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5|回复: 3

[真理探索] 古兰经与科学(转载五)

[复制链接]

529

主题

4

听众

2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1-3-17 17:16:53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地球

正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幾個主題一樣,古蘭經裡有關地球的章節,也是散見於書中各章的。要將它們分類實在困難。我在這兒所用的方法是頗為主觀的。
為了能把有關經文解釋得更清楚,我們可以首先選定一些同時涉及多個主題的章節。這些章節大多適用於一般情況,目的在使人們讀了之後,

會默想真主是至仁至慈的主。
有些章節討論較為專門的題目,可以分類如下:
水循環和海洋
地球的地形地勢及地球的大氣層

A. 概括性的章節
雖然這些經文,目的是使人們默想真主如何仁慈地對待衪的受造物,但它們的內容亦很符合現代的科學觀點。這些章節,特別具有啟發性,因為它們並未談及,真主啟示古蘭經那個時代人們,對自然現像各種不同的信仰;這些信仰後來被科學知識證明是錯誤的。

由於地理原因,古蘭經最初期是傳授給麥加和麥地那的居民,和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Bedouins 是沙漠地帶從事游牧的阿拉伯人)。因此,這些章節必須使用簡單的語言,以使這些人容易明白。另一方面來說,由於這些章節適用於一般事情,文化較高的人讀之,而加以沉思默想的話,亦可從中得到裨益教誨。這正是古蘭經普遍通用的特性。

古蘭經這些章節顯然沒有分類。今按有關章節的數目順序,摘錄如下:

第二章第二十二節:
「衪以大地為你們的蓆,以天空為你們的幕,並且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許多果實,做你們的給養,所以你們不要明知故犯地給真主樹立匹敵。」

第二章第一六四節:
「天地的創造;晝夜的輪流;利人航海的船舶;真主從雲中降下雨水,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復生;並在大地上散佈各種動物;與風向的改變;天地間受制的雲,對於能了解的人看來,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第十三章第三節:
「衪展開大地,並在大地上安置許多山嶽和河流,衪把每種果實造成兩性的,衪以黑夜覆蓋白晝。對於能思維的民眾,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第十五章第十九至二十一節:(這兒真主在說話:)
「我展開了大地,並把許多山嶽安置在大地上,而且使各種均衡的東西生出來。我在大地上,為你們和你們所不能供養者,而創造了許多生活資料。每一種事物,我這裡都有其倉庫,我只依定數降下它。」

第二十章第五十三至五十四節:
「衪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衪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衪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第二十七章第六十一節:
「牠以大地為安居之所,使諸河流貫其間,使諸山鎮壓其上,並在兩海之間設一屏障。除真主之外,難道還有應受崇拜的嗎?不然,他們大半不知道。」

這裡所說的是關乎地殼的一般穩固性。在地球早期,當地殼還沒有泠卻時,地殼是不穩固的。不過,地殼的穩固程度並不均勻,有些地方常有地震發生。上面那段經文所說的〝在兩海之間設一屏障〞,只是一種形像的表現法,說明在某些大的入海口地方,大河的水和海洋的水,互不相混。

第六十七章第十五節:
「衪為你們而使大地平穩,你們應當在大地的各方行走,應當吃衪的給養,你們復活後,只歸於衪。」

第七十九章第三十至三十三節:
「此後,衪將地面展開,衪使地面湧出泉水來,生出植物來。衪使山巒穩定,以便你們和你們的牲畜獲得享受。」

在許多有關這方面的章節裡,古蘭經都強調水重要性,說明水在泥土中所產生的實際作用,亦即水對泥土的肥沃程度所起的作用。毫無疑問,在沙漠國家,水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元素。古蘭經對水的敘述,不單只涉及地理因素,更從科學觀點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富於水源的行星。這一點是古蘭經特別加以強調的。如果沒有水,地球就像月亮一樣,是一個死寂的行星。在古蘭經所說的各種自然現像中,水佔第一位。古蘭經對水循環的現像,確是描述得極為準確的。

B . 水循環和海洋

我們將古蘭經中,關於水對人類生存的章節,連續讀下去時,會覺得這些經文所說的,都是些很顯淺的道理。理由很簡單:今時今日,我們對自然界水循環的過程,都或多或少,有所認識。

不過,我們應考慮的是,古人對水的認識。很明顯,古蘭經所說的,並未包含啟示古蘭經時代人們對水的神秘觀念。古人對水的觀念,多源於哲學上的猜測,而並非突且對自然的觀察。雖然經驗的累積,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古人改善他們的灌溉方法,但他們對水循環的觀念,絕非現代人所能接受的。

比如說,地下本是由雨水滲透泥土而產生的。這本應是顯淺易明的道理。在公元一世紀,羅馬哲學家維多維斯 (Vitruvius Polio Marcus of Rome )便指出這個道理,但卻被人們認為是個例外的情形。多
個世紀以來(包括啟示古蘭經的年代),人們對水循環,都存有極其不正確的觀念。

加斯坦尼 (G. Gastany) 和布拉符 (B. Blavoux)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合編了一本宇宙百科全書 (Universolis Eucyc1opaedia )。在談到水文地理學(Hydrogeo1ogy) 一節裡,他們對這個問題有啟迪人心的描述:

〝公元七世紀,希臘哲學家泰勒斯 (Tha1es of Milets) 認為海洋的水,受到風吹的影響,沖向大陸,而滲入泥土中。柏拉圖 (Plato) 支持這個說法,認為水是經過極大的深淵而流回到海洋去的。(他將〝深淵〞稱為 Tartarus。按希臘神話,tartarus 是地獄冥府,是大奸大惡的人死後受罪罰的極深層地獄)。一直到公元八世紀,這個理論都有很多支持者,其中一位是笛卡兒(Descarte)。亞里士多德 (Aristot1e ) 則認為水蒸氣在陰冷的山洞凝結,形成了地下湖,水流出而成為山泉。他這個論點得到塞尼加 ( Seneca,公元一世紀哲學家) 和許多學者支持,其中一位是伏爾格 (O Vo1ger)。首位確立水循環正確理論的學者是伯納德‧巴里士 (Bernard Palissy)。他在一五八O年指出,地下水是由雨水滲透泥土而產生的。他這個理論,在十七世紀時由馬利奧特 (E. Marotte) 和貝洛爾 (P. Perrault) 證實為真。

529

主题

4

听众

2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1-3-17 17:17:52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所引的幾段古蘭經,並無穆罕默德年代,人們對水循環的錯誤觀點:

第五十章第九至十一節:
「我從雲中降下吉祥的雨水,就借它而生長出許多果樹和五穀,並生長扶疏的海棗樹。它有累累的果實,用作眾僕的給養。我借雨水而使已死的地方復活。死人的復活也是這樣的。」

第二十三章第十八至十九節:
「我從雲中降下定量的雨水,然後,我使它停留在地下。我對於勿使它乾涸,是全能的。然後,我借它而為你們創造許多棗樹和葡萄園,其中有許多水果都是你們的,你們得取而食之。」

第十五章第二十二節:
「我派遣滋潤的風,我就從雲中降下雨水,以供給你們飲料,你們絕不是雨水的蓄藏者。」
最後一段經文可能有兩個解釋。所謂〝滋潤的風〞(或譯〝使土地肥派的風〞),可解作〝使植物滋長的肥田料〞,因為這些風傳播花粉。不過這可能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就正如說一片不帶雨的雲被濕潤的風吹過了,就可能產生一陣驟雨。風的這種繁榮滋長的作用,古蘭經中常有提及。例如:

第三十五章第九節:
「真主使風興起雲來,然後,把雲趕至一個已死的地方,而借它使已死的大地復活。死人的復活就是這樣的。」

應注意的是此節經文的頭一句是敘述性的。後一句則是真主的宣言。中間並無語氣上的轉折。這種行文上的突然轉變,是古蘭經中常見的。

第三十章第四十八節:
「真主派風去興起雲,然後,任意地使雲散佈在天空,並且把雲分成碎片,你就看見雨從雲中降下。當衪使雨落在衪所意欲的僕人身上的時候,他們立刻歡樂。」

第七章第五十七節:
「衪使風在衪的慈恩之前作報喜者,直到它載了沉重的烏雲,我就把雲趕到一個已死的地方去。於是從雲中降下雨水,借雨水而造出各種果實。我這樣使死的復活,以便你們覺悟。」

第二十五章第四十八至四十九節:
「主在降恩之前,使風先來報喜。我從雲中降下清潔的雨水,以便我借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復活,並用雨水供我所創造的牲畜和人們做飲料。」

第四十五章第五節:
「晝夜的輪流,真主從雲中降下給養,就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復活,以及改變風向;在能了解的人看來,其中確有許多跡像。」
這段經文所說的〝給養〞,正如文中所示,是指由天上降下的雨水,著重點是〝改變風向〞,而造成雨水循環的現像。

第十三章第十七節:
「衪自雲中降雨,各河道依其容量長流,波濤激起浪花。」

第六十七章第三十節:(真主命令使者)
「你說:「你們看出來了嗎?若是你們的水滲乾了,誰把清流賜給你們?」

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一節:
「你們不知道嗎?真主從雲中降下雨水,然後使它滲入地裡,成為泉源;然後借它生出各種莊稼。」

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四節:
「我在大地上創造許多椰棗園、葡萄園,我使許多源泉,從地中湧出。」

在上面最後的三節經文裡,談到雨水如何滲入泥中,灌注泉水,更強調泉水的重要。在這兒我們應停下來想想,中世紀時代人們對泉水的主要觀念。例如亞里士多德便認為,泉水是由地底湖的水灌注而成的。尼曼尼拉斯 (M. R. Remeieras) 是法國國立農學院的一位教師。他在宇宙百科全書水文學 (Hydro1ogy) 項下,描述水文的各個階段時,談到古代尤其是中東壯觀的灌溉工程。他認為當時人們的觀念都是由錯誤的理論而來,因此經驗高於一切。他繼續寫道:

直至文藝復興期 (大約公元一四OO年至一六OO年),純哲學的概念才被基於水文現像的客觀觀察和研究所取代。這個時期達文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駁斥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其後伯納德‧巴里士寫過一篇名為《妙論水性和天然及人造水泉》的文章。他在這篇文章裡,正確地描述了水循環的過程,特別指出雨水滲入泥土裡,而成為泉源。

雨水滲入泥土裡,而成為泉源,這不正是古蘭經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一節所說的嗎?

第二十四章第四十三章談到雨水和冰雹:
「難道你不知道嗎?真主使雲緩緩地移動,而加以配合,然後把它堆積起來,你就看見雨從雲間降下。衪從天空中,從那山嶽般的雲內,降下冰雹,用來折磨衪所意欲者而免除衪所意欲者。電光閃閃,幾乎奪取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主题

4

听众

2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1-3-17 17:19:44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一段經文需要一些討論:

第五十六章第六十八至七十節:
「你們看到你們所飲的水嗎?是你們由雲中降下的?還是我降下的呢?假如我意欲,我能使它變為鹹的,你們怎能不感謝呢?」

假如真主意欲,衪能使淡水變鹹。這表示真主是全能的。為了顯示真主全能,經文中提問:你們能從雲中降雨嗎?這是一個挑戰。現代科學固然可以產生人造雨,但我們是否便因此而可以反對古蘭經所說人類是不能造雨的呢?

答案是不可以。人類在這方面確是能力有限。法國氣象專家費斯(M. A. Facy) 在宇宙百科全書的降雨量 (Precipitetion ) 條目下作如下的敘述:〝如果一片雲沒有適當的條件,不會成為雨雲;雨雲的條件未成熟時,我們沒法子使雨從雲中降落。〞因此,當下雨的自然條件並不存在時,人類是不能以技術方法促成雨水下降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便不會有旱災的現像,但現實確實有旱災。因此,人類要控制雨水和天氣,仍是夢想而已。

自然界已確立的水循環,人類不能妄圖把它打斷。根據現代的水文觀念,水循環的過程大約如下:
陽光帶來熱量,使海水和地面上的水份蒸發。水蒸氣上升到大氣層裡,在那兒凝結,而成為雨雲。風吹雲動,雲便向四方飄散。有些雲飄浮到遠處而沒有雨水落下,但有些雲則聚合一起而引至更大的凝結,到了某一程度雨水便會下降。雨水落到海洋,這個循環又會週而復始。(地球的表面百分之七十是海洋。) 如果雨水降落到地面,則會為植物所吸收,使植物滋長。植物本身亦會放出水份,將水氣送回到大氣層裡去。其餘的水,或多或少會滲入泥土中,或經渠道流入大海,又或流回地面而成山泉。

我們將現代水文資料,跟上面所引的多節古蘭經比較,能不佩服古蘭經所說的,跟現代觀點完全吻合嗎?
海洋

上文所引的多節古蘭經,闡明自然界水循環的現像,足以跟現代科學觀點比較,但古蘭經談及海洋的經文,沒有一節是需要用來跟科學本身比較的。不過我們還是要指出,古蘭經中涉及海洋的經句,都沒有滲入啟示時代,人們對海洋的神秘和迷信觀念。

古蘭經有一些講到海洋和航海的章句,所說的都是我們能觀察到的普通現像。正是由於其為普通事物,益發顯出真主是無所不能的,茲舉例如下:

第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節:
「真主造船而為你們使用,以便它依主的意旨航行於海。」

第十六章第十四節:
「真主制服了海,以便你們從那裡吃鮮肉,你們從那裡且可得到佩帶的裝飾品。你看船在那裡破浪航行;為你們尋覓主的特恩,冀使你們感謝。」

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節:
「難道你們不知道嗎?船舶在海中帶著真主的恩惠而航行,以便衪指示你們衪的一部份跡象,對於每個堅忍的、感謝的人,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第五十五章第二十四節:
「海中如山的帆船,惟衪執筆。」

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一至四十四節:
「他們有一種跡象:我使他們的子孫,乘坐滿載的船舶。我為他們而創造像船舶那樣可供乘騎的東西。如果我意欲,我就把他們淹死,而他們沒有任何援助者,他們將不獲拯救;除非是因為我的恩惠,因為我要使他們享樂至某時。」

這裡所說的船舶很明顯是指載人浮於海的船隻,正如很久以前,諾亞(Noah) 和他的家人,乘坐載滿動物的方舟 (Ark),從大洪水逃出,到達乾地。

世界上的大河流河口與海洋匯合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古蘭經有三節經文,談到這個不尋常的現像。
這個奇怪的現像是淡的河水流到河口時,並不立即跟鹹的海水混合。這個現像在底格里斯河 (Tigris) 和幼發拉底河 (Euphrates) 的河口地區發生。雖然古蘭經沒有指明是這兩條河,但一般相信所說的就是這兩條河。

這兩條河在河口匯合,形成長達一百哩的阿拉伯海 (Shatt Al Arab)。在海灣的內部,潮水使淡水回流到內陸的旱地去,使那兒有充足的淡水來灌溉,這確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現像。要正確理解經文的意義,我們應知道英文的〝Sea〞字,所能表達的只不過是阿拉伯文bahr字的一般含意;bahr這個字所指的是一大片水,可以是海洋,也可以是大河。例如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等。
下面便是描述這個現像的三段經文:

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三節:
「衪使兩海自由湍流,一是甜水很甜,一是很苦的鹹水。衪在兩者之間造一分界,且是一個互不相犯的隔障。」

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節:
「兩海不一樣,這海是很甜的、可口的淡水的,那海是很苦的鹹水。
你們可吃每一海中所產新鮮的肉,又可採你們所戴的首飾。」

第五十五章第十九、二十和二十二節:
衪使兩海自由的流動,彼此相會。兩者之間有一隔斷 (barrier) 不相侵犯。珍珠珊瑚出自兩海。」

除了描述主要事實之外,這幾段經文還說明了,我們在淡水和海水中所得到的東西:魚和個人飾物,例如珊瑚和珍珠等。至於在河口處,河水不和海水立即混合的現像,我們應明白,這並不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所獨有的現像。古蘭經沒有指明是這兩條河,但人們都認為是指它們。流量很大的河流,例如密西西比河和長江都有這個特性。淡水和鹹水要在海中遠處才會混合起來的。

C .地球的地形地勢

地球的結構是很複雜的。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內部的溫度很高,尤其是地心部份,那兒充滿熔岩。地球的表層是泠卻堅硬的地殼。地殼很薄,其厚度可以用哩或十哩作為單位去計算。地球的半徑比三千七百五十哩略多一點。平均來說,地殼的厚度還不夠地球半徑的百分之一,但是所有的地質現像,都產生在這個表層上。這些現像始源於褶層,其後形成了山脈。在地質學上,這個現像稱為〝造山作用〞(Qrogensis ) 這個過程很重要,因為每形成一座山,地殼便會按比例向地心陷入,在山底形成基層,便有足夠的承托力。

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的分佈歷史過程,還只是近代才確立下來的;就算以最接近我們和知道得最多的時期來說,資料仍很不完備。很可能在大約五億年前,先有海洋,形成了水界 (hydrosphere,或稱為〝水圈〞)。在原始時代末期,陸地原本可能是完整的一大塊,後來分裂開了。有些大陸和次大陸是在海洋地帶,形成山脈時出現的 (例如北大西洋的陸地和部份歐洲大陸)。

根據現代觀念,形成陸地的主要因素是山脈的發展。土地的演化,由原始時期到第四紀 (Quaternary era),是依照〝造山階段〞(Drogenic phases) 劃分的。這些階段又各自分別由〝造山週期〞所組成。每當山脈形成,都會影響到海洋和大陸的平衡。這會使得一些陸地消失,而另一些土地出現。經過幾億年的演化之後,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的分佈情況大為改觀。目前陸地面積只佔地球表面十分之三。
上面所說的,就是過去數億年間地球地形轉變的梗概。

古蘭經談到地球的地形時,只描述山脈的形成。從現代的觀點看來,這些經文所說的並無使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其實這些經文的主旨,是要透過地球及地勢的形成,使人們認識真主是至仁至慈的而已。請看下面的經文:

第七十一章第十九至二十節:
「真主為你們而平展大地 (Carpet),以便你們在大地上走著寬闊的道路。」

第五十一章第四十八節:
「地,我曾鋪張它。美哉鋪張者。」

所展開的大地 (按:英文原文是 carpet 地毯) 當然是地球的地殼 ──一個適合我們居住的硬化了的地球外殼。地球的內層是熾熱的液態熔岩不容任何生命生存。
古蘭經說經過褶層現像後,山脈才得以穩固屹立。這一點很重要。

第八十八章第十九至二十節:(這兩節經文請不信主的人想想某些自然現像。) 經文說:
「¼¼還有山,它是如何 (像蓬帳一樣 like a tent ) 立起的?還有地它是如何鋪平的?」

下面幾段經文說明,山嶽如何穩固在地面:

第七十八章第六至七節:
「我豈未造地為廣大的面積嗎?造山巒如木樁 (stakes) 嗎?」

這裡所說的木樁 (stakes) 是指那些用來使蓬帳穩固在地面的支柱(autad,多數是 watad)。
現代地質學家認為,褶層是使山巒穩固的根基。褶層厚度約為一至十哩。地殼的堅穩,全賴褶層。

因此,古蘭經有描述山巒的經文,並不足以為怪。例如:第七十九章第三十二節:
「衪使山巒穩定。」

第三十章第十節:
「衪造化諸天,並無你們看見的支柱。衪把山置在地上,以免搖動你們。」

第十六章第十五節也有:
「衪把山置在地上,以免搖動你們」

這一句。同樣的觀念也見於第二十章第三十一節:
「我在地上造化山嶽,以免它動搖他們。」
這些章節表明真主致力使山巒穩固屹立,與現代的地質資料完全吻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主题

4

听众

2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1-3-17 17:20:29 |显示全部楼层
D . 地球的大氣層

在上一章裡,我們討論過古蘭經一些專門談論天空的章節。古蘭經也有幾段經文談到大氣層的現像。這些章節內容,正如其他的一樣,跟現代科學知識完全吻合,絕無矛盾。
海拔 (Altitude)

在海拔高的地方,我們都有一種不舒暢的感覺。我們爬山爬得越高,也就越覺得不舒服。古蘭經第六章第一二五節談到這一點:
「真主欲使誰遵從正道,就使誰的心胸為伊斯蘭教敞開;真主欲使誰誤入迷途,就使誰的心胸狹隘,(要他信道) 難如登天。」

有些註釋者說,穆罕默德時代的阿拉伯人,並不知道身在海拔高的地方,會使人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個說法完全不對。阿拉伯半島有些山峰拔地而起,高達兩哩。如果說阿拉伯人不知道在海拔高的地方,人們呼吸有困難,是很難使人信服的。有些人認為這段經文預言,人類征服太空這只是毫無根據的臆測,應斷然否定,至少就這段經文而言,應該如此。

大氣層生電的現像
大氣層會產生電力,造成閃電和落雹。古蘭經有兩段經文談到這個現像:

第十三章第十二至十三節:
「衪是以電光昭示你們,以引起你們的恐懼和希望 (原文是 covetou-
sness 貪婪) 並興起密雲。雷霆在讚頌真主超絕萬物。眾天仙因為畏懼衪而讚頌衪。衪發出霹靂以擊殺衪所意欲者。他們為主而爭論,而衪是有強大謀略的。

第二十四章第四十三節:(這段經文在本章已引述過一次)
「難道你不知道嗎?真主使雲緩緩地移動,而加以配合,然後把它堆
積起來,你就看見雨從雲間降下。

衪從天空中,從山嶽般的雲內,降下冰霄,用來折磨衪所意欲者,而
免除衪所意欲者。電光閃閃,幾乎奪取目光。」

這兩段經文說明雲 (包括暴雨雲和冰雹雲) 和雷電有明顯的關係。前者的主題是希望 (原文是 covetorsness),因為它代表利益 (benefit);後者的主題是恐懼,因為雷電交作時,也是出於全能的主的意旨。這兩者之間關係,已為現代有關大氣層帶電的知識所證實了。
陰影 (Shadows)

陰影的現像和陰影移動的事實,今時今日我們很容易解釋。下面兩節經文談到這個主題:

第十六章第八十一節:
「真主以衪所創造的東西做你們的遮蔭。」

第十六章第四十八節:
「難道他們 (指不信主的人) 沒有觀察真主所創造的萬物嗎?各物的陰影,偏向左邊和右邊,謙卑地為真正而叩頭。

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五至四十六節:

「難道你們沒有看見,你的主怎樣伸展陰影嗎?假若衪意欲,衪必定使陰影成為靜止的。我 (真主) 以太陽為其標誌,然後我 (真主) 逐漸地收回陰影。」

上面的經文說明一切受造物,包括陰影,在真主之前都是謙卑的 (full of humility ),又說明只要真主意欲,衪可以收回一切顯示衪全能的事物。此外,這幾段經文還說明太陽和陰影的關係。有一點我們要知道,在穆罕默德時代,人們認為陰影是隨著太陽由東向西移動的。日晷 (sundial) 量度日出與日落的時間,便是應用這個原理。古蘭經談到陰影的現像時,並沒有涉及到古蘭經啟示的時代,人們一般所相信的解釋。穆罕默德之後多個世紀的人,也很自然地相信當時的解釋,不過這些見解後來被證明為不準確的。古蘭經所說的,只是太陽作為陰影標誌的功能。很明顯古蘭經對陰影的描述,與我們現代所知的有關這方面的現像,並無矛盾之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3-29 20:35 , Processed in 0.0461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