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5|回复: 2

回回民族精英的一代风采(上 下)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3

听众

5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10-13 14:49:33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春天,灾难深重的大西南各族人民终于迎来了翻身解放。中央人民政府组织西南少数民族访问团离京赴西南,表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和亲切慰问。

  中央少数民族访问团团长

  1950年8月,中央西南少数民族访问团由夏康农、王连芳分别为正、副团长的云南分团到达昆明。云南“回联筹备小组”在正义路南城清真寺,召开全市回族群众大会,各阶层人士3000余人,热烈欢迎来自首都北京的亲人。夏康农、王连芳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关怀和慰问,颁赠毛主席亲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群情激奋,全场欢声雷动。

  深入基层了解民意

  中央访问团深入基层了解民情,通过“回联”邀请回族知名教长、阿訇以及其他阶层知名人士座谈,要求打消顾虑,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与会者痛陈百年来回回民族的悲惨遭遇,杜文秀领导反清失败后,遭到清军大屠杀,至今百年,元气未复。国民党统治时期,横遭歧视,某些官员甚至公开称回族为“回匪”、“回乱”,侮回教案,层出不穷……回回民族“因贫致愚,因愚致贫”,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不已。今虽获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然而经济文化落后,人才缺乏,要求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帮助发展文化教育,广开就业就学门路。

  及时向中央反映群众的呼声

  与会者反复申诉杜文秀领导云南回民起义,建立大理反清政权,坚持斗争18年之久,震撼西南半壁。并非回汉相互残杀,更非“回逆作乱”而是联合各民族人民并肩战斗,与太平天国遥相呼应,共同反对清王朝的专制暴政,与金田起义、辛亥革命同一性质,回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土地财产被没收,流离失所。而历来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叛逆”,“逆回之乱”,沉冤莫白。要求党和人民政府给于昭雪,肯定回民起义反帝反封建义举,明令褒扬杜文秀,责令滇西地方政府清朝发还当年没收的回族“逆产”,以兴办回族文化教育事业。中央少数民族慰问团对回族人士的呼声,深表同情支持,郑重表态一定要如实转呈中央有关部门,以实现广大回族群众的夙愿。

  首次云南回族知识分子座谈会

  王连芳还应邀与回族知识分子、干部、大、中学生座谈。笔者敬陪末座,情景历历在目。解放初期,为了提高思想认识,掀起政治学习热潮,《社会发展史》是主要读物之一。开宗明义第一章是“从猿到人”,内容说美国一个小小的达顿城里,一位名叫哥斯布的青年教师被控告,说他犯了罪,因为他向学生说人是猿猴进化的。严厉的起诉书指控:“人是猿猴进化的,那么上帝在哪里呢?”接着批判这是剥削阶级的观点,他们不承认从猿到人,而荒谬认为自己高贵的“蓝血白骨”……回族广大知识分子、群众同样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是对“从猿到人”的说法难以接受。有人根本不相信,提出猿既在漫长过程中不断进化,世界上应当存在“半猿半人”或进化到各个阶段的猿人……现代猿是不是已停止进化?还有猿又是什么动物进化的……提出一系列奇谈怪论求教,王连芳不作正面回答,风趣地说:“从猿到人只是一个学术问题,信不信由你,不牵涉其他。”在一阵欢笑和掌声中结束,人人心情舒畅,卸掉了思想包袱。

  多民族省的艰巨工程

  云南是多民族地区,大小民族有26个之多,据1993年普查人口统计,全省总人口为3885.3万人。其中汉族2599.2万人,占65.9%,少数民族人口128万人,占33.1%。解放前,各民族人口分布,均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少数民族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与世隔绝,刀耕火种,仍过着原始部落生活。有的地区属于土司、头人统治,这些民族上层人物拥有自己的武装,形成独立的“夜郎小国”,唯我独尊,历来仇视“汉官”,成见极深。今要在这些地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取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普遍信任。清除对“汉官”(民族工作队)的仇视,教导他们听毛主席的话,走共产党的路,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意识形态工程。

  深入边疆宣传政策

  王连芳率领民族工作队深入边疆地区,让党的光辉照遍少数民族的村村寨寨。土司、头人,少数民族参观团走出大山,见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选派的男女青年进入民族学院学习。使云南有的原始社会少数民族,一下子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自称“民族战线老兵”

  由于工作出色,卓有成效。云南省委书记宋任穷,省长周保中向中央请求将王连芳的南来的民族干部留在云南。从此,王连芳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云南民族事业,从13岁参加民族工作至2000年2月80岁与世长辞,王连芳自称“民族战线老兵”,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首任云南民院副院长

  1950年11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培养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云南民族学院相继筹建,院址选在昆明北门外原南菁中学,1951年8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王连芳受命为云南这所新型学院首任副院长,代表学院号召全体师生:“好好学习,在毛泽东旗帜下,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发展而奋斗!”

  傣族人称“波涛比老王”

  王连芳除了在民院抓思想、抓教学之外,还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边委副书记、省民委副主任,成年累月奔波于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把党的温暖送给千家万户,西双版纳傣族群众亲切地称呼他“波涛比老王”(胖大爹老王)。

  回回民族干部的表率

  当时,民族干部队伍中少数回族干部抽烟、酗酒,还有的打破肉食禁忌,自以为进步和革命,在群众中影响极坏。王连芳严肃批评,反复强调作为一个民族干部,连自己民族的生活禁忌都不尊重,不恪守,群众看不起,怎么接近你,怎会听你的话,要求立即改正,回归到本民族之中。王连芳作为回族领导干部,一生严于律己,不抽烟,不喝酒。宴会祝酒时,不得不以一般饮料或茶水代酒,深获回族群众的好评,视为回族干部表率。

  敢于直言的好干部

  王连芳从幼年就投入抗日战争,后来领导渤海回民支队配合八路军转战冀鲁等地,歼灭了大量日寇。毛主席钦点“回支”不再参战,转入地方民族工作。建国后,王连芳来到了云南,从此扎根云岭之南,将自己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各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他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于冒风险,敢于直言,处理重大民族事件实事求是,显示他的真知灼见,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浩劫被关八年

  十年浩劫,人妖颠倒,王连芳受到冲击,先后被管押8年,小女儿被迫害致死,全家8口人分居在7处。他曾沉痛回忆:“沙甸事件”发生时,他们一群老干部正在蒙自草坝农场监督劳动,残遭迫害,人人悲愤但又无可奈何。

回回民族精英的一代风采(下)

  向国家领导人直言“沙甸事件”真相

  1978年5、6月间,王连芳重新出来工作,在北京期间,他特向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汇报了“沙甸事件”,以及“文革”中云南少数民族遭受灾难情况,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同情和支持。

  中央批准为“沙甸事件”平反昭雪

  党中央批准中共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党委联发(79)7事情文件《关于沙甸事件的平反通知》,原定(以沙甸为中心的反革命武装叛乱)的结论应予撤销,这个事件中涉及的广大回族干部群众应予平反。经反复查证,否定了“非法秘密组织”、“妄图背叛祖国”等不实之词。

  代表云南省委处理善后事宜

  经云南省委研究决定,委派王连芳处理“沙甸事件”,他代表云南省委,结合善后处理,宣布彻底平反,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沙甸的兴旺繁荣铺平了道路。

  平凡昭雪后首次圣纪

  1981年2月沙甸大清真寺在废墟上建成。为庆祝大寺落成和平反,沙甸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圣纪活动,当年沙甸回民还不富裕,却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接待全国各地前来祝贺的回族弟兄、山区少数民族。大寺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万恶‘四人帮’,血腥屠杀我回民,乐园变焦土,血染玉带河,仇恨刻心间;英明党中央,平反昭雪申正义,废墟换新颜,光照凤尾山,恩情重千古。”一位来自内蒙的喇嘛,亲手为清真大寺献上“哈达”。

  加强民族团结是长期的任务

  王连芳当时反复强调:“‘沙甸事件’虽然平反,但根据历史教训,‘沙甸事件’所造成的在各民族人民心灵上、感情上的隔阂与创伤在短期内是不易消除的。我们必须清楚地注意到历史上的民族纠纷,往往影响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现实中民族关系的紧张,也容易纠缠历史上民族纠纷的旧账。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再教育,正确对待历史上的民族纠纷,增强民族团结,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发人深思的忠言警告

  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全国城乡,一些回族的村寨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手工业),艰苦创业,建厂房、金属加工、搞运输、贩运土特产、种植经济作物……一部分回民先富了起来,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建华居,置汽车。也有一小撮人,利欲薰心,不走正当途径,不顾国法、教法,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甚至走私贩毒。严惩毒品贩子公审会上,戴白帽的回回罪犯特引人注目,大大损害了回回民族的形象。还有的回族青少年也染上了毒瘾……王连芳痛心疾首,视察回族地区时大声疾呼:“发横财必遭横祸”,这句话撞击着不少人的心灵。王连芳还严重警告,不重视对下一代的思想教育,放任自流,“回回民族必将在舒舒服服中自我消亡”……言犹在耳,发人深思。

  教育回族分清合法与非法的事物

  某地一些回民自恃人多势众,上山砍伐其他少数民族树木,双方剑拔弩张,一扬械斗势所难免。王连芳赶去调解,砍树者认为他是回回,一定会袒护他们。王连芳严厉地质问:“如果人家来你们村寨里砍树,你们怎么办?就穆斯林来说,不得主人口唤(允许),乱砍人家树木据为己有,算不算哈拉目(非法)?不信去请教阿訇。”最后责令将树木送回去,赔偿损失,并向人家道歉。

  参加回族简史座谈会

  80年代,王连芳几次去兰州、西安、银川、西宁、乌鲁木齐等地看望“回支”老战友。一次王连芳应邀到银川出席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王老特在宁夏宾馆召集当年“回支”老干部座谈,在会上动员健在的老干部抓紧写亲身经历的革命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一份革命遗产,以教育年轻的新一代,同时要求继承"回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不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保全革命的晚节。

 提议创刊《回族研究》

  自拨乱反正,全国回族史座谈会先后在南北各地召开过10次,王老先后出席7次。经他提议,创刊《回族研究》,发行国内外。王老又提议编写《回族通史》,创立中国回族学会,组织和发展一支回族学研究的专业队伍。

  《与阿訇共勉》的题词

  1991年8月,王老特为经学院高级研究班题词《与阿訇共勉》:“奋发学习,经书皆通。爱国爱教,教育穆民。劝勤劝俭,致富安定。协商调解,团结各族。遵纪守法,从国天命。为人师表,回胞尊敬。”

  率团访沙特和阿联酋

  1993年11月,应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斯兰青年世界协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斯兰救济委员会邀请。云南省宗教局组成云南省穆斯林友好访问团,由王连芳任团长,省宗教局长纳忠伦任副团长,省民族理论学会会长马品珍、经学院顾问林仲明、教师马仲刚任团员,一行5人,经香港飞往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东道主对昆明伊斯兰经学院和云南穆斯林现状极感兴趣,表示将尽可能给予必要的经济援助。

  率团瞻仰“先知清真寺”

  访问团转乘汽车赴沙特阿拉伯,在麦地那瞻仰了“先知清真寺”、先知穆罕默德陵墓。后又去麦加圣地进行“副朝”。并就经学院迁建以及留学生奖学金与关部门交换了意见。受到阿拉伯政府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

  无私无畏的一生

  2000年2月25日,王连芳在昆明与世长辞,终年80岁。噩耗传出,三自迤各族人民无不同声哀悼。中央统战部电唁:“王连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为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唁电:“王连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他担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献计献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呕心沥血的珍贵史料

  王连芳晚年虽疾病缠身,仍笔耕不辍,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专著有《回族工作的回顾与期望》、《云南民族问题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问题论文集》、《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他通过我省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尤其他的云南民族工作回忆,更是呕心沥血,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匿名  发表于 2010-10-14 08:21:59
好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8

主题

3

听众

3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0-23 14:34:00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3-28 22:25 , Processed in 0.0544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