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规范死刑证据采集 赵作海式冤案有望终结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2

听众

4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5-31 08:55: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国家规范死刑证据采集 赵作海式冤案有望终结
2010年05月31日03:11第一财经日报田享华我要评论
在赵作海案余热未消之际,包括公检法在内的国家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的相关问题。

针对近年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办理死刑案件的实际办案中存在的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和非法证据排除尚有不尽规范、不尽严格、不尽统一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下称“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称,“从总体内容和框架来看,这两个规定是全新的,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创新和突破。”

而刑事诉讼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也在《法制日报》上表示,上述两个规定对刑事证据收集、审查、定案等各个环节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程序的救济和制裁上完善了法律体系,也完善了我国刑诉法的立法框架。也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从粗放走向精细的一项重大举措。

两个规定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证据”。据了解,我国现行的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的规定只有8条。14年来,这8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原则、笼统、操作性极差的弊端,因此也导致了一些刑讯逼供、以口供为本的办案方式的出现,由此导致一些冤错案件的发生。

一名资深刑辩律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有类似“命案必破”的传统,这样一来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隐瞒重大罪案;二是张冠李戴,草草结案。而近期发生的赵作海案,法学界和法律界都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糊涂案,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按照规定程序来办案。

而这次两个规定的出台,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就特别强调了对死刑案件应当实行最为严格的证据要求。正如五部门有关负责人所称,死刑案件人命关天,在认定事实和采信证据上绝对不容许出任何差错,必须把好死刑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使办理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其中,在制度上的保证就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它就突出了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的排除规则。通常,非法言词证据包括实体违法,如以刑讯逼供取得口供;程序违法,如侦查人员违反规定单人取证(应该至少是双人取证)。对于程序违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实践中一般均应补正、完善。而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8 17:42 , Processed in 0.0399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