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现状透析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3-7 15:1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马强

     回族作为一个信仰群体,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传承、沿袭、发扬,历来都受到族冲上层和文化开明人士的重视,无论是唐宋时代先民兴办的“蕃学”,还是元代的回回国子学,以及发动于明中叶的经堂教育,民国时期回族的新文化运动等,其核心都以发扬伊斯兰文化,巩固穆斯林之信仰为根本。主张以教育为兴族之路,以宗教为救族之本,倡导伊斯兰文化教育。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回族深感民族的弱小,国家的落后,急呼走文化改良之路。一批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北平回教师范学堂、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宁夏云亭师范等名噪一时。出现了王宽、马松亭、王静斋、唐柯三、哈德成、达浦生等一大批穆斯林至今耳熟能详的办学人物。这些学校除讲授伊斯兰典籍外,同时兼授阿拉伯语、国文、历算、史地、文化名著、技艺常识等,造就了一批适应时事,中阿兼通的学者、宗教职业者和回族文化人士。他们创办刊物、开展学术研究、留洋海外、建立宗教或学术团体,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回族的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血脉同步,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分支,它在唤起民众,促使民族觉醒,追求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终因近代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内忧外患纷扰,政治混乱,经济贫弱,这一文化复兴的势头在短期内就停息了。
     多少年来,伊斯兰文化教育已成为回族振兴民族,服务祖国的传统行为。现在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仍然可视为回族办学传统的延续。
                 一、兴办教育与民族传统
     回族由于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的双重文化特征,回族形成的特殊性及回族与伊斯兰教水乳交融的关系,使回族在她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学习。每遇民族信仰滑坡,道德水平降低,文化教育落后,社区内聚力减弱时,回族中的有识之士往往提倡伊斯兰文化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拯救民族信仰,振奋民族精神,宣扬伊斯兰教的终身教育观为己任,大兴办学,走文化救族之路。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几次伊斯兰文化的复兴中得出结论。明中叶,经堂教育的创始人胡登洲(1522—1597)在中国内地“经文匿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情况下,他才立下兴学弘教之志。不久,各地兴学之风建盛,迅速形成陕西、山东、云南、江南四大经堂教育学派,造就了不少经学大师,为伊斯兰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末以来,许多优秀的回族知识分子针对回族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也力主学习西方,进行社会改革,要求进行振兴回族,振兴祖国,进行宗教和教育改革。认为“他国取宗教之精神,而吾国袭宗教之形式;他国重宗教之学术,而吾国流宗教之腐败;他国之于宗教剥肤存液,取精遗粗,利用之而鼓舞全国之人心,神明之而振作国民之敌汽;而吾国之于宗教,郑重之徒留祷雨祈晴之陋习,依赖之托为消炎攘患之虚文”。“吾图回回宗教之进化,不可不先开人智;欲开人智,不可不先开教育”。“助长国家精神之道有种种,兴教育其先务也;集成国家活动之道亦有种种,兴教育其首功也”。正因为如此,近代以来,各地开办了许多实行新式教育的学校。
     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普通教育,将回族伊斯兰教育转人寺院。后又经历1958年民主改革及“文革”时期“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宗教被看作是与马克思唯物主义严重对立的意识形态,力图人为取缔和禁止,宗教文化事业遭受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和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党对以前的宗教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重新对宗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定位,认识到宗教的长期性、稳定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胜特征,并进行了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宗教活动,开放宗教活动场所,落实寺院房产,为宗教人士平反等工作,使宗教活动由地下转为公开。二十年来,伊斯兰教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爱国爱教的观念深人人心,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过程中,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和方法,伊斯兰教的各项事业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然而,包括经学院在内,无论是清真寺的教育,还是阿拉伯语学校的办学,都发自民间,从办学经费、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学员的学籍管理、就业等诸多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基于我对目前部分地区的经学院、清真寺、阿拉伯语学校、民族幼儿园等教育状况的调查和了解,本文力图对二十年来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历史、方法、方式、内容、规模等基本情况作一概述和评价,运用自己通过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近年来回族的经堂教育、民间办学、经学院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做一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对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反思和对策,供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参考。
               二、对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界定
     什么是伊斯兰文化教育?怎样的教育体制才能人闹伊斯兰文化教育的框架?这是必须首先应阐明的。伊斯兰文化教育既不同于民族教育,也有别于普通教育。本文认为,宗教既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只要是对伊斯兰文化的学习,无论其多寡、形式、方式、内容等都应算作伊斯兰文化教育。这种划分可以涵盖目前所有形式和层次的伊斯兰文化教育,有利于我们对现状的把握。同时也避免了专谈清真寺经堂教育专门教授宗教知识的狭隘与单调,符合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实际。
         三、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形式与层次
     (一)清真寺经堂教育
     l、传统经堂教育
     传统的清真寺经堂教育仍然沿袭古老的教学法,采用过去的十三本经典,实行阿訇对满拉逐字逐句、口传心授式的教育方法。多年来,经堂教育在传播和宏扬伊斯兰文化,维系和巩固民族信仰,培养宗教人才,提高穆斯林大众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代以来,随着信仰群体文化意识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现代科学知识、民主意识、教育观念的传播和发展,在许多方面对经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的传统经堂教育仍然以培养宗教职业者为目的,“培养出来的人知识结构不合理,重宗教知识,轻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内容较为陈旧,只注重阿文经典的研习而忽略了语言的交流功能,满拉往往只会用经堂语气细讲经典,缺乏对经典的汉语阐释和总体把握,综合知识缺乏,影响了穆斯林大众对伊斯兰教的深层次理解。
     近年来对清真寺经堂教育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传统经堂教育的教材、内容、方法、目标、管理等都显陈旧。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大致思路。但大多清真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满拉汉文化水平低,大多阿訇本身只有经学而无汉学,教学体制很难一下子改革,经堂教育目前只集中在少数清真寺中,许多沿用传统经堂教育的清真寺满拉少,流失率高,培养的学生在讲“卧尔兹”(演讲),宣传国家政策时不能满足坊民的需求,社会知识欠缺,只能承担宗教义务,不能提高教民的整体素质。
     2、新式经堂教育
     据调查,现在部分清真寺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把现代教育与经堂教育进行了结合。具体来说清真寺采用了学校制教育模式,实行学年制,对学员进行分班编排,制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保留经堂教育严谨学风的基础上,注意对阿拉伯语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采用现代经注学教材,招收满拉严把文化关,要求有初中以上水平。这种教育方式方兴末艾,初办时阻力很大,但现在群众基本上已接受,虽然尚处探索阶级,但较之传统经堂教育已有了很大改进和优点。
     (二)经学院
     经学院是国家创办的专门培养新一代伊斯兰教职人员的宗教高等院校。目前我国北京、沈阳、郑州、昆明、西宁、兰州、银川、乌鲁木齐、河北等地有10所伊斯兰教经学院。以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高伊斯兰教学识和大学文化水平的年轻阿訇为目标,采用全日制办学模式。大多以本科教育为主,学制4—5年。招收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并在清真寺学习23年以上的男性穆斯林青年学习。学院免费提供食宿及洗浴条件,并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毕业后发给大学本科毕业证。经学院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注重对宗教人才的全面培养,教师队伍的水平较高且比较稳定,现已成为穆斯林有志青年学习的重要场所。目前的主要困难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前几届学员大多都进人政府宗教、统战部门工作,也有少量出国留学的,现在毕业生中直接从事宗教职业,担任教职人员的仍然不多。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对学员尚没有完全认可,另一方面经学院教育脱离了穆斯林大众的宗教生活,单纯向学校教育发展,不重视与信教群众的接触和交流,因而其影响仍比较有限。
     (三)各种形式的阿拉伯语学习班
     作为穆斯林,大多数人都希望学习一些伊斯兰教的基本常识,传统的经堂教育以培养宗教职业者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广大穆斯林青年的宗教普及,把这一责任更多地推向家庭和社会。改革开放之初,信教群众曾经一度不分年龄段,一律可以人寺念经学习,这一现象与我国《教育法》中禁止18岁以下儿童人寺念经的规定相悖,因而自1982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来,人寺学习的满拉基本上都是青年人。也就是说如果要学习宗教知识只有等到18岁以后方可,且对各寺招收满拉的名额有规定,大多数青年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学习宗教知识,因而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清真寺阿语学习班应时而生,成为广大穆斯林间接获取宗教知识的重要途经。这些阿语学习班,主要可分为业余班和节假日班,男女兼收,分班编排,以学习《古兰经》、《圣训》、教义、教法等宗教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兼传播法律政策,深受各坊教民的欢迎,有些寺办夜校学员可达四、五百人。
     (四)阿拉伯语学校
     据了解,目前在宁夏、甘肃、云南、山西、内蒙、青海等地都有规模不等,层次不一的阿拉伯语学校。除宁夏同心阿拉伯语学校是政府正规办学,属中等师范类学校外,其他阿校大多也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被批准为初、中等语言学校或专业技术学校,以学习语言为主,兼授文化课和宗教常识。招收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穆斯林青年学子,实行学校制教育,全封闭管理,学制一般为3—5年,各个学校视具体情况学生人数不等,大的有三、四百人,小的有二、三十人。一般一年级学生较多,越往高年级人数越少,每年还招收插班生。师资力量也有差异,有些学校各科教师配备齐全,学历大多以本、专科毕业生为主。尤其是阿语人才大多都是留学回国人员,口语、翻译水平都比较高,有些人已出版了大部头译著。
     (五)民族幼儿园
     近年来,在回族穆斯林聚居区还出现了一些民族幼儿园。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在回族教育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家长因为饮食、风俗习惯等原因,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普通幼儿园中去接受启蒙教育,现存的部分民族幼儿园又远离穆斯林社区,孩子的接送很不方便。因而,许多地方开始兴办民族幼儿园。这些幼儿园除教授一般的幼儿启蒙常识外,还开设了英语、阿拉伯语等语言课程,使孩子能学习到简单的宗教知识,很受广大穆斯林的欢迎,许多幼儿园初办时人满为患,近年来随着更多的民族幼儿园的出现,这一现象得到了缓解。现在规模较大的幼儿园人数可达二、三百人,小的有四、五十人。
                     四、调研材料分析
     为了获取第一手材料,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方法,开展了田野调查,主要对宁夏和甘肃两地民族宗教管理部门、各级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及部分伊斯兰文化教育场所(包括三座清真寺、两个经学院、两个阿拉伯语学校)和社会青年作了细致调研,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493份,收回率为89.6%。以下是调研的具为了进行对比分析,调研中对其他民族也一并作了问卷调查,但回族仍占绝对多数。
     (二)、伊斯兰文化教育兴起的原因
     除了以上谈到的回族注重双重文化的学习,尤其是伊斯兰文化的学习及兴办教育是回族的优良传统之外,民间办学的兴起还有回族伊斯兰教育本身不发达,学习宗教知识的途径较少,方法、手段、内容较落后,对宗教的信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的特点有关。
     首先,广大穆斯林比较关心教育问题。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都比较关心宗教的教育问题,宗教知识的医乏,教育体制的落后,已成为广大穆斯林非常忧虑的问题。比较而言,社会青年更为关心宗教的“团结安定”,这一点有别于其他群体。
     第二,有限的宗教知识学习途径,是伊斯兰文化教育兴起的重要原因。
     清真寺的满拉、经学院及阿拉伯语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学习的场所获得比较系统的宗教知识。然而,对于广大普通青年,家庭的宗教教育对他们的影响较大;也有12.7%的人对宗教的了解只是道听途说。由于家传口授式的宗教传承方式、道听途说式的知识积累方法和有限的清真寺学习机会,使多数人没有形成系统、理性的宗教知识,宗教知识贫乏,容易造成盲信盲从现象。
     第三,清真寺经堂教育方法落后,教育面较小,满足不了广大穆斯林对宗教知识的渴望。对这一问题的选择没有一项超过半数,可见认识还不太统一。然而本应该是广大穆斯林接受宗教教育合法场所的清真寺,由于。洛守传统,抱残守缺,许多人对此都有看法,改革经堂教育的要求比较强烈,即便是清真寺里的满拉也有许多人主张“实行现代教育来代替经堂教育”。
     第四,宗教教育滞后,缺乏高素质的宗教职业者,青年一代宗教信仰淡化,是伊斯兰文化教育兴起的又一原因。
     穆斯林社区内部对伊斯兰教的遵从尚好,但脱离社区和伊斯兰文化环境的人,不但出现了对宗教修持仅能部分遵从,而且也有完全放弃了信仰的情况。按地区比较,西北回族的信仰比其它地区的虔诚;按调查群体比较,对宗教有所了解,尤其是系统学习了宗教知识的人信仰稳定,而普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由于缺乏宗教知识,接受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义,及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明确表示不信仰宗教的人较多。这一调查结果对我们过去认为回族“全民信教”的观念提出质疑。
     无论其父母的信仰如何,上表中表示“不信仰”和“半信半疑”的大学生占29%,这一结果与表8中反映的“青年人宗教信仰淡化”的情况正好符合。
     第六,民族地区的普通学校由于缺乏民族特色,严格实行宗教与教育的分离,给民间办学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吸引力。
     不可否认,与学习优秀,能考上大学的回族学子相比,以上三个群体本身的汉文化水平比较有限,对于他们不上普通学校的原因我们并不能完全接受问卷的调查结果。但对于宗教意识较强,家庭教育严谨,宗教气氛较为浓厚的青年来说,他们深知穆斯林应该追求两世(今世和后世)幸福的道理,因而渴望能学习到宗教知识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五、对目前各种伊斯兰文化教育形式的认识与评价
     (一)清真寺的教育和学习
     清真寺教育要加快传统经堂教育改革的步伐,使传统教育方法尽快与现代教育结合,以适应青年人学习的特点。甘肃临夏新华寺的作法值得借鉴和学习。新华寺现有满拉80人,本地学员占1/3,省内其它各地及外省学员占2/3,基本上都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本寺实行学校制教育,学制四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同时鼓励学员通过考试向临夏市伊斯兰教协会申请满拉结业证。通过学习,学员打下了良好的阿拉伯语及宗教知识基础。此外,由于宗教实践机会较多,毕业学员中有的直接出任其它清真寺的阿匐;有些利用自己的阿语优势,从事翻译工作或出国深造。据了解,该寺除实行学校制教育,管理严格外,教学内容中已在传统经堂教育课本的基础上,加人了新教材,尤其在教义学、经注学、圣训学、修辞学等专业课中,比较重视采用最新的教材和方法来引导学员,使他们能用现代科学知识阐释教义。新华寺还开办了夜校,招收穆斯林男性,分14个班,有400人左右。女性分早、晚两轮进行授课,每轮三个班,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妇女。主要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基础知识。其次,该寺还利用寺办学习班普及宗教政策和法律知识,适当讲授文化课,使之成为扫“三百”(文盲、法盲、教盲)的民间教育基地。这种作法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学习特点和生活节奏,尤其是业余学习班,给白天忙于工作和家庭事务,没有时间系统学习宗教知识的广大穆斯林提供了机会,因而很受坊民的欢迎。
     (二)经学院教育的成功与得失
     l、成功之一——政府重视,经费保证,设施齐全。这是经学院办学的硬件,稳定了教师队伍,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成功之二——办学目的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措施有力。
     相比较而言,伊斯兰教经学院教育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学习计划执行,从培养目标、学制、目的、教学内容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以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为例,自1985年成立以来,共毕业、结业各类学生、学员1140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77人,其中四年制本科生83人,一年制宗教人员培训班40人,一个中青年阿訇进修班40人,另有预科班学生14名。学院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对新时期阿匐的培养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宗教操守、文化学习、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以下目标和要求:必须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遵纪守法,德才兼备,响应祖国号召,维护民族尊严;培养学生自觉地尊重和关爱他人,讲文明,讲礼貌,讲道理,讲团结,讲实话,讲职业道德;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互帮互助,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每日五番拜功;每天晨礼后集体诵读一刻钟的《古兰经》,把背诵《古兰经》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严格要求各级各类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爱岗敬业;认真学习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知识,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学院开设的全部课程。在突出宗教特点的同时,按照普通大专院校教学要求,规范地组织教学,使学生毕业后成为具有较高文化修养、高层次、高学历的新一代宗教教职人员:严格按照《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守则》、《课堂规则》等规章制度来要求和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立志学成后从事宗教职业;使学生转变传统的谋职和谋生的思想观念,自食其力,勤劳致富,自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步发展,并能带领一坊穆斯林群众共同致富。
     3、成功之三——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设置合理,课时分配科学。做到了阿汉并重,经学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具体如下:
     (1)阿语经学类共六科十二门:《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报刊阅读》、《阿拉伯语语法》、《古兰经诵读》、《古兰经注》(索夫沃)、《圣训》(利雅德)、《圣训学》、《教法》(非格海尔巴达提)、《教法学》、《教义学》、《先知传》、《伊斯兰教简史》。总计2160学时,占总课时的56.07%。
     (2)汉语文史类共计九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回族史》、《阿拉伯各国概况》、《中国革命史》。总计1080课时,占总课时的28.04%。
     (3)政策法律类共计四门:《邓小平理论》、《法律》、《民族宗教政策》、《时事政治》。总计252课时,占总课时的6.54%。
     (4)其它类共三门:《英语》、《计算机应用培训教程》、《体育》。总计360学时,占总课时的9.35%。
     4、成功之四——正确对待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院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正确处理专业教学与汉语文化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宗教操守与政治思想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努力使学生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正确处理课堂与课外的关系,充分利用音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切实准确的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语交际情景;利用课外时间,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阿汉互译、朗读、背诵、演讲、故事会、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知识竞赛、文艺联欢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课堂上讲述,课外实践的良性循环。
     5、成功之五——教师队伍稳定
     学院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0人。近年来还吸引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及沙特麦地那大学的6名毕业生来校任教,充实了教师队伍和教学梯队。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在提倡尊师重教,提高办学条件,明确办学方向,规范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伊斯兰教界的普遍承认,学员对此也有反映。
     正是基于经学院历年来的努力和实践,学校制教育已被广大穆斯林,尤其是穆斯林青年所接受,对经学院教学的评价中,前两项就占了86.1%,大多数学生也主张经学院今后要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人能接受正规的学校制宗教教育。
     6、问题及对策
     根据调查,经学院今后如果能在招生时严把质量关,解决好毕业生的毕业分配问题,按照既定的以培养宗教职业者和青年教职人员的目标发展,增进同清真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给学生宗教实践的机会,加强与信教群众的沟通,逐渐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经学院将会真正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培训和教育出符合穆斯林群众宗教需求,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中阿兼通,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兼顾的新型宗教教职人员。
     (三)阿拉伯语学校的生存与出路
     1、阿校兴起之因
     民办阿拉伯语学校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部分穆斯林知识阶层对清真寺经堂教育失去信心,清真寺教育培养出的人只会用经堂语讲经,没有掌握阿拉伯语,丧失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传统的经堂语气只能在阿匐和满拉之间交流,讲解经典时一般人听不懂:经堂教育教材陈旧,缺乏现代科学知识;教学方法落后,有些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在短期内掌握的知识,经堂教育要学很长时间;教学内容单一,只重经典而不重视现代文化等等。其次,学习阿拉伯语可以用标准语言朗诵《古兰经》,可以出国深造,获得工作机会;可以翻阅阿文资料典籍,有益于研究工作。再次,普通中学及普通高校,甚至是民族学校、民族院校中学不到有关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识,也是阿拉伯语学校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以上三个选项都与学习伊斯兰文化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尤其是后两项占总人数的86.6%。穆斯林由于对伊斯兰文化的青睐,在外语的学习中,非常喜欢阿拉伯语,大多数人学习语言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履行宗教功课,完成宗教义务,参加宗教活动,其次才注重语言的交际和文化交流功能。
     2、社会对阿校的认识
     据调查,现在各地的阿拉伯语学校规模不等,层次不一,缺乏稳定的办学经费和教师队伍,教学大纲各异,教学目标不太一致,学生水平和素质也参差不齐。但学校管理严格。校风良好,学生遵纪守法,没有抽烟、喝酒、打架、偷盗、欺骗等不良恶习,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精神面貌较好。据调查,各阿语学校的生源都比较广泛,有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大多数同学认为“阿语学校办得很好,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因而主张今后仍需扩大办学规模。
     阿拉伯语学校作为一种语言学校,来此学习的青年基本上都是穆斯林,正是他们对自己宗教语言的认同才有了来此学习的动力。我国许多从事伊斯兰教研究的工作者也深感不懂阿拉伯语的缺陷,看不懂经典和阿语资料,容易说外行话,造成误解。其次,有些阿拉伯语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很多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这也是吸引求学者的重要原因。
     3、个案调查
     以甘肃省临夏中阿学校为例,该校初创于1998年,1989年8月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正式认可,获得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二十年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中阿并授,富有民族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分男校和女校两部,有回。撒拉、东乡、汉、藏等民族的541名学生(其中男校221人,女校320人)在这里学习,生源达20多个省区。学校现有专职教师近40人,其中有许多阿语教师是回国留学生,另外还有本校培养后留校任教的。据调查,办学二十年来,已毕业近2000名学生。毕业生中,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出国留学的达118人,有的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在其他各地阿拉伯语学校任教;有的被聘为企、事业单位的翻译:有80多名学生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有18名学员分别考人各地伊斯兰教经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人才。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让更多的穆斯林青年面向社会,给广大辍学、待业的有志青年重返校门的机会;培养为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技能,发展民族经济,研究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中阿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主要招收各地区初、高中往届毕业生,实行“二二学年阶段制”,即学制四年,第一阶段主要学习阿拉伯语、语文、民族常识、品德、法制、体育等课程,学完可结业,学习优秀者可进人第二阶段分专业学习。其中,阿拉伯语专业学习阿语精读、泛读、语法、会话、听力、翻译、写作、民族常识、计算机、英语、体育等课程;民族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学、汉语、阿拉伯语、古兰学。圣训学、教义学、法学、修辞、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男校和女校的课程设置上略有不同。   课时分配上,每学期612学时,四年总计为4896学时(其中有些课程未开设,如女校的缝纫课就有198学时;有些课程因师资缺乏坚持得不彻底,如回族史,占72学时;汉语课,占432学时。)
     临夏中阿学校实行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有行政和教学校长各一名,机构建制为“三处一室”,即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和教研室。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临夏中阿学校制度总汇》收集了35项规章制度,内容涉及行政、教学、财务、学生、总务等各个方面。
     4、困境与出路
     缺乏办学经费、学校设施简陋、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内容不规范、缺乏详细的教学计划,是目前各个阿拉伯语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阿校自身的努力,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上,可参考经学院的作法。另一方面寄托于社会各界从政策、经费、师资、教材设备等各方面予以关心。有关部门还可以组织召开类似于云南省伊协和伊斯兰教经学院于2000年8月召开的经堂教育研讨会,“对阿语学校的培养目标、教材设置、毕业考核、学校规模、教学方法、招生范围等各方面进行讨论,取得共识。
     其次,阿校要挖掘师资,加强汉语、历史知识的教育和国家法律政策的学习,培养语言、宗教、文史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使其成为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学识渊博的新一代青年,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才智,游刃有余。另外,部分在各方面尚不太健全,师资、资金、生源等比较紧缺的学校,可采取联合办学之路,避免资源和人才的浪费,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阿拉伯语学校的出现在民间教育中应该是一件好事情,使许多因种种原因未上普通学校的青年有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机会和场所,减轻了社会负担和就业压力,培养了阿语人才和遵纪守法、爱国爱教、有专业、有特长的穆斯林知识青年,这一点必须要承认。阿校并不象有些缺乏调查人士所言是传播新教派和宗教极端思想的阵地,并自己本身极端地提出坚决予以取缔等主张,此举必将伤害穆斯林的宗教感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对抗和冲突。因而对阿校今后主要是从各方面予以指导,使其教育体制规范化、科学化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从下表中得出结论。
     多数人对阿拉伯语学校的办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对其不满原因并不在于该不该存在,而是怎样才能办得更好,更成功。
       (四)妇女和幼儿的伊斯兰文化教育
     妇女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其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行为准则,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育好一名妇女,就能教育好一个家庭,家庭的幸福和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因而,妇女教育应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临夏中阿女校在这方面作出了典范,建校二十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700多名毕业生,先后有2500多人在学校接受过教育,在穆斯林中造成很大反响和认同,为穆斯林家庭的幸福,社区文化的建立,传统道德的烙守作出了贡献。正是她们的努力和成功,各地才出现了一批穆斯林幼儿园或民族幼儿园,使幼儿教育也逐渐展开,这对减轻穆斯林的家庭负担,提高回族学龄儿童的人学率和民族的整体素质都有好处。
                     四、简短的结论
       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现状喜忧参半,回首民国时期各地的办学,对照今日教育的勃兴,两者之间竟然如此雷同。回族教育的话题整整谈了一个世纪,至今仍然徘徊于前人的认识水平上,并且很多认识仍然未超越前人。其中自然有诸多因素的限制。然而民族对教育的自觉程度较低,群众之间往往因为教派之别,门户之见互相排斥隔膜;教育基础差,底子薄;穆斯林文化水平低,对外交流少,眼界不开阔,思路不敏锐:缺乏高层次教育人才和宗教职业者;经济贫困,思想保守等等因素,都制约了伊斯兰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向更高水平迈进,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还将在长时期内摸索前进,成为广大穆斯林日益关注和争论的话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21 13:36 , Processed in 0.0355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