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起源于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族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9-5 17:3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国乌孜别克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伊宁、喀什、乌鲁木齐、莎车、叶城、木垒、奇台等城镇。

乌孜别克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金帐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在他统治时国力强盛名声大振,乌孜别克人的称号由此而来。乌孜别克人在我国史书中被称为“月即别”、“月祖伯”,他们最早居住在中亚地区,我国的乌孜别克族人是从中亚迁来的。大约从14世纪起,由乌孜别克汗及其继承人扎尼别克汗统治的金帐汗国与我国元朝政府友好通商,由此出现大规模的商业往来。明朝时期的商业往来就更趋繁荣,互派使臣和官家商队至洪武28年从不间断。16、17世纪,许多乌孜别克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大批地来到新疆的喀什噶尔、伊犁、阿克苏、乌什等地进行商品贸易,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一些乌孜别克人就在这些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到了18世纪,从中亚迁入新疆的乌孜别克人逐渐增多,乌孜别克人足迹所到之处,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留居地,乌孜别克人定居的地区也由南疆扩展到了北疆。乌孜别克人在新疆定居后,一般集中居住在一条街或者一个居民点里,保留着乌孜别克族的语言及风俗习惯。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形成了今天新疆的乌孜别克族聚居区。

乌孜别克族的语言文字

我国的乌孜别克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维吾尔语、塔塔尔语十分接近。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由于新疆没有乌孜别克文字出版社,所以其作品多被译作维吾尔文发表。乌孜别克族的文字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长期交往过程中互相融合,现在我国的乌孜别克族地区普遍说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

乌孜别克族的生产技术

我国的乌孜别克族一直保持着其擅长经商的民族传统,最初他们沿用传统的经商方式,用驼队往来于天山南北之间,一部分乌孜别克商人还保持着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关系。到19世纪末,乌孜别克商人出现了分化,开始有了大小商人、商贩的差别。乌孜别克族商人的经贸活动,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业是乌孜别克族的又一重要产业,纺丝业是乌孜别克人经营的主要行业,另外他们的工艺品制造和雕刻也很有民族特色。也有一小部分乌孜别克人从事农业、园艺业,他们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喀什、莎车、巴楚、和田、阿克苏和北疆伊犁等城市的效区。

乌孜别克族的宗教信仰

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乌孜别克族的先民曾信奉过袄教、萨满教、佛教、摩尼教等,从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时代开始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禁忌和礼仪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8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定居新疆后,他们便建造了一些较大的清真寺,形成了宗教活动的中心。这些清真寺是当地伊斯兰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类宗教职业者是伊斯兰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如阿訇、毛拉、卡孜、阿拉木、伊麻木、买曾等。

乌孜别克族的音乐

乌孜别克族人民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音乐、舞蹈在民族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说唱音乐、民间器乐、民间古典套曲五种。乌孜别克族的民间音乐曲优美、节奏明快、韵律婉转动听。有齐唱、独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尤以独唱为主,有的歌手自唱自奏,有的则是由一人伴奏,一人演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民间歌曲分为抒情歌曲和歌舞曲,民歌歌词内容极其广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黑眉毛的姑娘》最为流行。乌孜别克族民间说唱音乐也十分丰富,可用各种乐器伴奏,如《埃尔帕米希》、《古鲁黑拉·苏里唐》等。

乌孜别克族的民族乐器种类很多,以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其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琴造型独特,音色柔和优美,最为动人。“独他尔”、“热瓦甫”、“打甫”和“手鼓”等,在构造、演奏技巧和音响效果方面与维吾尔族乐器基本相同。

乌孜别克族的舞蹈

乌孜别克族舞蹈形式多样,舞步轻盈、身腰柔软、双臂优美、节奏明快。表演形式很多,有男、女单人舞,单人独舞,也有双人舞和集体舞。与维吾尔族舞蹈相比,乌孜别克族舞蹈的手臂动作主要在腰部以上,多为两步、三步舞,而维吾尔族舞蹈上下都有,且大多为四步舞。“抖手”、“转手”、“晃手”、“弹指”的运用在乌孜别克舞蹈中最具特色。舞蹈中常用挺胸等方式和眼神的不断变化,强烈地表现舞蹈所演示的内容,以及舞蹈者的心情。乌孜别克族的手鼓舞以手鼓伴奏,节奏明快,如空谷荡音,具有十分别致的风格。而“铃铛舞”是以舞中铃铛作响而得名,舞蹈者以脚步踏节拍,在不停的旋转中发出清脆的铃声。《阿衣江》、《乌帕尔》、《他纳瓦尔》、《迪里哈拉奇》、《木那佳提》、《哈拉增》等都是乌孜别族流传甚广的民间舞蹈。

乌孜别克族的美术

纺丝业是乌孜别克人主要的手工业,他们生产的“哈纳瓦特艾特莱斯绸”、“浩占德伯克赛木绸”、“古里拜莱绸”等丝织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尤其是“艾特莱丝绸”更负盛名。

乌孜别克族的工艺品制造和雕刻,也很有民族特色。乌孜别克人用金银铜等金属制造各种雕像,上面镂刻各种动物形象和花纹图案,做工十分精美。另外乌孜别克族妇女用各种金丝线绣的花帽和一些装饰用品,都是精美的工艺作品。如“托斯花帽”,绣有白色“巴旦木”纹样,呈白花黑底,古朴大方。“塔什干花帽”则色彩对比强烈,火红闪耀,如盛开的花丛。

乌孜别克族的娱乐

乌孜别克族长期和兄弟民族杂居相处,传统体育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相同,充满着塞外淳朴、粗犷的乡土气息。

叼羊是乌孜别克族在马背上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多在婚礼或喜庆节日举行。叼羊活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又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体育竞赛。参加叼羊的人数可多可少,比赛通常分两队。比赛开始后,参赛者蜂拥而上,一个个冲向山羊,两队展开激烈的争夺。最先抢到羊的骑手飞驰而出,冲出重围,后面的骑手不甘示弱,紧追不舍,飞马上前争夺,夺得难解难分。骑手根据情况有时会把羊扔给同伴,有时又被对方夺取。在比赛中,经反复多次较量,小羊数易其主。最后,得胜者会获得丰厚的奖品。叼羊还可以两人单叼或者群叼,但以分组叼最为常见。

赛马是深受乌孜别克族人喜欢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主要是比赛马跑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马的距离有长有短,长的可达30公里。参加赛马的骑手多为12、13岁的男孩。参赛的马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良马,一般在赛前两三个月就要开始进行特殊的训练。赛马场原为直线,现改为环形赛场。赛前领队带领骑手绕场两周,同观众见面。坐骑经精心打扮,额头翘起如小妞的总角,鬃毛被编成辫子,扎上鲜艳的绸带彩线,长尾打结卷起。由赛马派生出障碍赛、飞马拾物、马上射击、劈剌、马球等。

乌孜别克族喜爱摔跤的历史非常久远,相沿成习,逐渐发展成节日喜庆、欢聚娱乐的体育项目。乌孜别克族的摔跤比较自由随意,大家聚在一起,围成一圈,只择较松软的土地,就可摆开架式摔上几跤。摔跤时不分体重级别,有时一跤定胜负,也有的是三跤两胜制的。凡有伤害对方的动作都算犯规。

“嘎里特克”,又称击木,是19世纪中期由俄罗斯人和塔塔尔人于引进伊宁的。由于这一活动场地和器具的要求简便,又可以增强臂力,有利于培养目测和判断能力,不久就在伊犁地区普及起来。到了近代,逐渐成为乌孜别克族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击木比赛的器具都是用木棍制成,分小木柱和击木棒。小木柱长18厘米,直径约5厘米,每队五根,共十根。击木棒长80厘米,一端粗一端细,一头直径约7厘米,另一头直径约5厘米。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击木棒。场地长22米,宽约6米,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接两条边,中线两边隔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起步线。场地两底线中心点各划3米见方的区域作摆木区,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击木比赛分两队进行,每队人数相等,单数、双数都可。比赛开始,一方队员依次从另一方摆木区初击线后面向本方摆木区内摆成圆形的小木柱掷击。掷击时,只要将任何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外继续掷击,直至将其余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然后再另摆一个图形,再从初击线处开始掷击。先击完所商定的某一图形的队或人为胜者。如果先击的一队首先掷击完小木柱,后一队在最后一轮中也紧接着击完,以所剩掷击棒多者获胜。

乌孜别克族的文学

乌孜别克族的文学分为民间口头文学和作家文学,口头文学主要在神话、民间故事、民歌、英雄史诗、叙事诗、谚语、格言等,流传下来一大批优秀作品。寓言诗《母驼和羔羊》、《猴子和木匠》、《乌龟和蝎子》等,不但富有哲理,而且生动、诙谐,史诗《阿勒帕米西》、《坟墓中的孩子》、《希拉克》、《妥玛丽丝》、《阿依苏鲁》等,主要描写了古代乌孜别克人英勇抗击外族入侵的故事。

作家文学的产生,把乌孜别克乃至整个中亚文学推向了新高峰,对形成和巩固乌孜别克文学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如格律诗注重轻重音、声调、韵脚、复韵等,使诗句流畅,琅琅上口,流唱至今。如著名的民主主义诗人——扎克尔江·哈勒穆罕默德·福尔凯特,他创作的《赛登柯雅拜——赛雅德》愤怒地谴责了黑暗的封建势力。本世纪40年代杰出的青年诗人波拉勒·艾则孜的《祖国的风采》、《母亲与女儿》、《美丽的新疆》等爱国优秀诗作及长篇叙事诗《帕尔哈德和希琳》都是乌孜别克文学中的精典之作。

乌孜别克族的饮食

乌孜别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制品,蔬菜吃得较少,多吃羊、牛、马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和奶茶。乌孜别克人的主食主要有抓饭、馕、纳仁、烤饼、海勒哇、包子、抓饭、烤包子、凉面等。馕的做法与汉族的烤烧饼相似,用面粉略加盐水稍稍发酵后烤制而成。许多人在面内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内软,称为油馕。此外还有肉馕、窝窝馕、片馕等。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将茶水煮沸,加入鲜奶烧煮,煮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与奶交融,然后再加适量食盐即可。奶茶里既有茶又有奶,又的还有酥油、羊油,既解渴又充饥,真是一种可口而又富于营养的饮料。

抓饭是乌孜别克族招待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用大米、新鲜羊肉、清油、胡萝卜、洋葱等原料做成。先将肥嫩的羊肉切成小块用清油煎炸,然后放入洋葱和胡萝卜丝,加盐、孜然等佐料后在锅内炒,加适量水,约20分钟后将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焖约三四十分钟。这样做出的抓饭油而不腻,极有营养。餐前主人先拿来精工细做的洗手壶和接水盆让客人依次洗手,然后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食。抓饭也有不放肉而放葡萄干等干果的,俗称甜抓饭或素抓饭。

“纳仁”是乌孜别克族极富民族特色的食物,由肥牛肉、羊肉、风干的马肠或熟肉干、葱头、盐、味精、面粉、皮芽孜为原料。做法是先将煮熟的肉切碎,和煮熟的面片或米饭搅拌在一起,盛在盘中,再加上皮芽孜,洒胡椒和酸奶子,搅拌混合,用手抓食。这种食物一般只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才做。

海勒哇是乌孜别克人一年四季均要食用的一种老幼兼宜的食品,制作的原料主要有羊油、面粉和白糖。做法是将羊油放在锅内用文火烧热,把面粉倒入油锅中,用勺子反复搅拌调成糊状,等面粉变黄直到熟了的时候,再把白糖水掺入调匀即可食用,色、香、味俱全。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乌孜别克人喜爱的传统小吃,做法精细。首先将羊肺、羊肠且清水洗干净,把已经洗好的面筋,用清水拌成面糊,挤入羊肺叶,接着灌入清油、食盐、孜然粉调成的汤汁,扎紧气管,即成面肺子。米肠子是将大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和大米搅拌在一起,放入适量的胡椒、孜然、食盐等调料,拌成馅,然后再把馅灌进羊肠子里,扎紧两头,即成米肠子。一般把面肺子和米肠子一起放在锅里煮,煮熟后切成片,蘸上酱油、醋、辣椒面食用,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口感极佳,是上等的民族风味小吃。

乌孜别克族的居住

乌孜别克人房屋建筑很有特色,顶楼呈圆形的称“阿瓦”,有的屋顶用铁皮盖着,防止漏雨或积雪融渗。玻璃窗、木门成拱形,这种房屋带有明显的乌孜别克族古老建筑艺术的特征。由于居住的自然条件不同,南北疆的乌孜别克族房屋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北疆的乌孜别克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房屋高大宽敞,四面用砖打底或包裹,屋顶稍微有一点倾斜,屋檐用红砖或青砖装饰,堆砌成各种花纹图案,具有古朴的伊斯兰风格。这种住房一般都有延伸的廊檐,夏季可在檐下吃饭、会客,冬季可避风寒。南疆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为平顶而稍有倾斜的长方形土屋,土墙很厚,在室内墙上挖有壁龛,壁龛周围用雕花石膏镶砌各种图案,可存放各种摆设和用具,室内的横梁木柱上刻有各种图案。冬季一般用壁炉取暖。各家多在庭院里搭葡萄架,牧区的乌孜别克人均住毡房。

乌孜别克族的婚恋

乌孜别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通婚范围主要是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严禁同胞兄弟姐妹以及同吃一个母亲乳汁的男女通婚,可以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族人通婚,但不能与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过去乌孜别克族还盛行近亲结婚,而且还有“兄亡弟及”的转房习俗。按照乌孜别克族的传统习惯,儿女中年长的未婚,年幼的不可先婚,即在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出嫁前,弟弟不能娶妻。

按照传统习惯,乌孜别克人在结婚前,男方要多次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在女方同意之后,男女双方都要请亲友吃饭,商定婚期。在未结婚之前,如遇节日,男方要给女方送礼,包括布料、食物及日常用品等。在结婚的前夕,男方还必须给女方送去布料、食品等礼物,既有新娘的,也有其父母的。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父母要到女方家中与女方父母共同商议邀请客人名单,然后发送请贴,正式邀请亲友前来参加婚礼。

结婚仪式是在女方家举行,双方父母出面招待客人。先吃抓饭,然后男方父母向亲友表示感谢,并请亲友为新郎新娘祝福。在结婚当天的下午,新郎的妹妹等,也来新娘家。在她们进门时,女方要铺“巴炎达孜”,即一块白色的长布迎接,并将糖果分给她们所带的孩子吃。晚上举行结婚典礼,仪式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在举行仪式的前一时刻,媒人要向双方父母协商“讨休钱”,结婚仪式完毕后,新娘去婆家。

婚后第二天,新娘家要派人来送“伊斯力克”早餐,并在家中举办“胡吉尔克派克”(联欢会),新郎家在下午要举行揭面礼,婚后第三天,新娘的父母举行“恰利拉尔”,宴请新郎及其父母亲友等人。婚后第四天,新郎的父母为表示答谢,也举行“恰利拉尔”,请新娘的父母亲友作客。至此,结婚仪式才告完成。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大多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最多是祖孙三代居住在一起,没有四世、五世同堂的现象。子女结婚后,就与父母分居,独立建立新居。父母对子女有命名、养育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养老送终的义务。家庭财产由父母支配,儿子成家时,父母分给一部分家产,女儿出嫁时也可以获得一份嫁妆。遗产由直系亲属继承,妇女在娘家也有继承权,但所得财产比男子少一半。如果没有人继承遗产,遗产就捐给清真寺。

乌孜别克族实行土葬,丧葬程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乌孜别克人死后,要马上告知所有亲友。参加丧礼的男人在腰间扎一白带,妇女在头上扎一白带。死了年幼者,只告知直系亲友。埋葬前还必须为死者净身,净身后用白布裹住尸体,放在“塔吾提”里,抬往清真寺,由阿訇为死者诵经祝福。埋葬后,在原来净身的地方放一个花盆,点一盏长命灯。从这时起,这间房子不能住人。埋葬七天之后,儿女方可脱孝服。在死后的四十天、七十天、一百天,都要请阿訇诵经。周年内的每个“主麻日”,每个星期五亦要做小型的“乃孜尔”。

乌孜别克族的节日

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努肉孜节”、“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苏曼莱克”,其中以“肉孜节”、“古尔邦节”最为隆重。

努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每年阳历3月22日,乌孜别克族人民都要欢度努肉孜节,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努肉孜节时,乌孜别克族都举行一种称为“苏麦莱克仪式”的传统聚会,在农村,人们还要用麦苗熬制“苏麦莱克”粥。在熬制过程中,人们围成一圈,载歌载舞。熬好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将粥分发给大家。

圣纪节,又称毛吾来提节,圣纪节是阿拉伯语“冒路德”的意译,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节日期间,各清真寺装饰一新,人们一大早就去清真寺听阿訇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是乌孜别克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肉孜”是“斋戒”的意思,伊斯兰教教历9月为斋月,斋戒期间,凡成年穆斯林教民每天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两餐,白天绝对禁止饮食。至9月29日或30日看到新月的第二天为开斋节。老弱病幼、孕妇等可不守斋。节前每个乌孜别克族家庭都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食品,节日期间人人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拜访,走亲访友,互致赛抗木(问好),表示祝贺。虔诚的信徒日出以后还要到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肉孜节,国家规定乌孜别克等民族放假一天,欢庆佳节。

古尔邦节,“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身”,俗称“献身节”,又称“宰牲节”,该节日在肉孜节后七十天。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他惟命是从。正当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深为感动,特派人送来一只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安拉。从此以后,就有了宰羊祭祀的古尔邦节。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杀牛,做各种食品,馈赠亲友,款待客人,亲友、邻居互相邀请吃饭。乌孜别克族除了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外,还举行体育活动,尽情欢乐。“古尔邦”节一般持继三天。

苏曼莱克,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宗教活动,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一、二月份举行。据说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届时,乌孜别克族人用麦粒碾成粉,做成“阿里瓦”(一种甜面食)一类的饭食。这种食品必须由许多妇女共同制作,做完后以家庭为单位,全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食用被视为神圣之物的“阿里瓦饭”。

乌孜别克族的禁忌

和别的民族一样,乌孜别克族也有许多禁忌。他们不吃自死的牲畜,不吃猪肉、狗肉、驴肉、骡肉,不吃动物的血。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座。家庭人口多的,还分席用餐,妇女和孩子另设一席。许多食物可用手抓食,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现在大都改用筷子和匙子,但仍有些妇女和孩子,尤其是在牧区,仍以手抓食。吃饭时还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不能在人面前擤鼻涕、大声说话,否则会认为不尊重人。乌孜别克的饮食习惯与维吾尔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似,都受到宗教信仰的重要影响。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大声喧哗、咳嗽等。外人不能随便进入新婚夫妇的房子。妇女生产时,丈夫不能进入产房;产妇在七天内不得外出。谁家生了小孩,都要向亲友报喜,亲友一定要备礼相送;在产后的第二天给婴儿命名,一般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给孩子命名,或是请阿訇或某些宗教人士命名。生产后十一天要宴请亲友,亲友向婴儿送礼物,母亲把婴儿抱出,放入摇篮。四十天后,给孩子行“洗礼”。对于伊斯兰教教徒来说,““古兰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教徒要遵守念、礼、斋、课、朝五功。清真寺和”麻北“(墓地)是十分清净的“圣地”,路过“麻北”不得随地吐痰,更不可在其附近大小便。

乌孜别克族的风俗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平常见面都要热情问候。尊重老人是乌孜别克人良好的传统,吃饭时要请老人坐上座,走路要让老人先行,相聚时请老人先说话。乌孜别克族还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要热情招待。

乌孜别克族的杰出人物

马合穆德·麦赫穆尔(?—1844),诗人。马合穆德·麦赫穆尔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诗人,在作品中,总是无情地鞭笞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麦赫穆尔的作品在乌孜别克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穆克米(1850—1903),诗人。穆克米继承了乌孜别克前代古典作家的创作传统,并以自己杰出的作品从题材内容、 艺术手法和语言形式等方面,丰富了乌孜别克的文学宝库,并将乌孜别克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敢于抨击一切黑暗势力,歌颂劳动人民,具有明显的民主倾向。穆克米在乌孜别克族的诗歌史上竖起了一座高大雄伟的丰碑。

扎克尔江·哈勒穆罕默德·福尔凯特(1858—1909),新疆浩罕城人,诗人,1896年定居于新疆莎车。福尔凯特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特别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诸如音律、韵脚、声调等。因此,他的作品以流畅优美见长,至今在乌孜别克民间被谱曲传唱。《释放你的猎物吧,猎手》是福尔凯特具有代表性的杰作。作品愤怒地谴责了对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残暴的压榨与迫害,寄托了诗人追求自由解放的理想。福尔凯诗是乌孜别克族文学中上的一位艺术巨匠。

再娜甫·斯的克(1930—),女,祖籍原苏联乌孜别克斯坦玛尔古兰市,现为新疆喀什人,著名的舞蹈家。1947年毕业于喀什师范学校,1949年被录取为新疆歌舞团舞蹈演员,1950年至1952年在省文化干校深造。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新疆乌孜别克文学会副主席。195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舞蹈会演中,所表演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打鼓舞获一等奖。1956年作为新疆文化代表团成员,赴苏联怀孜别克斯坦、士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5个共和国演出,表演的舞蹈《打鼓舞》、《盘子舞》、《项碗舞》均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创作的舞蹈有《春天舞》、《棉花》、《伊犁赛乃木》、《塔里木姑娘》、《头巾舞》、《葡萄架下》、《纺织厂的两姐妹》等20余个,她用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歌颂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

主题

3

听众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

21
发表于 2010-9-5 18:08:05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民族的风土人情是重要的资源!有机会一定多走访走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20 14:06 , Processed in 0.0378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