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6|回复: 4

明嘉靖、万历朝噜嘧铳的传入、制造及使用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2-21 13:18:58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中叶,随着新型火铳的发明,以抛石机为主的西域回回炮等冷兵器逐渐被淘汰。尽管如此,西域地区在兵器制造中仍保持着领先地位。嘉靖、万历年间,由西域鲁迷国引入的噜嘧铳,曾一度影响了明代火器的制造。      一、明朝与鲁迷的交往      明人所称鲁迷(Rum),亦即宋代之芦眉,元代之鲁木,明初永乐、宣德朝则称为肉迷,实指地处今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土耳其人原居中亚,属突厥族类,约在13世纪初西迁至小亚细亚。1299年,随着势力的壮大,其首领奥斯曼乃建立以其名命名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并随之与邻近的拜占庭帝国不断发生战争。元代末年,约1362年,其国都移往亚得里亚堡(即埃迪尔内),乃成为这一地区最强大的力量之一。1371年,奥斯曼土耳其迫使拜占庭称臣,并据有其绝大部分领土。1453年,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期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并迁都于此,更名为伊斯坦布尔。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四处扩张,国土不断延伸,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国力鼎盛,与欧亚各国有着广泛的交往。   明朝一经建立,就与远在小亚细亚的鲁迷建立了联系。一些学者以为,《明太祖实录》所载之拂菻蒜国,实际即指土耳其。《殊域周咨录》则以拂菻为密昔儿,其文日:“拂菻,古名密昔儿,在大葱岭之上。其北至海,西亦海,东南灭力沙,东自大食、于阗、回纥抵中国”。但由文献记载“其北至海,西亦海,东南灭力沙”的地理位置看,它应指小亚细亚地区的土耳其。洪武四年八月,明廷曾“遣拂菻国故民捏古伦持诏往谕其国王曰:“……今遣尔国之民捏古伦赉诏往谕。朕虽未及古先哲王之德,使四夷怀之,然不可不使天下咸知朕平定四海之意,故兹诏示”。到洪武八年九月,“三佛齐国王僧伽烈宇兰遣其臣谈蒙马哈麻等,从招谕拂菻国朝使普剌来朝”。这的,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所有的阿拉伯古籍的有关记载中,都说未来氏方言是最标准的阿拉伯语。据传,有西域鲁密国人马德路丁者,洪武时应聘前来中国,任职回回司天监监正,其“两个儿子也随父亲在监内任职,又赐姓马,封回回大师”。又据明弘治五年(1493)吴郡人王鏊所撰《敕建净觉寺礼拜寺二座于江南应天府之城南碑记》载:   “我太祖高皇帝开基定鼎,亦卜剌金、可马鲁丁等内附,特蒙恩渥,垂泽至今,但敕建礼拜、净觉二寺之由无从考证。及睹各姓敕命,乃知洪武二十一年(1388)有亦卜剌金、可马鲁丁等,原系西域鲁密国人,为征金山、开元地面,遂从金山境内随宋国公归附中华。……因而敕建二寺安扎,将可马鲁丁等五户分在望月楼净觉寺居住,子孙习学真经,焚修香火,祝延圣寿,寄籍江宁县,优免差役。”   就在奥斯曼帝国与明王朝之间已建立相应稳定的关系时,中亚兴起的帖木儿帝国阻隔了土耳其与地处东方的中国加强联系的势头。1402年,帖木儿打败并俘虏了奥斯曼帝国苏丹拜牙即,随后奥斯曼帝国实力被迫西移。但帖木儿的统治只是昙花一现,随着1405年他的去世,奥斯曼帝国的势力重新进入中亚地区,并随之与远东的中国加强了联系。而帖木儿雄踞中亚时,中国也曾将其视为威胁西部疆域的强大对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遣傅安等率士卒1500人前往哈烈的帖木儿处,一方面欲与之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想了解帖木儿帝国的实力。但傅安等一行在撒马儿罕被扣留,直到永乐三年(1405年),帖木儿在东征途中死去后,撒马儿罕头目哈里方遣使臣虎歹达等送傅安还,并随之进贡方物。傅安等出使西域,前后留居撒马儿罕达13年。其回国后,永乐帝遂遣指挥白阿儿忻台等前往中亚,祭拜帖木儿,并赐哈里玺书、银币等。自此,西域各国与明朝间开始了频繁的交往,鲁迷乃也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遣使来贡。   按《明实录》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二月,有肉迷回回哈只阿黑马来朝贡方物;洪熙元年(1425年)八月,肉迷回回哈只阿黑马与撒蓝回回失里撒答、坤城回回者马力丁、乞儿蛮回回马黑木等来朝贡马及方物;宣德二年(1427年)正月,肉迷回回火者乞等来朝贡方物;宣德八年(1433年)二月,“以肉迷副千户哈只阿黑蛮导哈烈等处使臣来朝,升为指挥佥事”;正统十年(1445年)四月,肉迷等处使臣指挥佥事哈只阿黑蛮来朝,升为指挥同知;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从日落国使臣所请,赐其国王亦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2-21 13:19:19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阿拉迫于中鼻音均为前鼻音尾韵,也就是说阿拉伯语中的鼻音都是前鼻音。这种发音习时间大约在嘉靖初。嘉靖三年(1524年)夏四月,“时鲁迷番王遣人贡狮子、犀牛、珊瑚、玉石等物,边臣以闻。下礼部议纳否,于是给事中郑一鹏言:‘鲁迷既非常贡之国,而狮子、犀牛则陛下初年所必纵者也。况非土性养须夷人,受之徒靡国用,却之有光圣德。珊瑚、玉石,不济饥寒,将安用之?’下部并议”。因此次鲁迷人贡与其上次入贡时间相隔达百年左右,故明朝礼部官员乃有此议。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鲁迷又“遣使白哈兀丁等贡狮及犀牛、方物。礼部以其所进铁锉数多,为新例所禁,宜念其新附,量受之,而裁其赏给。上悯其远,命俱进收,而给如议。已而,鲁迷使臣奏称:‘所贡狮、牛、玉石诸物,费以二万三千余金,往来且七年,已蒙收受,而赏赉差薄,乞受其赐。’礼科给事中刘穆等及御史张录俱疏言:‘修贡献琛者,远人效顺之诚,计费求偿者,贾人规利之事。今鲁迷使臣进攻方物,乃自其职,而必欲朝廷赏赉,款遇厌足,其欲效顺之诚安在?宜令礼部酌与赏赐,戒后勿以狮、牛、珍玉进贡,以示明王不贵异物,不宝金玉之意。’礼部覆言:‘鲁迷所贡业已起进,似难遣回,宜禁其再来勿复进此。回赐敕谕,宜稍易旧文,明示以不责远方之义。其给赏夷人,回赐番王,惟弘治近年例得中。’得旨:‘赐敕,仍旧给赏,如弘治例行”。由此段记载看,明朝对鲁迷“以狮、牛、珍玉进贡”颇有异议,但鲁迷使者似乎并不在意。嘉靖六年(1527年)春正月,鲁迷使者火者好把丁、阿力等,又来贡狮子、犀牛等物,还求加赏,并引发了争议。鲁迷使臣“始至,托伴送百户张连赂鸿胪寺通事胡士绅。却之,因疏:‘火者好把丁、 阿力父子、兄弟、主仆诈称各国正使,必先与抚夷官通赂,乃得人,而各国正使及留边不遣。夷心无厌,赏不可加,请敕兵部遣官分其赏给各国留边者,移文甘肃戒抚夷诸官。’于是,礼部译审,不服议行,法司并张连逮治。诏且勿问,遣给事中、千户各一人,往会镇巡官核实以闻”。   《明实录》之外,《明史》、《罪惟录》、《皇明世法录》、《皇明象胥录》、《殊域周咨录》等文献,亦均有鲁迷人贡的记载。史籍明确记述鲁迷的人贡时间,还有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五月、二十七年(1548年)秋七月、三十三年(1554年)夏四月、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四十三年(1564年)六月及万历四年(1576年)四月、万历九年(1581年)冬十月、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七月和天启七年(1627年)七月,他们往往与天方国、撒马尔罕等地回回使臣一并结伴人贡,所贡物品有马、狮子及“珊瑚、琥珀、金刚钻、花瓷器、羚羊角、西狗皮之属”。嘉靖四十三年六月,还曾独自人贡,史载该年“鲁迷西番遣人贡狮子”。有明一代,鲁迷入贡计有19次,其中洪武朝1次,永乐朝1次,洪熙朝1次,宣德朝2次,正统朝1次,弘治朝1次,嘉靖朝8次,万历朝3次,天启朝1次。除此之外,一些西域入贡的记载虽不甚明确,但似乎也与鲁迷有关。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天方国、撒马儿罕等处速来蛮王等各差使臣贡马匹方物。查,嘉靖以来,直到万历、天启,鲁迷来贡,皆与天方国、撒马儿罕结伴。时天方国速檀为札刺丁,撒马儿罕首领为忽春汗,这里的速来蛮王,则显然指当时在位的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   不难看出,嘉靖、万历时期,是鲁迷与明朝往来密切的时期,而其中以嘉靖朝为最。这一时期,鲁迷不仅入贡次数频繁,而且每次入贡人数亦很多。《罪惟录》称,“嘉靖中一再入贡,礼部尚书席书奏:鲁迷不载王会,真赝莫辨,宜善遣之。五年(1526年)复贡狮子、犀牛,留熟夷五人,饲内府,定五年一贡,十余人。三十二年(1553年),北虏寇甘州,总兵杨信以土官百户马能言,令鲁迷诸国贡使九十余人前御虏,写亦阿力等九人死焉。诏罪信,棺殓返死者归国,仍优谕其王。论曰:西夷死国九人,其选也。聚生徒讲习经义乃有此”。有关鲁迷回回贡使写亦阿力等御虏战死之事,明代史籍多有介绍,而其一行90余人的使团,在嘉靖时期也实属庞大。嘉靖朝鲁迷使臣的频繁东来,也应与这时奥斯曼土耳其国力强盛,其影响力辐射东西方有关。明嘉靖时期(1522年——1566年),恰好是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在位时期(1520年——1566年),也即其国力鼎盛时期。苏莱曼对内颁布一系列法令,改革军事、财政和行政机构,加强并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对外则进一步扩张,在北非,他将的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并入帝国版图;在西方,土耳其人占领贝尔格莱德、匈牙利大部及维也纳;在东方,奥斯曼军队打败伊朗的萨非王朝,占领其西部大片领土,并派军夺取亚丁和也门等地,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而这为奥斯曼帝国与中国的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双方的交往遂也变得日益密切。成书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边政考》之《西域诸国》因而得以详细记述了自嘉峪关经哈密、吐鲁番、苦先城、阿速城、我撒剌、牙思城、俺的干、黑楼城、普哈刺、撒马儿罕至天方等78城,再由天方经牙蛮城、也勒尕思、哈里密等8城,进入奥斯曼帝国直属的阿的纳城、菲郎城、安各鲁城、科台城、孛罗撒城,最后到达鲁迷城(伊斯坦布尔)的颇为具体的日程和里程数,以及沿途的风俗物产与山川地理。是书著者张雨在其巡抚陕西时,究其边疆故事、关镇险阻,著为是编。张雨大概长年巡行于甘肃,因《边政考》是由巩昌府知府李世芳梓行付印的(稍后的《秦边纪略》和《天下郡国利病书》也均载录有这一路线)。由此可以推断,张雨所载嘉峪关至鲁迷城翔实的路线,很有可能出自这时往来于鲁迷和中国间的奥斯曼帝国使臣。如此看来,这时自嘉峪关直至鲁迷的通贡大道,即此时连接东西方的丝路贡道乃为鲁迷人所掌控。当然,这也说明明朝通过横贯西域的丝绸之路,不但和中亚诸国及阿拉伯地区保持着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关系,而且也和远至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着颇为密切的交往,从而也把明朝和西域地区的交往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2-21 13:19:43 |显示全部楼层
     二、噜嘧铳的传入及其构造      嘉靖时期,鲁迷与明朝交往的重要成果是噜嘧铳的传人。有关这一兵器,正史所述鲁迷国进贡物品中未见载录,但明人赵士桢《神器谱》及茅元仪《武备志》的记载说明,它于嘉靖时期由前来朝贡的鲁迷使臣携入中国。   阿拉伯人哈桑·拉赫曼约在1285-1295年间著有《马术和军械》一书,内云“火药不但源出中国,就连烟火之气都是从中国传去的。于是陆战用的火枪与水战用的火箭都被阿拉伯人称为契丹火箭”。由于西亚伊斯兰国家拥有燃烧力很强的石油机,故开始不再以弓弩作为发射火箭的工具,而是借鉴中国的突火枪等类管状火器制造出了火枪,即穆斯林所称的“马达发”。在14世纪初希姆埃丁·穆罕默德的兵书中,“马达发”被记载为是一种木质短筒,下有把子,筒内装火药,筒口插上一支箭或安装一枚石块,点着引线后,火药发作,将箭或石块冲出,打击敌人的火器。后穆斯林利用突火枪再次改进“马达发”,使其在一根长筒上,装以火药,再将一上下活动的铁饼或铁球装入筒内,筒口插箭,引线点着后,火药发作,冲动铁饼或铁球,将箭射出,其射程较远。这种铁饼或铁球,相当于子窠,但又多了一支箭,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新型火器。至14世纪中期,埃及马木鲁克军队的“马达发”已发展成大型铜炮。“噜嘧铳”的发明者是何人,其是否与“马达发”的构造有必然的联系,尚无文献说明,但它可能是在参照“马达发”这一火器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而成的。   噜嘧铳的传人时间是在嘉靖年间,但其真正为中国人所了解、掌握、制造和使用却是在万历年间,而这一切得益于当时著名的火器研制家赵士桢。赵士桢,字常吉,号徽彝,又号后湖,温州乐清人。祖父赵性鲁,官至大理司副,博学多才,曾参加《大明会典》的编纂,工诗词,精书法。赵士桢自幼受其熏陶,亦擅长书法。赵士桢生卒年代虽不可考,但由其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所上《防虏车铳议》中称“行廿五世”来看,知其大约生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万历六年(1578年),赵士桢“以善书征,授鸿胪寺主簿”,后受召人直文华殿。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晋中书舍人,又十余年不进秩以殁”。   赵士桢最初得知这一属火绳枪的“噜嘧铳”,是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时任游击将军的陈寅处,而陈寅则是在嘉靖年间因进贡而留居北京的鲁迷国掌管火器官员、回回人朵思麻处得知这一兵器的。陈寅,史籍不见其传。《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在记述万历年间一些战事时,常见有此名。据《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十二月,朝鲜战事期间,中日会战庆州,“时倭屯尉山,……坚壁不出”,明军在麻贵指挥下力攻其所据山寨,“裨将陈寅身先士卒,冒弹矢勇呼而上,砍栅两重”。这位身先士卒、勇敢无畏的陈寅,或就是赵士桢所熟识的游击将军。朝鲜战事结束后,陈寅随麻贵回国,又参与了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的战事。史载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陈磷及副将陈寅击四牌贼,各披靡,遂夺天都、三百落诸囤”。显然,这时的陈寅因英勇善战已由游击升为副将了。陈寅为麻贵麾下将领,而麻贵乃明代著名边将,其又为回回人,故朵思麻能与麻贵这位勇敢的部下相识是合乎情理的。而陈寅之所以将噜嘧铳介绍给赵士桢,乃与赵士桢个人素养与喜好有关。况且,陈寅本人也是温州人,两人为同乡,想必是相互了解的,史称赵士桢“喜谈兵事,尚骑射,讲火器”。他身为中书舍人,却注意研究军事及火器技术(赵士桢先后制成各具特征的噜嘧铳、西洋铳、掣电铳、迅雷铳、三长铳、旋机翼虎铳、震叠铳等火绳枪10多种,以及火箭与鹰扬车、冲锋火车等战车10多种,并撰成《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火器研制论著),留心访求各种兵器,曾多次向抗倭名将戚继光、胡宗宪部下了解倭寇火器情况,并与抗倭作战中屡立战功的林芳声、吕概、杨鉴、陈录、高风、叶子高等将领“朝夕讲求,频频研讨”,乃认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而陈寅经历朝鲜战事,他一定也领教了当时倭寇鸟铳的威力,故当他得知来自鲁迷的朵思麻有一颇具威力的火绳枪时,乃向赵士桢举荐,希望其研制生产,并进呈万历皇帝,大加制造,以便能装备军中将士。据赵士桢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恭进神器疏》云,有名为朵思麻者,40余年前自鲁迷来朝不归,家中藏有火铳一支。40余年前,即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左右,史载正好有鲁迷使臣入贡,朵思麻极有可能是这次入贡留居京师的鲁迷使臣。经陈寅介绍,赵士桢先自另一鲁迷使臣把部力之二子、明武举把臣、把仲处获其情,而朵思麻正好为把仲、把臣之义父。于是,赵士桢遂在把部力的引荐下,求访于朵思麻。朵思麻知悉其来意,乃欣然出示噜嘧铳,因他曾是鲁迷掌管火器的官员,熟知其原理与构造,遂向赵士桢详细介绍了噜嘧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之后,赵士桢精心研究这一武器,全力仿制,并很快制成噜嘧铳,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献朝廷,请求扩大制造,以收防倭制虏之效。《续文献通考》因此云,万历二十六年五月,“文华殿中书赵士桢贡鲁密番铳式诸器。《神器谱图说》一本,西域鲁密番鸟铳一门,水西洋番鸟铳二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2-21 13:20:01 |显示全部楼层
 《神器谱图说》是一部图文并茂、详细介绍噜嘧铳等火器的构造、制造及使用方法的书籍,非有一定的书画水平,亦是难以完成这一著作的。沈德符云赵士桢善书法,“尝书所作诗扇上”。《香祖笔记》亦称其“能诗工书,明文华殿中书。一日出内府藏砚,悉刻前代年号,命士桢改制刻万历字。内有一砚,乃唐文皇赐虞世南者。士桢奏云:太宗贤主,世南名臣,乞留此砚以彰前代君臣相与之美。从之”。《清河书画舫》曾言赵士桢与著名画家董其昌多有交往,而《石渠宝笈》则极推重其书法,言有《明人百兽率舞图》一册,中录图32幅,“素绢本著色前副页有赵士桢书‘雅玩’二大字”。同书还云,“《藏图书》记二印引首有赵士桢篆书‘凤凰和鸣’四大字”。显然,赵士桢是一个知识全面且多才多艺的官员,他不仅精于军事与火器研制,也工于书画雕刻。噜嘧铳能够顺利地进呈到万历帝面前,并为明廷下令制造生产,除赵士桢具有文华殿中书身份外,也与其将噜嘧铳的形制构造及各种射击姿势惟妙惟肖画出,以图说形式使万历帝能清晰阅览不无关系。   按《神器谱》的描述,噜嘧铳“约重七八斤,或六斤,约长六七尺,龙头轨、机俱在床内。捏之则落,火燃复起,床尾有钢刀,若敌人逼近,即可作斩马刀用。放时,前捉托手,后掖床尾,发机只捏,不拨砣然身手不动,火门去着目对准处稍远,初发烟起,不致熏目惊心。此其所以胜于倭鸟铳也。用药四钱,铅弹三钱”。整个噜嘧铳的形制构造,由铳管、铳床、弯形枪托、龙头和扳机、火门、机轨、前口、后门,及名为照门、照星的瞄准装置等组成。其铳管为筒形,用精炼的钢铁片卷制而成,由大、小两管贴切套合,“长四尺五六寸,约重四五斤,愈长愈妙,后着照门,前着照星,火门在侧边,下着二三铁钮,以便下捎钉,放时不致振动”;铳床“后尾用钢铁片一条,向上,磋作刀刃”;“铳腹既长,若赳火门,并铅子,及洗时布纸等物不出,取开方便,左转则进,右转则出”;扳机和机轨分别用铜和钢片制成,其厚如铜钱,隐于铳床内;龙头式机头与机轨均安于枪把,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长1寸有余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枪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后自行弹起,乃具有良好的机械回弹性。   噜嘧铳的构成还包括装发射药的火药罐,装发药的发药罐、点火用的慢燃火绳及搠杖。火绳以绵线作四股编成;火药“每铳用罐一个,以铜为之,上管恰好装一铳之药,颈下用铜一片作门,用时以指堵管口,开门倒倾,待管中药满,仍闭颈门,装入铳内”;“发药罐形如蒸饼,口大如箸头,上塞口木,用时以口衔出,宜长三寸许,以便装还时眼看得见”;“搠杖插在铳床之下,用以筑药送子”。总之,由赵士桢仿制的噜嘧铳,射程远,威力大,形制比日本鸟铳优越,构造亦较鸟铳有不少进步。其身管加长,发火装置亦有改进,龙头机规安装于铳床内,扣规龙头落于火门,火药燃后,又自行昂起。铳床尾有钢刀,倒转过来,近战可作斩马刀用。在赵士桢先后研制的噜嘧铳、西洋铳、掣电铳、迅雷铳、三长铳、旋机翼虎铳、震叠铳等10多种火绳枪中,噜嘧铳无疑是当时最突出的火器之一。      赵士桢在《神器谱》中,还详细描述了噜嘧铳的使用步骤与方法,并分为九势,绘以清晰的图画,使人一目了然。   《倒铳药图》:“凡铳未,临阵之时,先装饱一铳,随带至阵上,放毕,取搠杖,将筒搠洗去药滓在铳者,然后取药罐将颈门拨开,以左手拇指顶住罐口,倒出火药在颈上。候管满以食指将颈门掩住。”   《装铳药图》:“将铳以右手攒住,将药倾入铳内,必须用拇指、食指围住铳口,不然恐药撒出,份数不足,所放铳无力不远,不狠,难讨准头。”   《实药装弹图》:“装毕药,将搠杖取出,将药筑实,然后取铅弹装入,用绵纸少许,以搠杖送进至药处方止,弹须强之,入者方准。在筒中滑落者,不妙。”   《著门药图》:“将铳用左手横持,右手取发药罐,用口衔出塞口之物,倒药火门池内,将盖盖上,以左手将铳微侧转,令火眼上向,以右手轻轻敲之,使发药入眼中,与筒内药相接。”      《著火绳图》:“装毕门药,将铳攒定托手上边,尾拄腿上,以右手取火绳,先吹去灰烬,夹置龙头内。”   《噜蜜人打放图》:“火绳安放停妥,踞前脚,跪后脚,将铳举起,左手执托手,膊节柱膝头,后尾紧夹腋下,闭左目,以右目觑后照门,对前照星,闭口息 气,对准敌人,然后捏机。”   《立放图》:“装药各样同前,若我在低洼之处,敌人稍在高处,不必蹲身,只将左膊紧挨胁肋之上,前脚挺直,后脚少拳,不丁不八,如射箭站立一般。”   《十数步打贼图》:“凡贼至十步之外,不及对照星,将铳尾紧倚肋上,前执托手,捏机便发,大概至十数步外。若铳手神闲气定,不必对照,无有不中之理。”      《五六步打贼图》:“凡贼逼近,若铳已装饱,不必着火绳于龙头上,只须用左手攒定铳床,用右手向火门点着,自然中贼,到此全凭胆气,慌张则不能杀贼矣。”   上述噜嘧铳的射击过程,叙述详细具体,绘图形象生动,基本再现了鲁迷人使用这一武器的场景,而且赵士桢在图后明确指出:“已上九势俱朵思麻所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2-21 13:20:25 |显示全部楼层
  三、噜嘧铳在明朝军队中的使用      按《筹海图编·鸟咀铳》记载,“鸟铳之制,自西番流入中国,其来远矣,然造者未尽其妙。嘉靖二十七年,都御史朱纨遣都指挥卢镗破双屿,获番酋善铳者,命义士马宪制器,李槐制药,因得其传而造作,比西番尤为精绝云。”也就是说,明朝最初的鸟铳,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军在东南沿海剿倭作战中缴获日本鸟铳后加以仿制的。而日本鸟铳来源于欧洲的火绳枪,在构造上与一般手持火铳相比,具有射管长,口径小,并装有瞄准具和以火绳枪机发火等特点。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首批鸟铳在明朝研制成功。但其射程、性能及威力均不及万历时期仿制的噜嘧铳。实际噜嘧铳的传人时间,应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左右,其时朵思麻携这一火器进入中国,但似乎并未被明朝政府所重视。或以为朵思麻原本就未将噜嘧铳作为贡物进献,只是将其作为旅行中的防身武器罢了,直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赵士桢从他那里获取后,方为明人所认识。   由于噜嘧铳具有射程远、威力大、机械弹性好、命中率高等特点,赵士桢乃在向明廷进献其仿制噜嘧铳的同时,上书请求扩大制造这一新式武器,“以收防倭制虏之效”。为此,赵士桢还不惜个人自解私囊,散金结客,鸠工制造,从而使噜嘧铳这一当时先进的新式武器,得以在明朝推广。而为了使噜嘧铳在战场上更好地发挥其特点,充分显示其威力,赵士桢又深入研究了这一火器的实战性能,指出使用噜嘧铳必须选择适当的战机,不可浪战浪用,否则会失去其应有的作战效能,亦即要根据战场的地形与敌我所占据的位置,合理使用火器进行作战。如在旷野平川作战,就适宜用射程较远的噜嘧铳射杀敌军;或者将噜嘧铳安置于战车上,使“车凭神器以彰威,神器依车而更准,或鼓行而前,或严阵待敌,或趋利远道,或露宿旷野,坚壁连营,治力治气,无不宜之”;当敌人结阵而来至二三里时,要以噜嘧铳等逐次射敌,挫敌凶锋;待敌军气馁溃败时,持单兵火器的士兵可在近战中射敌。而在林木茂密、丘陵崎岖、田塍淤泞、林路委曲的地形中作战,噜嘧铳手要在使用冷兵器士卒的掩护下射击敌军。   此外,赵士桢还仔细研究了噜嘧铳火药的配制,并为此向朵思麻讨教了鲁迷当地的气候情况,进而在《神器谱》中论述了空气湿度对火药配制比率的影响。他以为,地区有南北之分,气候有燥湿之别,配制火药时要因地制宜,因气候湿度而调整硝、硫、炭在火药配制中的数量。他以倭铳与噜嘧铳所用火药为例,当两者在含硝量相等的情况下,因日本地处海岛,空气湿度大,所以每份火药中含碳6.8两、黄2.8两;噜密国地处西方干燥之地,空气湿度小,所以每份火药中含碳6两、黄2两。两者相比,倭铳所用火药中硝的配制比率低,硫和碳的配制比率高;噜嘧铳所用火药中硝的配制比率高,硫和碳的配制比率低。赵士桢乃提请各地配制火药时,要“权度我中华九边、沿海之宜,再较晴朗、阴雨、凉爽、郁蒸之候,备料制药”。   赵士桢在噜嘧铳推广中细致、周密的工作,为明朝政府所认可,遂下令军工部门开始大量制造生产,迅速装备军队,使之用于边疆关隘的防务。据文献记载,噜嘧铳曾被用以装备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徐光启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二十七日就奏称,他曾领取2000支噜嘧铳,经在军中习练数月,“只是小有炸损,不过数门,其余俱堪用”。目前尚未见有噜嘧铳在其他地区使用,以及实际用于战事的材料,但由其形制构造来看,它应是当时设计技术先进、威力较大的一种新型火铳。王兆春先生讲,“欧洲的火绳枪虽然枪管较长,射程较远,但是由于装填的火药少,所以不如噜嘧铳的发射威力大;日本的火绳枪虽然威力较大,但不如噜嘧铳轻便。由于噜嘧铳具有铳身较轻而威力又较大的特点,所以被明朝军工部门大量仿制,装备军队使用”。      

      马建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3-29 18:14 , Processed in 0.0424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