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明忠爱坊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352

积分

贵宾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5-12-14 14:54: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偌大的忠爱坊耸立在今三市街、颐城街和宝善街三岔口。始建于元初,在历史的长河中,沧海桑田,受尽蹂躏。<BR>  在昆明市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于1998年第7次重建。<BR>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任命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BR>  赛典赤全名为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尔(1211—1279年),原籍乌兹别克布哈里,回族。1224年为成吉思汗帐前侍卫,随从征战。先后主要任都达鲁花赤。京都燕京路断事官,秩三品。行六部事及陕西、四川中书省平章政事等职。在云南任职六年期间,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治国有方,出现了国泰民安、五谷丰盛的局面。1279年病故昆明,全城百姓哭声不绝。遂立“咸阳王庙”和“忠爱坊”以志凭吊。<BR>  元世祖忽必烈对顾侍臣曰:“赛典赤忧国爱民,朕洞悉之……”意思是说赛典赤是一位能为国分忧的忠臣良将;爱民是一位为民解愁的贴心人。因而得“忠爱”之名。<BR>  元初的云南,山高僻远,交通闭塞,生产落后,人民生活涂炭,没有学校,是—个半开化的边疆地区。地方行政机构不统—,存在着省政、王政、潘政和土司势力的互相争夺。刑法苛乱,赋役繁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官吏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且诸夷未顺者尚多。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BR>  赛典赤严谨忠厚,正视现实,洞察时弊,以“因俗利导,抚以威惠”而冶之。首先他以改革政体为核心,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改善人民生活为前提,以求社会之安定。<BR>  赛公以政治家风度,宽大容怀,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时,不计较个人恩怨.不计前嫌,不轻易用兵,不随便杀人,力争讲清道理,使怀疑者解惑,反对者诚服,化阻力为动力,平等对待少数民族。他一贯宽以待人而自己秋毫无所私。夷酋每来见,例有所贡,他立即赐以从官或施济贫民。对夷酋以酒食劳之,或制送衣鞋,酋该感悦。《德政碑》述:“凡结怨于己者,公悉以恩待之,忠厚之风,洋洋盈耳!”<BR>  治理滇池。滇池介于金马、碧鸡两山之间,周围五百余里,波涛滚滚一望无边。洪水泛滥时,危及着今武成路一带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赛公望洋兴叹,认为这是昆明百姓的一大水患。这位6O多岁的老人,夜以继日地深入民间,走访故老,查找灾源又经实地勘察后,调劝农使张立道共同制定整治方案,组调2000余工役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开工,共三年完成。即在上段的金马山下建造大型松华坝水库,截流分洪。开凿金汁河灌溉农田。同时治理盘龙江、银汁河、宝象河、马料河和海源河。在下段疏浚海口河道,建石龙坝。并清理螳螂川、普渡河,因狭窄迂迥壅塞不畅,施以挖宽掘深导直,使滇池水畅流金沙江。今海口尚存的三座石闸,就是当时治理滇池水利史的可贵之物。今松华坝已沿续七百多年,成为昆明数十万人饮水和农田灌溉不可缺少的源泉。<BR>  滇池水位下落,杜绝了昆明历史上的水患,岸边沃土显露,得良田万顷,今高晓、马街、黄土坡、大观楼、海埂乃至官渡一带,始有农户成村耕耘。<BR>  瞻恩丁的惠政,归纳起来主要有;减税,少工役,抚鳏寡;蓄水备旱,削去冗官,建屯田,设路食以待劳民,招散亡,建庙学,礼接贤士,筑驿馆,修桥梁,教种田种桑养蚕,兴修水利等.使饥者得以衣食,流散者得以抚绥。对社会的稳定起到—定作用。<BR>  建立郡县.至元十二年(1275年)经朝廷允准,把原万户府、千户府,百户所改为路,府、州、县。攉贤选能,改置令长.路设总管,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县设县令或县尹.全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取消了军管民政制度。把宣慰司和元帅府纳入行中书省辖属之下,加以节制。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同时解决丁王府和行省之间的关系.并把行省的治所中心所在地尸—大理湘当于省会)迁到昆明,确立了昆明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地。从此出现了第一次云南省内行政机构的统一。<BR>  昆明是全省的政治中心始自元朝至今已七百余年。明、清两朝的郡县制及其规定范围,大部分是保留延用.新中国成立前夕,云南行省共108个县,其中有57个县是赛公所置的县,或将原设的路府州名改为县。(咸阳王庙记)载:“云南无粳稻桑蔴,(瞻)教民播种。”是以创设屯田有密切关系的。赛公抵大理后,“接近无虚日,虽一壹浆,必笑而纳之,更厚其酬答。由是远近翕然俱来。”当深入百姓间考察,询问利国便民之要,凡兴利废害之事,知无不为,且风动神行之。仅至元十二年到十五年的三四年间,共创设军民田户16277户,占整个元代云南屯田总数的57.82%,田69568双占总数的50.30%。修治站赤70站,74处。马2345匹,牛34头,水站4处,船24支。上述中(瞻)建数因与前代相合,不便分述。<BR>  史学家白寿彝教授在(史存稿)第185页中记述:“大德元年.元帝追封赛典赤·瞻思丁的赠词是24个字,即: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滇人念其德,立祠祀之,至民国始废。”意思是说,赛公卒18年之时,元帝追封他为“咸阳王”,追号“忠惠”。并指出木德元年滇人(百姓)立咸阳王庙和忠爱坊,至民田年间被毁。<BR>  1998年3月18日(昆明日报)载:“……1922年毁于火灾的忠爱坊原址在南门外的宝善街口,它是云南人民为纪念元朝初年间在云南掌权的平章政事,武将赛典赤·瞻思丁,在昆明工作六年中,治理六河水患,造福人民,政绩显著,最后因积劳成疾而病故。昆明人民感激他的恩德遂立“忠爱坊”以志不忘。”(云南日报)载文说:“……赛典赤去世后,葬于昆明松华坝水库,五里多有他的衣冠墓。昆明人民曾在市内修建咸阳王庙和忠爱坊,以纪念他对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功绩。”<BR>  兹选录百姓当时对赛公的怀念心声和评语:<BR>  “及卒,老稚悲哀之声,连日不绝!”<BR>  “王弃之日,远近如丧考妣!”<BR>  “及卒……百姓号哭震野,邦之父老请诸邦刻石颂功,立庙祀之……<BR>  编辑短评<BR>  可贵的余热<BR>  邓煦<BR>   (昆明忠爱坊)的作者沙非亚(回族),是一位75岁的老人。他对历史研究有浓厚的兴趣,1988牛从五华区政府退休后,专力编史修志,参加  编写过(五华区志),系昆明市地方志学会会员,名字被列入(云南志坛人物谱)。<BR>  现在他已年入黄昏,眼力衰退,写字手抖,但却呕心沥血,从零碎记载中史海钩沉,拾遗补缺。<BR>  《昆明忠爱坊》是他经过系统收集整理的一价有据可壹的翔实资料。作者在送来此稿时对编者说,“这是我在夕阳之下的力所能及的文稿。”可见其难能可贵,又情真意切。<BR>  现将这位耄耄之人的辛勤之作刊登出来,一是以连达位老人的“在有生之年,愿将平心精力献给国家献给人民”的心愿;二是满足读者对昆明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纪念和对其精神传承的需求;三是为抢救具有宝贵价值的文史资料提供一席承载之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272

主题

6

听众

611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21
发表于 2006-6-12 18:53:29 |只看该作者
<>好贴</P>
伊斯兰的精髓在这里发现,喜主爱道之心在这里燃烧,为主虔诚的举意在这里全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12 06:30 , Processed in 0.04696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