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云南“藏回”社会文化变迁的思考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10-1-10 16:42:25 |只看该作者
     二、哈巴“藏回”亚族群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一)变迁前的社会结构 哈巴“藏回”的祖先在一个世纪前来到云南藏区,由于生活上长期与藏族密切交往,经济上与藏族进行生活用品的买卖,同时回族和藏族之间的通婚,所以定居下来的回族在生活上渐渐趋同于藏族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被称为“藏回”。
  1、语言和服饰 哈巴村民在藏区生活了一个多世纪,和藏族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交往,藏族的语言被借用于日常生活的使用中。据对村中老人语言的调查可知:藏语大约占日常用语的45%(仅限于使用者),另外的语言中还掺杂了一部分的汉语、纳西语和彝语。哈巴村建村仅有80多年的历史,周围没有藏族居住,这样推测其祖先日常使用藏语比重应高于现在。“藏回”早已取汉名,有些妇女没有名字只有称呼,或取藏族名字。其服饰也是相同于藏族的服饰风格,男子和藏族男子无异,老年人还部分穿藏袍戴毡帽,而年轻人和孩子都早已不穿藏服了。
  2、居住和饮食 哈巴“藏回”的房屋多为木楞房,这和山区的藏族住房相同(坪坝的藏族住房大多为碉式房屋)。就调查了解到这样的建筑风格并不限于藏族和回族,哈巴山区的纳西族和彝族均有这样的建筑。其屋内置有火塘,可以做饭和取暖,而在火塘四周铺床作为卧室,这与传统的藏族住房是完全相同的。哈巴“藏回”饮食上喜好喝酥油茶,吃酸奶渣和奶豆腐。肉类食物忌食猪肉,而主要食用牦牛肉和犏牛肉,还有其他家禽和蔬菜。兰家村杨仕诚(22岁,初中未毕业,现任哈巴雪山清真寺阿訇)讲,5年前整个村子男女老少都爱喝酒,每年每家要酿制一大缸酒,一般的家庭都要酿制100多斤。
  3、经济生产和生活状况 山区广袤的原始森林中处处散布着高原草甸,这样的地理条件便利于畜牧业经济经营方式,哈巴村的回族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不是以农业为主,而是饲养牦牛、犏牛、黄牛、山羊和绵羊。牦牛和犏牛能够适应高原雪山的气候,十分耐寒,而且有着出肉多、奶子多等优点,村民有的饲养牛10多头,多的有20多头,50多头的也有。据调查得出龙湾边村现今仅有较少一部分家庭养牛,而在兰家村则家家养牛。
  放牧是哈巴人的主要经济劳动方式,从兰家村村民兰卫红的妻子得知,原先村民每户有山地约十余亩,而近年政府实施“退耕还林”每户仅有几亩山地,政府每亩推耕地补偿大米200斤和低额经济补偿(20元/亩)。此外还种植花椒和一些果树,采集野生菌(如松茸)、雪莲、雪茶、山药(如虫草)等副业,以此添补经济收入。笔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外观光旅客和冒险登山的外宾日益增多,兰家村因为位于哈巴雪山旅游路线,无论是观光或是登山的旅客大多都由兰家村民充当导游以及为游客补充给养。
  4、婚姻制度 从古至今回族对“他者”的文化都是积极吸纳和持开放态度的,自元明清的演变,回回由雏形慢慢定型成为一个独立的族体,可是其发展途径却渐渐转变为日益封闭和自我独立发展。具体来看回族的婚姻制度,其渐渐中断了与其他民族及文化接触的历史,婚姻上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族内婚,较少实行族际通婚。政治避难来到云南藏区的哈巴“藏回”在生活上长期与藏族进行频繁的交往,哈巴村的回族通婚范围更加狭窄,只限于两个村子间相互通婚,这样使得两个村子大部分人家都有血缘关系,都是血缘或婚缘亲属。但是笔者在调查中看到,在龙湾边村和兰家村有些人家的女性亲属(如祖母、母亲、妻子)是纳西族或藏族,不过这样的婚姻情况在两个村子无论在人口绝对值或是占百分比上都是很小的。哈巴“藏回”与外族通婚的情况仅限于男性,同时严格遵循“准进不准出”的原则(主要是要求外族在饮食上同于“藏回”习惯)。
  5、民间娱乐 据兰家村兰卫红的父亲讲,他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时每当过年过节都以藏歌藏舞来庆祝。其中藏舞是节庆时集体跳,藏歌多是些抒情和赞美的歌曲,通常是自己编制的。藏歌藏舞是哈巴人以前生活的重要娱乐方式,听他们讲以前跳藏舞要数哈巴“藏回”最擅长,在县里组织的藏舞比赛中每次都是哈巴“藏回”拿到大奖。
  6、宗教 哈巴村周围临近的是彝族和纳西族村寨,和这些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一个区域。如果说哈巴“藏回”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受藏族影响,那么在宗教生活上还深受纳西族和彝族的影响,也就是说其宗教是多样民族性的。从整个哈巴回族的历史来看,先辈在坝区能够完整地保持伊斯兰教信仰,而在政治避难期间仍然较好保留,即使到了深山的哈巴山区他们还是一直保持,只是到了文革期间传统的伊斯兰教信念才动摇。村中老人讲述在龙湾边村曾经有一个清真寺(现今仍保存),村里还培养学生进行宗教学习,村里有自己的阿訇(伊斯兰教教师),四五十年代,从德钦和大理洱源有阿訇来村里执掌宗教事务。到了文革期间这里的伊斯兰教信仰受到压制,清真寺被封,宗教信仰被中断,致使哈巴“藏回”淡化了回族传统的宗教信仰,年轻人没有受到宗教的熏陶,日常宗教事务渐渐不依据伊斯兰教处理。一部分“藏回”开始喝酒、赌博。在国家宗教政策正常化后哈巴“藏回”的伊斯兰教信仰并没有恢复到原有的状态,相反哈巴“藏回”用藏族、彝族、纳西族的宗教、原始崇拜来填补自身信仰上的空洞。村民自己介绍在5年前两个村子常常请僧人、巫师、东巴师等来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此满足村民的精神上和实际生活上的各种需要。
  在哈巴“藏回”的日常生活中,始终遵循丧葬上实行伊斯兰教教规的土葬,即尸体埋葬不用棺材,请阿訇念经下葬,死时念“讨白”(伊斯兰教的忏悔),死者遗体用水洗,穿“卡凡”(伊斯兰教裹尸布),还煎油香(回族传统食物)转送亲戚好友。他们对其他事务则没有按伊斯兰教教规去执行,一旦遇上疾病先吃药,如果吃药不行就去请巫师来跳神,杀鸡宰羊是免不了的,有时也请东巴师或者是僧人来念经,到山里烧香。在兰大爷家屋后的山头上设有一个香坛,大爷说5年前这里每逢农历初一或十五村民就到这里烧香,虔诚的人家每天都来,只要看到香坛冒烟就知道一定有人家出事了。就是家里丢失了牦牛村民也会去请邻村的彝族“拤算”(一种占卜),家中出了祸事同样请巫师来驱邪。有的人家在正屋挂有佛,同时张贴“主圣披护”(真主、圣人护佑)的中堂字,一部分家里张贴有“恩主福禄”字幅,这些都表示哈巴回族宗教信仰上的多样性。
  (二)变迁后的哈巴社会 哈巴村讲藏语的人现今只限于老年人,中年人会的很少(但是大部分都能听懂),年轻人则不会说,听懂的也很少,日常生活完全讲汉语。村民现今取汉族名字,喜欢以乳名称呼,乳名中有一些是汉族名,有些是阿拉伯语的宗教名字,其大多为伊斯兰教先知名字以及起一些阿拉伯语中祝福美好的词语,比如村中青年男子起“艾尤布”、“穆萨”、“梭立赫”等名字(均为伊斯兰教先知的名字)。传统的“藏回”年长妇女平时穿藏服而在头上戴黑色、白色、蓝色的头巾,如今在两个村子里这样的服饰已很难看到,而与内地回族大致相同,即妇女头上佩带头巾,年长妇女的装饰还没有改变,仍是藏服回族头巾,而老年男子、年轻人和孩子完全和内地回族一样,穿着汉服,男的戴白帽,女的戴头巾。饮食上与以前相同,只是绝对禁止酒,现在整个村子在伊斯兰教信仰回归后没有一家喝酒藏酒的,包括药酒都不再使用。哈巴“藏回”的经济生产和婚姻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但在娱乐和宗教方面却发生了整个社会变迁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在娱乐上,老人们说他们特别喜欢藏歌藏舞,现在30多岁的年轻人还会,不过近年来就慢慢地都不跳了。随着旅游业和交通的发展,哈巴村经济和生活渐渐走出了深山雪域,有一部分回民到云南各地做生意,接触到了内地的回族,他们对回归本民族传统的愿望日益加深,对恢复伊斯兰教信仰的情绪也不断高涨。同时来自昆明、大理、玉溪、红河的回族同胞把《古兰经》、古兰诵读录音带、伊斯兰教宗教书籍带到两个村子,哈巴“藏回”回归传统宗教的情绪高涨,原先仅在龙湾边村有过清真寺,而近几年两个村子均重新修建了清真寺(香格里拉清真寺和哈巴雪山清真寺),还恢复伊斯兰教教育,在村中选派年轻男女到云南红河、甘肃、宁夏等地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现今在哈巴“藏回”的生活中藏传佛教、东巴教、巫术和原始崇拜等精神信仰已消失殆尽,回归到信仰伊斯兰教。现今两个村子男女老少均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的宗教教规,在调查中可以看到村民的衣着、日常用语、节日庆典、婚姻、丧葬礼仪等都和国内的其他回族相同。
  哈巴“藏回”和藏族、纳西族、彝族等众多民族共同生存于同一区域,长期以来与这些民族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自解放以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和周围的藏族、纳西族、彝族等民族交往很频繁,经济、宗教和婚姻上都保持着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但是近年来哈巴回族渐渐地与藏族、彝族和纳西族来往减少了,而与内地的回族来往却日益增多,例如在回族传统节日(圣忌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上和经济上(收购买卖药材、土特产等)与其他地区的回族往来日益频繁,这固然是与他们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回归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7-2 21:49 , Processed in 0.0278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