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蜂蜜营:吉林回族的原初印记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3

听众

5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10-11 15:0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蜂蜜营:吉林回族的原初印记

                                                       (回族)马鸿超 (回族)石彦伟

     徊游在一方地域的记忆深处,往往会因了感官上的刺激,引发某种别样的心境。单说这“蜂蜜营”,只消吟味这充满诗意的名字,眼前就仿佛流出一条“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的长河。河中是蜜香流溢,河畔是蜂歌不绝,勤劳质朴的白帽养蜂人长居野外,与蜂花为伍,酿蓄了“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的史话。

蜂蜜营的养蜂人,正是最早踏上吉林这片黑土地的回回人。

早在清朝初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把长白山列为“满洲发祥圣地”,为供奉祖先、庙坛,沿袭了祖先喜食蜂蜜的习俗。1627年,皇太极下旨在乌拉城(现今吉林市乌拉镇)设置安官,专司采捕长白山区椴树蜂蜜、松子、东珠、鳇鱼等贡品。1657年(顺治十四年)正式建立打胜乌拉总管衙门,每年都要派出大批蜜丁进贡山采捕椴树蜂蜜、蜂王浆,严密封装送京城“恭呈御览”后,留在内务府内果房收存,专供皇帝食用。椴树蜂蜜以色浅味佳、结晶后白而细腻闻名,而由当时的韩大将军统领的回族屯落蜂蜜营,便是专为皇家“扑打蜂蜜”的蜜场所在地。

“只知蜜之甜,谁知甜之源。枯燥餐风露,只为采花甜。”这首小诗大概是诗意描画之外的养蜂人更为真实可触的境况写照。虽说蜂蜜也是回族人所爱的美食,尤其到了斋月,更得谨遵圣训的穆民大众之欢迎,常以此作为开斋时的点品——然而,与回民族众多传统手艺相比,至少是对于关东回民来说,养蜂制蜜委实称不上特色与专长之属。可以想象,蜂蜜营的回回人,在当时尚属塞外边疆的苦寒之地,迫于生计,年复一年辛苦恣睢地为统治者尽献蜜食,这份甜香之余的苦涩与隐忍,恐怕也只有先民自己堪以体会了。

关于蜂蜜营的蜜场,定然有许多可供追忆和品评的掌故,可惜却难以找到可靠的文字记载,只能在那一抹虚幻的蜜香中遥想罢了。不知到了何年何月,那蜂蜜营,却不再以养蜂为业,大抵是改朝换代,再无那帝王对蜜的渴盼。如今我们所见的这方水土,是一派青山绿水、绿茵如盖的繁茂之景。回回人尘封起古老的蜂箱,养起了更加亲切心爱的牛羊。于是那名噪一时的蜂蜜营,倒无辜地演起“空城计”来,只在颇有意味的名字之中留下一个民族青涩而清苦的胎记,供后人冥想与纪念。

翻阅东北的地方史志,对回族的历史影迹记载甚少,这使得回族在这块凄凉寒冷的黑土地上,常常以背影寂行于世。《满华回教》中有这样零星的描述,称东北回民于明末清初“自华北或蒙古方面陆续越长城而移入……为数为最少,有断云零雨之势……迨至清顺治八年颁布移民制令,则回教人有被混同汉人移来者……然似昙花一现”,故此可见,追溯起吉林乃至东北回族脉络的丝丝缕缕,似乎并不是易事。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一封泛黄古旧的纸文在蜂蜜营屯的出现,使得考证有了突破性的转机。这是清朝政府兵部发给一个叫段应龙的回民的《书札》,段姓家族的后裔段德有保存了这份珍贵的史料,并将它带到蜂蜜营屯,于是,吉林回族的原初印记由此逐渐清晰,一串封藏了多年的家族密码,终于获得了破译——
《书札》中包含着两段札文,如是:

“兵部为钦奉上谕事,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上谕,马承荫差来赉奏,段应龙前往起程之时,预先奏闻,应给札赏,赉着交兵部,钦此。
“查,据马承先供内称,段应龙原系伪游击,相应援以游击,札付户部,取缎两匹赏给可也等因。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绿头牌启奏,本日奉旨依议,段应龙着急速前去,钦此。”

原来,《书札》中所称马承荫、马承先两人,皆是马雄之子。马雄是宁夏固原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职固安提督,“三藩之乱”时驻军广西,附乱“三藩”。清政府为了招抚,授其子马承荫游击衔,命其前往劝降。康熙十七年(1678年)马雄病死于雒容(广西鹿寨),两子率军降服,清廷赐马承荫将军敕印,但降服官兵发遣各地。段应龙是马承先麾下的游击,属于被发遣者。

补遗的背景是,自顺治十六年(1659年)以后,东北便成了清王朝发遣流犯之所。仅吉林境内,便有宁古塔、吉林乌拉、三姓、伯都纳(今松原市宁江区)等流人落脚之地。被发遣者多被恩赐到吉林“斩草占荒”,屯垦种田,或者被编入官庄充当壮丁,或者被发送到船厂充当造船匠役,或者被发遣到各驿站、柳条边台充当站丁和台丁,从事驰送文报、查边立栅、修壕等苦差。段应龙的发配之地,便是位于吉林九台县胡家乡、辖管于打胜乌拉总管衙门的蜂蜜营,这里当时尚无人烟和耕地,“森林遍野,草木葱茏”,却是“扑打蜂蜜”的上佳之所。按照《书札》中所述,段应龙发配起程前,应是先到户部领了赏锻,享受了游击衔待遇,便怀揣着这份天朝发放的身份凭证,来到了蜂蜜营。按《书札》的落款时间推算,他到达蜂蜜营的时间应该是该年(1679年)年底。

这是有史料记载的定居吉林最早的回族人口。

据当地回民传说,“蜂蜜营”这个洋溢着老回回味的地名,是段姓回族定居后才逐渐形成的。最先到蜂蜜营一带落户的有段、唐、于、张四大家,“领官牛种官地”。那时,称段家为“段大千爷”,称唐家为“唐拨什户”。这四大家都入旗了,被编为“旗下人”,“随旗当差”,地位上自然也就与普通的“民人”有了区别,虽住在一个屯子,但一东一西,不得杂居。后来在乾隆年间迁入的回族韩姓,便未入旗人,是为民人。

自回民足迹踏进蜂蜜营屯之后,周边的红石屯、宝山屯、山前槐屯、前央屯,相继都有回民迁入。这五个屯落近则三五里,远则不过十几里,屯屯相连,被称为“吉林北五屯”,是回族先祖最早进入吉林的地域。与此同时,西北亦有回民到吉林经商,但未定居下来;直至乾隆以后,自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省区才有大批逃荒与闯关东的回民来吉林求食谋生。这些自由流民沿着驿道和江河两岸,分散到九台、吉林、永吉、双阳、伊通、扶余等地,以农业生产为计,有的买荒自耕,成为“买山户”;有的则如蜂蜜营“四大家”一样开发官荒,成为“占山户”。除蜂蜜营外,吉林省较为著名的回族聚居地还有双阳县的双营子回族乡:先有回民开垦的大营子村,后有小营子乡。地名中简简单单的一个“营”字,彰显的却是回回民族强大的内聚力和认同感。

回回人的生活离不开清真寺。随着清代回民村落的形成,清真寺也相继在吉林各地建成。既然蜂蜜营有了吉林回族的先驱,也就建起了吉林境内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蜂蜜营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起先在张庄子河岸边建起一座平房,是颇为简易朴陋的。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遭遇山洪暴发,该寺被大水淹没。洪水退后,当地回民挨家挨户募捐筹款,用两年时间重新进行了扩建,气势宏伟,工艺精湛。

大殿为七檩接架,前廊檐后出厦,殿脊高高隆起,飞檐四出,檐下挂有铜制惊鸟铃,微风吹动,发出清脆悦耳之声,愈发衬其幽静肃穆。廊檐下紫红色明柱脚下,垫有鼓形白玉柱脚石。殿内可容纳三四百人作礼拜。大殿后侧的望月楼分为两层,与大殿相通。望月楼的窗户上边有大青方砖刻制的“礼塑先天,清真古教”8个大字。寺的色调青绿,有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石碑一座,正面碑文记载清真寺自康熙年立地基的范围,捐款施地人的姓名及所施地范围。碑的背面首部刻有阿文“都瓦宜”。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多次出资,对“文革”期间遭受破坏的清真寺加以维修,并将之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又投资1000万元,对该寺进行项目规划,不日将建成集清真寺、穆斯林文化馆、《古兰经》石碑、回族民俗家园于一体的伊斯兰风情园区。蜂蜜营清真寺,已经与胡家乡地区的高丽城遗址,奇石各异、林峰叶茂的鸡冠山形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以新异雅美的风姿恭迎着八方来客。
如果说在蜂蜜营这个村子,诞生了吉林第一户回族人家,落成了吉林第一座清真寺的话,那么回族小学的创建,则是蜂蜜营创造的第三个喜人耳目的“第一”。

光绪十四年(1888年),当地秀才张亮坤在蜂蜜营办起一座回民私塾,由蜂蜜营清真寺的阿訇、乡老及当地一些知名人士筹集经费,在清真寺东租了三间草房作为学馆,招收回族儿童20余名,取名为“蜂蜜营私塾”,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四书》,还有大字(书法)和珠算等。办学经费及塾师年薪由学生纳费和群众募捐解决。这就是现在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蜂蜜营回族小学的前身。

宣统三年(1911年),私塾更名为“国民私塾”。1916年改为官办,1933年易名为“蜂蜜营国民义塾”,1935年迁址到“大上屋”,1938年改名为“蜂蜜营国民学会”。此间正处于东北沦陷时期,学校被迫进行奴化教育,“九三”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学校设两个复式班,学生也增至62人。新中国成立后,蜂蜜营回族小学校迁移到清真寺附近,屡经拨款翻建,办学条件渐好。到1985年,该校的班级由2个增至7个,回族教师由2名增至13名,回族学生由70名增至225名。学校虽还不大,却是一个历史悠久、几经沧桑的百年老校,为当地回族儿童开启了智慧的天窗,把他们送进了更高的知识殿堂。

家谱是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体现着血脉的延续、文化的传承,甚至道德力量的传递。在研究吉林省回族历史的过程中,资料的匮乏往往成为最艰难的阻力,而回族中医韩来馨于上世纪80年代献出的《韩门门谱》,无疑成为照亮吉林回族历史隧洞的第一道曙光。这位老中医就是蜂蜜营人,将家谱公之于世时,已然八十高龄。这也堪称是蜂蜜营在吉林回族的历史潮海中波翻浪卷、淘沙拣金的又一贡献。

韩姓是吉林回族的大姓,据这份门谱所载,韩门“始祖西地萨拉人氏”,如今推断极有可能是指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聚居区。汉文史书中的撒拉族曾有“撒喇”、“萨拉”、“萨拉回”等多种称谓和书写,韩姓又是撒拉族的“根子姓”,“十个撒拉九个韩”,因而谱主先祖来自撒拉族地区是可能的。由于门谱前三世失传,难以确切了解韩门到达中原的时间和身份地位,可以获知的是,从第4世起韩门三支分居各地,谱主这支到山东济南府禹城县韩家寨;另两支则分别迁往河北沧州韩家石桥和河南归德府葛家庄。明清两朝,韩门出了不少朝廷命官,至今在吉林回族中流传着“韩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的佳话。家族从何世起,缘何开始衰落,谱中没有明示,只是粗略地记载了几位始祖涉入吉林的足迹,如第13世(实际是第16世)支派韩谦,清嘉庆朝吉林拔贡;第14世(实际是第17世)支派堂兄韩金全,清咸丰朝吉林腰站外委;堂弟韩金魁,清咸丰朝吉林武生。此外,各支派再无为官记录。据谱主韩来馨推断,韩门应是从第13世祖(实际上是第16世)起,于乾隆朝求食东北,定居蜂蜜营子。现今在蜂蜜营村,仍可见到韩门祖坟。

时光在暗香浮动中流转嬗变,蜂蜜营当年无限壮观的酿蜜盛状,已然消散在关东的风尘之中,可它在吉林回族历史上捧献的“四个第一”和那些遥远温润的原初印记,却如同椴树蜜一般“穷味之美,极甜之长”。应该记住这个回族村庄美丽亲切的名字,透过它的古老面纱,我们听到了黑土地上的回回祖父那粗砺旷远的诵咏,和回回祖母凄美忧伤的歌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13-3-15 05:08: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25 20:01 , Processed in 0.0397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