口黄河浮桥北之北泺口村,后又迁至今日黄河渡口附近,1976年后迁至黄河南岸。《中国清真寺综览》称:“据寺内碑文记载,明正德八年(1513年)就有该寺。几经翻修。在280年前曾有一位李巴巴由河北省迁入,亡于寺内,至今尚有他的坟墓、碑文。”   025.济南老寨村清真寺。位于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北桑梓店镇老寨子村。《济南伊斯兰教史》称寺“始建于明”。鉴于与小寨村寺一起,常被黄河泥沙淹埋,埋后又在其上重建,故有“寺上寺”之称。   026.济南小寨村清真寺。位于桑梓店镇小寨村。始建时间《济南伊斯兰教史》和《山东省志·宗教志》称与老寨村寺同。   027.济南药山清真寺。故址在济南城之北稍西,距城12华里。《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称“清真寺在山之半坡,建于民国之初”。   028.济南马鞍山小寺。故址在济南城南四里之马鞍山。因山之东麓为近代从济南各处墓地迁来的一些名人墓(如陈英夫妇墓、米真人墓、赛义德墓、麻公墓、萨巴巴墓、牛公墓、马巴巴墓、李巴巴墓、左公墓、党公墓、马兆池墓、马太师墓、查巴巴墓),寺为游牧者而设,故当是民国年间建筑物。   029.济南仲北清真寺。位于今济南历城区卧虎山东仲宫镇仲北村。《山东省志·宗教志》和《济南伊斯兰教史》均谓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030.济南并渡口清真寺。位于仲宫镇东南大并渡口。《济南伊斯兰教史》称始建于清。   除上述30座寺外,东许村清真寺据说民国时期有。至槐荫区西王府寺和西张庄寺,因不知是新建寺还是民国年间就有,也只能暂时从略。      2.济南清真南大寺   首先介绍一下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建筑沿革。   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建筑沿革,是清真寺建筑在中国不断演变的一个典型。典型之一是它经历了元明清民国四代共654年,比元至正八年(1348年)重建后的定州清真寺的历史还要长53年。典型之二是它自元乙未(1295年)春在今址重建后,现在所知大约就有明正统、弘治、嘉靖、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3年、10年、25年多达十三次的增修、扩建、改建,而这些增修过程大都有案可查,使增修或建筑沿革过程较之定州清真寺更为具体。典型之三是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深刻烙印,也有济南自开埠以来受西方建筑影响,建筑物既中又西、不中不西的一定烙印,这也是比较少见的。让我们按现有碑文的记载,将其建筑沿革具体过程,简单概述如下: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9
  001.大元乙未(1295年)春的移址重建。具体就是在泺源门西、锦缠沟东“聊建殿楹”。表明此时之寺,只有孤零零的一座礼拜殿。据说今礼拜殿之后殿即这次重建的遗构。但笔者考察,未发现有遗构迹象。   002.明正统元年(1436年)后的扩基加修。具体就是鉴于只有孤立的礼拜殿数楹,“不蔽风雨”,“以故市民地十余丈,以拓其基,外缭以周垣,内建礼殿五楹”。这样,礼拜寺有了围墙,有了较大的建筑空间,又加建了礼殿五楹。而加建的礼殿五楹,据说就是现礼拜殿之前殿。   003.明弘治五至八年(1492—1495年)的首次大修。具体就是:一、“顾其规模狭隘,不易容众,是以复市民地丈尺若干”;二、“门南向于礼为不称,易之而面东焉”;三、“置斋戒所于礼殿南,立讲学堂于二门前,建庖厨于大门内,兴夫库以储藏慎终具”,从而达到了“辟地而广,易旧而新,门观显严,殿宇峥嵘”的目的,使该寺规制初备,成为了四合院带二门的制度。这大抵经过了200年的时间,对此该寺明弘治八年所立《济南府礼拜寺重修记》有所记载。   004.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的增修与扩址。具体说就是进行了三项工作:一是在原大门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教化楼(邦克楼),并为此立了记事碑(已毁);二是续置宅地为大举“重修殿楼,整饬两厢,使(寺)前后左右彼此方正”,从而使教众之心得到满足作准备;三是在大举重修前借助起建教化楼先将大门改正,即将其置于大殿相对的中心轴线上。这些详见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所录该寺明嘉靖甲寅重修碑记的部分文字。   005.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的重修。这次重修,仅该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礼拜寺记》有所提及,所以重修的内容并未见有记载。至于是通过这次重修达到了大举重修殿楼,整饬两厢,使寺前后左右彼此方正的目的,还是通过以后,特别是清嘉庆十五年的重修才达到了这个目的,更是难以判断。从嘉庆十五年碑记谓“济南礼拜寺,旧在历山百步许。大元乙未间,移建于泺源门外。历明洪武口口,至弘治乙卯重修,万历十三年再重修,迄今又二百余年矣。栋瞢倾圮,涂泽剥蚀,彷徨曲跽,久愿更新”来看,此次再重修应与明弘治五至八年的重修规模相当。如确实如此,那就是继 明弘治五至八年首次大修后的第二次大修。   006.清康熙年间的重修。清康熙年间也有一次重修,仅见《山东省志·宗教志》之“1990年山东省清真寺分布表”中的简介,根据是什么不得而知。也许是根据该寺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济郡历邑合教公立、抄录济宁州礼拜寺原文碑记《永禁三掌教世袭序》。《永禁序》在济郡历邑的刻立,无疑是济南伊斯兰教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与此大事相对立应有修寺之举,也是可以理解的,况又是在“康乾盛世”的中期。   007.清乾隆二年(1737年)的重修。这次重修主要是重修望月楼。对此,该寺清乾隆二年三月立《重修望月楼记》有所记载。记谓当是马显卿先生的夫人听说南大寺内望月楼颓败昏暗,有碍观瞻,于是“不惜囊金,慨然重修”。   008.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再次大修。这次大修按上引清嘉庆十五年《重修礼拜寺记》,乃要使南大寺来一次比较彻底的“更新”。至于主要更新了哪些内容,碑记没有明说。从“阿轰黑教长,不计远近,募化四方,醵金十年,始庀材鸠工”来看,应是比较全面的更新。说不定在元建后殿,明建前殿前加建的抱厦就是这次大修完成的。当然后殿、前殿也应该是在这次一块更新的。除了更新主要建筑之外,碑记说余资则用以“焕其门额,崇其墙垣”。惜这次大修中焕然一新的不少门额、楹联,“文革”中均遭破坏。   009.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增修。此次增修的主要内容是在寺之大门对面增建了一面砖雕影壁,从而使寺达到了内闳与外焕的统一,大规模与肃观瞻的统一,以使寺之内外达到相因相济。   010.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最近一次大修。对此该年所立《重修清真寺碑记》及《重修两讲堂碑记》有所记载。内容大抵一是将全寺主要建筑物“重新之”;二是在二门之上建起了一座新的望月楼;三是在望月楼前的清真小学之外又新建了一所清真小学;四是鉴于原讲堂“世远年湮”又是立于二门之前,故在大殿前之左右各自重建了一座3间有7级台阶前出廊檐的新讲堂(南北讲堂)。这样一来,“大殿之巍峨宏深,宝厦之明亮轩敞,望月楼之特立环耸,以及门楼之观,额匾之新,望之则金碧交辉”。而从建筑形式的演变来看,似只是到此时,济南清真南大寺才真正成为了大殿、望月楼、邦克楼、影壁西东一条线,南北讲堂立两边的前后左右彼此方正对称的两进两门四合院布局。   011.清光绪年间的重修。此亦仅见《山东省志·宗教志》之“1990年山东省清真寺分布表”中的简介。   012.民国3年(1914年)的修补重修。该寺该年所立《修补大殿等设施碑记》及《重修西关清真南大寺碑记》有所记载。修补重修内容:一是修补“大殿周围明柱及抱厦砖地”;二是拆卸大门,加高台基,在其上重修一座砖结构邦克楼;三是在路两边“围以石栏,如云衢焉”;四是修补“其地本高”的二门,饰以丹青,使其焕然一新。这样,大门、二门及大殿则“俨然有人焉”。   013.民国10年(1921年)的重修。该寺该年所立《重修大殿两讲堂碑记》有所记载。重修的重点是“大殿并两讲堂百余楹”,目的是改变“遍殿雨漏,更兼户凋残,灰尘满目”的状况。   014.民国25年(1936年)的改建。这次改建,未见碑文记载。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谓“至于望月楼则是民国25年(1936年)重建落成的。它的建筑风格颇多(新)意,也可以说是半殖民地时代文化的反映”。而《中国清真寺综览续编》则认为邦克楼及大门也是民国25年“改建成中西结合的建筑式样”的。   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将此寺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1)元初或元末仅大殿数间;(2)一二百年后,到明弘治乙卯(1495年),发展为四合院带二门的制度;(3)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约不到400年,扩展成今状;(4)邦克楼及大门则为民国25年(1936年)改建成不中不西的建筑式样。   无论是四个阶段也好,十四次重建重修也罢,反映的都是清真寺建筑在中国地方化的一个过程。说是过程,就是说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不断修正、不断中国地方化。以济南清真南大寺为例。如按大元乙未(1295年)为起点,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也是5个半多世纪。除了这个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过程之外,在济南清真大寺的建筑中也还有一定的时代化特征。这就是我们要比较详尽描述济南清真大寺建筑沿革的用意所在。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9
  其次介绍一下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建筑成就。   成就之一是:利用地势,利用加高台阶,使建筑群沿中轴线做成愈来愈高状,使进寺礼拜者既易生登天房之感,又易生类登泰山之趣。具体说就是沿中轴线做成“有人”布局:大门即邦克楼做在一台即4阶高台之上,二门即望月楼做在二台即13阶高台之上,礼拜殿做在有人即12阶高台之上。相应的南北两讲堂也用9阶台阶加高。   成就之二是:礼拜殿内大木隔扇12个及巨型圆窗4个,均为木雕透棂的《古兰经》文,属罕见的中国伊斯兰艺术珍品。其中一段经文为:“主啊!你为我们打开那普慈善美的天堂之门吧!”使识经文者猛生进人天堂之感。经文为库法书写体,辅刻各种花饰。图案设计形式多样(圆光形、环形、八卦形),笔法技艺雄健挺拔,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不过已显陈旧)。   成就之三是:大殿内部所立圆形木柱细密而高,且在上部加有火焰形木券门的装饰及经文横木,既有用木作来模仿阿拉伯式拱券制度的意味,又给人一种大殿问数众多、彼此有分担又彼此相通、富丽堂皇的感觉。   成就之四是:大殿内梁结构中巧添附加柱的做法。路秉杰、张广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第78页云:“由于大扒梁不堪重负,于是在第三步架分位线上增添了一根附加柱,如次间柱一般,其实它是后加出来的,不是结构上的必需。这正是此建筑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   成就之五是:大殿抱厦三面围合,一面开敞,立柱如竹,柱密如林,既显大殿厚重壮观,又显大殿环境优美。   成就之六是:大殿殿顶巧用“有眼无珠”的兽吻,既不明显违背伊斯兰教反对崇拜偶像的教义,又不失时机地吸取和光大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特别是北方“官式”建筑物中用吻兽壮观殿宇、防火压火等等的固有传统。具体地说就是中国北方的“官式”建筑物(如宫殿、庙宇、寺院、祠堂、会馆、楼阁等等)常在正脊上装饰正吻,也叫鸱尾,用于防火等等。而济南地区、特别是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殿屋顶脊背和重檐上的兽吻却更有许多讲究和许多实际用途。由于“吻兽的设计与制作,是兽形与筒瓦烧制在一起,异常坚固,起着保护脊梁线缝作用,同时也可防雨水渗透”。   成就之七是:善于利用围墙、隔离墙分隔庭院、礼拜场所的做法。具体地说,该寺虽从整体上属内外两进院落形式,但由于寺之外院使用了几道围墙,从而外院实际上又被分隔成了几个功用不同的小院。另外,大殿虽由后殿、前殿、抱厦三部分构成,但在大殿进殿的两侧,有用隔离墙分隔成的两小间,专用以供补还功拜。   成就之八是:影壁的小作大用。影壁,按《中国古建筑装饰讲座》之“影壁新探”部分的讲法,乃“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小品之一”。可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影壁,按该寺清道光十三年立《影壁记》却有不同寻常的功用。对此,下面述及济南伊斯兰教宗教思想时,会有涉及。   最后介绍一下济南清真南大寺的掌教制度。   对济南清真南大寺的掌教制度,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该寺明弘治八年碑记、清康熙五十四年《永禁三掌教世袭序》、奚利福《来复铭》文及《济南伊斯兰教史》所附南大寺历任教长一览表,将其演变情况作一个简单且初步的勾画。   001.乙未至明宣德丙午(1295~1426年),共131年,实行的是满喇掌教制度。首位掌教是满喇艾迪。按这一时期长达100多年,掌教的满喇当不止艾迪一人。另这一时期掌教的满喇很可能都是在中国境外获得满喇教职称谓或学者尊称后才来到中国,来到济南。   002.明宣德丙午至明正统改元(1426~1436年),共10年,实行的当是由当地有身份地位的权威教内人士推荐当地能胜任掌教职位的人来充任掌教的制度。这也就是明弘治八年碑记所说的“至我朝宣德丙午,满喇缺人,适陈公英三使西域,拜官序班,致政归来,乃荐木公铎接其传焉”。导致满喇掌教制过渡到教内权威人士推荐掌教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明初拒绝外族内徙,境外穆斯林,特别是满喇、学者来中国的数量明显减少,故出现了济南“满喇缺人”。二是正是这时,“三使西域,拜官序班”的教内人士陈英由京城回到了家乡济南,故出现了由陈英来推荐掌教的可能。加之济南巴巴坟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立《陈掌教墓志》又明言陈英“曾受敕封东省督掌教”,那由东省督掌教来推荐济南府礼拜寺掌教以替代无法再继续下去的满喇掌教制,就更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问题只是有够条件的推荐人,还得有够条件的被推荐人,即能胜任一府伊斯兰教首寺掌教职能的人。这不会是有满喇教职的人,也不会是境外来的学者,而只能是济南本地穆斯林中通过父传子受的家学具有传承伊斯兰教信仰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就是被陈友推荐为接其传充任济南府礼拜寺掌教的木铎,从其是一位有“木”姓的穆斯林而言,他很可能是大元乙未春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都运使木公八剌沙的后代。   003.正统改元至弘治戊申(1436~1488年),共52年,实行的是在任掌教推举下任掌教制度。这即是弘治八年碑文所说的“迄我圣天子正统改元,公铎又举陈礼主掌教事”。礼乃陈英之子。   004.明弘治戊申至明正德十二年(1488~1517年)共掌教29年,实行的当是典型的敕赐札付冠带掌教制度。这即是弘治八年碑文所说的“弘治戊申,知府蔡公晟暨知县盛公敬,请于藩司荐玺于礼部,札付来,住持其寺”及奚利福《来复铭》补充一文所说的陈玺“至正德十一年卒”。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29
005.明正德十二年至明嘉靖(1517—1528年),共11年,实行的仍是敕赐札付冠带掌教制度。这从奚利福《来复铭》一文在叙及陈玺卒后接着说“其弟莹继位,亦领有札付”和《济南伊斯兰教史》所附“济南清真南大寺历任教长一览表”记陈莹明正德十二年任教长、陈思明嘉靖七年任教长可以看出。   006.明嘉靖七年至清康熙五十四年(1528~1715年),共187年,按《济南伊斯兰教史》所附“济南清真南大寺历任教长一览表”和清康熙五十四年该寺抄录刻立济宁州《永禁三掌教世袭序》碑,此时期的前半段当是继续实行敕赐札付冠带掌教制度,而后半段则是开始向开学阿洪掌教制转变。具体说就是前半段由陈莹之子陈思一人或还有其他陈氏后人袭任掌教。而后半段则是先实行聘请外地教中高人(如萨天池)充任掌教的制度,待经堂教育山东学校在山东济宁诞生后则聘请山东学校的创始人党、李二师的弟子(如杨魁元)为开学阿洪,充任掌教。这时主张实行开学阿洪掌教制者与主张继续实行世袭掌教者当有激烈角逐。问题只是,这前后两半段如何分界。这就要看济南清真南大寺何时开始聘请外地教中高人为寺之掌教了。一览表将萨天池任教长的时间定在明世宗在位时期(1522~1566年),列在陈思任教长之后,称具体年代不详。可济南南关清真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志南关山水沟西清真寺工完并原出资财教众题名记》落款中又确有“西寺掌教陈思”名(“西寺”可能是针对南关寺居东而言)。这个陈思很可能就是明嘉靖七年(1528年)开始就任济南清真南大寺教长的陈思。如果是这样,前后两半段的分界点起码应该划在明万历四十二年后。如果陈思之后还有陈氏后人袭任掌教,那这个分界点就要向后推移,但无论如何不会晚于明亡。明亡,随着陈氏世家爵位世袭的结束,这个世家在山东首寺的世袭掌教特权当不复存在。   007.清乾隆二年(1737年)后,开学阿洪聘任制在南大寺基本确立。这从该寺清乾隆二年立《重修望月楼记》掌教署名中有党玉可以看出。党玉,即济南马鞍山巴巴坟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立《掌教党公墓志》中的“党公讳玉,字山”(1703~1785),《经学系传谱》中舍蕴善的弟子“玉玺党师,讳尔琦”。他在乾隆二年碑记的掌教署名排在谷起凤之后、崔志君之前,但碑记却是他“撰文并书”,可见他当是负责经堂教育的开学阿洪。   以上勾画,一说明济南清真南大寺的掌教制度演变过程大体可分满喇掌教制、世袭掌教制、开学阿洪聘任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境外满喇、学者的来济密切相关,第二阶段与陈氏世家在济南的崛起和济南清真南大寺在明代成为官寺密切相关,第三个阶段则与经堂教育的倡兴密切相关。二说明济南清真南大寺的掌教制度,无论是从满喇掌教制转变为世袭掌教,还是从世袭掌教转变为开学阿洪聘任制,都不是一步到位,都是一个过程。三说明在这三项掌教制中,济南清真南大寺的世袭掌教制最具有典型意义,最值得重点研究。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0
  3.济南清真北大寺   和南大寺一样,济南清真北大寺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一座清真寺,其历史沿革与济南伊斯兰教的历史也有很大关系。就其何时创建这一侧面而言,就与济南伊斯兰教历史关系甚大。如果果真是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那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明中叶前后济南老城西关一带这一穆斯林聚居区居民有很大增加,仅有南大寺一寺已不能满足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在南寺之外另建此寺已是大势所趋。如果始建果真与杨魁元阿洪有关,的确是肇于杨魁元阿洪因教行(新行、古行)之争,那就可以称作是由于穆斯林内部的教行(具体宗教遵行)之事引起的“南北分寺”。鉴于目前关于济南清真北大寺的始建年代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考辨明白当对济南伊斯兰教史研究的深化有很大的意义。   和济南清真南大寺一样,济南清真北大寺也是一座有卓越建筑成就的清真寺。   其成就之一是:寺之布局完整,风格统一,建筑集中,环境幽雅。   其成就之二是:和南大寺一样,寺之主体建筑大门、二门、礼拜大殿、望月楼也是沿东西方向中轴线由低到高拾级 而上,左右对称排列,二进院落,但高低落差显然远不及南大寺。   其成就之三是:核心建筑礼拜大殿由卷棚、前殿、中殿、后殿四部分构成,形成窄而深的长方形平面,正面看建筑物并不大,但侧面看甚是雄伟,并不逊于南大寺。   其成就之四是:望月楼巧妙地建于礼拜大殿中部顶部之上,由殿内可登梯而上,为亭阁式,当是清真寺中少见的一种景观。   其成就之五是:大殿天沟造型华美独特。   其成就之六是:寺大门上呈现的龙凤等吉祥之物的砖雕,形体全用花卉图案组成,素有“似兽非兽,有眼无珠,远看是兽,近看是花”之说。   其成就之七是:大门前狮子滚绣球状抱鼓石狮一对及二门前两侧枕砧上的一对玲珑可爱的小石狮,虽不显眼(正因不显眼,故不明显违背伊斯兰教教义),但却让寺更有生气、乐趣@。   清真北大寺的掌教制度,远不如清真南大寺那样复杂。按《济南伊斯兰教史》第81~82页所附“济南清真北大寺历任教长”,此寺的头二届教长为杨魁元与金玉琏。杨被认为是常、李二师的弟子,金(即金祥云)被认为是舍蕴善的弟子,二人分别于康熙末年与乾隆初年开始任北寺教长。这就是说,如果北寺果真始建于清康熙末年,它一开始就是实行开学阿洪掌教制度。但这并不是说它此后一直坚持实行这种制度。《山东省志·宗教志》第525~526页云:“清朝康熙年间,济宁穆斯林率先反对三掌教世袭,撰文立碑于清真寺内。济南南大寺等局部地方清真寺响应。但在全省范围内仍然流行三掌教世袭制。”又云:“民国时期,山东城乡清真寺普遍废除三掌教世袭制。济南北大寺于1918年废除三掌教世袭,改由开学阿洪与乡老共管寺务。”据说北大寺当时还贴出了废除三掌教世袭制的布告。这就是说,北大寺虽从清康熙末年就实行阿洪聘任制,但它彻底与三掌教世袭制决裂却是在1918年。从掌教世袭制过渡到阿洪聘任制过程的漫长、缓慢可想而知,这大概少不了是由于山东是世袭制度或世袭、因袭传统最为根深蒂固的地区这一。伊斯兰教少不了是受这种地方传统的深刻影响。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0
  六、济南伊斯兰教的派别      在济南伊斯兰教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像甘宁青伊斯兰教那样明显的教派分化。但某些预示或表示教派分化的迹象或前兆还是存在过的,并且直到现在也还很难说已没有一点影响。故我们暂且用区别、差别意味缓和得多的“派别”一语来对这些迹象进行描述性简介。      1.新行   也称“候都思”,系认为当地传播的伊斯兰教中有一些宗教遵行不符合伊斯兰经训的要求、主张将其革除或纠正的一个派别。其出现有说是出于常志美弟子舍蕴善的提倡,传他共提出十八条改革内容;有说是系舍蕴善的某弟子相传,此某弟子曾到济南清真南大寺开学并主持教务,在寺内力主改革;也有人说系常志美的弟子任润之所传,任朝觐归来后带回了一些经典、见闻,传人济南,故有了济南清真南大寺的新行;甚至也有人说是一位外来苏菲带至济南的经典。总之,这都是传说。很可能是这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学界一致的看法是舍蕴善“就中国伊斯兰教礼俗中之不合经义者,更其十八条,大为守旧者所病”,是该派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舍之十八条,笔者在济南未找到。杨笑彭先生提供给笔者的是十一条。杨先生称“后七条失传播,尚余十一条”。为保存资料,现将这十一条照原样抄录如下:   (1)在斋月中白天不点安息香;   (2)为亡人站者那则时脱鞋;   (3)礼拜坐中念作证时右手抬食指一次;   (4)斋月按报月开斋,虽本地不见新月,接到外地报告已见新月,也进行开斋;   (5)在生活中不吃汤鸡(鸡宰后不开膛取出内脏即褪毛的鸡);   (6)伊合俩苏索来只念一遍;   (7)诵念《古兰》完毕接都阿,摸一遍脸;   (8)诵念《古兰》结束时念“苏不孩那”结束;   (9)委特雷拜后不进行两叩首;   (10)不念塔哈(在洗亡人时不念《古兰经》塔哈章节);   (11)轮念《古兰经》时,唯第一人念“埃欧祖”。      2.古行   也称“格底木”,系不赞成舍蕴善等人所提出的那些改革内容而主张继续按自古流传的那些礼俗行事的那部分人。其在济南的出现,一般认为始于杨魁元南走东粤、北赴盛京(沈阳)为扩寺募钱募粮归来。杨原为济南清真南大寺教长,为扩寺而辛勤奔走,归来后面对一部分教民主张改革而另一部分教民持反对态度,他则力主遵守古行。据说起初在寺之大殿中间树起玉米秆作屏障,各占一边,各行其是;后则从据经辩论发展至双方斗殴。以至以杨为首的一方便在永长街(俗称大街)北首造北大寺,开始了新古二行的并立。   济南古行的主张,未见有材料涉及或记述。依笔者估计,很可能与笔者在《朱仙镇伊斯兰教研究》一文中所介绍的古行十三件候昆相仿佛。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0
    3.苏菲遵行   这特指有不同程度苏菲主义遵行的一些人,其中一部分可被称为苏菲,但另一部分只能说是有某些苏菲遵行的人。况就是前者,也多系个人行为,并无什么组织和明确的师徒承关系,称作“苏菲派”也有不当。故比照“新行”、“古行”也用“行”来称谓这一类人或有这一类遵行的一类人。在济南伊斯兰教历史上,这一类人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在五时拜功之外比较重视静修功课的一部分人。《济南伊斯兰教文集》载《“永禁序”碑考证及其他》一文云:“常巴巴1633年应聘在东大寺隔院讲学前,曾在邹县峄山岩洞静修,大约两年。……可见山东阿洪对静修功能的重视。……今日这功课济南市普遍在斋月后十天,在大殿里进行,去深山静修就很少了。”可见明末至民国这近300年,济南当是有这部分人,虽然人数很有限。   二是将苦行禁欲静修作为主要宗教功课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可以称作是“苏菲”。如济南刘家林村东山山腰杨瑞墓墓主杨瑞(1757~1815)、济南马鞍山李巴巴墓墓主李巴巴(又称泺口李巴巴)等。杨瑞,据杨瑞墓《玄真人碑记》,其字凤仪,“自幼离家撇爱,披发跣足,云游天下”,“道堂立在云南清风山爱劝寺”,后又至广州香坂静修“三年有余”,回到历城家乡后“多承城乡亲友”爱戴,归真于此。而泺口李巴巴,《济南伊斯兰教史》第142页称“传他生于明末”(《中国清真寺综览》说他由河北省迁入,亡地泺口寺内),关于他有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   三是将苦行云游静修作为主要宗教功课并有弟子数人的人。这种人则是有弟子相随的苏菲,与仅仅作为个人活动的苏菲有所不同。如马鞍山巴巴坟米真人墓墓主米国祥。该墓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公立《真师碑记》云:“真师米氏讳国祥,道号普中,历邑西郭人也。生具异质,性厌尘嚣。自髫龄时,即怀出世之表。及长,云游西秦、宁夏,遇师王公,授以归根复命元妙至理,寄迹霞终南,名山巨川,阅历数遍。既而旋归,父母亟为婚娶,礼虽已成,独宿独处,未尝一近红颜,盖其天性如此,不可得而强也。尝日:仙凡之界,尤宜早 图,不然悔何及矣!遂别家而去,造邑西南之名山得古洞而居焉。由是春餐朝霞,夏饮沆瀣(夜间的水气),澡雪心神,历数十年。……悉召弟子数人敷席而坐,口口相传,心心相授,金针尽度,共忝元机。”   四是某些人的某些拱北崇拜或麻扎朝拜迹象。如据传继陈思任济南清真南大寺掌教的云南人萨天池,就被济南穆斯林尊为萨真人、萨巴巴,其拱北在过去相当庄重,并有记事碑记,惜后来迁马鞍山时碑被破坏。又如,当泺口李巴巴墓迁至马鞍山后,迁墓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便成为济南四郊、泰安、黄河北岸一带中老年妇女穆斯林朝拜的日子。在马鞍山巴巴坟萨巴(萨天池)、牛公(萨天池弟子)、麻公、马巴巴、李巴巴、查巴巴、赛义德、党公(党瑜)等的坟头上过去都围坐有不少外来阿洪,有的人还相信这里的树叶、土块可以消灾祛病。又如济南刘家林村东山上杨瑞静修的一个山洞也被尊称为巴巴洞,过去其周围立有许多碑,想也曾被神秘主义化。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1
  4.哲合林耶   哲合林耶在中国系四大门宦之一,是明清之际回族等族伊斯兰教教派分化的产物。主要分布于甘宁青新,但在内地亦有少量分布。济南就是其中之一。   济南的哲合林耶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后。清乾隆二十七年,哲合林耶创传人马明心(1719~1781)离河州最后定居于官川马家堡。此后甘、宁、青及云南、山东、河北等地的百余位好道之士(阿洪)纷纷来访求学。济南的金老阿洪(名字不详)就是其中之一。金老阿洪在官川拜马明心为师,得马明心亲授道统,奉命回济传布。金回济南后,便在永长街南首金家车马店内中宅设清真道堂,济南遂有了哲合林耶。据说金老阿洪也因之被任命为济南道堂的第一任热衣斯,分管山东、河北、江苏等省。   民国初,哲合林耶在济南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由于它注重对穷苦穆民的施舍与救济,特别是对小疾小病的小药救济。道堂中的有些偏方和小药,如百草丹,很受穷苦穆民的欢迎。   哲合林耶在济南户数最多时据说约百余户,且多属金家的亲戚至友。民国初才开始在道堂建筑礼拜大殿、水房,而成一有规模之清真寺。不过现在道堂和清真寺均早已不存在了。      5.伊合瓦尼   中国的伊合瓦尼系19世纪末由东乡族人马万福(1849~1934)所创建,为一主张“凭经立教”、“尊经革俗”的教派。与格底木、西道堂一起并称为中国回族等族系统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另还有四大门宦)。《济南市志·社会·宗教》讨论稿称伊合瓦尼“民国初年传人济南后,由穆家车门清真寺提倡施行。济南穆斯林没有接受伊合瓦尼主张,很短时间该派即行消失”。      七、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的济南伊斯兰教      一般地讲,在清前期,在中国内地传播的伊斯兰教尚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中。而到清中后期则急转直下,回族、撒拉族穆斯林开始不断起义,清政府对穆斯林起义进行残酷镇压,特别是镇压起义后的“善后”,全国各地的清真寺及所有的穆斯林几乎都受到盘查,穆斯林人人感到自危,伊斯兰教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中国内地多数或绝大多数地区的伊斯兰教都处在低潮之中。相对而言,济南地区的伊斯兰教却呈现出一种不完全相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状态,即继续着清前期或康乾盛世时期的那种有一定发展的态势,并一直持续至日军占领济南之前。这是为什么呢,据笔者初步分析,原因主要有五。   一是济南穆斯林对清雍正上谕等的巧借妙用。   济南乃至山东并不是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回与汉之间没有某些不和谐的因素,也并不是没有这些不和谐因素被不当处理而被激化成事端的可能。陈仕倌事件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陈仕倌为山东巡抚,他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上疏中竟言“回教,不敬天地,不祀神祗,另立宗主,自为岁年,党羽众盛,济恶害民,请概令出教,毁其礼拜寺”。雍正见奏后当即传谕予以批驳。可陈仕倌又于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以敬陈管见一折列举所谓应当查禁回教的原因计四款,可见问题之严重,这内中自有情由。《济南伊斯兰教史》云:据传,山东陈仕倌反回事件由山东青州冯阁老(冯溥)后人与回族赵姓、丁姓的矛盾而起,陈偏祖汉族冯姓,借机发泄对回族伊斯兰教的不满情绪。鉴于陈仕倌上折前陕西总督岳钟琪亦有类似条折上奏,雍正遂于同年四月七日下谕内阁,慎重重申“直省各处皆有回民居住,由来已久。其人既为国家之编氓,即悠久为国家之赤子,原不容以异视也”。济南穆斯林一方面欢迎朝廷的这种权威表态,另方面极力化被动为主动,巧借雍正上谕和陈仕倌事件激发回回人之间的凝聚力。《济南伊斯兰教史》云:清之前,济南回回民族内部关系松散,教坊之间互不相通,制约了伊斯兰教的发展。陈仕倌事件激发了回回人之间的凝聚力,雍正圣旨又使济南回回产生了感激之心,有了保护伞,因而将圣旨做匾悬于大殿门楣之上。这大匾为木质横匾,原悬于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殿正门上,横约两米,高一米,蓝底金字,周边为半镂金龙,两龙汇集处镶一宝珠,匾文恭笔楷书,约360字,惜在“文革”中被毁。另在济南小寨村寺前,也立有万岁碑,表明济南穆斯林在陈仕倌事件面前作出了非常明智和有远见的选择,使济南伊斯兰教有可能继续沿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是济南穆斯林上层开明人士的明智决策和积极带头示范付诸行动。正如《济南伊斯兰教史》所说,清中期济南金希贤、金宝符、赛隆庆、金先甲等大力提倡修寺,发展经堂教育,用汉文向教内外宣传教义,阐发伊、儒伦理道德,并与当时社会紧密结合,大大影响了济南城乡各教坊。这说明,同样的条件,如何选择很重要;同样的条件,有没有实际行动更重要。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1
  三是济南伊斯兰教在经典讲授、教派遵行等方面选择了与济南老城文化特征相符合的兼容和宽容取向,致使教派分化在萌芽状态就得以有效消融。如济南清真南大寺在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聘请明显是苏菲的米国祥为教长,苏菲派的经书如《穆罕曼斯》、《满丹夜合》、《卯路提》长期在济南清真南大寺中讲授,济南清真北大寺在杨魁元任教长之后聘请主张新行的舍蕴善的弟子金玉莲为教长等。   四是济南处于我国最东部,离清中后期动荡的我国西部地区较远,也较少受到西部动荡和清政府残酷镇压影响的波及。   五是济南在清末民初又受到了开埠、时代变更、新潮流传播等较多正面发展环境的影响。   至于相对一定发展的表现,则主要有:   一是西关穆斯林聚居区、市区穆斯林分布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进一步城市化。   西关穆斯林聚居区的扩大,济南市区穆斯林分布范围的扩大,前已有述。这里仅简单说一下西关一带穆斯林聚居区的进一步城市化。西关永长街一带,在元明时还是以农业园畦地为主的城外农村,到清代时才逐渐开始城市化,即逐渐围绕济南清真南北大寺形成大街即永长街,后街即西青龙街。不过一直到清末,大街、后街四周仍有不少穆斯林以种菜为业,以穆家园畦、陈家园畦、左家园畦、王家园畦、李家园畦等为名称的菜园名称还很多。直到民国年间,菜园才大大 减少,成为摊贩、店铺、作坊、商栈占多数的大体城市化地区。   二是出现了西关丁字街、城顶街、估衣市街、普利街四街交会路口一带,老城西南山水沟一带,纬一至纬五路万字巷一带三处与穆斯林关系密切的市场。   西关四街交会路口一带市场以有经营山货的五大行而著称。能叫出名称的山货集散行栈有数十家,如马炳元先生家的“兴盛行”,丁墨庄先生家的“恒盛行”,丁炳庄先生家的“恒义行”,马伯儒先生家的“集成行”,朱蕴韬家的“聚盛行”等。这些行栈据说有栈房四五十间,甚至百间以上,有的甚至正门临街、后门通巷,有“前街后巷”之说。   老城西南山水沟一带市场以废旧物资交易为主,偶尔也有东洋旧货、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古旧书籍之类,故当地人俗称其为“破烂儿市”。该市场主要是在农历每月的二、七两个集日和每年农历三月的半个月药王庙期间举行,很是热闹,据说老舍在齐鲁大学教国文时也常来山水沟转转,后来的《龙须沟》作品中可能就有山水沟的影子。   万字巷一带市场以回回摊贩为主,特别是鸡、鸭、牛羊肉。   三是在西关一带穆斯林聚居区出现了金家、朱家一些穆斯林富户。   金家,指麟趾巷南侧金家。《济南乎》一书介绍说:“在巷子的南侧,有一大片老房,旧时都归金家所有。……清道光年间,这户金家‘志’字辈传人中有一人中举,宅门楼上悬‘文元’金字匾,官至知府。他为官时所得家产传于‘衍’字辈,其传人便将家财投放到商业上,在西关一带,金家就拥有百余处门头房,像估衣街上的万和堂、天德堂、经文布店、北厚记酱园、院西大街一大货栈以及普利街上的部分商业用房都是金家的房产。在市郊,金家还拥有阎千户庄的大片土地。金家大院的大门开在永长街,后花园直通麟趾巷,庭院深深。”鉴于其富有,故民间有“金半城”之誉。   朱家,即朱蕴韬家。《济南伊斯兰教史》一书介绍说,朱家据考为明皇室后裔。清军入关后先避祸于济南柳埠山区。清中叶后始入济南城,娶回族崔姓女子,在城顶街经营“聚盛行”等货栈,遂成西关富户。其家私宅即朱家花园,约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一四合院建筑群,占地约30亩,有大小13座院落,房屋120余间。其主体建筑朝向正北,由南而北为上房、大院、南客厅、月台、中心花园、北客厅、太湖院、清真寺(有大殿、水房、讲堂)、库房等,东西两侧还有住房、厢房、小花园、窨子室等。   当然,要说明的是,穆斯林富户只是极少数。穆斯林户的绝大多数在清中后期和民国前期这些年代是十分贫穷的。就以屠宰牛羊为业的穆斯林家户而言,就流传着“杀一千,宰一万,住了刀子断了饭”的民谣。   四是清真寺的继续重建、新建和海乙制的突显。   清真寺重建、新建情况,清真寺部分已有叙述。这里只补充两个数字。一是在清真寺部分所举的30座清真寺中,有一半左右系清代、特别是清代中期所始建。二是在济南清真南大寺的十四次重修中有八次是在清雍正之后,其中大修三次就有两次在清乾隆之后,故现建筑大体上是清中期后的做法。   清真寺海乙制的突显明显地表现在济南清真大寺与饮虎泉寺、南关寺、城顶寺的关系上。《济南市回民状况》一文称前一座寺为“南大寺”,后三座寺为“饮虎池小寺”、“南关小寺”、“城顶小寺”,就是因为南大寺为海乙寺(麦斯吉德·海乙)、大寺,而饮虎池、南关、城顶三座寺是稍玛寺。按海乙教坊制,海乙寺是一教坊内的中心寺,教坊内的稍玛寺则属中心寺管辖,稍玛寺的阿洪亦由海乙寺委派。每逢主麻日聚礼、节日会礼及其他大型宗教活动,穆斯林均会集到大寺举行。饮虎池、城顶二寺始建于清,为南大寺的稍玛寺较好理解。而南关寺,始建于明,从明万历四十二年该寺所立碑记后署名来看,那时它并不是南大寺的稍玛寺,它成为稍玛寺应该是在清或民国初。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1
 五是养正书院、成达师范学校等多种学校的创办。   济南在清中期以后除经堂教育之外到底创办过哪些种类的供穆斯林攻读的学校,笔者手头缺乏材料。只知济南是一座特别注重教育的城市,穆斯林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无论如何也得作一点介绍,以作为其他研究者研究的铺垫。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济南有“养正书院”的创建。《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云:该书院建在济南永长街(当时名大街)清真北大寺迤南路东,系武举人王攀桂(后官至三品游击将军)的原住宅改建而成。为维持这一书院,王还将济南南郊30亩田地和市内两所店房的租金作为办学经费,其积极带头兴办教育的诚意可想而知。院名系由当时山东学台萧培元命名并亲题,可见也希望得到地方教育当局的大力支持。   至1925年在济南穆家车门清真寺创建的成达师范学校,则是济南穆斯林对中国伊斯兰教教育的重大贡献,是济南伊斯兰教重视教育、适应时代、及时改革教育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的突出表现,是济南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穆华庭、唐柯三、法镜轩、朱蕴韬等与北京伊斯兰教著名阿洪马松亭心心相印、密切合作的结果,其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和胡登洲倡兴经堂教育相比拟。鉴于其细节已有多种文章介绍,仅述其意义以表对其重视之情。   民国年间,济南城内还有经普兼设清真小学(1931年创办,地址南关小寺)、普通兼设阿文课的伊光小学(1940年创办,地址北大寺)及一些普通类别的小学的创办。      八、济南伊斯兰教人物      济南伊斯兰教人物有研究价值者众多,难以在本文中一一具述。只能选择分类介绍为主、分人介绍为辅的方式作一个列举。目的也在于提出一些需要具体回答或研究的线索,为进一步的研究作个铺垫。      1.传说人物乌满喇   乌满喇一名,系由乌满喇巷一称分析而来。既然济南穆斯林以乌满喇这个显然是一位知名的大毛拉的名字命名巷名,那当然是以这个巷里有大毛拉即大满喇留居为前提。而“乌满喇巷”之巷名,一见之于济南南关清真寺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南关古礼拜寺碑记》,碑记起文就是“自唐以来,迁居东省济南历邑城里乌满喇巷,立有清真寺”;二见诸济南穆斯林的口碑传说。联系明弘治八年碑之礼拜寺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记载,这个乌满喇巷应是存在的,而乌满喇很可能也是实有其人。如果实有其人,那当是济南伊斯兰教史中第一人,无疑应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2.移址重建后的济南清真南大寺的第一任掌教满喇艾迪   除明弘八年碑记的记载提到之外,尚未见有其他资料提及。      3.被陈英推荐的掌教满喇木铎   此木铎很可能是木八剌沙的后代。      4.陈英、陈礼、陈玺、陈莹、陈思及其后人   从上面的有关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类人物已知有陈友、陈礼、陈玺、陈莹、陈思五人。这五人,或者有督掌教之名,或者曾在职掌教,总之都可统称为掌教,为一掌教世家则属无疑,陈友时就开始握有济南清真南大寺掌教权也属无疑。然这个掌教世家是不是到陈思就结束了及陈思任职掌 教具体结束于何时,仍不清楚。另济南陈家是否入清之后再未有人掌教及同陈英同样埋在陈家坟的清初福建总兵陈有功是否是陈友后裔等等,也不甚清楚。这还不用说还有陈友世家的的山东部分与北京部分(可能还有其他部分)有何关系这些问题。总之对明代陈友世家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笔者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提点问题。      5.李巴巴、米真人(1735~1792)、玄真人(1757~1815)等苏菲人物   对这类人物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陈思之后(权且认为是如此)任济南清真南大寺掌教的萨天池是否是苏菲的问题。从萨被尊称为萨巴巴、埋在马鞍山巴巴墓中的牛公是其弟子来看,他很可能也是一位苏菲。如果是这样,那济南清真南大寺为何会在陈友世家连续执掌教权近200年的情况下,允许一位云南来的苏菲来接这一实际具有世袭掌教世家身份并有当朝爵位背景的掌教世家来充任掌教呢?况苏菲在明末就充任济南清真南大寺这么一座名寺、官寺的掌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另外,这位苏菲充任掌教时是否仍然是敕赐札付冠带掌教?如果是,那如何得到札付的,陈友世家为何会自动让出呢;如果不是,那明还未尽,官寺制度为何就终止了呢?除这之外,马鞍山巴巴坟中是否埋葬的其他人中还有苏菲,济南地区除马鞍山巴巴坟,济南清真南大寺奉苏菲经书为经典并在经堂教育中传授是否与苏菲(米国祥,甚至萨天池)曾充任掌教有关,等等,也都是问题。      6.常志美的众传人   鉴于《经学系传谱》在述及常志美、李延龄时所说的“济济多士之谚”可以理解为经堂教育山东学派所出人才以济宁、济南两地为最多,济南地区的这一类人物人数当很多,知名者当亦不少,其具体经学业绩也当相当可观。然现在所能见到的材料却十分有限。如常的一传、二传弟子,除《经学系传谱》明载的杨魁元、杨会元、金祥云、党玉玺4位外,只有材料说还有任润之,仅多出一位。况这几位都有哪些弟子,都有什么经学见树等等,就更是一无所知。这样,本来预先要想写的“济南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部分就只能作罢了。可经堂教育山东派如果缺了济南,何有理由称山东派呢,叫济宁学派不是就行了吗?      7.刘瓒(1438~?)、陈思、金宝符、金光甲等伊斯兰教汉文碑刻匾联的撰题人   在尚未见到济南有本地作者所著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留存的情况下,现存伊斯兰教碑刻匾联便是济南伊斯兰教宗教学术思想的主要载体,其撰题者当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人士。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1
。      8.金老阿洪、金爷、金士毅、金子常等济南金家店“清真道堂”传人   金老阿洪的简况前已有述,金爷的情况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第404、422页有述。而金士毅早为济南清真道堂的热衣斯,但活动主要在新疆。主要在内地活动且知名度颇大、著述颇丰的是金士毅之孙金子常。   金子常(1902~1961),又名国彝,济南西关永长街人。幼随祖父在新疆攻读经文,并学汉儒文化。及长又师从甘肃新店子马吉武。1928年赴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就读,深得达浦生阿洪厚爱。1931年获该校推荐赴爱资哈尔大学就读。就读期间赴麦加朝觐,并陪同马松亭阿洪晋见埃及国王法鲁克。后又访沙特各地及也门,1935年回国。回国后相继任迪化(乌鲁木齐)南寺及昌吉寺教长,并支持包尔汉起义及和平解放新疆。有《默罕麦斯》、《满丹夜合》、《中国哲合林耶道统史》、《沙兹林耶道统史》4本苏菲经典的汉译本及其他一些汉文记游、纪实、笔记、语法等作品,惜全部毁于“文革”。      9.马松亭、唐柯三、穆华庭、法静轩、朱蕴韬、马绂生等“成达”贤达   这些人,都是对成达师范学校的创建有突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应该被中国伊斯兰教史、特别是济南伊斯兰教史所重点传颂。      10.历史名人铁铉   铁铉(1366~1402),字鼎石,回族,河南邓州和丰乡人。其后裔后移居沈阳,成为沈阳穆斯林名户。      11.大冶义士马广   马广,号南冶,济周为其字。章丘明秀乡大冶镇人。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卷十一《人物志·义行》载其事迹,云“马广,以天性乐施人,因字以济周。勇决有胆略,以务农大其家。喜济穷困,尝捐财为义社。族凡下户四十余人,马价徭银俱为代输。他姓贫者亦多依之。善制药以应病者,无弗愈。尤精骑射。正德间,统贼张兴、张旺等三千人也统一驻埠村,分掠四出,有七十余骑直指大冶。广挟弓矢跃马横冲,贼皆警散。嘉靖丙午春,莱芜巨寇吉关等二十四人,白昼劫人,亦据埠村为巢。广令长子为应,躬率精勇到寇所,远射近屠,止逃一崔伦,余俱肝脑涂地矣。次年有杨龙、杨虎两兄弟,誓众二十余人,昼劫邻村,范思升已有救援者,广从而助之,二杨殪死,余悉逃窜,自是绝警者十七八年。子既闲、既同,俱庠生,享寿七十五岁,李太常开先为之传”。   马广之知名不仅在于他的侠义行为,更重要的在于他与“嘉靖八才子”之一李开先之间的友谊是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回与汉之间友谊的一个典型范例。李开先(1502~1568)出仕前,就和马广有忘年之交,两人常有来往。开先父亲去世后,家境一度穷困,马广多有接济。开先罢归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便是马广。马广视开母为己母,而马的两个儿子马既闲、马既同都是李的门生。马广73岁时,开先亲自登门拜视,并作《贺马南冶七十三寿序》。生日时,开先按例应贺,并献诗作《游仙引寿南冶马济周》,马广逝世后,开先作《祭南冶马济周文》。马广逝世后第四年,马广元配金氏亦去世,开先又作《南冶马义士合葬墓志铭》。   还有材料说,马广善识药名,易于制药。其埋葬之日,号泣者不计其数,皆云“善人不复生矣!病谁与医?贫谁与济?患难谁与扶持?”      12.著名书法家金芬   金芬(1896~1975),原名树芬,字默庵,号默叟等,回族,济南西关人。出身书香门第,幼即酷爱书法。早年师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后专攻汉魏书体。中年后脱规于前人,开始自成一家,以犷砺、恣放取胜。还兼工写意,偶作小幅,清淡质朴,亦极佳。1946年与关友声一起在济筹办李苦禅个人画展。济南城顶街清真寺之“清真寺”、“认主独一”等匾额为其手书。   其实,济南名阿洪不少都兼爱书法,有的(如宫澹庵)还成就甚高。      13.爱国志士马云亭   马云亭(1856~1919),原名春生,回族,大冶人。年青时在山东青州清真寺习阿文。后随左宝贵参加平壤战役。左阵亡后马目睹清军腐败遂离军回乡,在济南开设“保安堂”中药店,自任坐堂大夫,善内科、外科及针灸,并任南关清真寺乡老和清真第四小学校长。   五四运动爆发后,年已64岁的马云亭毅然走出药房,投身五四运动。除在清真南北两寺的主麻日揭露反动军阀勾结日本出卖山东主权的罪恶之外,还在西关穆斯林中秘密成立“回民救国后援会”。1919年7月21日,当其偕同穆斯林爱国群众参加捣毁亲日派“安福系”在山东的喉舌《昌言报》 和另一家日商报馆时,受到济南镇守使马良的镇压。次日夜,与朱春涛、朱春祥一起被马良逮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坚贞不屈,公堂之上痛斥段祺瑞、张树元、马良的卖国求荣罪行。1919年8月5日被杀害。      14.民族败类马良   马良(1875`1947),字子贞,河北保定人,回族。一战末率兵驻守济南。1919年担任济南镇守使,次年辞职。1938年被日军委任为山东省伪省长。1940年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日本投降后作为回奸被国民政府逮捕,死于狱中。      15.实业家兼教育家马伯声   马伯声(1890~1966),又名马玉骏,回族,祖籍德州,出生于泰安。少时于泰安“天书观”上小学,后入泰安翠英中学。1915年应募考取翻译,曾到加拿大、英国与法国。回国后不久就成为英国人在济南开的保险公司经理。1927年在泰城西关穆斯林聚居区创办“仁德学校”、“平民识字班”、“扫盲夜校”等。后创办泰安仁德面粉厂、济南仁丰纱厂、青州永年面粉厂等企业。1947年任济南市商会理事长。1949年由香港回到济南。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2
    九、济南伊斯兰教学术思想      一般来说,一个宗教,包括一个宗教的每一部分,有无学术思想,学术思想水平是高还是低,决定着这个宗教和这个宗教的各个部分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也决定着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济南伊斯兰教就是中国伊斯兰教中的一个学术思想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部分。主要根据有八。   根据之一是济南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得几乎是天衣无缝,文字又十分简约的以儒诠经哲学作品《来复铭》碑。   《来复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铭文通篇谈儒(请允许用儒代表中国传统思想),字面上未涉伊斯兰教一词一句。如果不是刻立在清真寺之内,如果不是碑末刻有“本寺掌教陈思沐手著”,恐怕没有人会认出它是伊斯兰教性质的碑铭。然而认真分析,它却是通篇谈伊(即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从而具有中国和伊斯兰双重特点的伊罢了。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这一哲学的主要部件即主要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如“无极”来自《老子》“复归于无极”;“太极”来自《庄子》的“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两仪”来自《易经》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五行”来源于《尚书》;“仁”来源于孔子;“理器”来源于朱子;“太虚”来自庄子。   第二,这一哲学的主要分体思想、甚至一些关键性结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如无极太极思想,两仪五行思想,仁人合道思想,理器思想,太虚即气思想,《论语》“朝闻道,夕死可也”的思想,朱熹“性即理”及王守仁“心即性,性即理”的思想等分体思想及直接引用张载《正蒙·太和篇》“繇太虚,有无之名;繇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的一大段原文来作哲学体系上下两半部的承接。   第三,这一哲学的体系表现方式显然是受到《周易·复卦》“七日来复”及《系辞上传》“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构架的影响。   第四,然而这一哲学每一概念的思想内涵却完全是伊斯兰教的,中国传统哲学关于这些概念的含义只能是参考、参照。   第五,这一哲学从整体上看确实是一个包括宇宙观和认识论在内的、可以自说圆满的伊斯兰教哲学体系。   《来复铭》的价值不不仅在于它使伊儒得到了结合,而且在于它使结合达到了几乎“天衣无缝”的地步,以至于初看是儒,深究才是伊,外行看是儒,内行看才是伊。况且还不仅如此,因为它是在不到老子《道德经》三十分之一的篇幅里共154个字完成的,它的精炼程度和每句的含金量当是可想而知的。   但《来复铭》毕竟是明中期那个时代的产物,毕竟是一位官寺的世袭掌教所作,而作者又有前面说过的那种爵位家庭背景,这些都会在《来复铭》中留下烙印。最显著的表现一是用“皇”、“天”、“帝”三个概念代表真主,虽基于作者的情况可以说得通,但相对以后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来说,却未免有点“过度”,因即使对儒化程度较高的马复初来说也只是走到了用无形的“天”来代表真主的地步;二是《来复铭》所阐述的伊斯兰教哲学的原理,应该是元及明初传入中国内地且经回族穆斯林的父传子受改变过的,与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经过经堂教育传承下来的伊斯兰哲学原型有所不同。虽然如此,这毕竟标志着世袭掌教阿洪和世袭掌教世家开始力图掌握伊斯兰教义的解释权,因为以往一些较有名气的清真寺的碑文多是请教外人撰写的。   根据之二是济南伊斯兰教有照济宁州礼拜寺原文碑记抄录,以“济郡历邑合教”名义“公立”,旨在提倡“大道无亲,体道者是”、反对教道传承上的胤袭之说,恢复教民民主办教权利,为开学阿洪聘任制开路,以保证教门之传久而无弊的律法作品《永禁三掌教世袭序》碑。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2
  《永禁序》碑在思想学术领域中的最大贡献就是它在中国许多人还沉醉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即康乾盛世时,就举起了反对封建胤袭之说的大旗,尽管只是在伊斯兰教中的三掌教世袭制度,但多少也是对在政治上支持和维护这种制度的全部封建制的一种讨伐。另外,针对济南伊斯兰教特别缺乏明清之际的材料来说,《永禁序》碑刻立也多少透露出了一些研究线索。如明清之际济郡历邑世袭之风仍然盛行,以至于新起的阿洪聘任制难以推行;明清之际济南教门中很可能出现了一批有改革意识的开明人士,不然就不会达到以“济郡历邑合教”的名义公立了;而当时济南清真南大寺的掌教必定是一位开明且有胆识的人,不然《永禁序》碑就不会公开立于该寺中;明清之际济南伊斯兰教资料缺乏,很可能与阿洪聘任制同世袭掌教制的激烈角逐有关等。   《永禁序》碑文字虽不长(仅400多字),但还是从历史(指主位角度的伊斯兰教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说明了胤袭之说的危害。如称若“使胤袭之说行,则学浅行云者,皆得借口肆意,使或至圣之正教日晦,文化教育卒流于清失其清,真失其真不止也”。   至《永禁序》的性质,可以认为是一以碑刻形式公议公立公示的教制性禁令,属伊斯兰教法范畴。不过从文末所述来看,曾得到“大教铎常老师、李老师”的首肯是其成立的前提。   根据之三是济南伊斯兰教有旨在将一坊穆斯林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要行为纳入善行轨道、针对性较强又十分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作品和寺规坊约作品《清真寺劝善条约》碑。   现知此种碑在济南地区有两方,一方是党家庄东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立,一方是小金庄寺清道光五年(1825年)立。两方内容大体一致,后者可能抄自前者。但前者残破严重,难以句读,而后者则保存完好。虽后者抄录时恐将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内容删去,但大体结构恐无变化。   该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将穆斯林的一些主要行为纳入善行轨道。这既符合伊斯兰教将信仰(伊玛尼)分为信仰的内悟、信仰的表白、善行(尔埋里)三部分的的教义,又符合中 国传统文化用行善来规范引导人们全部行为的惯例、传统。   该作品的特色之二就是同时具有道德规范和寺规坊约双重性质。按前者,属伦理规范范畴;而按后者,属伊斯兰民法或习惯法范畴。   该作品的特色之三就是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如针对“徒习空文,中鲜实意,甚至胸怀不端,口肆妄诞,是履不规”,“终日枵腹斋拜”而心却不诚者。   该作品的特色之四是十分切实可行,既艰巨有原则又有适当的变通。如在“入寺衣服,不可过求鲜美,亦须洁净整齐”一条,有“其贫不能自给者,亦许将就,难以苛责”的变通;在“勤修功行”一条,有鉴于“生计缠,事故烦扰,不能日勤五课”者至少每月四次的主麻日聚礼不应耽误的变通。   该作品分前言和条约十条两大部分。前言部分述“善与人同,乃大公无私之雅道;福非自至,须协心共力以勤修”的道理;“大道见前……欲葆性完真,必须还原返本”的道理;“认真主独一无二”须“以二参以三,尊至圣之遗规,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的道理。条约十条则是举念务要以认主独一为定向,“教名清真原以洁净为本”,奉行教规“务要以本教前程为宗法”等内容。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3
  根据之四是济南伊斯兰教汉文碑刻中有宝贵的伊斯兰教建筑思想。   最为明显的是济南清真南大寺明弘治八年碑和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影壁记》中所表现的建筑思想。前者主要表现为清真寺布局思想,前已有所叙述。而后者则可概括为是一种建筑物设置中的小作大用思想。对此《影壁记》云:   自古营筑之兴,内不闳无以大规模,外不焕无以肃观瞻。二者相同。实以相济。未有弗闳其中而能辉其外者,亦未有既闳其中而不辉其外者。凡作宫室皆此,然吾教之修饰礼拜寺何独不然。本关南清真大寺,殿宇高耸,规模宏敞,由来久矣。自嘉庆庚午年重修,巍峨巨制,焕乎维新,美在其中,可不谓壮丽欤。而阙外无屏。则属有志未逮。……爰协力同心,共成此事。……则外之非徒以肃观瞻,而内之足以兴扬教化功德亦岂有量欤!……   根据之五是济南伊斯兰教的汉文碑刻中也有一些显然十分开明的兴学校、重教育内容。   如济南穆家车门清真寺唯一留下的一方碑记民国12年(1923年)《建修清真学校记》云:“盖闻学校建成,各有专门。夫我清真学校者,原为提倡宗教教育并提携后昆起见。”如建修大殿叩拜真主一样,“设置讲堂”乃是为了“诱启后人,进于文明。不第大本大源,豁然贯通,俾增高尚之人格,而不出清真之范围也”。再如济南杜家庙清真寺唯一幸存的一篇碑记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清真寺序》开文即云“粤自三代圣人设学校以立教,俾一时人才身有所范而不为过,心有所束而不纷”。而《重修党家庄完全小学碑》则十分明确地说:“社会改良,端赖教育,而教育之进展,尤赖提高质量。果能热心创办,竭力兴学,不数年而人文蔚起,名士闻达,而国家民族蒸蒸日上矣!”   根据之六是济南伊斯兰教的汉文匾联,或直接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表达形式,或借用儒佛道经典用语的表意,或将儒佛道各家成功的格式用语略加改造重组,却创造出了比伊斯兰教原型深刻得多、含蓄得多的上乘之作。如:   济南清真南大寺望月楼门楣上石刻匾“望月思真”,显然借用了“望梅止渴”、“望文生义”的格式,但却使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论十分形象。   南大寺大殿前厦横梁上的“顾諟明命”匾,用的是《尚书·太甲》中的“顾天之明命”意,乃清道光岁次庚寅(1830年)仲春觳旦金洪烈、金洪杰敬立。关键是“諟”字用得好,句子提炼得好。   南大寺大殿前厦横梁上的另一匾“民无能名”,乃民国8年十月吉日四等方虎黝章山东朱春林子侄敬立,语出《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也重组得形象精当。   南大寺旁门匾“型仁讲让”,乃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嘉平月毅旦同知山东登州镇总兵诚勇巴图鲁李某某敬立,系用“型”、“让”二字将儒家的“仁”、“让”两个观念加以组合而成,说明清真寺乃塑造仁人、讲求礼让之所。   南大寺大殿南北侧八棱形石柱对联“大道原无名因可名以识大道,真心本至善缘善念以复真心”,上联显有道学意味,下联显有佛学意味,然却是伊斯兰学性质的对联。   根据之七是济南伊斯兰教汉文碑刻对伊斯兰教基本教旨、孝道、妇道等等也有相当精彩的概括或阐述。   对伊斯兰教基本教旨,杜家庙村寺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清真寺序》云:“其教以笃信无二为根基,以肃礼不懈为功夫,以闲邪存诚、顾諟明命为究竟。礼拜守五时,勤人事也;来复占七日,见天心也;口讲指画一,皆子臣弟友之经也;面命耳提,亦仍忠孝节廉之谊也。况尽人合天之旨,尤罔不参乎阴阳消失之机也。是则与圣学之天人一贯者,不其若合符节欤。”此中的“来复”、“顾諟明命”也是对《来复铭》碑和“顾谩明命”匾的一种回应。   而章丘大阎满寺碑则阐释得更为精彩,云:“窃思清真之所名教,浮慕其名而不切究其实,则教失;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则教混。所谓清者,澡身浴德,洗心涤虑……所谓真者,不混于佛,不混于道,不混于杨墨之为我兼爱……”   然说得更为具体、更贴近中国传统思想且立足于宗教比较的却是章丘大冶寺的两篇碑记。其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清真寺并建门楼碑记》之前半部云:   盖寺之建造不知始于何时,创于何代,立自何人,大抵古先圣人立此以为设教之地耳。且夫教七十有二门,或玄门,或释门。修仙成佛,真□□□,□□朋兴,各立门户。因而建立庵阁,塑形象,邀福免福,假神闯卜,靡所不至。惟我本教,以清真为主,无形可立,何象可名,洁清自持,真实无妄,总之不过一诚而已矣。诚则修殿宇,隆师位,朝夕谈经,无非诚礼济斋游。五时拜跪,悉皆洁修敬谨功夫,且无乖世戾俗。所谈者不过子臣弟友之道,不为妖言惑众;所论者不过礼义廉耻之行。虽然非有人以调剂之,维持之,不过自然已耳,曷克有济乎。   其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修礼拜寺碑记》则云:   章邑城南明一里大冶庄,有清真寺一座,名标“清真”,盖有取于寺中法度必清洁其身而真实其心也。至于真主之精义,至圣之妙道,虽著经有六千六百六十六段之条件,大率发明乎诚礼济斋游之宗旨,犹虞廷十六字总归于一种,丹书十七铭不外乎一敬也。   关于孝道,济阳马营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族谱及施地碑记云:“夫孝为人之根本,圣经贤传,明训昭然。我至圣穆罕默德,宣真主之明命,以孝弟伦常为人道,拜主为天道,两事并重。又曰:父母喜之,真主即喜之。”   关于妇道,济阳大路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碑记云:“从来齐家者,必资内助,养亲者尤赖妇德。昔禹娶涂山,克执妇道。文迎渭水,堪嗣徽音,是知贤妻无殊,令女者,妇便成往儿。庭帏进甘旨,业已奉养于生前,丘垄树松柏,又必安厝于身后。所以执豆笾而思泽,呈蒸尝而伤怀也。”   根据之八是济南伊斯兰教还有汉文碑文借颂扬外地汉 族人士慷慨施地10亩于党东清真寺之机,宣传或提倡一种超乎地域和宗教的至仁至义至性思想。   这就是党东清真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处士党翁仁义碑记》,而表扬的则是一位渴马庄汉族处士党珩。党“汉人也,居不同地,生不同教”,为何施地在一个不同地、不同教的寺内呢,就是因为其“母周太孺人,祖居在焉”,党东“是其高堂始生之地也”。这碑文被认为是“发于至性之不容已,而非若欺世盗名之所为止”,因而碑文称“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义而已。孝及于亲而复念及于亲之所以出之地,是为仁之至;泽及于人,而复施及于生不同方之人,是为义之精”。   除此八条根据之外,济南崔姓世代相传的十六字祖训,即“认主独一,遵循圣训,虔诚信教,老实作人”,也概括得很不错。
作者: 济南的清真寺    时间: 2009-12-21 13:33
  十、济南伊斯兰教文物存目      此存目,不列碑刻与家谱两大项。一由于数量较大,二由于已有伊牧之《济南伊斯兰教碑刻笺注》、《济南回族家谱选辑》二书问世。至于其他文物,当亦包括“文革”中散失或已毁的部分文物。目的是盼望有的可能被找到。   001.济南清真南大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总兵陈友功敬献“司登善域”匾(白底黑字镶红边);   002.济南清真南大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宁阳王书“清真”匾(现为1982年河北沧县萧雨氏仿书);   003.济南清真南大寺清雍正上谕匾(前已有述,不过有材料说是康熙圣旨匾);   004.济南清真南大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岁次乙卯春正月觳旦敕授承德郎以通判知历城县事三级纪录一次□□□敬立“同登善域”木匾;   005.济南清真南大寺丙辰(嘉庆元年?)后学王瀛敬立“清真正教”木匾;   006.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清道光岁次庚寅(1830年)金洪烈、金洪杰敬立“顾諟明命”木匾;   007.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清同治二年(1863)岁次癸亥拾月觳旦众教人立“至诚尧息”木匾;   008.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清光绪七年(1881年)吉日觳旦镇守湖北武昌等处地方总兵官诚勇巴图鲁崔福泰敬立“清真独一”木匾;   009.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嘉平月觳旦同知山东登州镇总兵诚勇巴图鲁李口口敬立“型仁讲让”木匾;   010.济南清真南大寺南讲堂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五月觳旦前蜀临邑汛补授诸城汛崔维翰敬立“教合中邦”木匾;   011.济南清真南大寺北讲堂无题名年代“惟精惟一”木匾;   012.济南清真南大寺正门民国甲寅(1914年)同教公立“清真寺”石匾;   013.济南清真南大寺大门南侧门年代不详“居仁由义”木匾;   014.济南清真南大寺大门北侧门年代不详“居仁由义”木匾;   015.济南清真南大寺望月楼不详年代敬题人“望月思真”石刻匾(笔者未上望月楼)   016.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殿抱厦民国8年(1919年)十月吉日四等文虎勋章山东朱春林子侄敬文“名无能名”木匾;   017.济南清真南大寺大殿南北侧八棱形石柱石刻对联“大道原无名,因可名以识大道;真心本至善,缘善念以复真心”。   018.济南清真北大寺大殿抱厦清光绪直隶总督李鸿章手书“清真古教”匾额(传为北寺阿洪去沧州写钱粮时,沧州一地阿洪乡老以此赠北寺);   019.济南清真北大寺大殿前楹柱上楹联“古兰载正道,教传东土;圣谕功佳行,法自天方”;   020.济南泺口清真寺存古本阿文《古兰经》百余卷;   021.原济南城顶街清真寺藏金手书“清真寺”匾额;   022.原济南城顶街清真寺藏金手书,教众公立“认主独一”匾额;   023.原济南城顶街清真寺清光绪年间翰林待诏马炳章献匾额;   024.原济南城顶街清真寺穆斯林名中医雷保安献匾额;   025.原济南城顶街清真寺藏刘墉所书对联;   026.原济南城顶街清真寺藏名阿洪宫澹庵绘巨幅“五大夫松”图;   027.济阳孙家庄钦天监杨氏后裔家藏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圣旨;   028.济阳小安清真寺存明宣德年间上刻有“清真言”的香炉;   029.章丘大冶清真寺原藏中讲堂的祈雨挂单;(据马学英老人介绍,系用棉花在3米多宽、5米半长的挂纸上贴成大龙套小龙状,祈雨时便挂起来,很快就见挂单上像云彩一样往外翻,连挂3天,即能下雨。)   030.章丘大冶清真寺原藏底有四方印的唐代香炉一尊;   031.章丘大冶清真寺原藏高50厘米唐代黄檀木花瓶座一只。(马学英老人云1966年时此三件宝物尚在。据与马学英老人讨论,三件宝物很可能来自前已介绍过的那位姓部官员的家庙。)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工作局老年科研基金课题“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得到济南市伊协的支持。部分材料系杨笑彭及济南清真南大寺李安良主任、大冶清真寺马学英老人提供。特此一并致谢。)   




欢迎光临 真境绿翠网 (http://nabi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