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60|回复: 1

走访卡力岗藏族穆斯林 多元文化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

[复制链接]

19

主题

3

听众

6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2-5-3 09:43:20 |显示全部楼层
You are here
走访卡力岗藏族穆斯林 多元文化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
yisilanzhilu        - 穆斯林新闻
用户评价: / 0
差好
中国穆斯林青年网青海华隆卡力岗电(记者 Ibrahim 摄影  马维俊)我国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这10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 撒拉族、保安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青藏高原之上还有一些藏族群众,他们讲藏语方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着许多藏族风格,但他们却虔诚地信仰伊 斯兰教。有人称其为“藏回”,也有人称其为“昔藏今回”。9月26日,中国穆斯林青年网西北走访记者一行辗转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走访交流,分别 慰问刘什洞小学,尕加寄宿制小学,阿什奴中心寄宿制小学等学校并看望当地藏族,回族,撒拉族贫困穆斯林家庭。

“卡力岗”是藏语山名,地处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是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尕加昂山等诸山组成的一个山系,这里分布着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3 个行政乡。卡力岗地区居住着一支使用藏语安多方言、生活习俗同于藏族却又虔诚信奉伊斯兰教的的特殊族群,卡力岗人,是多民族地区文化调适、整合的产物,也 是文化变迁“正在进行时”的典型个案。卡力岗人所处的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这么一个极富特色的区域, 却少有人深入调查研究。

走在卡力岗山上,路像捉迷藏似的,领着人和车,一会儿来到山的阳面,一会儿又躲在山的阴面,缠缠绕绕,时隐时显,颠来荡去,折腾得行人没有半点脾气。走在 这样的路上,人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少,就会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据说,有个流浪的外地人,冷不防上了卡力岗山,走了三天,也走不到边界,于是就向当地人发 问:卡力岗大,还是青海大?这当然是笑话,但借此我们可以想象,卡力岗足以吞噬一个人仅有的一点体力和活力。因而,在生存态度上,卡力岗人选择了低调和隐 忍,藏族先民和回族先民的那种豪侠之气早已荡然无存。

他们筑屋于山坳,耕田于山坡,还在使用二牛抬杠的工具,技术现代化在他们的欹在山坡,镶在山腰,晾在山顶的巴掌大土地上无法施展,难有作为。


我们了解到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地区的穆斯林人口有大约1万人左右。其先祖是土著藏族,信奉藏传佛教。据 《化隆县志》记载,卡力岗原为藏族的居牧地。明末清初,一些回族、撒拉族及汉族同胞移民到了卡力岗地区,他们垦荒种地,使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牧区 草原面积逐步减少。原有的一些藏族部落迁往了青海省的海南、海北地区。留下来的土著藏民与回族等民族频繁接触,相互通婚,逐步形成了藏族与回族杂居的局 面。清朝乾隆年间,西北知名的大阿訇马来迟到卡力岗地区劝化传教,当地的藏族群众逐步放弃了原来的信仰,接受了伊斯兰教。马来迟来到卡力岗地区以后,准确 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迎合当地藏族群众的心理需求,借助清朝地方统治者的支持,采取灵活多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宣传伊斯兰教的教义,劝化当地的土著藏族改变 了原有的信仰,逐步接受了伊斯兰教,并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约束自己的言行。马来迟还从当地的土著藏族中选拔了一批藏族儿童,把他们带到甘肃河州(今甘 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和教规教义,以扩大伊斯兰教在卡力岗地区的影响,并使之扎下根来。马来迟在卡力岗的藏回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时至今日, 每逢马来迟的忌日,仍然有一些藏回群众到临夏马来迟的拱北参加纪念活动。
卡力岗地区的藏族群众在改信伊斯兰教以后,逐步改变了一些与伊斯兰教不相符合的生活习俗,但是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仍 然保持着大量的藏民族传统风格。在居住方面,改革开放之前,藏回居住的庄窠完全是藏族传统建筑风格。改革开放之后,不少人逐步告别了藏式民居,盖起了新式 住房。在饮食方面,由于卡力岗地区地处高寒,蔬菜水果很少。藏回主要以吃牛羊肉和鸡肉为主,主食有青稞、小麦、土豆以及其它豆类,有的人家也还吃糌粑。在 服饰方面,改革开放之前,藏回男女老少一律穿传统的藏服。现在则都穿汉服,男子戴顶帽,女子戴盖头,与其他地区的回族没什么区别。家庭用具依然是传统的藏 式风格,使用铜壶、龙碗、木勺等等。来客以茶、饼、馍相待,食物的盛法和盛具一如从前。
信仰伊斯兰教之后,藏回的婚俗也融入了伊斯兰教的特色。藏回成婚时要请阿訇写“尼卡”(证婚词)。藏回的家庭一般比较稳固,离婚率很低。

卡力岗的藏回在宗教信仰上比较虔诚,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卡力岗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阿訇宣讲教义时用藏语,有时 也夹杂着阿拉伯语和汉语,诵经则用阿拉伯语。随着时代的推移,卡力岗地区唱“拉依”(藏族传统民歌)、吹骨制箫、讲《格萨尔》的人越来越少,古老的文化传 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这一点正在引起国内相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与随行的网友交流着,从卡力岗下来了。小面包车又一次停到了卡力岗的河边。静静地,听着河水打鼾似之喧响,我觉得是历史老人还在翻动着它厚重的书页,对于 卡力岗,我了解得真是太少了,太浅薄了。就和靠着卡力岗成就了自己博士论文从而获得职称的知识分子一样,我的随想随感与卡力岗的本体而言,永远是冰山一 角,盲人一触,请读者原谅。再见,卡力岗。
相关资料
【母语】

藏语是卡力岗穆斯林的母语,每个人都操一口标准、流畅的安多藏语,他们之间交谈皆用藏语,以前就连阿訇讲经也使用藏语,只是近年来,他们与外界交往频繁, 成年男子大都学会说汉话,但内部之间交谈,还是用母语——藏语。而像小孩子、不出门的妇女,都听不大懂汉语,更不用说让他们讲、读、写,因此这个语言障 碍,也造成了我们的这次调研的最大问题。这里的人们仍然和傣回一样,拥有三个名字,汉语名、教名和藏名,汉名书面用,学校用,公开场合用,经名清真寺礼拜 用,藏语名则主要是乳名,用于口头称呼,因为听不懂,为我们所不大熟悉。这个和傣回还不一样,傣回的傣名是经常用在公众场合的,汉名倒是不大常用。这可能 和藏回的有意避免“藏名”有关。
【服饰】
在服饰上,过去他们一律身着藏服。要不是头戴穆斯林白帽或盖头,定会把他们认成藏民。妇女的打扮更为别致:头梳藏式小辫,其上装饰着藏式银质头饰,然后戴 上盖头。他们睡觉不用被子,皮袄解下便是。而现在,除部分成年男子冬天还有穿藏式皮袄者外,多已改着汉服。据德恒隆乡德一村的老人们讲,改着汉服是近50 年间的事。相比傣回男士的汉化和妇女的傣式特征明显,卡力岗的藏回服饰则更接近典型的回族装扮,男士头戴白色礼拜帽,喜欢穿无袖坎肩,妇女穿着比较朴素, 也少带各种饰品。可能出于自发的抵制,短期内能改变的,他们都尽量改变以达到和藏族的区别。比如这服装,但公允的讲,尤其是女孩子的服饰,藏族的要漂亮很 多,不说各种装饰,单衣服的绚丽色彩也让人眼花缭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公众的舆论在联合抵制穿着藏族衣服,晚上看到小阿娜在偷偷的试穿姐姐在果洛给 她买的藏族衣服,对镜自赏,开心无比。说是只能到果洛那边才敢穿,这边是不允许的,也让我别告诉妈妈。
【建筑】
卡力岗穆斯林的住房建筑风格,原来完全保留着藏族村落特征:单扇大门,屋内灶头连着炕。改革开放后,他们生活比过去 好多了,每年都有修新房或改造旧房的人家,那种藏式风格的住房建筑越来越少。但从整体看,还是藏式建筑群。因为限于经济实力,新房屋的建造不是一时半会能 达成的,因此在一些细部上还是能发现典型的藏式房屋的特征,比如院子中间往往还放着一块石头,这本是藏族院落当中竖立经幡的旗杆石,只不过旗杆没了,石头 还在,可能也没有以前的功能了。还有院墙头的四角,往往还堆着白石头,这正是藏族的风俗习惯。卡力岗人居住的房屋与临近农区的藏族的民居结构、布局也很相 似,高墙深院,对大门的修造很讲究,大部分有刻画和双层飞头。就连卡力岗人的清真寺也受到了藏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上,卡力岗穆斯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藏族传统。比如背水、拾牛粪、晾晒牛粪等活计都是妇女们的专职,男人们从 来不干这类活。背水桶和背水方式,也具藏族风格。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已改用毛驴驮水或人担水,但还是由妇女们承担。牛粪是卡力岗穆斯林的燃料之一,每当清 晨牛群出圈后,每家的主妇便将圈内牛粪用背篓背到大门外,然后用手拍成饼状贴在墙壁上,待晾晒干后取下,备做燃料。这种晾晒牛粪的方法,同藏族妇女的做法 如出一辙。卡力岗穆斯林的婚姻程序、文娱爱好,也保留着许多藏族习俗。以前在婚礼上,要用藏语唱藏族宴席曲,送亲、迎亲等程序,都和藏族一样。“拉依”是 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情歌,这里的卡力岗穆斯林也爱唱“拉依”,却不唱回族人民喜爱的“花儿”。藏族民间故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也在这里流传。而 现在,卡力岗的回族极力避免其藏族特征,因此在这些习俗上也改变很大,现在婚礼就很汉化了,当然有其宗教特征。
【相近民族】
藏族和卡力岗讲藏话的回族由于信仰的完全不同,两族的婚姻保持着严格的界线,几乎很少有通婚现象。这个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帕西傣是为维持本族生存发展和傣 族通婚,而卡力岗藏回迁来这个地方,或者由于藏族原住民的外迁,或者由于部分藏族的同化而成为穆斯林,总之,很快,卡力岗的主体民族已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 穆斯林了。当心民族存亡的应该是剩下的藏族才对。由于信仰相同,卡力岗藏回和撒拉族通婚是允许的,其次是没有信仰的汉族,在遵守一系列的宗教禁忌的情况下 也是允许通婚的,而信仰不同的藏族、回族通婚,确是很少有的。与外族婚配,却又改变信仰的,会被家族遗弃,视为被叛。
【祖先来源】
据有关文献记载,卡力岗地区原为藏族聚居地。明朝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占咂族部落牧地。清朝时,阿什努乡为喀咱工哇部落居住地,沙连堡乡为安 达其哈族和喀咱工哇族居地,德恒隆乡为思那加族和安达其哈族部落居牧。明末清初,回族开始迁入该地垦荒种地,部分藏族迁往附近的海南藏区。清乾隆年间,这 里的大部分藏民皈依了伊斯兰教,逐渐形成以回族为主的回藏杂居地。
【地域】
从卡力岗地区的地名来看,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藏语音译名。如“卡力岗”(高山、雪山)、“阿什努”(宽广地方)、“沙连堡”(潮湿之地)、“德恒隆”(老虎沟)、“曲迈”(红水)、“先群”(大鹏)、“牙曲”(涧水)等等。由此可知这里原先是藏族聚居地。

来源:穆青资讯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发表于 2013-3-24 05:5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跟藏族穆斯林一起礼主麻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18 11:50 , Processed in 0.0400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