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伊斯兰教圣墓

[复制链接]

71

主题

3

听众

119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8-9-28 03:1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之最泉州行: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丰泽区灵山 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


查看原图 来源:



查看原图 来源:



伊斯兰教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灵山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伊斯兰教何时传入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泉州,学术界尚无定论。明朝晋江人何乔远《闽书》,据传 说记载,唐武德年间(618?/FONT>626年),穆罕默德派他的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其第三、四门徒遂留泉州传教,逝世后葬泉州灵山,称圣墓。这是伊斯兰教传入泉州的的最早传说。但是谨严的史家大都不赞成此说。史家认为,8世纪后半期阿巴斯王朝奠都巴格达以后,在头一百年间,经济繁荣,被称为“地上天堂”,对印度及中国的贸易尤为注重。9世纪中叶,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考尔大贝的著作中,纪录了中国南方的四大贸易港,泉州为其一。唐天宝年间(742?/FONT> 756年),泉州的海外贸易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盛况。唐太和入年(834年),唐文宗下诏对福建的蕃客“宜委节度观察常加存问”。唐会昌年间(841?/FONT> 846年),泉州的海外贸易发展到“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繁盛局面。大批的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客商到达泉州贸易,伊斯兰教伴随着贸易传至泉州。

查看原图 来源:



伊斯兰教圣墓


    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一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

查看原图 来源:


查看原图 来源:


    现存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高约3米,回廊中的几根石柱颇似织布的梭子,古建筑专家称之为梭形柱,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廊内有历代石碑5方,正中为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立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碑刻,记述两位先贤在法厄福尔时代(学者考证:“法厄福尔系古代阿拉伯对唐朝皇帝的称呼”)来到这个国度;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来此墓祭告行香后属下为之立的记事碑,上刻:“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杏,望圣灵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墓上的石亭系1962年重建,墓周围还有一些历代的伊斯兰教徒的石棺墓,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断。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手推能晃,俗称“风动石”,明代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球”三个大字。这块风动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风动”。
    伊斯兰教圣墓已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史迹。


圣墓传说


    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这就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最早传说,而传到泉州更是传说纷纷。
    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患难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从南洋、阿拉伯等国来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突然受到了破坏,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堆积如山,不能顺利出口外销。外来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和香料等进口货物也无法起卸,沸腾的泉州港顿时冷落窒息。
    就在这没有驱鳄良策之时,忽有吏部官员奏书:“西方大食国圣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创始人,有四大门徒在中国传教,听说四人法力高强,烈日难灼体肤,雨水不湿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灭,定有驱鳄之神通.”
    于是唐高祖李渊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头缠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席坐顶礼。大唐皇帝问治鳄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启奉:“真主降示经典,吾等奉天传教,如善恶恶,驱鳄何难。”便朝西膜拜,口诵经文,举手一招,御苑右树忽移庭前,复一挥手,树还原处。众皆骇异。四人合掌大笑,为首的一人称:“盘根古树尚能招之即来,挥之而去,何况游动的水族鳄鱼”皇帝大悦,即封四人为“贤人”。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荣、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到泉州来驱鳄。
    三贤、四贤到了泉州果真率领众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号,诵读古兰经文,其中一人拨剑遥指鳄群立鳄鱼蠢动浅滩,另一人双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鹰鼓翼而来,盘旋空际,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击中鳄鱼,不死则伤,只好逃离泉州湾。泉州湾又恢复正常的海运。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多人,他们有的还保留着回教的习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衔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象初月一样纯洁。这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主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他们的这举动表达了对真主的尊从。还有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纪念。



伊斯兰教在泉州的传播

   
    五代时,泉州刺史五延彬“多发蛮舶,以资公用……郡人藉之为利,与招宝侍郎”。20世纪70年代,惠安出土10世纪波斯蓝色瓷瓶碎片。这表明10世纪泉州与波斯贸易频繁,伊斯兰教伴随传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缺乏直接的证据。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置市舶司,随后设立来远驿、蕃坊。蕃学,并允许创建清净寺和建立外国人墓葬区。于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纷至沓来。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7年 ),“泉南请建蕃学”。时居留泉州的“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蕃人巷”。所谓“蕃人巷”,即蕃坊。据现存通淮街圣友寺里的《重立清净寺碑》云,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波斯“有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者,自撒那威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南城”。有一位波斯穆斯林叫施那威(波斯人有以其籍贯地名作名字的习惯),为了让在泉州贸易、传教的外国穆斯林能够安心生活,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泉州东郊山坡上,购买土地,剪除杂草,夷铲其瓦砾,“则广为窀穸之坎,且复栋宇,固以垣墙,严以扃钥,俾凡绝海之蕃商有死于吾地者,举于是葬焉……生无所忧,死者无所恨矣……是奖大有益于互市……生无所忧,死者无所恨矣……是将大有益于互市”。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日本佛教僧人庆政上人到泉州开元寺学法,带回阿拉伯文字的伊斯兰教诗歌。在泉州后来也发现多方南宋末年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墓碑,他拉的身份有的是贵族,有的是教长,有的是商人。宋末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蒲寿庚,因协助政府击海寇有功,授官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制置使,掌握财产“巨万,家僮数千”,成为导元倾宋的主要力量。

  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伊斯兰教建立马木鲁克王朝,势力大振。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旭烈兀在大马斯革的第三次西征军被马木鲁克王朝,击溃而东归,开始了来南宋的过程。元军把大批穆斯林各族人民作为战利品,南下福建的邵武、福州和泉州。如元大德元年(1297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赛典赤·异密·乌马儿,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时省治设泉州。

  随着蒙古西征的东归,许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通过海上贸易通道,把伊斯兰教向东传播。苏门答腊岛是东西交通的中转站。自 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的100年间,大量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涌向泉州。他们在泉州建清净寺、设蕃坊。如也门人奈纳·欧默尔教长和波斯人加麦尔丁等人各造一座清净寺。据泉州《重立清净寺碑》载,元代泉州城内的清净寺“增至六七”座。元至正七年(1347年),摩洛哥大游历家、虔诚的穆斯林伊本·巴都他,以印度使臣的身份到泉州港,会见住泉州的波斯人蕃坊理讼师塔及爱丁,著名教长不鲁罕丁和开玛尔爱丁,以及大商人舍刺甫丁。

  早在南宋就寓居广州的阿拉伯人蒲开宗,原为占城富商。于南宋嘉泰四年( 1204年)以前从广州举家迁徙泉州。蒲开宗因贸易有功,被授予“承节郎”官衔,并于嘉泰四年任安溪县主簿。蒲氏长子蒲寿 #$%&,于“咸淳七年(1217年)知梅州”;次子蒲寿庚,景炎元年(1276年)“授福建、广东招抚使总海舶”。元初,寿庚累官至行省平章政事。寿庚长子师文,授官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氏父、子、孙的相继任官,对发展泉州的海外贸易,促进泉州伊斯兰教的传播有巨大的影响。伊斯兰马木鲁克王朝和中国的元朝,是泉州伊斯兰教传播的鼎盛时期。

  元至正十七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57-1366年),泉州港的波斯人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和市舶阿巫那,介入元末宫廷内讧的夺权斗争,泉州港巨额的税收,因此成为争夺的焦点。史称“亦思巴奚”战乱,泉州伊斯兰教受到严重打击。入明之后,朝廷宣布“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伊斯兰教受到严重摧残。明永乐五年(1407年),皇帝颁布保护伊斯兰教敕谕,泉州伊斯兰教得到保护,至今敕谕碑仍砌于清净寺墙上。

  明代,泉州回族内部出现了不少的儒士化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淡化伊斯兰教信仰,另一方面在儒礼所涉及的典章制度里,找到了儒、道、释、回四者最根本的共同点,即对天要敬、奉天、法天,对已要其心诚敬,其行明洁。如思想家李贽的二世祖林驽,娶波斯妇发为妻。宣德元年(1426年),其后裔在《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谴责先祖林驽“从妻为色目人”,家族中有人“从母为色目人者”。认为先祖信仰伊斯兰教是“迷于色目之俗而不能悟;不祖其祖而祖人之祖;不行其行而行夷狄之行;俾其子孙胥而为夷”。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李贽族兄林开先的祖母迭贞勤临终遗嘱云:“吾父……家袭清净之教,迨其将终也,授其祖教而嘱人以三日葬之……葬吾礼当亦如之”。迭氏逝世后,林开先,李贽等却认为“今乃欲如其命也,则有所大不忍者而侍其情。于是以周公、仲尼之道葬之”。这就是以儒家孝道取代伊斯兰教习俗。

  此外,明代儒林士子也以儒、道释的思想来附会伊斯兰教教义,如嘉靖间进士王慎中在《李母金氏七十寿序》里,诠释穆斯林金氏的妇道、教道,是她“一念清净真体”的结果。又如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李光缙《重修清净寺碑记》提出,“儒道如日中天,释道如月照地,余谓净教亦然。”进而从道教角度强调通淮街清净寺“峙文庙青龙之左角”,说“兹楼之胜,于文庙有关”。李光缙在《重修清净寺募缘疏》里,强调清净寺的重修要按道教“筹坎离而宅其中”。因此这次重修,是按道教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乾元、九天等来设计的。

  嘉靖、万历年间,泉州伊斯兰教势力衰退了,从通淮街清净寺的修缮即反映出来。如正德二年(1507年)的重修是靠一批穆斯林募捐进行的。隆庆六年(1567年),修木塔五层,是知府万庆捐俸,由住持夏东升等人董其役。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在大地震,寺楼颓其角,由知府姜志礼、知县李侍问捐俸重修,由住持夏日禹等董其役。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泉州大风,礼拜寺塔圯,再没有能力修复了。

  清代,泉州伊斯兰教有几次重兴,均由来官泉州的穆斯林捐资协助,并倡导教务。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都督陈有功、提标陈美等目睹泉州伊斯兰教式微,“即延师谏督我教门诸子,学经解篆”,重兴通淮街清净寺,重修灵山圣墓,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提督马建纪来官泉州,在礼拜教规。同治十年(1817年),提督江长贵来官泉州,自聘阿訇,倡导教务。但着江长贵离去,教务随之而颓。

  民国13年(1924年),许宝玉阿訇受北京回教总会的派遣,来泉州住持清净寺。时济南道伊唐柯三赠对联云:“清真乃吾教所宗,畏天命、畏圣言,应共守先贤训诲;孝悌是人伦之本,爱国家、爱团体,当更具有民族精神。”民国25年(1936年),成达师范校长唐柯三派毕业生张玉光阿訇住持泉州教务。按张阿訇自述,其时清净寺“势如孤庙”,教徒“未闻主麻之举”,“只知不食猪肉,其他皆无禁忌”。论人口,“仅信仰薄弱之回民十一户”;论经济,“则十舍九寒”;论人才,“更寂焉无闻”。张氏以旧礼拜大厅租与宰牛公司,以月租金倡办成达师范附设小学,有回汉学生一百多人。后改名清真国民学校,倡教务,复教者渐众。民国28年(1939年),在清净寺成立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福建省分会,到会代表六七百人。分会下辖白奇支会和檀江、陈江二个区会。省分会会址设泉州清净寺,出版《正源月刊》,宣传教义和抗日救国。民国29年(1940年),张阿訇辞世,唐柯三派金明增阿訇继任。民国37年(1948年),马厚恩阿訇继之,直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以清净寺为中心,教徒开展一系列爱国活动。如 1951年,创办清真民校,有回、汉学生一百多人。组织清真文工队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婚姻法、垦荒。以后又配合宣传“三反”、“五反”。又自编歌剧、相声,到前线慰问海防战士。1955年,成立泉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83年,召开泉州第二届穆斯林代表会议,黄秋润连任伊协主任。同年,清净寺进行全面修缮,从寺内迁出十多户长回民。1985年以来,从宁夏、安徽等地聘请阿訇住持清净寺教务,举办阿拉伯语学习班,翻译宋元时代阿拉伯文字石碑。几年来,接待多批中、近东地区的国家的大使、参赞来寺参观。1988年10月,中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文史工作谈会在清净寺召开。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机构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泉州,清净寺是考察的重点之一。1993年5月,泉州伊斯兰教协会主任黄秋润,参加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前往麦回朝圣。



泉州穆斯林的生活习俗

 

  泉州的穆斯林除遵守三大节日,即“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以外,又有“盖德尔夜”、“ 拜斋”和“游坟”的生活习俗。“盖德尔夜”是斋月的第二十七夜,称“廿八暝”,是真主颂降《古兰经》之夜。是日黎明,各家互油香,互道“苏卜”(言谢),是夜各家设盛宴团聚,并招待亲友。然后各家除在家里厅堂上点上一对红烛外,又一起到清净寺拜厅西墙壁龛(米哈拉布)前,点上大红烛,意味真主颁降《古兰经》是灿烂光辉的,又可驱邪消灾,迎祥纳福。接着穆斯林在清净寺沐浴、礼拜、祈祷,而阿訇则预先准备好香油和清炖牛肉,招待参加礼拜的人,直至深夜尽欢散。

  “拜斋”,即回历十月一日黎明,泉州穆斯林妇女摆出各样精美食品,然后聚集清净寺大、小净,换上节日盛装参加聚礼,在阿訇带领下同往清净寺附近穆斯林家里“拜斋”。宾主互道“色兰”(问安祝贺),客人入席,阿訇念经。然后主人请客喝清茶,品尝食品。即使是原来互有仇怨,亦须与集体到对方家中拜斋,通过拜斋可取得相互谅解,消除积怨,还是泉州穆斯林加强内部团结的一种良好风俗。

  “游坟”,是泉州穆斯林的扫墓风俗。开斋节上午,在拜斋后由阿訇带领,前往灵山圣墓。先集中三贤、四贤坟前行香朝拜,席地而坐,听阿訇诵读《古兰经》,然后散开到各自先辈或亲属的坟墓前点上安息香,在旧坟墓碑文字上描红,然后请阿訇到坟前念经,为亡魂祈祷。

  泉州的穆斯林禁止宰食没有角的牲畜,特别禁食猪肉。不食不洁及形状不端的水族鳞介,认为螃蟹横行,目鱼直挡,鲨、鲂歪嘴,故都不食,亦不饮酒。

  泉州穆斯林的订聘或婚礼,一般选定在“主麻日”举行,最贵重的嫁妆是《古兰经》。是日,男、女沐浴,在厅堂中悬挂《古兰经》。新郎到新娘家迎亲,同往清净寺,请阿訇主持婚礼。

  泉州的穆斯林称人死后为“归真”。早亡午葬,夜归真晨葬,停尸还超过三日。出殡仪式不用鼓乐吹打,不讲任何排场,不放声嚎哭,认为死亡是真主赐福往天堂、乐园。

  泉州穆斯林喜穿白、黑、灰三种颜色的衣务。男人喜欢穿白色裤,外加无袖专色襟上衣。妇妇则披戴白色盖头,老妇盖黑色盖头,中年或已婚妇女披戴白色盖头,未婚姑娘则披戴绿色盖头,以示区别。阿訇则头缠白布巾,身穿灰或黑、白的广袖布长衫。一般穆斯林头戴白色小圆帽,或黑、绿蓝等颜色六瓣尖顶礼拜帽。帽前正中绣上金黄色阿拉伯文字“真主至大”等。


伊斯兰教在泉州的社会影响


   宋元时代,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到泉州贸易,定居泉州,与当地汉人通婚,其后裔当地人称"半南蕃"。明朝中期,他们的人口繁衍,聚居点形成。他们有共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并且保留其祖先的伊斯兰教信仰,以当地汉语为其语言文字。伊斯兰教伴随海外贸易传入泉州,在文化方面留下深刻的影响。

   社会教育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7年),泉州建立蕃学。所谓蕃学,即授蕃客以其国之文字的学校,或授其以中国文字的学校。宋元时代,穆斯林蕃客船靠岸,即有舌人(翻译)登船说合,在舌人引导下参加市舶司举行的阅货宴、送行宴。此等舌人可能为蕃学所培养。古代每一座清净寺都是一座学校,阿訇教习阿拉伯、波斯文字。这种经院的教学形式,在泉州被长期沿袭下来,为伊斯兰教文化的长期流传提供了条件。明、清时代,泉州清净寺也教习"小儿锦",它是西北穆斯林创造的一种"经堂"文字,即用阿拉伯语字母拼写汉语,方便中国穆斯林学习《古兰经》和《圣训》。被聘请住持清净寺的阿訇,不论住持时间长短,几乎都办学员班,教习阿拉伯文字,对中阿文化交流起了沟通和桥梁作用。

  语言文字 泉州回族语言里,还保留着不少阿拉伯的痕迹,特别在穆斯林中更是如此。如星期五礼拜日,即沿用阿拉伯语音称"主麻"日;"阿含抹",即世称长老;"布伯"者,即主管;"安拉"即真主;"以玛目"、"阿訇",即教长,清净寺的主持人;"都哇",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也贴"即布施;"这那则",即殡礼;"塔布",即棺匣;"苏卜",即言谢之意;"色兰",即问安祝贺之愿;"夏赫",即长者。现今泉州保存数百方阿拉伯文字的清净寺碑和墓碑。这些都是阿、波穆斯林在泉州遗存的文字实物。现在,泉州穆斯林在过春节时,则在自家大门口贴上阿拉伯文字书定的"清真言"。

  雕刻艺术 现存泉州通淮清净寺大门门楼的三层穹顶,其建筑形式是仿阿拉伯、波斯和叙利亚清真寺的建筑形式。第一为藻井式尖拱穹形顶结构;第二层为藻井式龟背纹穹顶结构;第三层为甬道顶"拱拜"式圆顶盖。这座门楼混合伊斯兰和中国藻井式建筑艺术,是中阿合壁的建筑艺术佳作。

  古代,泉州伊斯兰教徒石墓大体可分为二类。其一是须弥座式石墓。一般有三、四、五层数种,一般由两块以上石头雕成,小孩墓则由一块石头雕成。石墓雕刻形式,源于印度佛教的浮屠,是印度佛教浮屠基础上的一种发展。石墓顶层一般作尖拱形状,正面浮雕"云月",此为阿拉伯的标志。其余四层一般由一至二块石头雕成,底层为如意状六足雕刻,第二层为缠枝花图案浮雕。这是混合罗马、希腊、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雕刻艺术于一体的作品。第三层为浮雕菩提树叶,为印度艺术。第四层往往刻《古兰经》文。其二是须弥座祭坛式石墓。是由多块雕如状。莲花瓣、挡垛石组成。石墓呈长方形,上部与下部对称,中间束腰,状如祭坛,墓平顶,竖墓碑。这两类石墓,其雕刻艺术发源于印度犍驮罗之建筑艺术,它是由公元4至5世纪的混有罗马、希腊、安息、波斯、印度的犍驮罗式的油撒孚择伊式的塔婆(浮屠)发展而来的。

  乐器 泉州古老的乐曲南音,以及著名戏剧梨园、高甲、木偶戏等戏种中,有一种重要乐器叫琐呐,声音清扬,音色优美,泉州人叫"暖仔"。西北穆斯林称为"苏尔奈",是从波斯传入的古老乐器。

  军持 军持是古代泉州的一种外销瓷器。"军持"一词,来源于印度梵语,意即水瓶。原为印度佛教僧人云游四方携带的贮水瓶。伊斯兰教传入南洋群岛和中国后,军持又为伊斯兰教徒所采用,用以盛水作为礼拜前的小净之用。因此军持成为伊斯兰教流行地区的一种销量很大的瓷器。蒲寿#$%&《心泉学诗稿·山中井》有"明月照我牖,独起携军持"句。宋元时代,德化屈斗宫窑,晋江磁灶士尾庵窑和蜘蛛山窑出产军持,泉州港成为大宗军持出口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20 07:40 , Processed in 0.0410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