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2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贯市李及贯市清真寺考略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12-21 13:5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北京昌平区西贯市村是我的故乡,从颐和园,向西北行,经青龙桥、温泉,便可到达,全程30余华里。村东二里有东贯市村,为汉民村。两村交谊往来,数百年间,从无龃龉。西贯市村回族人口占95%,另有汉民多居于村西。回汉村民之间,从无芥蒂。以诚以敬,如同一家。   村西为燕山余脉黑山头。有人考证《木兰诗》中的“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马声啾啾”即指此处。此山又称驻跸山,清顾炎武《昌平山水从记》载:“驻跸山在(昌平)州西二十五里,其山长而北袤凡二十里。”据《天府广记》载:“金章宗游此,镌‘驻跸’字。上有台,章宗自题‘栖云啸台’四字。”   清末西贯市村回族文人麻兆庆著《昌平外志》云:“贯市村西二里,有石头山,山麓刻有‘神岭千峰’,故又名千峰山。盖以其势如万笏朝天状故也。”《魏书•地形志》军都有观石山,即石头山。一座小山屡见于各类史志,称呼不一,且各有来历。   改革开放前,西贯市大片土地被征用。而今又兴售地之风,此风正炽。西贯市已不再是绿野上的回村。绿色在退缩,又岂只在可视的土地上。虽说无奈却还有些许慰藉,贯市村民深留在记忆中的山洪怒吼,已悄然告别,却意外地牵来一首绿色的歌:京密大运河从村东绕经村南,直趋昆明湖。清波荡漾,倒映天光,给贯市留下了不绝于耳的轻吟浅唱。   西贯市村自古以来依山得其雄,如今又是傍水揽其秀。已是绿树村旁合,又被拥抱于山水之间。造化厚爱,使朴拙村民,尽得山水之助。以致今日,古风尚未全然消散,却留有遗憾。   一个曾有着较高文化的回回村,如今找不到多少“文化”。诸多历史遗存,几乎消亡殆尽。无须拷问历史,作为继承者,放弃守护的责任,任凭某些人,因“愚”而恃勇行威,因“昧”而自视不凡。借一时之势,毁弃了文化,张扬了愚昧,膨胀了欲望。我以深深的故乡情,黯然回首,也有几多自责。   西贯市村,曾有“灌石”、“观石”、“凤凰”及“贯矢”诸名,且各有来历。据康熙朝潘问奇续修《昌平志•贯市村碑》,贯市村原称灌石村。考其来历,是因金章宗曾于驻跸峰上,以酪浆灌石,由此得名。麻兆庆《昌平外志》则以观石山为据,作观石村。因村西有凤凰岭(今属海淀,是个旅游区),故曾称为凤凰村。因凤凰之名,又由此引出了另一村名贯矢。贯市村西有闻涧沟,稍南有前白虎涧村、后白虎涧,正南有前沙涧、后沙涧,形成半圆围拢贯市。涧与箭谐音。凤凰村民颇觉不祥,故立村名为“贯矢”。《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贯者,为穿钱之绳。矢,箭也。贯矢者,四方来箭,胜手贯而穿之,俱在把握之中。意在防患、自保、求平安。久之,又以“市”取代“矢”字。当是“和为贵”使然。其中“矢”字尚有另一不洁词义,或许也是原因之一。作者为陈澄之的《慈禧西幸记》书中称,古来有贯家父女在此开店。后来贯家店名声大噪,贯市村由此得名。此说子虚乌有,令人发噱。   村中,回族有李、康、黄、麻、张诸姓,而“李”则为村中大姓。明清以来,西贯市村多出武人,因李姓家族镖业兴隆,名闻遐迩。长城里外,皆知侠义回回“贯市李”。   贯市村李姓由来,多流于口头,只有少量谱牒杂籍,留下蛛丝马迹,现略作爬梳以见其来龙去脉。   回回民族,并非炎黄血脉。根据村中生活用语、经堂用语,李姓先祖或出于波斯。一位伊朗友人从村民形貌上判断,也有此说。史料不足,聊备一说。   回回姓氏大多是祖名(经名)的汉译后的随俗。以祖名(经名)取其中一字为姓者为大多数。如马、买、丁、纳等姓。至于“李”姓,纯是古来有之的汉姓。回回人以“李”为姓,不外是两种原因:一是皇帝赐姓,一是因“李”姓为中华大姓,或自动或被迫弃旧姓而选“李”为姓者。如明代学者李贽本姓林,后改姓为李。是否也有因经名中有“LI”而取“李”为姓呢?如“阿里”是穆斯林最常用的经名,“阿里”们有以“李”为姓的可能也应存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09-12-21 13:51:24 |只看该作者
至于明初自南京二龙岗迁出的李姓,后落籍于沧州称“汶台李”者,河北孟村汶台《李氏谱书》,辽宁台南西佛小镇《“北大门”李氏家世录》,中国交响乐之父指挥大师李德伦先生家藏《李氏家谱》,都有相近的这样一个表述:李氏远祖来自西域,保唐有功,恩赐李姓。落籍陕西咸阳,封地陇西,入元移于江南,后定居金陵二龙岗。可见这一支回族李姓,应是李唐时代的赐姓。   追溯历史,祖籍波斯,以李为姓,且颇有声名者为五代时著名词人李珣(约855—930)、李舜弦两兄妺。时人称李珣为李波斯,有词54首传世,收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中。   西贯市李姓从何处迁居于贯市。据口头传承,来自南京二龙岗,永乐帝时迁于德州,再迁至今沧州市孟村的坟台,后称汶台,又迁至西贯市村。贯市李应是汶台李的后人。   回族先民因经商大量来华,不少沿水上丝绸之路抵广州、泉州,南宋时期尤甚。江南回回先民聚落而居,已是遍于江浙。蒙元时代,回回先民被掳至中国,被称为色目人。是蒙古人灭亡西夏、金、南宋的一支重要力量。每攻占一处,往往会留下色目人驻屯于此。元朝统一天下,国人被分为四等。地位仅次于蒙古人的色目人,又大量被派至江南为官。基于以上原因,出现了《明史•西域传》卷三百三十二称“元时回回遍天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所称回回“江南尤多”现象。   朱元璋起义军中有大量回回人,有所谓十大回回保朱。如常遇春、胡大海、沐英、蓝玉等。故定鼎之后,回回将士及家属便有更多人留守在南京。南京成了全国回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江山一统,大局稍定。朱明王朝,便将视为腹心的回回人迁出南京。其目的有二:一是由于天下初定,朱氏需要忠于自己且又有相当战斗力的回回,走向尚无力全面掌控地区,为其守护江山,稳定新生政权。其次,是把极具凝聚力的回回分拆开来,消解其合力,便于治理,易于同化。这是反动统治者惯用的制驭之术。   一个新生的民族,才被祖国认同,尚无自己一方热土,明初又被迫地走向了陌生的地北天南。例如广西桂林的《白氏族谱》,就记载了白崇禧之始祖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自南京水西门外内硚湾迁至桂林的史实。各地一些回民不乏持此说者。   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这场夺权之战,使得“津南鲁北,惨遭荼毒。明初诗人白范《过河间》诗写道:‘出得河间郡,郊原久废耕。妖狐冲马立,狡兔傍人行。丛棘钩衣破,枯杨卧道横。萧条人迹少,州县但存名。’朱棣称帝后,为了填补战争造成的空旷,于永乐二年(1404年)出旨迁民。”(P149)这是相隔不久的更大规模的第二次迁徙。如河北大厂《何氏族谱》记载了何氏始祖世居江南金陵(南京),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五月北迁于此的史实。   一部分回回“自南京二龙岗,一说二郎岗,北徙至德州时,按姓氏分为三路:运河东为张、王、刘、李、吴;运河西为尹、马、戴、石、回;沿御路北达河间的则为金、佟、白、马、哈等大姓”(P114)。   对这支李氏回回有如下表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太高祖讳天宝率长子仁俊公,次子仁杰公,四子仁美公,护驾成祖迁都顺天府(北京),途经沧州仁美公突患重病,病愈赘于曹门。至五世祖还公起,我李氏一支由曹庄东移盐山汶台立邑。”此后修谱,“汶台李”即以李仁美为始祖。汶台李姓后人,又因各种原因迁出了汶台。如李德伦家一支,是祖父李占有先生挈家从沧州迁出,落户于河北丰润。辽宁台安县“北大门”李氏,则于清嘉庆初年迁出汶台落籍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31
发表于 2009-12-21 13:51:54 |只看该作者
  至于贯市“李”何时迁出汶台移居于此?可考者之一即清真寺碑文,贯市寺碑落款为明弘治七年(1494年)。由此推断李姓到西贯市村落脚,当在更早时间。因为回回人群居一地,无论经济实力有无,都要建寺,其规模大小则另当别论。或许一处茅棚,或数楹草庐。往往几十年,百余年后,再修具有规模的清真寺。由此推断李姓迁至西贯市村时间,应上溯至永乐帝执政期间或其后。   元亡于明,退回漠北。后元从此成了明朝最大边患。蒙古贵族眷恋着曾是国都的元大都,每次入侵多以它为主攻目标。朱棣攘外,也始终把前朝蒙古部族视为主要敌人,他曾于永乐八年、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五次率部亲征漠北,并死于远征途中。这正是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并大量向北京移民的重要原因。移民有三种考虑:一是移富户充实北京,二是移贫苦农民开发北京,三是移武人保卫北京。深得回回兵助其“靖难”和“扫北”的朱棣,必然要眷顾善战的回回。刘东升先生校辑的《冈志》明确指出:“今燕都之回回,多自江南、山东二省分派而来者。”他们是保卫朱棣、护卫京师的重要力量。西贯市村和何营两个回回村,恰是一东一西踞守在从漠北入关直逼京师的古道两侧。   西贯市村西有一古道,是古来自长城以北攻入燕地的一条通道,是由怀来穿过白阳沟,经白阳城进入平原后,由上店、下店抵达阳坊镇、西贯市村。这条路可直逼京师西直门。贯市回回平时耕守在这条古道上。一旦外敌破居庸进入昌平直指京师德胜门,贯市人将向东抵沙河镇(旧称巩华城)一带,阻击关外南犯之敌。   久后,李姓回回落籍于此,繁衍生息,更有他姓回民以各种原因迁居于贯市。教门中人,互为婚姻,血缘交融,亲上加亲。在贯市并无姓氏差别意识,或李或康仅是符号而已。   贯市回回不失祖上行伍特色,习武成风。屡有武林高手,侠义之士以武行仁,施义天下。如清康熙年间李昆,号恭然,人称神弹子李五爷,即是有清一代英雄。以后代有名家,如燕子高八等。   清末大盗康小八(被捕后处以剐刑),横行京师,多少捕快死于其手。贯市人康万方(我母亲的祖父)仗义除奸,竟然冒死只身去会武功超绝、心狠手毒的康小八,虽然几次较量最终死在康小八之手,却以侠肝义胆名闻一时。   我的曾祖父李玉成,字正轩,出身寒微,受雇于前门外西河沿一家镖局,义和团火烧大栅栏,而后大肆抢掠,曾祖李玉成凭着武功打退几个强人,使东家未有毫发损失。我5岁时曾求他教我花枪,他推托不肯,巧妙地让我领会教门。斋月里他让我封半个斋(午后开斋),并带我到天桥清真寺(现已改建为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做礼拜。老人家给我打下了信仰的根基,仗义无畏的遗传基因在我身上也最明显。   此外,贯市弹腿,世代传承,广为武林所尊仰。至今村中还有老人会几招弹腿。   在民国之前,贯市人多经商者,读经者,以武谋生者。千人左右村落竟开了六大镖局,名声赫赫长城内外。其中东光裕镖行、西光裕镖行,名列京师八大镖局之中。   西贯市清真寺据碑文记载,始建于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回族人形成小的群落定居下来,清真寺是他们衣食住行四大生命支柱的核心,倘若无力修建具有规模的寺,附近又无清真寺可以依托,哪怕支起茅棚数楹,也要使村中有个共同的灵魂的家园。严格地说,西贯市清真寺,应在弘治七年前已经存在,或许简陋,只是个聚礼场所而已。这说明,贯市回回有个由少而繁的过程。弘治建寺表明了,贯市回回人口大增且有了一些经济实力。   此后有多次重修,扩建,直到宣统初年(1909年)贯市寺已成了具有一定皇家气魄的庭苑式的古寺,是为京北胜迹之一。可惜最终摧毁于“文革”中,只留下了寺门与大殿。人们的怀念,只能在记忆中去寻索,重现辉煌,仍在穷乡民的举意里。   西贯市清真寺在“文革”之后逐步修整,今日,寺管会和热心乡老以实干精神,正为清真寺维修扩建而努力拼搏。   历史曾在这古寺中驻足。梳理文化的贯市人,面对历史而失语,只能让好事者在历史的文本中任意涂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41
发表于 2009-12-21 13:52:11 |只看该作者
 到庚子前夕,京城里外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偕光绪皇帝出逃,名曰西狩。贯市人才走上了这场演绎国难的舞台。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4日)晨5时许,慈禧一行出德胜门经海淀,小憩于颐和园,穿过崎岖难行的红山口,从望儿山下北上过温泉,晚7时抵西贯市村。   慈禧所以选定西贯市有四个原因。其一,她少时待选入宫,曾途经贯市,是她进入京师,走进皇宫的最后一站。离开贯市之后,才开始了天地悬殊的两种社会角色的转换。她对贯市怀有旧情。其二,贯市村拒绝义和团,不与之为伍作“乱”。对义和团又恨又怕的慈禧把选定贯市作为西狩第一站,当在情理之中。其三,慈禧一行,实乃中华帝国国命所系。她仓皇出逃,几无近卫。而闻名京畿,名震武林,且有六大镖行的贯市李,在此危亡时刻足可护驾卫国。其四,从皇宫出逃已十几个小时,70里的颠簸,大家饥渴难挨。寻个较大村落安顿,较富足的贯市村当是首选。   贯市人得知圣驾临幸,由村中族长李锡伦(1885—1911),字恩涛,率村民迎驾于村南马家坟。进入村民眼中的慈禧梳一汉头,身着蓝布衣裳,俨然乡间村妇,却是威仪不减,令人生畏。进村之时,各家门户紧闭,屏息无声,唯恐惊驾。我祖母李晋英时年14岁,从大门门缝里看到了这群特殊“难民”的狼狈。慈禧等住进了贯市清真寺,因为这里不与村民杂处,最是清静安全。据金易著《宫女谈往录》云:“西贯市是个较大的村子,往街里一看,青砖房子不少,可谁家也不愿收留我们。再说这里住的都是回民,他们在生活上不愿和汉民掺杂。”这当是慈禧住进寺内的原因之一。但该书对清真寺的描述并不准确——正北三间正房,根本没门。西边是一溜矮房子,没有门窗,是堆乱草和农具的地方。事实上,清真寺于年初重修,并非如此破败。正西大殿,是全村最具规模一个建筑,怎能是乱堆杂物的矮房呢?   慈禧进入大殿,见到殿上悬挂康熙御旨,纳头叩拜,而后在大殿里召开了御前会议。据家人回忆,慈禧坐在靠椅上用满语斥骂光绪及诸亲王,众人无不垂手恭听。这把靠椅,后来被村民视为御座,予以保存,“文革”中不知所终。   据清末进士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云:“日暮,抵昌平贯市,上及太后不食已一日矣。民或献蜀黍,以手掬食之。太后泣,上亦泣。时天寒,求卧具不得,村妇以布被进,濯犹未干。夜燃豆箕,人相枕藉而卧。”村民匆忙接驾可见一斑。   慈禧突然来到贯市,首先是饮食。急忙备膳,给饥肠辘辘的慈禧、光绪及臣工人等,煮鲜玉米吃最为便捷。稍后,村民蒸熟了玉米面窝头。慈禧何尝如此饥饿过,捧吃着热腾腾的大窝头,甚觉可口。便问这是什么做的?李莲英答曰,这是棒子做的。太后听罢言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叫棒子,改叫“御米”吧。从此棒子有了御封的新名,久而便写作了玉米。那些太监宫女一时无饭可吃,便跑到菜园子里摘吃茄子、黄瓜。   两年后慈禧回銮北京,想起了那顿玉米面窝头。便传旨御膳房做出西贯市的窝头。御厨们深知此时的太后吃不出被饿煞时的口味,又不敢违旨,便以栗子面为主,精心配制,做成了不足寸高的小窝头,颇得太后赞赏。清朝灭亡,御厨们便将这小窝头做法带出宫外,以后成了北海公园仿膳餐厅的独家的风味食品,流传开来,成为京城名点。   当晚,慈禧住在大殿里,光绪及后妃睡在配殿,其余人等住进民宅。士兵随从露宿街头。   第二天离开贯市,用具归还于村民。据宫人回忆,“离奇的是,茶壶、茶碗等不必送还,原主不要了。因为回民不用汉民用过的东西,尤其是炊具和茶具,我和娟子顺便留下两个碗”(P243)。从中可见贯市回民坚守信仰,自尊自重。绝不因器皿为慈禧、光绪、王公贵戚们用过,便视如至宝,珍重珍藏以为殊荣。相反,不仅等闲视之,且以其不洁而弃置。细微之处见精神!宫人眼中的“离奇”,正是表现出了贯市回回及这个民族的“守正”的高洁。      第二天,七月二十二日(8月16日)起驾北行。西光裕镖局东家李锡均字子恒(1858—1912)为慈禧、光绪准备了数乘骡驮轿(后人误作骆驼轿),为减少颠簸之苦,在轿中放置银锭若干。真正用意是路上以备急需。岂敢公然向天下至尊施舍,便托词以银锭压轿。   村民杨巨川自告奋勇为慈禧一行引路,据老人们回忆,他只是个普通农民,从未远行。走后,村人都为他本不识路捏一把汗。其实,只须他把圣驾从乡间小路引到昌平县城即可。因为,不少文武官员已从京城赶来护驾,此后走上官道,线路分明,已无须杨氏引路。而真正以镖师身份护驾者正是西光裕镖行东家李锡均。两年之后,圣驾回銮,慈禧念杨巨川忠勇可嘉,因其非文非武,便封个虚衔“引路侯”,在村中盖个“府邸”,月月赴京领些俸禄。赏赐李锡均二品花翎顶戴,封为浙江补用道,后随一位将军督抚新疆,不久伊犁发生维族起义,因李锡均恪守功修,视当地穆斯林为手足,故幸免于难。在维族人保护下,途经俄国返回故乡,不久归真。   泉州人吴鲁(1845—1912)光绪十六年状元及第,授翰林编修。他是位爱国诗人,亲历庚子变乱,以无限沉痛完成《百哀诗》二卷,其中有一首描述慈禧驻跸贯市的诗:   清真寺七月廿一日,圣驾驻跸贯市之清真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51
发表于 2009-12-21 13:52:30 |只看该作者
  清真古寺驻銮舆,野老欢欣献旨蔬。报效千金供御用,(东西光裕两车厂,各报效数千金,骡车二十辆。特旨赏给千总补用。)转输百石发仓储。(诏发陈米四百石,供行在御膳。)艰难惩毖开言路,涕泪纵横读诏书。太息疆臣受恩重,养尊衙署各深居。   诗中盛赞国家危难时刻,贯市村民们倾其所有、无求回报的忠肝义胆。正面地写出帝、后面对社稷残破的自责。他对那些平时深受国恩的臣宰,国难临头却养尊深居唯求自保,给予了无情鞭挞。这和贯市村民所为形成鲜明反差。   中国在八国联军践踏下,血雨腥风,国将不国。慈禧一行,虽如丧家之犬,却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已是无政府状态下的中国,尽管慈禧政权腐朽无能,但它的存在与否关系着国家命运,影响着中国历史走向。贯市村民在历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的作为,体现的是全民的意志,表达了回族人恪守的“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精神。   贯市人的骡驮轿驮起了整个一个王朝,驮起了一个迷茫的时代,驮起了中国人在近乎绝望中最是无奈的唯一的希望!   慈禧回京之后,立即兑现离村时的许诺,为重修贯市寺赏银廿四万两。可惜,取银人将银票存于志诚银号,未及取用,银号关门,全部银两被坑。   慈禧又降旨御窑烧制琉璃宝瓶二,琉璃狮子四十,分赐给西贯市寺和河北无极县高头清真寺。原来驻跸贯市寺时,阿洪蔡万春是无极县高头村人。因其接驾有功获得七品顶戴,并为故乡高头清真寺赢得了这一宝瓶赏赐。至今寺内碑文和村民口碑皆盛赞蔡氏。贯市、高头两寺相距千里,殿顶形制相同。   此外,慈禧又亲赐金字匾额“灵感昭著”,以为表彰。追随其后,光绪赐匾“忠输亲上”,庆亲王匾“奥妙无穷”,肃亲王匾“涵虚味道”及另两个重臣的匾“造化精微”和“主宰万有”,只容百余人的大殿,却有朝廷六块大匾,实为国内罕见。这些文物,已是灰飞烟散,只留下了重重的拆毁的噪声。   慈禧一直难忘贯市村。她让人在颐和园内谐趣园之西,按照贯市村农舍样式建造了坐西面东房舍五楹,并亲题“乐农轩”匾额。墙基为虎皮石,房顶为青石板瓦,门窗朴拙,绝无彩画雕饰。皇家殿堂无不坐北面南,乐农轩却以西为上。这和她不忘贯市寺大殿不无关系。如今贯市村旧的瓦舍已荡然无存,在这世界瞩目公园里,让世人在历史的回眸中,望见了古老的贯市的一角。   慈禧还在房前空地上辟出菜畦、麦地,周遭围以竹篱。不时率领近侍在此“学农”。并让御膳房用自己种的玉米做窝头。   慈禧西狩第一夜,又是唯一的一次住在民间,贯市村从此进入文人笔下。道听途说,胡编乱造,充斥坊间,并延伸到银屏舞台。作为出生于贯市的一个回族学者,我的种种述说,或能正视听,祛妄言。   贯市寺于1982年修复重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给古寺带来春光灿烂。7年后,又一桩历史细节与贯市寺结缘。   1989年2月,乍暖还寒,北京外国语学院阿语教授王玉栋受邀赴黑龙江。他请求我接待香港阿里丁先生陪同的一位沙特阿拉伯人阿巴斯。我当时作为北京穆斯林文化学会秘书长,请示了会长(中央广电部副部长)丁峤之后,以一位穆斯林教授身份会见了他们。当时中沙尚未建交,阿巴斯以个人身份带着世界伊盟给外交部钱其琛部长的信函,要求有关单位代为接待引见。他要会见官方,并非摆脱官方,我认为并无大碍。因此几天来我带着阿巴斯、阿里丁连走了几个机构,但当时正在放春节假,没有正式上班。   几天之后,阿巴斯极为不满地对我说:再无人接待,我要直接闯外交部。我只有以正值春节作正面解释。他很诚恳地对我说:我们是穆斯林兄弟,我讲给你,你不要对别人说。我来中国,名义上是为伊盟在华建立分支机构。实际上,是要了解中国伊斯兰教现状,了解穆斯林有无信教自由,在民间清真寺是否还存在?我将把在华见闻汇报给沙特王国政府,以决定是否和中国建交……最后一句话对我刺激极大,衡量轻重,我向丁峤同志作了汇报,他全力支持做下去。   我以个人身份到外交部,接待我的是西亚北非司赵学昌处长。我如实说明情况,他非常高兴,请示后,同意接见阿巴斯。第二天,我们3人到外交部,阿巴斯与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孙必干司长会谈了近两个小时。会谈之后,双方喜气洋洋,使我少了些忧虑。赵处长握住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并说:“感谢李教授,您为国家做了件好事。希望您在民间外交方面多做些工作……”几句称赞,我备受鼓舞。我提出,为了证明我这些天向他宣传的“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实性,进一步矫正他的成见,能否带他去昌平贯市清真寺访问,赵处长非常同意。并说,阿巴斯还准备去云南地震灾区,我们同意他去,并为他作了安排,李教授也可以陪同。对去云南灾区一事,我一笑了之。伟大祖国欣欣向荣,我偏带着他去看灾区,必将给族内好事者留下口实。尽管阿巴斯对我不甚满意。偶尔一“滑”,确实避去无妄之灾。但生性率直,学滑不易。   我告知了贯市寺寺管会,希望做好接待工作。1989年2月18日,当我们乘车抵达贯市寺时,男戴白帽,女戴盖头近百人在清真寺门前迎接他。一片“色兰”响起,阿巴斯、阿里丁二位先生不禁热泪盈眶。而后按我的安排参观古寺,巡访人家,介绍党和政府尊重教民信仰,保护清真寺的种种事实,从他目光我看到了他内心的裂变。拜后,他和大家在毫无取暖设备的大殿里围坐叙话。他诵经之后含泪说道,他没有想到在北京一个偏僻的小村,能见到这么古老的清真寺,这么多穆斯林做礼拜。他连声赞主,痛哭失声,乡老也个个泪流满面,这景象让我至今难忘。当场他将2000美元乜帖交给了清真寺。返城路上,他说:“亲眼看到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受到了保护,人民有信仰的自由,穆斯林生活得很幸福。证实了国外的种种反面宣传是捏造的,不可信的。”他的这番话让我和可敬的阿里丁先生第一次开心地笑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61
发表于 2009-12-21 13:52:49 |只看该作者
 一年多以后,中沙正式建交。第一任驻华大使陶菲格在向杨尚昆主席递交国书的7天之后,邀我在临时的大使馆里会面。他说:“我在利雅德就知道了优素福先生。你是我到中国见到的第一个中国穆斯林。”他和副大使一再向我为沙中建交做的好事表示感谢,他们与我合影留念,并将一本《布哈里圣训》签名之后,赠我留念。   故乡贯市古寺曾救护过一个流亡的王朝。在约一个世纪之后,它又一次地参与了历史。她为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作证,促进了两个伟大国家的交好。古寺虽小,可以达天。   我感谢阿里丁即丁荣祖先生,他不仅是位出色的翻译,更是一位信仰诚笃、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的港人,他为中沙建交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必须为他告白于历史。   是是非非,最终都必将留在无声而冷峻的历史裁判中。   贯市寺,是一段值得涵咏的历史,是两世吉庆的交汇点,是绿色正道必经的灵魂驿站,是民族文化的一处历史遗存,是先进文化的一个历史支点。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有党的政策撑腰,有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极好政治环境。在历史扫描中审视自我,前瞻未来,必将迈出更坚实更稳健的现实脚步。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河间县政协.文史资料(第四辑)[J].   [2]金紫衡.白水文钞[M].河北:沧州市书画硏究会,1996.   [3]辽宁台安西佛小镇回族[A].“严北大门”李氏家世录[M].   [4]金易.慈禧谈往录[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Curt Research on Guanshi Li and the Mosques in Guanshi   LI Pei lun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Surname Li Muslim of Xiganshi Village, Changping, Beijing that has moved into here from Nanking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the mosque of Guanshi has set up for 510 years.The peaceful times is glorious, revise the history and build the mosques, trace back to before, walk in the right way. Develop national culture, inspirit national ethos.   Key words:Mosque of Xiguanshi; Patriotism; National Culture   

李佩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1
发表于 2013-8-1 00:57:11 |只看该作者
我是山东省乐陵市化楼镇白家村李氏回族穆斯林,听老人说我们祖籍就是贯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19 19:04 , Processed in 0.0444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