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济南的阿訇称谓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11-27 08:24: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济南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阿訇)的称谓,因时代和地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有所变化。自元明到今天,在称谓上有满喇——掌教——伊玛目——教长等,济南地区与我国西北地区的阿訇称谓也有所差异,有所演化。但中原地域各寺坊内的伊斯兰教职人员称谓还是基本相同的,现列述如下:

一、“满喇”。〖HTSS〗?在中国西北一带伊斯兰教经学院中的学员,现一般称“满喇”,即济南称作“海里凡”的人。“满喇”一词,原为阿拉伯语“毛拉”的转音。“毛拉”在什叶派中是伊玛目的另称,“毛拉”是有学问的人,是有“尔林”的人,中国新疆一带把大阿訇、大教长、大伊玛目称作“大毛拉”。?“毛拉”一词,原意还有“保护者”的意思,在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将知识分子,学者称为大“毛拉”。?济南元代时寺内的阿訇称为“满喇”,原指大伊玛目、掌教。济南历城县内东部原有乌满喇巷,明弘治碑又记录元代(1295年)济南礼拜寺迁入西关后,“立满喇艾迪掌焚修事”。这两者均说明元明时中国中原一带把“毛拉”一词译作“满喇”,称大阿訇为满喇。如元至正八年定州《重建礼拜寺记》中就有“掌教满喇副教秃朱”的记录。明初仍沿袭元代满喇称谓,如“满喇缺人”。再就是乌“满喇”是宋元时济南著名的大“毛拉”,而后以其姓,作为巷名。因济南教门是从中亚,新疆东渐传入的,沿袭西方称谓称“满喇”是正常的。这就是宋元时济南伊斯兰教主要教职人员的称谓。?另外,明时在济南伊斯兰中还有两个与阿訇有关的特殊词语。?一是“箚副”。弘治碑中有“请于藩司荐玺于礼部,箚副来。”译成今日汉语就是“向省政府打报告推荐陈玺到部里,礼部下文书回。”“箚副”就是札子,或箚(zh?)子。即上司行下的公文,这里应是上报寺里的主持人,由部里批准,发下文书——任命书。即今天的阿訇证。有了“箚副”的掌教,说是国家任命的,正式承认的,可以“冠带荣身,准免差徭。”有职称,有薪金,有地位,可免徭税等。不同于一般阿訇。?二是“督掌教”。这是明代陈英在山东伊斯兰教界的官职和教职,在济南的《陈掌教墓志》中有“曾受敕封东省督掌教,是执掌山东伊斯兰教务的督查人员。陈英在济能荐木铎接任济南清真南大寺掌教,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弘治碑中有陈英“……拜官序班,致政归来,乃荐木公铎接其传焉。”序班是明代鸿胪寺中的一般官员,约为八九品官职,退休回山东后又执掌山东教门。?〖HTH〗二、“掌教”。?〖HTSS〗这是明代的清真寺中教职人员的称谓。木铎、陈礼等均为掌教,陈英虽是督掌教,从弘治碑行文中看来他也曾兼礼拜寺掌教。明代一教坊中的大寺内有掌教一人,得由中央礼部任免,发给“箚副”,可世袭,个人权威和政治地位都有所保证,有荣誉,免差役、一个省里也仅几个。?掌教制是一人主持教务,住持寺务的管理制度。在济南掌教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不管后来的什么“三掌教制”“三掌教世袭制”实际上还是掌教主持寺务,掌教说了算。?〖HTH〗三、“三掌教”。?〖HTSS〗三掌教就是伊玛日、海推布和穆安津,这是中国伊斯兰教掌教中派生出来的称谓,几乎是全国各地都通用的称谓,其来源还可追溯到阿拉伯世界。在元至正十年三山吴鉴所撰《重立清净寺碑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攝思廉不鲁罕丁,命舍剌甫丁哈悌卜领众分诉……。”“不鲁罕丁者,年一百二十岁,博学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命为攝思廉,犹华言‘主教’也。益绵苫思丁,麻哈抹没塔完里,舍刺甫丁哈悌卜,漠阿津萨都丁,‘益绵’,犹言住持也。‘没塔完里’犹言都寺也。‘漠阿津’犹言唱班者也……。”?这里的“攝思廉”是“谢赫”意,谢赫就是“篩海”音译,意为“长老”,是对教内有名望的长者、教师、学者或有地位的人的尊敬。也可译作“谢赫·伊斯兰”,仍是“长老”意。“不鲁罕丁”,人名,是波斯人,他在元朝的泉州清真寺中(1312年间来华)位居“众伊斯兰长老们之首。”他是最高的职位。?“益绵”今译作伊玛目,为领袖、表率、率领者、率众礼拜的阿訇。在这里似乎是第二位的。?“哈悌卜”,即今日译作“海推布”者,也称“鸣教”唱教“,意宣传教义者,宗教宣传家。“舍刺甫丁”人名,据说是当时留居中国的回族商人领袖,大商人,能默诵《古兰经》,又会汉语,可担当此任。?“漠阿津”,又可译作“买曾,宣礼员”。即穆安津。?“没塔完里”财产管理人,也可说是“管事乡老”或“寺管会主任。”?由此可见,三掌教的名称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元代已有,而那时的中国北部(包括济南)清真寺内仅有“满喇”称谓。?济南明代的三掌教的职责,与元代没有大的区别,伊玛目是大掌教,主管领拜;海推布是二掌教,主管宣讲“虎图白”;穆安津是三掌教,主管唤礼。?三掌教制的时间,在济南大概从明中叶始至民国期间,而三掌教世袭又是与三掌教制相应而存在,清康熙年之后世袭制才逐渐消失。?今日济南清真寺中的“掌教”的称谓已有了巨大变化。对寺内无阿訇资格的、料理寺中杂务的“四师傅”,也有称为四掌教的,尤其是农村。?〖HTH〗四、“阿訇”。〖HTSS〗?阿訇为波斯语音译,意为教师或学者。自从明代晚期,各地经堂教育的改革,凡在经堂学校中教授经文的教师,统称阿訇,而后,阿訇的名称即逐渐通行,(从元明全国几通著名碑记中,南北各地均无“阿訇”一词出现。)“阿訇”一语在济南清代碑刻中出现较多。据说其地位在“三道”之下。?济南的“三道制”,以口传情况来看,也只有伊玛目,海推布和穆安津,而并无专管阐释和执掌教法的“穆夫提”(教法说明人)。原意的三掌教或三掌教世袭,据有人考证是指海推布、穆安津和穆夫提三人,而济南的三掌教始终指的伊玛目、海推布和穆安津三人。而“阿訇”地位在此三人之下。十八世纪后,阿訇一词概念有所变化,几乎概括了清真寺内所有教职人员,因此地位也就上升,甚至跃为首位,成了清真寺的主要负责人。今日济南分阿訇和散班阿訇,阿訇包括教长、副教长;散班阿訇(或称“散班”)是一般阿訇。散班阿訇,清代是指不在职的阿訇,他们是以为寺坊内穆斯林举办婚丧诵经等宗教仪式,获取所得而维持生计者。?再就是济南地区的“女阿訇”,过去称“师娘”,解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济南伊斯教内才叫开了“女阿訇”的称呼,她们确实是教职人员,且也念过经、挂过帐,有阿訇证书。过去大概有只跟老师娘学经、未曾挂帐之说,所以不能称阿訇。当然今日在女阿訇的称谓上,济南教内仍有不少争议。?阿訇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担任大寺阿訇的人必须是通晓十三本经典,熟悉教义、教法、能胜任“大学”教学工作,品德兼优的人,今天济南年青一代的阿訇都是在经学院毕业了的、穿衣挂帐了,而且由省伊协考核,发给了阿訇证书的人,被聘入清真寺内,主持一坊教务,为主扬法,替圣传教且能领导坊内穆斯林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这些阿訇中品德高的、尔林深的,被聘为教长或副教长,管理寺务,其他的一般称为散班阿訇。?〖HTH〗五、“开学阿訇”。?〖HTSS〗今日济南已无“开学阿訇”之说,只有“经学院”“经学班”一类学校形式代替了过去的经堂学校。济南历史上,各中心大寺都设有经堂学校、聘请开学阿訇,开学阿訇在寺内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后来几乎是寺内的掌教(伊玛目)与开学阿訇并为一人。济南的开学阿訇一般都请外地的德才兼备,“尔林”深厚的高级讲学阿訇。南大寺有时也用本地阿訇作为伊玛目兼“开学”。开学阿訇主要负责经堂教育中“大学”课程的教学,在寺内地位较高,受寺内和教坊内乡老的尊敬,一般寺内掌教(伊玛目)议事时也都征求其意见。旧社会能“开学”的阿訇也不太多,济南南、北清真大寺中有史料记录的开学阿訇,历史上有刘品一、沙凤阁、曹凤麟、周怀青、王长庚、王秉衡、马德贵、杨宝泉等。另外如刘锡恩、马松亭等也在济南当过开学阿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09-11-27 08:25:00 |只看该作者
?六、“师傅”。?

在济南,不知何年何月起,穆斯林教坊中把阿訇称作为“师傅”,“师傅”已与“阿訇”成了同意词。已与阿訇通用。穆斯林家庭如有事请阿訇,就说:“请师傅”或“请师傅开遍经”。“师傅”在伊斯兰教《辞书》中没有注释,可能是“寺役”或“寺司务”转化而来。济南原有“四师傅”一称,也或是“寺师傅”之别音,在寺内负责看门,打水,烧锅炉,打扫寺院等料理杂务的人员,也替穆斯林宰鸡、宰羊、农村寺内称“掌教”,今日城内叫“四师傅”。也可唤做“四掌教”,他们是寺内勤杂人员,一般是年龄较大、身体尚好,文化程度很低,家庭生活困难,并自愿为寺内服务者。?“师傅”一词,在济南很普遍,代表了寺内所有教职人员,无老无少,无尊无卑,一概称之谓“师傅”。

七、“教长”。?济南每个寺内,今日都聘请一位阿訇当教长,教长也就是过去的“掌教”。元明时还有称“住持”的。(如广州公元1350年《重建怀圣寺记》济南清咸丰甲寅年《重修西关后街小寺记》两篇碑文中都有如此称呼的记载。)今日济南大寺往往聘一个“教长”和一两个副教长,共同管理寺内教务。有的“教长”是当然的寺管会副主任,也有个别的“教长”就是寺管会主任(省伊协五项办法规定,教长不能任主任)参与清真寺的管理,协助做好寺坊工作。“教长”是寺内阿訇的“首领”,就是“伊玛目”。

?八、“海里凡”。

“海里凡”是学员,经堂学校的大学生叫“海里凡”,我国西北称“满拉”。《辞书》上叫“住学阿訇”。“海里凡”在学校中学完十三本经书,学成毕业,穿衣挂帐后,才能成为阿訇。只有经过省伊协考核及格,获得阿訇证书者,才可以应聘去寺内从事宗教教职人员的工作。“海里凡”一词,早先是从“海里发”转化而来,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海里发”是伊斯兰教政教合一时代的领导,领袖,那就是以艾布·伯克尔为首的四大“海里发”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

听众

3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

31
发表于 2009-11-30 15:35:11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3 06:00 , Processed in 0.0362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