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3|回复: 0

中国伊斯兰教 名贤名墓史料选 (第一辑)(6)杭州先贤、北京牛街二先贤、福州先贤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3

听众

10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9-30 11: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先贤卜哈提亚氏

元代史料
··嘲回回
陶宗仪
·聚景园,回回丛冢在焉。飞来峰,猿猴来往之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 ·嘲回回》)

明代史料
               ··《西湖游览志》
                 田汝成
保信巷,一名保宁巷,南通回回坟、中班街。([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0年7月第一版)


清代史料
··聚景园
《清波小志》
·聚景园 《清波小志》:在清波门外,孝宗致养之地,今则为番回埋骨之地。冢墓高低,狐狸窜伏,旧迹如会芳殿、瀛春堂、揽远堂、花光堂及寒碧、琼芳诸所,皆不可考,惟柳浪港一线之水隐然。在其后港之左右,有池塘数十亩,悉被土豪侵占,种莲射利。惟花时,红白相间,清香袭人,颇供眺赏。(胡祥翰《西湖新志·卷二·山水二》刊于《湖山便览(附西湖新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第1版)
··柳浪闻莺
   《清波小志》
·柳浪闻莺 《清波小志》:“柳浪闻莺”为西湖十景之一,即指柳浪港也。康熙三十八年,翠华南幸,十景俱有宸翰。地方官访查旧迹,创建亭榭,以供御碑。因柳浪港所在逼侧,欲开拓之,左右皆番回冢墓,时中丞张公敏恻然曰:“圣王之政,掩骼埋胔,吾岂忍发掘久埋之骨乎!”相度灵芝寺前有隙地,鸠工构造,复开浚池沼,环植柽柳。每岁暮春,裙屐毕至,黄鸟鸣于其间,坐憩久之,不减双柑斗酒之乐也。今存废址。(胡祥翰《西湖新志·卷二·山水二》刊于《湖山便览(附西湖新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8年12月第1版)

      民国史料
浙江省会警察厅布告  第五四号
案据中国回教俱进会浙江支部会长马兆龙呈称:窃查涌进门外,土名南园地方,当洪杨乱时,凡回教男女之殉难者,均瘗埋于此。附近且有回教先贤古冢在焉。比年以来,屡被屑小发生掘盗取石椁,骸胔暴露。平日则牛马践踏,亦复穴拆莹平,髑髅可见。同人睹此兹惨状,恻然忧之。爰集会讨论,佥谓一面加以修葺,一面非筑围墙不可。兹已集成捐款,克日开始工作。除呈报主管分署给予许可证,并派员监视插签外,事关公益,诚恐不肖之徒出而滋扰,不得不依仗钧厅威信,给示保护。为特具呈伏乞核准施行等情。据此除核准批示外,合行布告尔等勿得滋扰干咎。切切,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厅长夏超
(郭成美《浙江回族伊斯兰教碑刻概述》,载《回族研究》2006年第3期)

··浙江杭州清波门外“天方先贤墓碑记”
民国十六年(1927年)
杭州拆城时出古墓三冢,据阿拉伯文碑为天方先哲卜合提亚氏及二从者之墓。当道拨请清波门外隙地付邑绅改葬,丁卯夏余游西湖为捐金以落其成。九月偕内子书城重来敬题三绝,付孙君云士、金君敬秋、马君承杰刊之石,以志景仰。 陇右马福祥拜记
题天方先哲卜合提亚氏墓
临安自古繁华地,南渡君臣一瞬间;
七百年来王气歇,独留荒冢对青山。

穆教千年万化宗,宣扬经典肆东封;
清波门外西湖路,却胜骊山几万重。

天方先哲留三冢,其产出自中亚西;
阿剌伯文传姓字,不烦冥漠为君题。
(见余振贵 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1版)

             当代资料
  重建先贤卜合提亚尔墓园志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相传唐宋年间,天方先贤卜合提亚尔及其二随从,自西域来杭传播伊斯兰教,并行医济世,德高望重,深受穆斯林尊敬和爱戴,归真后葬于杭城清波门外,公元一九二三年拆古城墙始发现卜氏古墓三冢,墓为多层石级塔式垒起,石面精雕祥云花卉,为唐宋伊斯兰教石刻精品,墓园一度遭毁,一九八九年春隆重复葬清波门原址,每逢伊斯兰教重大节日,中外穆斯林前往诵经祈祷。
二零零二年秋,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整合西湖南线景区时,将先贤墓园向北拓宽八十平方米,新建石亭一座,墓冢按原貌置于亭内,墓园门楣刻有阿拉伯文太思米、“天方先贤卜合提亚尔墓园”,园内后墙刻有古兰经文、清真言,重建后的先贤墓园与广州宛葛素墓,泉州灵山圣墓和扬州普哈丁墓遥相辉映,是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友好交往悠久历史的见证。
先贤墓园重建得到市区人民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谨此深表谢意。
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
二零零二年十月(2006年抄于卜合提亚尔先贤墓园)

··回回先贤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变迁始末  
张文辉
清末民初杭州拆城,在城墙下出土古墓三冢。据阿拉伯文碑记,系中亚西亚波斯人卜哈提亚氏及二从者之墓葬。出于对“天方先哲”、“回回始祖”的敬仰,当时邑绅人士改奠建墓园于清波门湖马路(现南山路)清波街口。穆民尊呼“筛海坟”、“爸爸坟”,世代瞻拜。50年代末墓园骸骨简迁至杭州市余杭县五常乡留下回族公墓。60年代“文革”时被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和政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于1990年在清波门原址复建竣工。我们经过史料查考和对杭州城廓变迁的研究,以及对一些知情者及其子女的查访,现将卜氏古墓园变迁始末记述于后。
    一、杭州拆城与卜氏墓园
    丁卯年九月(公元1927年)回回贤达陇右马福祥将军和夫人为卜氏墓园在清波门落成来杭,拜记的碑文中述:“杭州拆城时出古墓三冢,据阿拉伯文碑为天方先哲卜哈提亚氏及二从者之墓”。据查《辞海》杭州条:“民国时代公元一九二七年拆城区设市。”当时拆除了清波门至涌金门至钱塘门沿西湖东岸岸边构筑的古城墙。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提供的《史料汇编》谓“杭州工务处拆城筑造环湖马路时曾于清波门城墙之下,掘出古墓三座,碑禊大方,上镌阿拉伯文字,刊刻高古,鲜能辨认。据回教经师考译其文,系为唐、宋时代该教先贤等墓,后来将墓迁此保存。”经查考卜哈提亚氏清波门墓园原始档案(档案登记表编号000089地形图编号3-101-C;地籍图幅号1125。利用效果:原凤凰寺坟地)与清波门卜氏墓园现存回教凤凰寺所立界石相符。
    二、杭州筑城与先贤墓
    杭州城始建于隋朝,扩建于晚唐五代吴越。南宋时扩建东南部。
    ——隋朝文帝派“杨素选定凤凰山为杭州的州治,并依山筑城。周围三十六里九十步……西部接近西湖东岸(杭州城西面的城墙)就是现在的湖滨路一带,北直到钱塘门(今六公园附近),这是杭州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州城。
    ——唐代镇海(军)节度使钱鏐,公元907年封为五代十国的吴越国王。建都杭州,宫殿筑在凤凰山。钱鏐在隋唐杭州城垣的基础上,大加扩展,内有子城为宫殿所在,外有夹城和罗城共三座。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又筑新城50余里,因为依附旧城所以叫“新夹城”。到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也就是钱鏐当镇海军节度使那年,他动用20余万人工,再筑“罗城”即“城外城”。吴越城墙全部沿用古代版筑的方法,就是二边用夹板,中间填土夯实,城上还设有“敌楼”。钱鏐说:“十步一楼,可以为固矣。”因为公元890年至893年就动用人工20余万,故有人深夜在宫门上写道:“没了期,修城才了又开池。”
    ——南宋赵构皇帝在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春,“行在”临安府(杭州城)。凤凰山为南宋皇城所在地。“南宋时杭州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叫‘子城’,外城也叫‘罗城’。除东南部分是后来扩建的外,西北部比旧城稍紧缩,其他部分还是五代吴越时的规模。”
    《杭州史话》的《杭州历代城廓变迁图》所示也与上述记载相符:一、杭州城垣始于隋沿于唐——图中称“隋唐杭州城”;二、晚唐吴越公元890年至893年依附旧城“版筑法”填土修城。拓宽而固,再筑城楼,并把城廓扩大于东北部,一直沿用至南宋——图中称“五代吴越都城”;三、吴越都城沿至清代又向东扩展城廓——图中称“清代浙江省城。”
    上述这些史料说明,杭州历朝扩展城廓,筑建成城墙的方向都是在隋始建的杭州城的东面。历朝杭州城西面是邻近西湖的城墙,与西湖邻界。也就是说,自隋始建杭城以后西面的清波门到涌金门至钱塘门的接近西湖东面的城墙,历代都没有移动过。故而图中此段城墙的基线历朝都叠加在一条线上,《西湖志》西湖全图也明确地绘制了清波门到涌金门至钱塘门的此段城墙。
    1927年拆此城墙时目击者,现年85岁的谷德荣老人(小名谷阿三)讲:“这三座‘回子坟’是在清波门过去向北,现在的南山路勾山里和广福里的城墙下面的,我看他们掘出来的,都是烂糊泥(泥土)。挖出来的地方就是现在南山路‘柳浪公园’门口过去二根电线干儿的城墙下面,拆城墙的朝代是孙传芳。”(孙传芳:1925年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驻杭)。目击者所指地点,在1957年出版的杭州《南星桥地图》上叫环湖南路。福建省社科院提供的《史料汇编》称环湖马路,现称南山路。《杭3-101-C地图》对勾山里有标示。
    综合上述资料和目击者所言,可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卜哈提亚氏及二从者归真后始葬于隋朝所建杭州城西,现西湖(当时浅海湾)边,即杭州城的西南角清波门北侧城墙的东面靠城内的城基边。晚唐吴越修扩城墙,造城楼,依附隋始建的旧城“架险而版筑”“城外城”、“新夹城”,填土时把古墓三冢埋没在修宽的城墙下面,故目击者看到出土地点与史料记述相同。目击者说拆城时是在泥土中挖掘出古墓三座,这与吴越修筑城墙时使用夹板,填的是土,再夯实的古建筑方法相关。由于填的是土,所以在出土时能够完好地保存了原有的塔式石墓盖和“刊刻高古、鲜能辨识”的阿拉伯文碑。自晚唐吴越王修筑杭城距今已有1100之久,埋在此城墙下的卜氏古墓当建在1100年之前。同样对出土的阿拉伯文碑,当时据回教经师考译其文,也系唐代该教先贤之墓。
    三、卜氏墓园的复建与骸骨的葬礼
    为了在原址复建卜氏墓园,我们采用了老一辈回民丁瑞华、马钟琪等教胞生前收集的有关卜氏墓园的史料。为完成先人的遗愿和回回民众的愿望,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于1986年组织调研。1986年汇集了有关史料和现场测绘资料,完成 了原址复建成套蓝图的设计,写出专题调研报告。在杭州市伊协主任出席全国伊斯兰教代表大会时面呈中国伊协,要求复建。并报送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备案。《清真先贤卜哈提亚氏古墓园调查报告》经整理后刊在《东南沿海伊斯兰教文史研讨会——上海会议汇刊》。
    此事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原杭州市政协主席周峰及秘书长等视察凤凰寺时,细心地察看了卜氏墓园的调研史料;同年中国伊协副主任安士伟到杭州伊协视察后,给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全国政协宗教组调查组的手笺中指出:“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与国内国际工作的需要,……要求修复宋代的阿拉伯人布赫梯亚尔墓园”。1988年9月泉州召开东南沿海地区伊斯兰教文史研讨会后,中国伊协办公室主任和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在杭州伊协的陪同下,赴清波门卜氏墓园古址察看了现场。
    同年11月5日,在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处的重视和支持下,杭州市伊协根据1988年10月的“修复方案”成立了“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复建组”,由何道谋阿訇会同张文辉、丁永中等八位穆民组成。在杭州回回民众倾其力、尽义务的热情支持下,艰苦地开展了回迁工作和复建工程。由于资金少,涉及面广,特别是社会协调工作非常复杂。自1987年至1988年,杭州市伊协发文要求复建的报告不少于12件。为了办妥在世界名城杭州的西湖边上施工复建卜哈提亚氏古墓园的合法手续,杭州市伊协反复联系,久经周折,于1988年11月15日得到了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的批文同意;11月28日杭州市规划局批示:“按图3-101-C红线原址复建”。即日该局发给工程许可证。又于1989年1月26日领取产权监理证;同意在图示红线范围用地165平方米。办理了各项合法手续,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卜哈提亚氏墓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杭州市伊协在1989年4月19日按伊斯兰教教义举行先贤骸骨回迁复葬仪式。由中国伊协委员、杭州凤凰寺教长张云溪阿訇和何道谋阿訇主持,甘肃谢万绿阿訇和凤凰寺四师父王太顺礼仪后拾先贤骸骨于“经合子”,由20余名回回青年和海里凡抬送至殡仪车并护送直达清波门墓园举行穆斯林葬礼。参加葬礼的还有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处有关领导;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全体委员及凤凰寺寺管会全体成员;卜哈提亚氏墓园复建组全体成员和上海市伊协委员李桂芳同志等百余人。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复建整体工程于1990年4月圆满竣工,总耗资8700多元。
    四、阿拉伯经文和“马尔石”——塔式石墓盖
    刊于卜氏墓园复建的阿拉伯经文,由80高龄的张云溪阿訇认真地书写了近百幅,选用三幅。“太丝米”和敬录古兰经,意为“人总是要归真的”,分别刊于新立两碑首额;一幅为波斯文,意“这是先贤卜哈提亚氏墓流芳百世”,刊于墓园门柱的铜质铭牌。何道谋阿訇敬书两幅:一幅刊于墓园门冠,意为“尊敬的阿拉伯哲学家先贤卜哈提亚氏墓”,幅面2.2米;另一幅刊于墓园座墙正中,是直径1米的圆形的巨幅阿拉伯“清真言”,意“除了安拉[乎]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乎]的使者[应为“钦差”]。”这与1930泉州城垣出土的伊斯兰教石刻碑上部用阿拉伯文拼绘成的圆月图案如出一辙,他们的章法、笔法、布局和排列几乎完全一样。传到中国的阿拉伯“清真言”已千年之久,圆月形经文原始精华传至今日尚如此逼真,令人惊叹!
    1986年12月我们得到留下回族公墓护墓人的帮助和指点,重新发掘,再次出土了分散在留下公墓东南山麓已被砸碎的卜氏墓塔式石墓盖。同时进行了规范测绘,经穆民张文辉设计制图完成三个单体成套蓝图,实为调研主要史料,也是复建工程的主体资料。福建省社科院《史料汇编》:此石墓盖“形制是用多层石级叠起,石面上满雕精细美丽的卷草等花纹……此墓石即是伊斯兰教纪念性建筑之一种。”《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图92的塔式石墓盖:“出土于1972年泉州通淮门外…顶石中部雕一块菱形的披巾,具有这种艺术雕刻的石墓盖在泉州为首次发现。顶石雕披巾的墓盖石曾发现于扬州。”其实1927年杭州早有发现。从杭州千年古城之下出土的卜氏古墓三冢“筛海坟”,其中两座顶石上精刻着菱形华美的精细披巾,其花纹图案也在丝绸精品织物之中常用展现沿用。塔式石墓盖,杭州回民叫“马尔石”,当地汉民称“回子坟”,穆民称“筛海坟”、“爸爸坟”。1989年春,我们请拆城目睹者谷阿三老人和清波门古墓园原始管墓人朱阿渭(1967年亡故)之女现年70岁的朱静芬老人,分别到在复建中的墓园现场察看,请教史实。朱讲:“我父13岁开始管‘回子坟’,当时困难,每月张寿伯(原凤凰寺董事长)或冯家、丁家付三四斗米过日子……。”谷老伯还站在墓园拐角指向南山路北向,比划着拆城墙的情况。他们两人指出的共同点是:“现在的‘回了坟’和本来的一样,就是总好像比本来低,原来还要高大,人要爬上去的,是一级一级的,现在低了一半。”
    50年代拆墓园,简迁留下时,把三个穴墓占地缩小到25平方米。前无园门,后无座墙,碑也没有立,塔式石墓盖是分层抬上山的,由16人分成两组抬,每片重约1200斤,算小的。原来在清波门墓园最高的一座塔式石墓盖是11级叠加而成,高约1.6米。小的是六七级组成。在简迁留下时实际上只抬上去自顶石至下的四层,叠加高度约0.6米。“文革”时“马尔石”被捣毁,由于太重及护墓人的反对,只砸碎部分,其余的散于山麓。但“造反派”还是刨地三尺,掘墓穴,撬穴板。其中一墓穴板盗走,另一墓首尾穴板被劫。正中卜氏穴撬开后,在盖板内侧用红漆涂写四个大字“红卫兵封”。拜记碑石被埋入防空洞中,阿文碑至今查无着落。现在修复用的太湖石是张寿伯的后辈敬赠的,碑文是原碑拓片而成,现在的“马尔石”每座四层高约0.6米,均是原始卜氏墓塔式石墓盖的顶冠部分,所以我们在留下测绘和设计图中称“墓冠”。它们的高度比不上过去,但比其他古寺先贤墓的塔式墓盖略高,层数差不多。
从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变迁始末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来中国的马可波罗曾为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100年前就定居丝绸之都吴越古都的波斯人卜哈提亚氏和其他阿拉伯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功不可没。(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文史委编 《杭州文史资料·第23辑》 1999年12月)





北京牛街二先贤
元代史料
··北京牛街礼拜寺两筛海墓碑
约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
西碑(1280年碑):
宇宙是最高主权者,是为曾在尘世努力于善道者之墓,为遵行主命以希乐园者之乐园,为竭其毕生之力以从事于主道者之归宿处。宗教之光明伽色尼人,名穆罕默德之子阿合默德·布尔塔尼,彼实适于此慈祥之日而逝世,阿拉伯之五月五日聚礼二,为迁都之六百七十九年。愿仁慈之至准其善功而宥其过错。

东碑(1283年碑):
凡生物尝死,是为总集诸贵之伊玛目之墓。布哈拉人,法官尔马顿迪尼之子阿里,愿创造者施恩者的慈祥及于宗教之有力宣传者,其人即报善信者,实适弃此尘世于六百八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聚礼一。(见余振贵 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第1版)


民国史料
··牛街礼拜寺
《北京市志稿》
牛街礼拜寺在彰仪门内牛街路东。寺肇於有宋,筛海那速鲁定奉敕所建也。先是,太宗至道二年,有筛海华哇默定者,西域辅剌迨人东来中土,生三子:长曰筛海赛德鲁定,次曰筛海那速鲁定,又次曰筛海撒阿都定,具异禀而异能,惟近幽处,不干仕进,上赐官爵,坚辞弗受,因授为清真寺掌教。留居东土后,赛德传教远出,不知所终。那速与撒阿知燕京将为兴隆之地,请敕建寺。撒阿都定奉敕建寺於东郭,那速鲁定奉敕建寺於南郊,即今牛街是也。迨宋南渡后,有二人自西方来,一曰筛海阿罕默德布尔塔尼之孙穆罕默德,西域伽色人;一曰筛海尔马顿的尼之子阿里,西域卜哈喇人,寄居寺内,吐属不凡,举止高雅。逝后葬于寺内,迄今遗墓尚在,墓碣志文尚可资为考证。(民国《北京市志稿·宗教志·名迹志》)




福州先贤阿莱丁
    元明史料
·北门券内碑译文(原文阿拉伯文):
至高无上的真主说,凡是生灵都要尝死的滋味······艾米尔·阿莱丁亡于回历705年11月20日(公元1306年6月3日),星期五。愿真主照耀他的墓穴。我(真主)以此创造了你们,使你们重归于我,并给你们以末日的审判。(引自庄为玑 陈达生《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 考古编辑部编《考古》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第1期  总178期)


    明代史料
··南门券内碑是一首四行诗(原文阿拉伯文)译文:
尘世之生命十分短暂,我们都要进入坟墓。一位王子每日在召唤,去死亡吧去毁灭。伊本·玛尔贾德·艾米尔·阿莱丁卒于回历705年(公元1305——1306年)······于回历903年(公元1497——1498年)重修。(引自庄为玑 陈达生《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 考古编辑部编《考古》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第1期  总178期)

              清代史料
·马骥碑文
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季春吉旦。特简福建台澎水陆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仍带记录一次,陕西宁夏马骥捐资重修。(引自庄为玑 陈达生《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  考古编辑部编《考古》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第1期  总178期)

当代资料
··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节录)
     庄为玑 陈达生
一、西北郊伊斯兰教圣人墓亭
    福州市西北郊井边亭附近,有座被称为“清真总墓”的小山,为福州穆斯林的公墓。山上的墓碑大多是清代的,也有少数明代的碑刻,碑首有的刻阿拉伯文。山下有一座被称为“圣人墓” (应称为“先贤墓”。下同。——编注)的小亭,坐北朝南,为方形建筑,每边长8米。亭内地面铺石板。四壁高4.6米。基部为花岗岩石叠砌,其上用大块青砖(长35、宽18、厚6.5厘米),近屋檐处又改用小块青砖叠砌.屋顶作悬山顶,高1.6米.从地面至屋脊通高6.2米.
    四壁正中有弧形拱门,形制大小全同.门高2.57 、宽1.50米。拱券由13块条石砌成,券内嵌阿拉伯文石碑一方。南门上的石碑为辉绿岩,余三碑为花岗岩。四碑形状相同,碑顶呈尖拱形,与宋元时代 泉州伊斯兰教徒的墓碑石相同。碑高48、宽50厘米,阿拉伯文皆阴刻。南门碑刻下方的门楣石上,也刻有一行粗体阿拉伯文。连同以上四方,共五方阿拉伯文碑。碑文因年久风化,字迹未能尽识,仅翻译如下:
    南门券内碑是一首四行诗:
    尘世之生命十分短暂,我们都要进入坟墓。一位王子每日在召唤,去死亡吧去毁灭。伊本·玛尔贾德·艾米尔·阿莱丁卒于回历705年(公元1305——1306年)······于回历903年(公元1497——1498年)重修。
    南门楣碑译文
    死亡对人类的判决是不公正的,这个现世并非永居之宅第。
    北门券内碑译文:
    至高无上的真主说,凡是生灵都要尝死的滋味······艾米尔·阿莱丁亡于回历705年11月20日(公元1306年6月3日),星期五。愿真主照耀他的墓穴。我(真主)以此创造了你们,使你们重归于我,并给你们以末日的审判。
    西门楣、东门楣之上阿文碑刻,字迹剥蚀严重,不敢确认,只能辨出其为四行诗的格式。
    在南门拱券上方的墙壁上,有清代修墓亭的碑刻一方。碑高85、宽40厘米,阴刻,楷书,三行汉字:
    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季春吉旦。特简福建台澎水陆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仍带记录一次,陕西宁夏马骥捐资重修。
    此墓亭已年久失修,亭内正中的石墓盖在十年前被毁。根据福州市穆斯林所保存的墓盖照片,可看出为古阿拉伯伊斯兰塔式墓盖,由数层组成,底层有六个支座,雕刻卷云纹图案。这种形式的墓盖,与泉州常见的宋元遗物类同。
    根据这些碑文和建筑的存在,可以肯定这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伊本·玛尔贾德·艾米尔·阿莱丁的墓亭。他亡于回历705年(元大德十年)11月20日。他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信徒。这片“清真总墓”很可能就是他开创的穆斯林公墓。他也葬在公墓中,被后人奉为“圣人墓”。
    亭内正中的石墓盖,造型与阿拉伯文碑刻相谐调,亦应为元代的遗物。
    墓亭作正立方体,四壁开拱门,推测亭顶原为古伊斯兰“拱北”式的圆顶亭盖。它与我国早期外国伊斯兰教徒的墓亭,如广州的艾卜·宛葛思陵墓、扬州的普哈丁墓,以及中世纪在阿拉伯、波斯地区的伊斯兰墓风格一致。
墓亭在明、清曾加以修缮。南门拱券内的明代阿拉伯文碑可作证明;从亭四壁上的大块青砖和小块青砖也可识别。据杨秉伦、王铁藩先生分析,福州历年发现这类砖砌的建筑,大青砖为元、明遗物,小青砖属清代遗物;清马骥碑更是实证。马骥,回族人,乾隆初年任福建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乾隆三年任福宁镇总兵官;乾隆七年任汀州镇总兵官。现存的悬山亭顶,可能是马骥重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 考古编辑部编《考古》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第1期  总178期)

··福州“圣人墓”是怎么一回事?
  袁一锋 郑石平
   “圣人墓” (应称为“先贤墓”。下同。——编注)位于福州市西郊象山北坡井边亭村,它是元代伊斯兰教先贤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丁的坟墓。当地人世代习惯尊称其为“圣人墓”,是对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那里来的先贤表示赞颂。今为福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人墓为亭式方形建筑,每边长8米,四壁高4.6米,花岗石墓基,亭内地面铺砌长条石板,中间筑有伊斯兰教塔式墓盖,北墙嵌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竖立的《西域武公舍黑之墓》汉文石碑。“舍黑”亦译“谢赫”,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长老”,这是对大阿訇、著名学者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武公”系取穆尔菲德的“穆”字译音,为姓氏。亭墙四壁正中各辟弧形拱门,形制大小相同,拱券之下有门楣,每楣门间各嵌有伊斯兰教经文碑刻。
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丁是随元军抵闽的伊斯兰教学者、宗教领袖。从碑刻记载,他归真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归真”,就是逝世,穆斯林之所以称之为“归真”,是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一个人的死亡不是消失,而是归至真主安拉[乎],并且主张实行土葬,认为土葬不失真主安拉[乎]用土造人的原理。福州这座圣人墓的圆顶陵墓建筑,其形式、风格与广州“清真先贤古墓”、泉州灵山“圣墓”、扬州普哈丁先贤古墓类同,均属元代之前的伊斯兰教文化遗迹。(略)(袁一锋 郑石平主编《中国宗教名胜事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年12月第1版)

西域武公筛海墓
《宗教大辞典》
中国伊斯兰教先贤古墓,位于福建福州市西郊象山北坡井边亭村清真公墓内。为纪念元代来华波斯伊斯兰教学者、经师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丁(?-1306)所建。当地穆斯林尊称“圣人墓”(应为“先贤墓”——编注)。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立石匾称“西域武公筛海之墓”。墓域座北朝南,为方形圆顶的亭式陵墓,墓亭内安放一座伊斯兰塔式石墓盖,亭东北建有礼拜间和水房,供穆斯林走坟仪式用,亭墙四壁各辟拱形石门,门楣上嵌《古兰经》经文碑刻。据载,阿莱丁随元军入闽,大德十年(1306)归真,1983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曾拨款重修,并环建围墙。(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1998年8月第1版)
               伊斯兰教墓
位于福州市西北郊象山北麓井边亭村边。墓为亭式建筑,坐北向南。墓在亭内,封顶三层,呈塔式。花岗石叠砌,高1.15米,长2.5米,宽1.31米,为元代阿拉伯伊斯兰传教士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丁的墓冢。墓亭为砖石结构,正方形。边长7.75米。单檐悬山顶,高6.2米。亭的底部用花岗石叠砌,墙身用长方形青砖砌造。四面亭墙辟有石拱门,门额均有阿拉伯文石刻。东、西门额的碑文已风化剥蚀。南门楣碑镌有四行阿拉伯诗,诗文:“尘世的生命十分短暂,我们都将要回归阴宅;一位王子每日在召唤;死亡吧,在废墟上重建!”南门额还记载伊本·穆尔菲德·艾米尔·阿莱丁卒于伊斯兰历705年(1306)。南门门框另有一阿拉伯文碑刻。碑文大意是:“真主的判决就要来临,这里并非永居之宅第。”北门额阿拉伯碑文是:“至高无上的安拉[乎]说:‘凡是生灵都要尝死的滋味’。······艾米尔·阿莱丁亡于705年11月3日,愿安拉[乎]照耀他的墓穴。‘我从大地创造你们,我使你们复返于大地,我再一次使你们从大地复活。’“南门上端还嵌有一块石碑、阴刻三行汉文楷书;”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季春吉旦,特简福建台澎水陆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置都督佥事仍带记录一次、陕西宁夏马骥捐资重修。”亭内北墙拱门上侧用水泥装饰一个横匾、上阴刻汉字“西域武公舍黑之墓”。亭东侧有座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的祭厅,祭厅北墙外壁嵌一块高0.46米、宽1.60米的石刻横匾,上刻汉字“西域武公舍黑墓,道光丙午年”。圣墓在20世纪70年代遭到破坏,塔式的石封顶(又称墓盖)被撬走,附近不少伊斯兰教徒墓碑被拔除。198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省、市有关部门拨款4万元重修墓亭,修葺坟墓。并在墓区的四周砖墙围护。墙内有明、清、民国,教墓数百座,其中有48座清代墓葬保存较为完好。(福建省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市地志(第7册)》方志出版社出版 1999年8月第1版)

伊斯兰教圣墓
《福州市城乡建设志》
在梅峰路96号左侧。圣墓在墓亭内,亭方形,纵横⒏5米,高⒋5米,石基础,四面砖墙,人字瓦盖顶。石基础离地高0、7米,每向墙壁中间皆辟一拱形石框门,高⒉5米,宽⒈5米,墙厚0、65米,石门楣为半月形,高0、8米,有阿拉伯文题刻。题刻旁饰浮雕、花草,云朵等,石门框和石门楣的题刻表明墓主名伊本·玛尔贾德、死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
墓长方形,三层,塔式,下层宽⒈4米,高0、32米,长⒉4米,中层宽0、8米,高0、36米,长⒈8米,上层宽0、3米,高0、32米,上部尖形,长⒈2米。正面内墙上方书,“西域武公舍黑墓”。
墓亭外墙正面上方嵌一石额:“乾隆二年岁次丁巳(1737年)季春吉旦,特简福建台澎水陆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仍带纪录一次,陕西、宁夏马骥捐资重建”
1983年8月公布为第二批市级保护单位。(刘润生主编《福州市城乡建设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年4月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3-19 18:01 , Processed in 0.0397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