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菲文学] 《玄机与真光》

[复制链接]

71

主题

3

听众

119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41
发表于 2011-3-6 18:11:27 |只看该作者
二、      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穆乎引迪尼•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在伊斯兰苏菲派中有着崇高神圣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大多数教团奉其为鼻祖,称其:“近主的古图布(极点),永世的楷模,一切大贤和认知者的领袖,纯洁者的明证,接续真主的敏捷隼鹰”(《玄机与真光》阿文版序言)。“在伊斯兰教世界被普遍承认的圣者阿布杜•卡迪尔•吉拉尼,他的卡迪尔教团现在已从摩洛哥扩展到太平洋诸岛”(《伊斯兰教哲学百问》,秦惠彬著,1994年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

卡迪尔教团的道堂设在巴格达,但其门弟子亦在伊斯兰世界许多地方传授其宗教主张,在也门传播的有阿里•哈达德,在叙利亚的有穆罕默德•巴泰希,在埃及的有马哈茂德•艾布•阿卡杜•赛迈德。14世纪初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有该教团的宣教中心,从15世纪起得到广泛传播,先后传入中亚、印度、埃及、努比亚、苏丹和北非等地。17世纪传入土耳其并建有第一座修道院。本世纪20年代又从北非传到了法国,成为法国伊斯兰教中的主要派别。该教团是现在传播最广泛的苏菲教团之一。

在中国的伊斯兰教中,尤其在西北地区的门宦中,嘎迪尔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中国的嘎的林耶,相传是穆罕默德29世后裔花哲阿布杜拉•董拉希传来的……嘎的林耶的神秘思想较浓厚,传入中国后,又受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一派”(《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马通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329页)。此处马通先生所说的“独特一派”指大拱北门宦,其实,受嘎迪尔影响不止这一门宦,那些被划为乃格什板顶耶虎夫耶门宦的各支派都声称他们得到嘎迪忍耶的学理,如虎夫耶中最大的一派――华寺门宦在其晨礼后的《傲拉提》赞词中,就呼喊嘎迪尔的名字若干次;

灵明堂门宦的《算俩提里海勒提》赞词的最后竟呼唤嘎迪尔名字近百遍。而且丁门、胡门、撒拉等门宦的道统中嘎迪尔占有重要地位。哲赫忍耶门宦道统的外七位、内八位中,将嘎迪尔列为外七位的首位。在有些门宦中,念记主词到某一处时还有侧身耸肩的动作,其渊源为穆圣登宵,上到第七层天是,天仙不能近前,当时有位英俊少年上前让穆圣踩着其肩登上了九重天,据说这个少年就是穆乎引丁•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其灵光在先,出世在后,穆乎引丁双肩生有脚印。所以在有些门宦中,嘎迪尔又是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出现的。更有库卜林耶东乡张门大湾头门宦“称其道祖是穆乎隐吉尼,穆呼稳吉尼的后裔现在约有六百多户,三千余人”,并说“穆呼稳吉尼随身带几件信教用具,还特地用碗装了故土,往返三次来中国,最终找到了归土,落居中国,显奇迹度化众生,为传播库布林耶道堂奠定了基础”(《中国伊斯兰教库布林耶谱系》,(马世英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4-6页)。嘎迪尔生活的时代正是从我国北宋神宗赵顼熙宁8年(1077年)至金代海陵王完颜亮贞元14年(1166年)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他去世距今已有831年,而该书的“编者的话”中称“苏菲学派传入中国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马通先生指出:“苏菲派传入我国新疆并形成一派势力,当在明中叶以后,苏菲派传到甘宁青地区是在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225页)。

所以该派所言的穆乎引吉尼,嘎迪尔•哲俩尼显然与我们说的嘎迪尔并非一人,而且各种资料亦无嘎迪尔到中国的记载,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著名学者马通、高占福对此说也持怀疑态度。在此我们固且不谈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多大,但最起码也能说明,穆乎引丁•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对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巨大影响及其在中国苏菲派穆斯林心目中的位置。所以我们探讨和研究嘎迪尔及其宗教学说对深层次研究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教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非常必在和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3

听众

119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31
发表于 2011-3-6 18:10:41 |只看该作者
苏菲学者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及其宗教学理浅说
(代前言)

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波斯,产生了两位伟大的伊斯兰思想家和伊斯兰历史的划时代人物。一位是呼罗珊图斯的安萨里(1058-1111年);一位是吉俩尼城的阿布杜•嘎迪尔。前者以正统信仰与神秘主义的结合、“宗教复兴者”和“伊斯兰权威”而闻名于世。后者以25年的沙漠苦修和伊斯兰世界普遍承认的大贤及最早的苏非教团始祖而闻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团,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界称为“卡迪里教团”,一般称为“嘎迪忍耶”。该教团是伊斯兰世界最广泛发展的正统派苏菲教团之一,其影响一直扩及到北非、土耳其、法国、印度和中国。

一、      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以下简称嘎迪尔)生平及其事迹述略
嘎迪尔,道号“穆乎引迪尼”,即宗教复兴者,生于1078年,今伊朗境内黑海南岸的吉俩尼城,他的圣裔身份,父系可上溯到什叶派六大伊玛目至穆圣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和穆圣的女儿法图麦的儿子哈桑处,母系血缘可以溯到哈桑的胞弟胡赛尼(候赛因)处,是穆圣的十四辈孙(据其著作《玄机与真光》阿文版序言。笔者所用版本为印度孟买“穆罕默德出版社”伊历1324年,公历1906年的木刻本,引文系依据原文摘译。下同)。

据《扎米尔克拉玛提》(《圣徒奇迹汇集》,尤苏夫•本•伊斯梅尔•乃布哈尼著,赛义迪,阿布杜拉•艾布尔•亚菲尔注,埃及在阿拉伯书局伊历1329年阿文版,下同)记载,嘎迪尔出生于拉玛丹月,从出生后至月底不吸娘乳以示封斋,直到开斋节来临人们传呼见到新月后才开始吃奶。18岁时来到巴格达尼札米亚学院(安萨里在此执教)研习圣训、教法和哲学。此后,他作为一名巡游的苦修者,在伊拉克荒芜之地修持,据跟随嘎迪尔四十年的侍从艾布•菲梯格•海如说:“他整晚干功而不睡觉”。嘎迪尔说:“我进入伊拉克后,在那里住了三年,住的地方是一个旷野的废墟。第一年只吃葡萄不喝水,第二年只喝水不吃食物,第三年是不吃不饮不睡。”(据《圣徒奇迹汇集》阿文版上册90页)在他的苦修生活中他艰难地度过了25年的时光,他说:“我远离人群,在一个小洲上住了25年,吃的是地上长出的植物,喝的是河水”(据《圣徒奇迹汇集》阿文版90页)。在他年过半百时返回巴格达,任尼札米亚经学院教师。

嘎迪尔作为罕白里法学派的教师从事的宣道工作,使其声誉大增,1134年他被委任为巴格达尼札米亚经学院院长。这一时期尼札米亚经学院的学生中有著名的波斯诗人,苏菲学家、《蔷薇园》和《果园》的作者萨迪。据《蔷薇园》中载萨迪在三十岁时,陪他的教师阿卜杜卡迪•吉拉尼云麦加朝觐。“阿卜杜卡迪•吉拉尼在天房的禁地,把脸伏在沙石上,说道:‘主啊!饶恕我吧,我若罪孽深重,不能救赎;在我死后请把我变成瞎子,免得在正人面前无地自容’”为此萨迪吟诵道:“每天我都在向你敬礼,从来不曾将你忘怀,主啊!我没有忘记你,你是否也曾想起我来?”(《蔷薇园》水建馥译,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58页)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在尼札米亚学院时,注重道德修养,并形成一种风气。萨迪说:“我在尼札米亚学院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常和我为难,我去告诉老师说:‘我答题答得越好,他越嫉妒我,与我为难’,老师回答说:‘他嫉妒你固然不好,你背后议论他就难道可取吗’”?当地经学院注重道德修养的风气可见一斑。

作为经学院院长,嘎迪尔的宣道吸引了大批信徒,他的儿子和门徒在巴格达城外建立了一座清真寺作为宣教的场所(即里巴特),进行宣道和宗教教育,他要求门徒除履行苏菲派仪式和理解苏菲教义外还要尽逊尼派宗教义务。他认为外在系通往真知之桥,他所看到的内在也可以在外在中呈现出来。因此,他对门徒的行为也有特殊要求。《苏菲之路》(该书是孟祥森从谢赫•伊德里斯所辑的《苏菲之路》和《东方思想家》的英译本中摘译的汉文译本,1994年铅印)中载:在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住宅门口,有一天出现了一盆花,盆边附有一张纸条,上写“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他叮嘱一名弟子,凡是回答“玫瑰”,如果愿意留下来,就可留下继续受教,凡是未写答案或写“玫瑰”二字以外的遣散。有人问道:有必要用这种肤面的方式选弟子吗?他回答:底案我早就有了,我想做的只是向大家证明,肤面的表现是内在性格的征记,通过外在的行为可鉴定每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同样,他更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拨开表象的迷雾,找到精神的实质。有一个人通过修持获得了内在真理的秘密后,就在巴士拉定居做起了生意,日渐发达起来,另有一个苏菲修士是在修行之际认识他的,这个修士尚未悟道,仍在真理之路上探索。他碰到那个做生意的苏菲后,感到非常惋惜,常常讲起某个苏菲如何由于缺乏信心,而堕入赚钱的营生,而做生意的苏菲对此只是笑笑不置一词。有一天,这个行脚苏菲遇到了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要求他指引他去寻求时代的智者以便从而悟道。他给他推荐的引导者正是那位做生意的苏菲,他非常不解。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说:“当他开悟之际,也获得了对世俗的了解。他清楚地看到,所谓贤哲的举止,会吸引贪婪之人,使他们学样,而对那不顾外表却有诚心的人加以排斥,我曾让他明白,宗教的导师如何会被迫追随者淹没,因此他就暗中教学,而看来只是商人”(《苏菲之路》,孟祥森译)。

作为苏菲,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苦修持行,蔑视权贵,坚持真理,维护教法。把《圣徒奇迹汇集》载:有一次国王的运酒驼队及护卫路过,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喝令停下而遭拒绝,而他喝停了驮酒的牲畜,并使护卫染上了绞肠痧病,他们悔悟后才停止了疼痛,并把酒倒掉。他以苏菲特有的智慧和凌然正气敢于向权贵挑战,有一次他独闯王宫,国王伊布拉欣•本•阿丹问他来做什么,他说:“我到这客栈中打一个睡铺”,国王惊异地答道:“这不是客栈,这是我的王宫”,他说:“在你之前是谁的?”“我父亲的”,“在你父亲之前呢?”“我祖父的”,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说:“这样一个人来人去的地方还不是客栈吗?”。

1166年,这位苏菲大师归真,终年88岁,他的门徒和儿子奉为谢赫,并将他的著作、宣道词和祈祷词汇集起来作为宣道的经典依据,进一步宣传他的宗教思想,正式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团组织。他的两个儿子即阿卜杜•拉札克(1134-1207)和阿卜杜勒•阿齐兹(?-1206)继承了他的道统,使他的学说得到广泛传播。阿布杜•嘎迪尔•吉俩尼的著作在中国流传的据笔者了解只有两部,一部叫《凯塔布厄印耶》一部叫《辛勒力艾斯拉勒》(《玄机与真光》)后一部著作是他给学生写的讲义,共分24章,以通俗的语言和形式讲授了苏菲原理及其宗教主张。它是苏菲修道者必修的入门教材和理论依据。在后面谈到嘎迪尔的宗教学说时将以此著作为主要依据进行叙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3

听众

119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21
发表于 2011-3-6 18:09:59 |只看该作者

海洪涛
伊斯兰教苏菲派大师穆乎引迪尼•阿布杜•卡迪尔•吉俩尼的哲学名著《玄机与真光》经甘肃省临潭县回族青年学者马廷义的艰辛努力,终于首次译成中文,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书坛译界中的一件喜事,让我们共同感赞尊大全能的真主的襄助,祝贺译者在学业上取得的又一成果。
在拜读先哲的这部苏菲主义名著时,首先应该对苏菲派有大体的了解。

(一)
公元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七世纪中叶,有些虔诚的教徒奉行《古兰经》在关于敬畏、坚忍、克已、顺从、行善、谦恭等训诫,按照经文关于礼拜的规定,长时间地跪拜、夜祷、忏悔、求恕、连续不断的赞颂安拉。当人们追求荣华富贵、贪图享受时,他们却选择了简朴、清贫、苦行,甚至独身的生活,于是出现了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当时的主要华表者有阿布•达尔(?-652年)和候达伊法(?-651年)。倭马亚王朝时,苦行主义和禁欲方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上层贵族的荒淫无度、豪取巧夺形成鲜明对照。重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神学家哈桑•巴士里,他又是早期神秘主义的主要代表。至八世纪中叶以后,新柏拉图主义及其它外来思想不断渗入伊斯兰教,神秘主义在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与安拉之间的一种直接的知觉。其产生的根源,是《古兰经》的有关经文和某些圣训的引伸。就其心理而言,它根源于虔诚的信士期望获得有关安拉的直接的、亲身的体验。这种体验并非通过理性的思辨,而是通过神秘的、内在的直觉(包括省悟、出神与内心对安拉的视见等等)所获得的。当时的杰出代表是巴士拉的女圣徒拉比亚•阿达维亚(717-801年),她创立了神秘的爱的教义。她认为安拉是永恒的美,达到美的道路是忘我的无限的爱。她的这种学说,成为神秘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奠定了苏菲神秘主义的基础。八世纪下半叶至九世纪上半叶,神秘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神智论”思想,构成苏菲神秘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代表是克尔赫人马尔鲁夫(?-815年)。他认为苏菲对安拉的认识,不同于常人从经训中学习或从经验中、或通过理性思维得到的“认识”或“知识”,而是凭借个人灵魂的闪光所获得的一种神秘的直觉或神智。埃及人祖奴(?-860年)继承这一思想,并最终为“神智论”奠定了基础,使它成为苏菲神秘主义的支柱。祖奴首创了只有出神才能真正认识安拉这一观念,从而使苏菲主义得以定型。他认为,知识是感官感觉的结果,确信是通过直觉视见的结果。神智的核心是安拉的精神之光与人的心灵的幸运的交通,在神智者的心灵沉思(凝视)安拉时,安拉只向他这样的人揭示自身。获得神智的人,不是自身,而是神使之动。他认为愈是认识安拉,也就愈在安拉中丧失自我。他的“神智论”认为,人生活的目的是与安拉合一。为了合一,人必须认识安拉。九世纪中叶开始,神秘主义的“神智论”发展为泛神主义。泛神主义思想的出现形成苏菲神秘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代表人(首创者)是波斯人巴亚齐德•比斯塔米(?-875年)。他是“寂灭”论教义的最早阐述者。此论认为:人的目的应该是使自身完全消融于安拉之中,失去人的独特的个性。人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一部分,宇宙万物即神灵的本身。他的这种观点由于将安拉与宇宙万物视为同一而受到了正统派神学家的反对。此后有苏菲学者波斯人侯赛因•伊本•曼苏尔•哈拉智(857-922年)在他的《塔辛之书》中阐述了他对泛神主义的理解,他的“我是真理”(意即“我是真主”)的表白触犯了一般教徒和统治阶段的宗教感情,终被判处死刑,并株连朋友。苏菲派面临危机,迫使其在行为举止和言论方面不断采取调和、稳妥和安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真正实现这种调和的是大神学家安萨里。

(二)
阿布•哈密德•安萨里(1058-1111年)生于波斯呼罗珊的图斯。幼年丧父,父为苏菲。他与弟阿赫默德由一名苏菲—――他的父亲的朋友抚养成人。他早年即接受了良好的宗教教育,以后进尼沙普尔经学院从楚瓦伊尼学习认主学和法学,成为艾什尔里派学说的继承人。他在该学院学习期间,曾受到当地苏菲领袖法尔玛基(?-1084年)的影响。1091年结业后,应尼查姆之聘,任巴格达尼查姆经学院教师。他在学术上的成就闻名遐迩,被伊斯兰教界公认为继四大伊玛目之后最重要的人物,享有“伊斯兰教权威”和“宗教复兴者”之声誉。他的著作主要有《哲学家的宗旨》、《哲学家的矛盾》、《摆脱谬误》、《圣学复苏》、《光的壁龛》等。1095年,他辞别教职,以苏菲身分先后游访叙利亚、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等。云游十年后返回故乡。1105年底,应聘出任尼沙普尔经学院教师。他提出,真正的苏菲生活是从履行伊斯兰教法规定的礼仪为基础的,遵循教法是达到更高的虔修阶段的必由之路。他认为,苏菲的不同修持阶段并不是“异端”,而是与履行教法的礼仪相一致、相结合的。由于安萨里对苏菲主义的肯定,并使之与正统信仰相结合,这就为信仰注入了新的活力。安萨里还把神秘主义与当时已被公开接受的以艾什尔里派认主学主张为基础的官方教义结合起来,完成了艾什尔里派学说的最终形成,为伊斯兰教提供了一种集大成的认主学思想,以后的神学家,除极少数(如伊本•泰米叶)外,大多承认其正统地位,从而也使苏菲主义在伊斯兰教中盛行长达五、六个世纪之久,直到伊本•阿布杜•瓦哈布提倡复古主义、反对苏菲主义为止。然而苏菲主义对伊斯兰教重大的影响再也难以排除了。

(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苏菲的教团。
公元八世纪以来,苏菲派中逐渐形成的各种小组织是由一些虔诚信徒自愿结合而成,他们有着共同的修炼目的和方法。这个小组织当初既无首领,又无组织章程,成员之间皆为信仰虔诚的伙伴关系,不存在等级和阶级的关系。他们履行神秘的宗教仪式只占用部分时间,其余时间仍过着常人的世俗生活。他们各有一定社会职业来谋生。他们的大部分收入用于宗教生活和周济他人。他们并不聚敛财富,也不用财产修建阔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后,他们中的部分人逐渐成为著名苏菲,并受到其他苏菲的尊敬后,一些称作“穆里德”的弟子追随他,并拜师学习。于是这些著名苏菲便逐渐离开原来的社会职业,原来的伙伴关系逐渐演变为师徒关系,普通苏菲把个别著名苏菲视为功修的引领者和精神之祖,虔心接受并追随其修炼方法,并愿将此法代代传授下去。这样,精神导师成为一群苏菲的中枢。导师授业的方式多为口耳相传。门人弟子对导师的教导绝对顺从。于是这种精神的传系或宗谱被拟订出来,弟子应牢记导师传授的这种精神传系――道统。他们在导师的引领下,在道堂进行苦修和神秘的“齐克尔”仪式。导师在弟子中挑选超众者作为本教团精神传系的合法继承者。导师去世后,往往被门人弟子奉为圣徒,他的居地和陵墓成为苏菲晋谒的拱北,这样,苏菲教团开始形成。形成时间大致在十一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中叶。

教团以导师及道统、道堂来相区别,因导师不同而各教团有各自独特的精神修持方式。苏菲教团各有不同的宗教节日和宗教仪式以纪念圣徒的生辰忌日。他们除用早已建立的道堂作为宗教活动中心外,不少苏菲导师远离闹市、置身穷乡僻壤或崇山峻岭中进行功修。这样,他们的居地逐渐演变为门人弟子聚集的场所,并成为道堂。道堂一方面成为苏菲传道授业之场而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成为向当地非穆斯林布道的基地。在道堂中,逐渐出现脱离俗务的苏菲。他们功修结业后,以苦行者或苏菲传道师的身份或沿街串巷、倚门乞讨;或云游四方、布道说教,传播导师传授的神秘教义和功修仪式。有的自立分支教团,创立新的道堂。道堂的日常生产需要,除依靠信徒的捐赠外,主要靠苦行者出外布施。

十二世纪是苏菲教团普遍建立的时期。这时先后出现的比较著名的教团或是由苏菲本人创立,或是由著名神学家、法学家或苏菲的门人弟子和后裔以其名创立。当时最著名的教团首领本书作者阿布杜•卡迪尔•吉俩尼所建立的卡迪里教团。继而有阿布•纳吉布•苏哈瓦迪(1097-1168年)在巴格达创立的苏哈拉瓦迪教团。其他还有里发伊教团、亚萨维教团、库布拉给教团、契斯提教团、沙兹里教团、巴达维教团、毛拉维教团等。他们大多有各自上溯到先知的道统。蒙古人征服和占领中、西亚后,伊斯兰教虽面临危机,但终得延续,其原因之一是依靠这些苏菲教团的布道活动及教团的传教师们的活动,使伊斯兰教在它从未到达过的地区得到传播,这不能不说是苏菲教团的一大功劳。

对本书的内容,作者的生平及其宗教学理等,在“内容提要”、“代前言”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四)
阿布杜•卡迪尔•吉俩尼的著述较丰,但被 译成中文者前所未见,实为遗憾。今有廷义君将《玄机与真光》首译成中文,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这无疑对中国学术界研究苏菲哲学提供了珍贵资料。对探讨、了解和宣传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真相将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青年学者马廷义系临潭城关人,1984年毕业于西北民族汉语系,曾在本县行政部门和中学任职长达十四年之久。任职期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钻研和自学了阿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较高水平。他还认真研究伊斯兰学术,呕心沥血,勤奋笔耕,撰写了不少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分别发表在省内外多种刊物上,堪称硕果累累。廷义君怀着宣传伊斯兰的虔诚信念和满腔热情,以超乎常人的执着精神,勇涉学海,发奋钻研,虚心请教。排阻解难,终于翻译出了《创始与终结》等三本经卷,其中《玄机与真光》首当推崇。由于译者有雄厚的汉文功底、渊博的伊斯兰知识、相当的阿文水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故而译本具有翻译基本准确、文字简洁明快、语言流畅洗炼之特点,实为阿文中译本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上乘佳作。书中个别微小瑕疵,在所难免,但毕竟瑕不掩瑜。

廷义君不满现状,志向远大,愿为伊斯兰学术研究而继涉无涯学海,再登书山高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经废寝忘食、艰苦卓绝之努力后,于1998年考取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东方哲学专业。祈求真主襄助,愿他今后取得更大成就,做出更大贡献。

我应廷义君之邀嘱,草写此篇拙文,不揣冒昧,以之为序。限于水平,定有错讹,望多批评,不胜感激。
1998年5月于临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6-5 17:02 , Processed in 0.0343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