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概述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2-28 17:43: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马忠杰 张广麟

     中国伊斯兰教育是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其主要内容是信仰与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使穆斯林思想、人格升华的重要措施。据文字记载,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起源于16世纪中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两种施教方式:一种是以陕西胡登洲(152。1597年)先师为开创者的清真寺经堂教育,一种是出现于现代历史上的伊斯兰学校教育。以历史和现实而言,前者历史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清真寺阿匐、毛拉讲经授业、传播伊斯兰经学知识、培养经师人才的专门宗教教育。它以先知穆罕默德的如下几段圣谕为办学宗旨:“求学,对每个男女穆斯林来说都是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国穆斯林的先辈为了维持生存,传播圣教,培育经学和文化人才,始终把学习和教育放在首位,他们本着伊斯兰教的宽容和务实进取精神,努力学习祖国和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不断地从中吸取营养。他们学习和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并用其授课讲学,翻译、注释伊斯兰教经典,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得以在这个东方大国传播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堂教育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和发展,并以清真寺为基地,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国穆斯林“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所决定,凡是穆斯林聚居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所以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在清真寺内进行最为方便。其次,我们认为:在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伊斯兰教要获得传播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里古老的文化环境,因此就经堂教育的形式而言,它是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清真寺内的传统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的结合,这一古老而简朴的教学方式的出现,适应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社会的状况和中国穆斯林的实际。再次,我们还认为,清真寺为所有穆斯林学子开放,凡来这里求学的人,清真寺都为他们免费提供膳宿,免交学杂费,阿匐无偿授课。于是清真寺便成了维系穆斯林学子,为他们提供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纽带和场所。
     几百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它的确是一条培养清真寺教职人员和经学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一种特殊的教育体系。当考察它的发展过程时,我们发现初建时,它的教育脉胳并不清楚,当时胡登洲等先师有感于教内“经文匾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遂立志兴学,倡导宗教教育,开始在家中招徒授业,讲经论教,后移至清真寺免费讲学。后来经过几代穆斯林教育家的努力探索,经堂教育在拿国各地普遍兴起,逐渐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经堂教育制度,特别是到近现代,这种教育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明确和固定了教育场所,教室就设在清真寺内,从此中国清真寺建筑形式中有了南北讲堂的建筑设置,还明确了以宗教教育为主,兼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方针和阶梯式的教学手段。近现代经堂教育的教学设置分为两部制:小学部,被称为经文小学,对穆斯林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阿匐从阿拉伯字母的发音和拼读教起,为学生用阿拉伯字母拼读《古兰经>>打基础。小学部的学生还要接受信仰常识的教育,熟练地背诵《古兰经》选读本《亥贴》。在大约3-4年的时间里,学生们还要学会《凯赫甫》、《七贴》等各种礼拜用经文、赞辞和宗教知识普及读物。大学部,被称为经文大学,在阿匐的主持下,海里几(经生)们接受系统的宗教教育和伊斯兰伦理道德教育。他们要学习6-7年或更多一些时间。所学课程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基础课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专业课包括《古兰经》与经注学、圣训与圣训学、凯拉姆学、教法学、苏非哲学等。学习的课本有13种。学完这些课程,经讲学阿匐鉴定合格,即可毕业,穿衣挂帐,应聘到各地清真寺任开学阿匐。经堂教育培养出的经学人才和清真寺教职人员,对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经堂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形式和传播宗教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从明代发展至今,它已形成若干流派和多种讲学风格。其早期有以冯养吾。张少山为代表,以精研细讲凯拉姆学、《古兰经》注学为特点的陕西派似常志美、李延龄、舍起灵为代表,以讲授阿拉伯文。波斯文13本经并注重苏非哲学的山东派;江南地区以张中、伍遵契。刘智等为代表的汉经学派;以著书、讲学为特点和以改进经堂教育,主张阿。汉经书并授的马德新、马联元为代表的云南派哗北地区除讲授基本学科外,还兼授《穆卡玛特》、《真境花园》训喻诗等宗教文学课程;还有在西北地区以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为中心,以通讲《嘎最估兰经>注》、《米什卡特•麦萨比哈圣训集》、《沙米教法》、《宗教学科的复兴》等大部头经典为特点的河州派;新疆地区的宗教教育,大多属小型分散的私塾形式,各地的大清真寺都曾附设独立的“麦德莱塞”(即宗教学校),他们所依从的教学形式、讲学内容和管理方法都具有这一地区的民族特点。
     由于穆斯林学子可以自由择师投学,以攻读某门专业课,于是形成了广泛的游学深造学风,他们中有的近在国内各地投师,有的远至南亚、中亚和西亚求学,从而涌现出了不少独具专长的各类经学人才,有的留有著述。
     我们还认为,当前在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形势下,传统的经堂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增加和扩展教学内容,尤其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建立和健全学制,加强教学管理等。因此,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新一代伊斯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重大的。
     我们所要讲的另一种伊斯兰教教育形式就是学校教育,它出现于本世纪初,形成发展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穆斯林中一批受“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回族知识分子和社会贤达,以发展回族经济文化为己任,试图探索一条以文化教育推动民族发展之路。他们先后在北京、镇江、上海、四川。云南等地创办伊斯兰学校,施行现代式伊斯兰教育,学生既学宗教又学科学文化。较早的有江苏镇江的穆原学堂、北京牛街的回文师范学堂,稍晚的有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云南明德中学、宁夏云亭学校和北京的西北公学、新月女中等,这些学校都是这种教育形式的代表,它们曾为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经汉两用人才开辟了新思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把中国伊斯兰教育带人崭新的发展阶段。更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穆斯林教育家从30年代起不断地把中国穆斯林学子有组织地送往伊斯兰文化发达的埃及等国学习深造,这一创举使中国穆斯林青年的视野更加开阔,也使中国现代伊斯兰教育有了新的内容,学成回国的学生在宗教教育、普通教育。外语教学和翻译与学术文化研究等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于1955年在北京成立了全国性伊斯兰教高等专业学校——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它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我国现代伊斯兰职业教育的代表。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高伊斯兰学识文化和阿拉伯语、汉语水平的伊斯兰教专业人才为宗旨,它坚持‘在教言教”的办学原则,采用现代课堂的授课方法,课程设置分为伊斯兰教专业课和大学文科基础课两大类,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为了适应穆斯林的需要,学院采取多层次办学,除设本科班外,还举办大专班、留学生补习班和在职阿匐进修班。学员除研读伊斯兰教经典、教义、教法、教史等课程外,还要学习历史。地理、政治、汉语等社会科学知识。校方要求学员毕业后不仅能够胜任清真寺教务、外事和教育工作,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级宗教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为了培养更多的爱国爱教的高级宗教人才,北京、沈阳、乌鲁木齐、西宁、银J;;、兰州、郑州、昆明、石家庄等地先后成立了9所地方伊斯兰教经学院,这些院校为中国伊斯兰教育事业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些学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强领导,重视组织建设,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能够从事宗教特殊教育的干部、教师队伍。二是注意选拔和培养有较高宗教学识的专业教师,逐步提高现有的教学水平。三是加强经学院的教材建设,尽快组织编写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经学院教材。四是加强各校的课程设置规划,宗教专业要配套,要有较为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正常的教学程序。五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尽量做到学生毕业后能够及时充实到伊斯兰教务工作第一线,确保学生能够胜任伊斯兰教各方面的工作。
     经过几百年的努力,伊斯兰教育在中国获得了成功和发展,其成就和贡献是中国各族穆斯林向人类文明史、教育史所交的完好答卷。首先它使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在中国获得了传播和发展,并为这一世界性文化思想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人类的生存与进步,社会意识形态的进化,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穆斯林的先师正是把握了教育的这一重要属性,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伊斯兰教育把先知的宗教主张和伊斯兰学术文化推广于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群众之中。我们认为这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穆斯林中获得的最大成功。第二,上述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育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经汉学兼通的人才,通过伊斯兰教育他们掌握了汉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翻译注释了《古兰经》,完成了《古兰经》通译本多种(其中包括维、哈文通译本),并撰著了大量伊斯兰教经书,把伊斯兰教的信仰主张和学术文化观点原原本本地介绍给中国穆斯林,起到了培养人才、宣传宗教、传播知识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各族穆斯林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同其他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第三,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经堂教育还是团结联系穆斯林,吸引穆斯林学子的纽带,经堂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紧紧地团结起来,为宗教和民族的振兴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努力学习。第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更有赖于“中阿兼授”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伊斯兰教虽然来到汉语的汪洋大海之中,但在施教时中阿两种语言并重,十分易于传播伊斯兰教知识,使伊斯兰文化避开了语言障碍,成功地获得了移植,因此说中国式的经堂教育开创了伊斯兰教育的先河,它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做出卓越的贡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21 07:35 , Processed in 0.0530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