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5|回复: 0

筛海坟与护林碑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3

听众

10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5-1-27 11:41:45 |显示全部楼层
筛海坟与护林碑
                        宁国志
昌平县城东何营村北,有一座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的回族坟莹地,面积10亩左右。坟莹建于明初,埋葬着来自西域的伊斯兰教先贤伯哈智及其坐骑白骆驼。当地人称筛海坟,又称回祖坟。坟莹内尚有明清两代石碑四统和苍劲挺拔的古柏树多株,径级均在80厘米左右,是全县除明十三陵外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柏树群。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先贤忠义碑记:“筛海姓伯氏名哈智,发迹西域,慕义来朝,我太祖嘉其呈献兵策,赐之官不受,敕建寺宇居之。”“之后,归昌平州,寿终,吾乡人为之葬于北邵之阳,并其所乘白驼,亦附葬其侧。”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着伯哈智在莽山义斩巨莽,为民除害的传奇故事。清康熙二十五年(1713年)五月碑文铭其功,颂其德曰“献策而不来,宣教而死······亿万斯年,高山仰止。”伯哈智治国献策,为民除害的业绩,几百年来,深得广大回族民众爱戴景仰。清宣统元年(1909年)九月初八日碑记;“历代朝臣官御回民等,每年三月二十四日,上祭游墓,由来久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回族群众都举办游坟活动,从未间断。
    清宣统元年所立的石碑,实际是一座护林碑。为什么立护林碑,事出有因。说来,也算得上清末昌平境内一桩重大的毁林与护林的诉讼案。清朝末期,何营村少数人为解决办学公费不足问题,企图砍伐坟内古树,“变价归入学堂充公之用。”广大回民群众情难坐视,具呈“禁止砍伐,以存古迹”向昌平州告发。经过调查审理,官司打赢了。判定“今查原有先贤伯哈智坟墓一座,······松柏树85株。”“所有筛海墓前松柏树株,不得妄议砍伐,致干查究。”并出具告示,实贴于何家营筛海坟地。告示内容:“坟墓之墓内松柏等树,俟后不许砍伐,倘有违者,非是清真正教之人也,公同呈送查究。”
经过这一场风波,回族民众爱林护林的观念增强了。六百多年,几经改朝换代,从来没有人砍伐过坟内树木。1988年,昌平县林业局根据《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暂行办法》调查坟内古树株数与宣统碑文记载株数相同,原有85株一株不少。其中有17株枯死的“站干”,枝杈已自然脱落,树干依然挺立,无一处刀斧伤痕。询问当地群众,众口一词说:“回祖坟和松柏古树是国家保护的古迹,石碑上教育人们不得任意砍伐,树虽死了,也应该保护好。”宣统元年到现在又过去80多年,坟内古树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是护林碑的功勋,也是何营及其附近村民几代人牢固树立了爱林护林好传统的结果,特别是何营村回族兄弟为保护古树立了大功,值得称颂。
1988年,昌平县人民政府根据保护古树名木的要求,在坟内又树立一座石碑,教育人民发扬保护古树的好传统,碑文明确规定,严禁采伐,攀折及其他一切损毁古树的行为。筛海坟古树会更加茁壮成长,挺拔苍翠常青不衰。(中共昌平县委老干局编《十三陵地区风物记》  东方出版社出版  1994年4月第1版)
        


(转引自述而 主编 《 中国伊斯兰教名贤名墓史料选(第一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3-29 16:47 , Processed in 0.0416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