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3|回复: 0

预览中国伊斯兰教 名贤名墓史料选 (第一辑)(10)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3

听众

10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0-8 11:22:49 |显示全部楼层
华寺太爷马来迟
  清代史料
··《循化志》(清)  
回教一而已矣,所传天经三十本,云出自唐时其祖师马哈嘛所为,回民世守之至。乾隆初年,而河州回民始有前开后开之异。前开者,先开斋而后礼拜也;后开者,先礼拜而后开斋也。其始不知何时,然教遂自是分而为二。前开之教简而便,趋之者众。顾其异者,节目之不同耳,无二经也。马来迟者,河州之前开回民也。始为《冥沙经》,盖纂辑天经为之。回民吉凶之事,必请阿浑诵经,谢以银钱,谓之布施。(清《循化志·卷八 回变 》)


  当代资料
             ··马来迟
马来迟,穆斯林名字为阿布都·哈里木,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归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九月八日,享年八十六岁。他是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学派花寺门宦的始传人。马来迟祖籍陕西长安,后迁居甘肃河州(今临夏)。祖父马从善,为明诰授建武将军。从善生二子,长子榜俊,经营商业,来往于豫、陕、甘、青一带。次子家俊,武拔贡,富冠河州,人称"马十万"。家俊年逾四十,无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一月十二日,家俊得一子。不久,其商店毁于火。家俊对其子叹曰:"汝命运不佳,仅有之产业悉遭火化,汝何来其迟也?"后来就以"来迟"二字给孩子命名。
马来迟八岁入民和县米拉沟清真寺念经,后转入河州王寺太巴巴处学习,经时十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马来迟十八岁,已完成大学课程,由太巴巴主持"穿衣",先后在民和、河州、广河等地清真寺任开学阿訇达三十年之久。
雍正六年(1728年),马来迟由广州乘船前往阿拉伯求学,赴麦加朝觐。先后访问了麦加、也门、巴格达、大马士革和开罗等地宗教领袖,并在穆罕默德·伊本·艾赫默德·阿格来主持的虎夫耶道堂学习三年,先后研究了乃格什板丁耶、卡迪林耶、沙孜林耶、苏哈来瓦丁耶等苏非派学理。经阿格来的介绍,还拜著名学者茂俩·买核都米为师,受其指导,完成了求学心愿。
雍正十二年(1734年),马来迟仍取海道经香港回国,归来已五十四岁。临行时其师送给他拜毡、苏夫(羊毛衣)、传教印信及《冥沙勒》、《卯路德》等八十余部经典。
马来迟载誉归来,各地穆斯林都来拜访,先在循化树儿湾讲经论道,后来应邀到云南、河南、陕西各地清真寺讲学,继而在河州莫尼沟、循化等地清真寺任教长。他在传教过程中,传播发展了虎非耶学派,创建了花寺门宦。经他数十年经营,该门宦穆斯林遍及陕、甘、宁、青、新各地。在他的宣传劝导下,化隆卡尔岗地区、同仁保安三庄的部分藏、汉族群众也皈信了伊斯兰教。马来迟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家,著名的苏非学者。逝世后葬于河州(今临夏)。(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清代》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年1月第1版)
       


··从藏族走向回族的穆斯林(节录)
--来自卡力岗地区的田野调查
马学仁
卡力岗,指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阿什努乡等地。在那里,居住着一支口操藏语、生活习俗等具有浓厚藏族风格的穆斯林,人口大约有一万多人。这种鲜为人知的特殊社会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1999年8月,我赴该地的德恒隆乡德一村进行了社会调查。
从古老而神奇的传说谈起
在德一村清真寺里珍藏着一根拐杖。据其寺阿訇安优布讲:"这根拐杖是马来迟老人家从麦加带回来的。那时候,卡力岗是藏民居住的地方。马来迟给他们显了'克勒买提'(阿拉伯语,意为'显迹'),藏民们都说他是位真人,于是改信了伊斯兰教。"
这位阿訇从讲一根拐杖的来历,引出了卡力岗人从信仰藏传佛教改信为伊斯兰教的故事。在调查中,发现群众中还流传着马来迟在卡力岗地区传教的各种神奇故事:
有一次,马来迟到一位藏族老阿妈家去传教。老阿妈为了试探他是不是位真人,就煮了10颗鸡蛋给端上来,其中加进了一颗坏蛋,看他能否识别出来。马来迟毫不犹豫地取出一颗,说这蛋是坏的。老阿妈打破一瞧,果真是那颗坏蛋。于是她认定马来迟就是位真人,便皈依了伊斯兰教。
还有传说,有一次马来迟到一藏民家传教,主人说,我有一只心爱的猫,不幸于近日死了。如果你能让它复活,我们全家信你的教。马来迟见猫躺在桌子上,便猛拍一下桌子,那猫便翻身溜了下去,咪咪叫起来。于是这家人都信了伊斯兰教。
马来迟,甘肃临夏人,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虎夫耶教派花寺门宦的创始人。据文献资料载,马来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卡力岗地区传教,使部分藏族群众归信了伊斯兰教。马通先生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中,也记载了此事,并讲述了马来迟在卡力岗祈雨教化藏民的故事。德一村的群众说,马来迟到过卡力岗传教,那根拐杖可为凭据。拐杖上端分别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刻有马来迟的经名和道号。这根拐杖是他们的稀世珍宝,平时有专人保管,怕万一丢失。每逢星期五做主麻时,才带到清真寺来,供阿訇念"呼图白"(阿拉伯语,"宣讲、演说"之意)时使用。
卡力岗地区原为藏族聚居地,后来部分藏民信奉了伊斯兰教,使该地成为回族聚居地。在有关资料上也有记载。据《化隆县志》载,德恒隆乡"原为藏族聚居地,明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占咂族部落牧地,兼营农耕。清初为思那加族和安达其哈族部落居牧。明末清初回族迁入,垦荒种地,部分藏族迁往海南(指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笔者)等地。乾隆年间部分藏族皈依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回藏杂居。以农为主,兼营畜牧的地区"。
《化隆县志》所载部分藏族皈依伊斯兰教的事与德一村群众的传说是相吻合的,从现在卡力岗地区的地名看,该地原来确为藏族之地。如"卡力岗",系藏语"雪山"或"高山"之音译,"德恒隆",意为"老虎汫",系藏语音译。
在群众中,还流传着当地藏民刚皈依了伊斯兰教后,马来迟在教规上给他们放宽要求的故事。如暂允许他们可喂养猪,但不可食其肉;礼拜时若坏小净,仍允许他们继续礼拜,不必再小净。马来迟因人因事,灵活把握教规的作法,为在这里顺利传播伊斯兰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卡力岗地区的部分藏民皈依了伊斯兰教后,他们仍然承认是藏族。但是,宗教是影响民族特征之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大约经过一百余年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变化,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卡力岗人便自称为"回回"了。
           具有鲜明藏族特色的生活习俗
现在的卡力岗人虽然信奉伊斯兰教,其民族也改变为回族,但在语言、服饰、饮食习惯、住房建筑风格、婚姻程序、文娱活动爱好等方面,都保持了鲜明的藏族特色。
藏语是卡力岗人的母语。藏语分拉萨、康巴、安多三个方言。卡力岗人操安多方言,男女老少,没有不懂藏语的。他们之间交谈皆用藏语,就连阿訇向教民讲经,也使用藏语。我亲聆过德一寺安优布阿訇用藏语讲经。这位满脸胡须,年仅47岁的阿訇,讲经时庄严、肃穆,除宣读经文用阿拉伯语外,讲解均用藏语,一口流利的藏语,滔滔不绝。教民们听得认真,清真寺大殿里除阿訇的宣讲声外,鸦雀无声。用藏语讲经,是卡力岗人伊斯兰教活动中的一大特色。近几年来,随着与外界频繁交往,男人们大都学会了汉语,但他们之间交谈时,若有人用汉语,定遭非议。
在服饰上,卡力岗人过去均着藏服。现在,他们除部分成年男子冬天还穿藏式皮袄外,都已改着汉服。男子头戴白帽,女人戴盖头,可一眼断定他们是穆斯林。(见西北民族学院主办《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总第27期)


··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藏回渊源考(节录)
     冶清芳
马来迟所起的重要作用
当时,经济上、政治上的特殊原因,给马来迟前往卡力岗传教创造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尽管如此,马来迟来此地传教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做法和主张触犯了寺院活佛及地方头人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如果没有马来迟不畏艰险,热心传教,则该地群众不会在当时改奉伊斯兰教。因此,对于马来迟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应当予肯定。
马来迟到卡力岗地区后,一方面宣扬伊斯兰教的一些基本教义,一方面积极接触下层贫寒群众,帮他们分忧解难。如给一些极端穷困者施舍钱物,帮一些无力偿还债务者偿还借贷等,以博得群众的好感,逐步在当地群众中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当地群众至今还盛传着马来迟如何在久旱无雨、禾苗枯死的情况下,念经求降春雨,解除了旱情的故事。还说他如何抓住去阿拉伯朝觐时带回的椰枣树皮做的拜毯枭水越过黄河等等,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
马来迟在传教过程中,因势利导,尊重当地群众的一些生活习惯,迎合群众的一些心理和需要,做了一些必要的让步,放宽了伊斯兰教的某些教规。经过长时间的说教和劝谏,终于使部分藏族群众皈依了伊斯兰教,并且使部分头人也率其属民改信了伊斯兰教。但是,一部分信仰喇嘛教极虔诚者,至今仍信奉着喇嘛教。如当地的三甲(即加甲、哇甲、西后甲)、科才昂等地的藏胞就是如此。(《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青海东部穆斯林聚居区形成的历史原因(节录)
                        朱刚
藏族与穆斯林之关系,在青海东部地区尤为突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甘肃河州的"花寺太爷"马来迟阿訇来循化地区传教,后来又到了化隆、西宁一带传教。据说他在化隆卡力岗地区传教时,有许多藏族群众在他的感召下信仰了伊斯兰教。他们使用着典型的藏语安多方言,保持着一些藏族人的风俗习惯,而又和其他回族人民一样信奉着伊斯兰教。截至目前为止,属于这种类型的回族群众有八千四百零八人。(见李耕砚,徐立奎《伊斯兰教在卡力岗》)成为我国最特殊的"昔藏今回"的典型事例。相传马来迟在循化、同仁一带传教时,也有部分藏族信仰伊斯兰教者,固而出现了"番回","番子撒拉",他们和循化地区突厥语系的撒拉族又有区别。但这部分所谓的"番回"、"番子撒拉"迄今几乎不见了,有可能已融合到回族和撒拉族中间了。(《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 1988年第1期)

        ··临潭县清真华大寺       
  吴建伟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支系花寺教礼创始人马来迟(1681--1766年)来洮州旧城讲经。受到洮州回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据传,华寺道祖马来迟来洮州旧城讲经,行至范家咀阳坡一地时,正为午礼时间,他领几个门生在此做了午礼,后来人们把这块地称为"拜毡地",也叫"吊地",后附近出清泉一眼,至今人们饮用。道祖马来迟到旧城时,受到全城回族群众的隆重迎接,在洮州礼拜寺讲经后,赠该寺大白锦旗一面,上面绣有深绿色阿文字,后由教民藏在宣礼塔顶层内,白朗过临潭时连同塔殿一起烧掉。
根据《路引集》载,清乾隆初至三十一年(1766年),道祖马来迟在甘肃河州(临夏)、洮州、岷州等地和青海循化、化隆、贵德、同仁、西宁讲经。当时"临潭旧城的下寺、太平寨寺、卓洛下寺首先尊崇花寺"洮州礼拜寺更名为洮州清真花寺。(吴建伟《中国清真寺综览》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5年8月第1版)

··马来迟(1681--1766),回族,经名阿不都·哈里木,道号艾比里·夫图黑,祖籍陕西长安,出生于临夏八坊。是中国伊斯兰教虎菲耶学派华寺门宦创始人。
马来迟8岁时到青海民和县米拉沟清真寺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后回河州八坊上二社清真寺学习,清康熙四十年(1701)完成大学课程。先后到青海西宁、民和和甘肃东乡、广河三甲集等地清真寺开学。清雍正元年(1723),前往麦加朝觐,期间认真研究伊斯兰教经典,3年后回国。带回《冥沙勒》等80部经书及传教信物,由香港到广州,并在广州清真寺任阿訇。应邀到河南、云南、陕西等地讲学。
    清乾隆三年(1738),马来迟返回河州传播虎菲耶学派教理,后又到青海贵德、循化、化隆等地开学传教数十年,在藏、回、撒拉族中信徒日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农历九月八日卒于本市,终年86岁,信教群众建华寺拱北永作纪念。(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人物·简介》,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1995年3月第1版  , 1995年3月第1次印刷   )

··马来迟约于一七四八年左右(清乾隆年间)来撒拉族地区传教,该派传入后即盛行一时。(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8月第1版)
     
··化隆的回民中,有一部分据说是原居于当地的藏民,他们原信喇嘛教,清乾隆年间,当河州的花寺太爷(教主)来此地传教时,他们因不满本族统治者的束缚而改信了伊斯兰教。现在,这一部分居民在语言上、服饰上还保留着藏民的特点,在他们的住地,还挖出了当时埋下的喇嘛经。(青海省编写印《青海省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化隆回族自治县回族社会历史情况》1985年11月第1版)

··乾隆年间,不少宗教职业者纷纷来化隆传播教义,如卡力岗地区原信仰佛教的一部分藏族,就是在乾隆十五年之后,受"花寺太爷"马来迟的影响,由藏传佛教皈依为伊斯兰教的。还有,群科地区的部分藏族和扎巴地区的少数汉族(如王姓汉族),亦是在当时改信伊斯兰教的。这些情况都说明,在清乾隆年间及其以后,化隆地区伊斯兰教有了很大发展。
自治县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均信仰伊斯兰教。据《最近之青海》所载,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全县就有大小清真寺八十五座(包括拱北十三座),计有教长三十八人,阿訇一百六十四人,满拉五十五人。(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12月第1版)

··华寺拱北  位于市西郊城关乡祁家村,墓主人马来迟,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有三层八卦砖木结构金顶一座,附设礼拜堂。清嘉庆八年(1803),第三代继承人马光宗主持扩建三大厅及牌坊等。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西军拆除。1948年第七代继承人马显福(白阿訇)主持重建三层八卦金顶。1958年拆除,“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建筑又拆尽。1981年批准恢复。1985年9月金顶重建竣工,为钢筋水泥结构,三层八卦外形,三面开门,附设礼拜堂、客房、厨房、库房、水房等,总建筑面积803平方米。(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民族宗教》,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1995年3月第1版   1995年3月第1次印刷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19 00:46 , Processed in 0.0419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