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申请 登录
真境绿翠网 返回首页

史鉴的个人空间 http://nabiway.org/?56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北宋史料记载广州怀圣寺

已有 575 次阅读2015-1-22 10:15 |个人分类:拱北资料| 伊斯兰, 广州

广州伊斯兰古迹二题

已有 262 次阅读2011-10-5 22:54

广州伊斯兰古迹二题

  马明达

    (略)

一、 在北宋已有记载    

  现在怀圣寺的光塔,古称“怀圣塔”或“番塔”,宋元以来多被认为始建于唐代,而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在南宋,其中以岳珂、方信儒两家的著作言之最详,也是当代学者征引最多的。所以,如果必以文献记载为依据来断其始建年代的话,那么光塔在南宋即已存在是没有问题的,而至今没有人提出南宋以前光塔已经存在的文献根据。

  实际上,光塔在北宋时就已矗立在蕃坊,成为广州一大胜景,也是广州这座海港城市的象征。北宋诗人郭祥正有《同颖叔修撰登蕃塔》五言古诗一首,详细地记述了蕃塔形胜和它的功用,诗载《郭祥正集》①卷二十:

宝塔疑神运,擎天此柱雄;势分吴越半,影插斗牛中。

    拔地无层限,登霄有路通;三城依作镇,一海自横空。

礼佛诸蕃异,焚香与汉同;祝尧齐北极,望舶请南风。

瑞气凝仙露,灵光散玉虹。铎音争响亮,春色正冲融。

视笔添清逸,凭栏说困蒙。更当高万丈,吾欲跨冥鸿。

  郭样正,字功父,太平州当涂人(今安徽当涂)。少有诗名,梅尧臣曾叹为“天才”。熙宁间以进士知武岗县,又任保信军节度判官。曾上书神宗,请求“天下大计专听王安石处画,有异议者,虽大臣亦当屏黜。”后来王安石却“耻为小臣所荐,因极口陈其无行。”郭样正听到后大为沮丧,便以殿中丞致仕。晚年隐居端州(今广东高要)青山。本传见《宋史》卷四四○《文苑六》。

  与郭祥正同登蕃塔的“颖叔”,即蒋之奇。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人。《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据本传,蒋之奇于宋哲宗元佑初年任集贤殿修撰,知广州,其间曾平定了广东“妖人”岑探的动乱,政绩突出,后升任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这些经历在郭祥正的《青山集》中均有记述。郭、蒋二人关系很好,郭集中与蒋之奇的诗文赠与唱答之作甚多。

   据孔凡礼《郭祥正事迹编年》②,蒋之奇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十二月出知广州府,郭则于元示右三年正月到广州,二月间离广州赴任端州知州。郭、蒋二人游览蕃塔的时间应在元佑三年正二月间的某一天。有趣的是,郭在另一首题为《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的七古中,不仅再一次提到蕃塔,而且还曾提到蕃坊和蕃客们的一些情况,为研究北宋广州海外贸易和蕃坊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诗较长,我们不妨节引如下:

番禺城北越王台,登临下瞰何壮哉。

三城连环铁为瓮,睥睨百世无倾摧。

蕃坊翠塔卓椽笔,欲蘸河汉濡烟煤。

沧溟忽见飓风作,雪山崩倒随惊雷。

  有时一碧渟万里,洗濯日月光明开。

屯门钲铙杂大鼓,舶船接尾天南回。

斛量珠玑若市米,担束犀象如肩柴。

据《舆地纪胜》,越王台在广州城北的悟性寺,"登台顾瞻,越中诸山不召而自至。"③登上越王台,广州形胜一览无余,而最显眼的就是蕃塔。"蕃坊翠塔卓椽笔,欲蘸河汉濡烟煤"一句,点明了蕃塔与蕃坊的关系,形容蕃塔状似一支如椽大笔,直指天穹,像是要饱蘸河汉的墨汁。这是十分生动形象的比喻。珠玑似米,犀象如柴,极言当时广州外贸的繁盛。"翠塔"二字可以理解为一般的描写,但也使人联想到当时光塔外观很可能被装饰成绿色,因为这正是伊斯兰教徒所崇尚的色彩。诗的后半段中有这样的句子:

邦人每逢二月二,熙熙载酒倾城来。

元戎广宴命宾客,始时海若收风霾。

群心愈喜如和气,百伎尽入呈优徘。

乐声珊珊送妙舞,春色盎盎浮樽

鬼奴金盘献羊炙,蔷薇瓶水倾诸怀。

二月二日,即民俗中所谓“龙抬头”的日子,在宋代并不是一个正式的传统节日,故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一类书中均未见记载。在广州,二月二似乎是特别受到官方重视的节日,活动的中心是地方行政首脑亲自出面宴请宾客,参加活动的有当地官民,也有侨居广州的蕃客,整个活动充满中外文化交融的气氛。所谓“群心愈喜如和气,百伎尽入呈优徘” 以及乐声珊珊、春色盎盎,都是描写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我们从“百伎”、“妙舞”等词语中可以感知节日中的异国情调。最末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金盘献羊炙”的“鬼奴”无疑是指侨居当地的蕃客,而宴会上充溢着阿拉伯蔷薇水的香味,使宴会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气息更趋浓郁。北宋时广州的蕃客主要是大食商人,对此,关履权先生在《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一书中有详细的考述,我们不必再做引论了。至于广州二月二有蕃客参加的民俗活动,则是以往考宋史者未及论述的史事,值得我们注意并继续追索。

如上所述,郭、蒋登塔是在元示右三年的正二月间,时间上比岳珂、方信孺对蕃塔的记载早了约略半个世纪。可见方信儒说蕃塔“始于唐时”不是信口之词,应有一定根据,只是我们还没找到文献证据,还需要不断探索。(略)

① 孔凡和点校.郭祥正集[M].安徽:黄山书社,1995.

②郭祥正集[M],附录一.

  ③《舆地纪胜》卷八十九《广州·景物下·古迹》.

④蔷薇水,宋代从阿拉伯输入的一种高级香料,广州有仿造者。南宋初人蔡曾说:"蔷薇水……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至五羊效外国造香,则不能得蔷薇,第取素馨茉莉花为之,亦足以袭人鼻观,但视大食国蔷薇水,犹奴尔。"〔《铁围山丛谈》卷五。〕

  (《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入住申请
验证问答 换一个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30 08:56 , Processed in 0.0293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