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兰经》中的知识观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2-28 17:32: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这是《古兰经》第九十六章的前几节经文,是真主差遣天使哲布拉依来首次给先知穆罕默德下降的经文。从《古兰经》的初降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伊斯兰永恒的核心主题--知识对人类的重要性。求知的训诫能作为古兰降示的开始,就足以说明了知识在伊斯兰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因为开始真主并没有直接降示要认主独一的经文。伊斯兰教以真主的启示,确定了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神圣地位和终级价值。以启示阐明了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永恒真理--只有知识,才能医治愚昧,才能引导人类走上光明的未来。每一个穆斯林必须懂得无知就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功修,无知就不能引导自己走上坦途。所以,在伊斯兰真理复兴之际就告诉人类要吸取教训,只有依靠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优秀的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说:“知识是伊斯兰的生命,是教门的支柱。”因此,每个穆斯林都应把学习知识看成高尚的美德,勤奋学习,躬身实践,以真主赐予我们的聪明才智,提高自身素质,以理智克服私欲,用知识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服务社会,奉献人群,以不负“代治者”的历史使命。
      先知穆罕默德受真主之命以前看到当时的阿拉伯社会信仰混乱,行为愚昧,偶像崇拜盛行,部落之间相互残杀,虐待奴隶,活理女婴,社会不公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致使阿拉伯半岛广大人民处于极度困难后,经常在麦加城外的希拉山洞潜心思考,苦苦思索在人生、社会、宇宙等之间的各种问题,以寻求拯救人民脱离苦海之时,610年的一天,真主的启示--引导全人类的明灯开始降于穆罕默德。先知穆罕默德也从真主初降的启示中深深的领悟到教育和鼓舞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人们得救的唯一出路。因此,穆圣首先倡导全面教育并确定了穆斯林应终身受教育和男女受教育的平等观,同时,要求终生求知。
      《古兰经》还把学习知识当作神圣的义务来看待,与五桩天命,六大诚信相提并论,并给予学者很高的品位。在《古兰经》中提到“知识”一词就有721处之多,由此可见,知识在伊斯兰教中何等重要。穆圣为了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尤其为扫除文盲,制定了许多制度。如在百德尔战役俘获的人中,有一部分是知识分子,穆圣就将“一个战俘教会十个儿童识字”作为释放他们的条件;在婚姻方面:男方教授女方《古兰经》为聘礼,婚姻有效;无大净的人不能诵读《古兰经》,而来月经的女教师,一句一句教授《古兰经》可以等。
      伊斯兰文化辉煌的渊源,来自伊斯兰教--《古兰经》对知识的高度重视。在伊斯兰教的经训中有很多鼓励人们求知的教诲,并以明确的语言把“求学是每个穆斯林男女终身不渝的天职,”要“求知”从摇篮至坟墓。把求知定为穆斯林的生命,首先它为所有穆斯林规定了人生中一个主要的活动领域与一种终身的使命。因此,人必须不懈怠地追求知识与学习,这是真主赋予人类的责任与义务。其次,它直接使求知具有了神圣的宗教义务,求知成为人们对真主真诚与虔信的具体表现。这种天职观念直接影响到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方式中,促使他们的生活理智化、文明化、健康化,一步一步地将一切引领到文明生活的轨道上。穆斯林追求知识的结果,不仅使他们在伊斯兰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前所未有的局面,而且使他们更加坚定了对真主的信仰,更加加深了对《古兰经》的理解,对人生的深层诠释和对生命的热爱。
      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世界在文化科学方面还处在十分落后的境地,文盲普遍,用文字记载的典籍也很少。当时主要的文化成就,仅是那些口头留传下来的传说,这些传说既原始又零星,到了公元850年左右,仅过了一百多年,大多数希腊古籍,如数学、医学和哲学等都被译成了阿拉伯语,自公元750年到900年的不足200年间,阿拉伯的穆斯林,成为希腊古典学术思想的继承人,这些由智力引进策略所结出的硕果,使阿拉伯的穆斯林超越了他们部落所在的狭窄区域,而且几乎强制性地将他们推入当时的文明阶段,从此以后,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逐步走到世界的前列,成就了全球举足轻重的阿拉伯帝国,而当时的欧洲还正处在封闭落后的封建社会,在阿拉伯文明的推动下才出现和加快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来自沙漠的阿拉伯人,虽然他们当时的科学、哲学和文学的根底较之其它古国的民族略显浅薄,但是他们具备敏锐的感官,强烈的好奇心,难以满足的求知欲和大量的才智潜能,当他们征服或接触更古老、更先进(古代文化)的民族的时候,他们很快就成了那些先进的古代文化的受益人和继承人。在他们征服了肥沃的新月地区之后,希腊的文化遗产,无疑就是他们手边最宝贵的财富。
      这是一段让我们每一个穆斯林都引以为荣的辉煌历史,是古兰和圣训发出的灿烂的真理之光,是穆斯林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研究和探索所获得的丰厚的硕果。只是到了后来,尤其到了近代,穆斯林大众尤其是统治者们背弃了伊斯兰教育理论中的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原则和优良传统,教育只局限于宗教信仰学教育,清真寺等偏科教育,致使穆斯林社会出现了思想的僵化,观念的保守,学术文化的枯萎,使昔日辉煌的伊斯兰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最终导致了近现代伊斯兰国家与社会分裂,落后与挨打的悲惨局面。
      其实,在《古兰经》里,知识也包括社会、经济、道德、法律等各方面内容,《古兰经》要求信仰者按照真主所倡导的方式生活。也就是说,知识理论在《古兰经》里不能仅仅停留在作为谈资的层面,尤其在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比较高的现代社会,人们就会更加理解,知识和学历都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是把知识和实际结合在一起的,有经验、有悟性的人,他们才是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谁是强者,就看他能否从知识往实际上走,或者从实际往知识上走,走得如何。这是两个方面的路程,但通向同一个目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10-2-28 17:33:06 |只看该作者
我国改革开放一来,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总书记指示:“要科技兴国”等。这些重视知识,发展教育的论述同先知穆罕默德在一千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先知说:“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学者是先知的继承人,先知们没有留下金银,只留下了学问。谁求得了学问,就已获得很多的财富。”穆圣的这些精辟论述,对当前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古兰经》里,从来就没有主张过只有认主学才是唯一的,有用的知识,也从来没有说过科学技术是无用或有害的。自伊斯兰教初传起始,就倡导人们要相信科学,接受真理,学习有益于人类和造福于社会的各种知识。正如伊玛•安萨里在其名著《圣学复苏》中指出:“宗教知识与社会知识并驾齐驱,同步发展。”他主张学习社会知识和宗教知识均为主命,如果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城镇有了能够满足穆斯林宗教(精神)生活的领袖,那么,就应该把教育和追求知识的目标转移到医学、科技、工程等方面。他还主张学习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知识,他说这同样属于天命。
另外,《古兰经》也极力提倡理论要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如:“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这在真主看来,是很可恨的。”(61:3)教法学家艾卜•哈乃斐也说过:“掌握知识,即为履行之,”只泛讲而不履行的学者,犹如只开药方而不吃药的病人,只言食物美味而饥肠辘辘者。”穆圣也说:“能实践自己学问的人,才是真正的学者,并警告“两等人将我辈道路斩绝:一种是有学问而没有德性的人,如果有人向他学习,学习的结果是违背教义;一种是有德性而没有学问的人,如果有人向他学习,学习的结果是误入异端,”而这两种行为,即违背教义和误入异端的人,均将受到真主的严惩。同时,经训还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使人受益,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而不是借学习到的知识来表现自己或图谋不轨。更反对学习那些有碍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东西,如:算命学、神鬼学、占卜学”等。
      有人曾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虽然是很偏激的一句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有他的道理,一方面,如果我们把知识用于为人类造福,把知识用于为主道而奋斗,那么,肯定是知识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知识用于为个人谋私利而不顾人民的幸福,把知识用于争权夺势,用于捞取今生的权、钱、名、利,那么,这种人的知识越多,就对社会、对人民、对教门,对我们的信仰危害就越大。这也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要弘扬伊斯兰文化,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和继续发扬《古兰经》中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和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只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才能生活得更充实,才能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建设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才能使伊斯兰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从而达到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目的。愿《古兰经》和“圣训”中许多关于学问和知识的论述能够给我们以更多的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20 11:18 , Processed in 0.9378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