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中国回族及其文化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12-24 17:04: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文 化      对世界文化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把世界文化分为四个体系。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希腊、罗马开始的西欧文化体系。”   有人认为现在世界上有7种或8种文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 ting ton)说:“当代的主要文明可以列举如下: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他在书中使用的“文明”一词,实际上与“文化”一词并无差别。李慎之先生说:“亨廷顿把‘文明’定义为‘文化的实体’,在行文中常把文明与文化混用,这倒无悖于通行的概念。1926年,张申府先生在《文明与文化》一文中,即详论两者实无区别,本文亦取此意,需要首先交代明白。”但是,亨廷顿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指出:“奎格利认为,历史上有16个明显的文明案例,很可能还有另外8个。汤因比起先列出了20个文明,然后是23个。斯宾格勒详举了8个主要文化。麦克尼尔分析了全部历史上的9个文明。巴格比也认为有9个文明,或者11个。布罗代尔识别了9个文明,罗斯托万内指出了7个主要的当代文明。梅尔科在考察文献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人们至少在下述看法上存在着合理的共识:至少有12个主要文明,其中7个文明已不复存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5个仍然存在(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一些学者还加上了东正教文明,作为区别于母文明拜占庭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独立文明。鉴于我们认识当代世界的目的,除了这6个文明之外,或许还应加上拉丁美洲文明,可能还有非洲文明。”亨廷顿在这里,使用“文明”或“文化”一词,实际上成为“国家”、“强权”或“势力中心”的“同义词”,强调了它的“政治含义”和“实力地位”。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概括、总结和提高,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的文明(文化)发展史。文化的发展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品德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它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人类历史上的主要文明,又都与各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宗教成为界定世界主要文化体系和发展倾向的重要标志,成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广阔空间。因此,我们认为把当今世界的文化归纳为三大体系,更适合一些,即:欧美基督教文化体系;西亚中东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亚洲儒释文化体系。或简言之:西方文化、中东文化和东方文化。   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虽然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人愿意称它为“儒教”或“孔教”,甚至也有人说,孔子也是“先知”(即“先知先觉”),他传播的是“实证宗教”(Positivism),与一神论的“天启宗教”(Inspiration)相对应。可能他们看到孔子的学说,在规范社会秩序、纯洁人的伦理道德和言行品德等方面,发挥了与宗教相同的效果。释迦牟尼传播的却是宗教,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教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扬了理性思辨方面的特长,它的“轮回说”、“因果论”和“善恶论”等,弥补了儒家学说中“不论鬼神”、“不谈死后”等留下的思维空白,也满足了普通老百姓探求“来世”的心理要求。所以,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结合,在亚洲形成了极为深刻而又极为广泛的影响,远远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无论对过去和现在的世界文化体系如何划分,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09-12-24 17:05:42 |只看该作者
  二、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      1.二者都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主体文化,又哺育和培养了这个伟大的民族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它养育了众多的民族,涵盖了广袤的土地。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始终是凝聚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巨大动力。   阿拉伯文化也是团结阿拉伯民族的重要力量,它具有伊斯兰宗教信仰的特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是号召各国各民族穆斯林团结战斗的旗帜,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二者都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中国文化和思想雏形于殷商(前17世纪—前11世纪),成形于周(前11世纪—前256年)。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年)言行的《论语》,和经过孔子整理、编辑的《诗》、《书》、《春秋》以及《易》、《礼》等,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既概括了成书之前几千年氏族社会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和古代文明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也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所以,才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阿拉伯文化也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过去。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也门地区,早在公元前13世纪就出现了氏族社会马因国家,在它之后是赛伯邑国家和希木叶尔国家。当时这些国家都有高度的文明,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马里卜水坝就是一个明证,《古兰经》34章16节中就提到过它。水坝对当时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水坝的倒塌导致了半岛南部阿拉伯人向北向东的大迁移。马里卜水坝的遗迹至今犹存。   公元5至7世纪,是阿拉伯文化发展的第一高峰。在这个时期,阿拉伯语言、诗歌、演说词和卜辞等,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尤其是诗歌,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格律严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形成阿拉伯诗歌的典范和传统。这些诗歌抒发了游牧民族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描绘了浩瀚沙漠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反映了部落社会的真实生活和许多历史事件,也抒发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人生哲学和对宇宙的最初认识。这些诗歌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阿拉伯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古兰经》问世后,不仅在传播宗教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在传播阿拉伯语言和伊斯兰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同样不可磨灭的。《古兰经》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基本信仰,还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等方面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还有许多故事、传说和谚语等。《古兰经》文字优美,风格活泼,通俗易懂,它不是诗歌,但却是带韵的,诵读起来音韵铿锵和谐,易于背诵和记忆。      3.地域文化   中国文化主要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在古代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农业生产,中国先民很早就在这里定居,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中国古代文化。因此,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河流文化。经过许多人许多年经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成熟的、完整的。再看中国在世界地理上的位置,它处于大洲之隅,周围是大海、高山和浩瀚的沙漠,与外界处于半隔离状态。中国这样的地理位置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和意识的形成,同时也会导致苟安和闭关思想的产生。      阿拉伯文化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腹地,气候炎热,终年干旱少雨,没有常年的河流,只有在沙漠旷野深处的绿洲,可供放牧,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阿拉伯文化具有明显的沙漠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点,这就是自由和开放。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国家扩展到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处于世界各大洲的中心地带,是世界东西和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这时阿拉伯民族居住的国土,已经不再是沙漠旷野中的几片绿洲,而是幅员辽阔的版图。在这里地中有海,海中有地,东西方向很长,南北方向较窄,形成一个世界走廊,整个地形呈开放状态。在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央集权形式的哈里发帝国王朝,但当时,对边远地区,也常常是鞭长莫及。7世纪伊斯兰教出现以后,周围的文化如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波斯文化和印度文化,被引进到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多元文化在这里汇合交融,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辉煌,体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但是,地域跨度太大,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展往往也不平衡,容易导致诸多矛盾的产生。地形的完全开放,有利于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西亚北非地区就是历史上各军事强国群雄逐鹿的场所。      4.和平文化   中国自古就以农立国,至今不变,这是由中国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农业依靠的是气候、温度、土壤、水利等诸多自然因素,加上人类的辛勤劳动,这些条件在中国完全具备。在中国,只要“风调雨顺”,就能“国泰民安”,这也是几千年来历代当权者祈天盼望的太平盛世景象。中国物产丰富,人民勤劳,生产自给有余,不需要对外扩张和抢掠,几千年来,中国人只有防范外患之心,没有攻城掠地之意。反对侵略,反对抢掠,是中国人的主导思想和基本认识,这种思想认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和平主导思想和基本认识。中国城墙很多,都是为了防御,就是一个例子。维护和平、追求和平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最根本的性质。   中国是农耕社会,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人口居住集中,凝聚力强;二是人口增长较快。所以社会群体之间的接触和碰撞的频率较高,社会成型较快,经验较丰富。虽然有些古代文明国家如埃及和巴比伦,考古发现它们的年代早于中华古代文明,但是他们的人口较少,居住空间有限,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远远没有中国的丰富。加上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很早就十分重视记载国家的重要活动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要求史官的记录准确、客观、公正,不受当朝权威的干扰和影响,这几乎成为一个“定制”,因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典籍,它们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经、史、子、集”主要就是讲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文化实际上又是“史官文化”和“历史文化”。   阿拉伯文化也是和平文化。这是由文化的宗教性质决定的,伊斯兰教是西亚沙漠地区最后出现的一神论宗教。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教义,规范了沙漠游牧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为穆斯林制定的行为准则,极大地净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了伦理道德的崇高形象。随着伊斯兰教和《古兰经》的出现,产生了许多宗教学科和人文学科,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础。阿拉伯人宗教和文化的交融结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旗帜鲜明地树立在世界文明之列,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多见的。   关于一神论宗教为什么会出现在沙漠游牧民族中间,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Idun,1332—1406)有一段很好的分析。他说:“这是因为游牧民(贝都因人)生性野蛮,是彼此最难驾驭的民族。他们粗鲁、自尊心很强,有很大的抱负和强烈的权力欲望,所以他们之间的志趣爱好,很难取得一致。只有当他们中间出现了先知,来领导管理他们的时候,他们那种骄傲自大的态度和争权夺利的欲望才会消失,变得容易接受领导和彼此团结一致。因为宗教就是要消除野蛮不开化状态,克服骄傲自大的性格,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妒嫉和竞争状态。如果先知来自他们民族内部,由他以真主的命令行事,来教育他们,指导他们,就能去掉他们身上的种种恶劣品行,取而代之的是种种优秀品行。就能把他们联合起来,伸张正义。而当他们团结起来,占据了优势和权力之后,他们就会成为接受真理、接受指导最容易和最快的民族,因为他们天性纯洁,朴实无邪,没有歪曲的心理。虽然他们曾经是生性野蛮,容易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但同时他们也容易接受好的品质教育,使这些品质成为自己的品行,再没有过去那些恶习劣行。”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是尊重天性和顺其自然的宗教。它教人以和平和善意待人,人要诚信,要宽容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充分体现了这种和平精神和思想。当前,世界上对伊斯兰教的一切不实之词,对多数人来讲,是对伊斯兰教的误解;对少数人来说,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诽谤和歪曲。      5.统一文化   中国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农业人口聚居群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保证了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国较早地就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和统一的国家,也较早地产生了统一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也出现过动乱和分裂的现象,相对来说,这些现象都是暂时的,统一的政权和社会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占了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社会促进了统一文化的发展,统一文化又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社会的统一。文化的统一性不是单一性,而是具有整体性、趋向性,反对分裂,反对背离。综观世界各国,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在这么多人口的社会里,在历史上能够保持这样长期稳定的统一国家,很难找到另外一个例子。中国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人文思想一贯以人为本,人以道德为本,道德以诚信为本。所以,中国文化很注意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只有个人修养良好,品行端正,才能去要求别人,管理别人,经过一步步的修养锻炼,最后达到治理国家,治理天下。   阿拉伯文化也是统一文化,是由文化的宗教性质决定的。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即《古兰经》的语言,成为阿拉伯统一文化的主要特征。阿拉伯人文思想以宗教为主,以信仰为本,伊斯兰教关于“创世、现世、后世”的基本教义,是穆斯林的最高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宗教信仰和教义告诉他们,“现世”是短暂的,是过渡的;而“来世”才是“永恒的”。伊斯兰教是“两世”宗教,因此追求“后世”,也不放弃“现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一生追求的目标。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的统一,凝聚了阿拉伯人的主要思想感情,所以有些阿拉伯学者认为,阿拉伯的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文化统一性,而不是阿拉伯国家和社会的统一政治领导。这也符合阿拉伯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从历史上来说,阿拉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的时间要长于“统一”的状态,但是永远是“分”而不“裂”,就是因为宗教、语言等文化因素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6.韧性文化   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又都是极强的韧性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承受力和同化力,向外传播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接受外来文化又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消化力。例如在古代,佛教诞生在印度,在本土佛教没有立住脚,传到中国后,却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佛教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的思想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还弥补了儒家“不谈神鬼,不谈死”留下的空白。又如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发源发展于欧洲,同样,在本土没有立住脚,却在中国扎下了根,因为它提供的解决贫富不均的办法,在中国行之有效。社会财富如何分配,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永恒主题”之一,几千年来,人类都在探索解决的办法,始终未果。当然,中国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首先是要“中国化”,这一点也是非常成功的,这就是中国文化包容力和同化力的表现。中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宗教,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巫教没有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宗教。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成熟较早,面临各种问题较多,也较复杂,在实践中先民们摸索到许多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学说,这就是早在2500多年以前出现的儒家学说,它完全代替了宗教在当时的作用。没有全国性的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它是优点,也是缺点。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是韧性很强的文化,对各种文化有很强的渗透能力,也有很强的包容能力和识别能力。“伊斯兰文化是阿拉伯帝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兼收并蓄,广泛继承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希腊古典文化,把东西文化熔为一炉。伊斯兰文化不是古代文化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新的创造,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各种古代文化被融合为一种新文化,以伊斯兰文化出现,这个新文化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7.书法文化   汉字别具一格,几千个方块字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变化无穷,完全适应历史变化和各类学科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构成了书法艺术,也构成了书法文化。阿拉伯语的书法也是变化无穷,有多种书写体,广泛应用于雕塑和建筑上,成为阿拉伯伊斯兰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字和阿拉伯文字的书法形式和艺术性在其他文字中是不多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31
发表于 2009-12-24 17:06:55 |只看该作者
  三、中国回族与文化      1.中国回族   关于中国回族,《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的:“回族,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回回民族的简称。亦称回回或回民。通用汉语汉文。崇尚中华文化传统,富有爱国精神。除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其他几个自治县外,散居全国各地,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经过数百年时间的融合而于元末明初形成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伊斯兰教就正式传入中国。唐、宋两代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使节、旅行家、传教师等先后来华。他们沿着古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陆路和海道进入我国的西北地区和沿海城市,来往经商。在长安、开封、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城市落居,有的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久居不归。史书称他们为‘蕃客’或‘土生蕃客’。他们所居之处,都建有清真寺,以寺为中心而居称为蕃坊,并建有公共墓地。基本上保持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传统。他们是回回民族的先民。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重要的凝聚和融合的作用。东来的各个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或者他们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共处,逐步相融,首先是以是否信仰伊斯兰教、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为前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的信仰教义、宗教功修、宗教伦理、教法规定等,对回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以及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经过世代相传而形成为回回的民族传统。在婚丧嫁娶、饮食习惯、节日礼俗等方面无一不打上伊斯兰教的烙印。”   从上述的关于中国回族形成的过程来看,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1)中国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回族的历史。   (2)回族使用中国通用的汉语和汉文字,回族崇尚中国文化传统,富有爱国精神。   (3)回族小集中,大分散,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4)回族的先民是“蕃客”或“土生蕃客”,本土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是后来的事。   (5)凡有回族居住的地方,就有清真寺、清真餐饮业和回民公墓。   (6)回族的风俗习惯和礼仪往来,最大程度地保持了阿拉伯和伊斯兰的文化传统。   从民族学上来看,上述回族的特征可能与民族学界的某些定义不完全吻合,但回族的确是在中国历史上发展形成的一个民族群体,并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的影响。把民族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国回族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      2.伊斯兰教在中国   公元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西域的穆斯林是骑着骆驼或者乘船来到中国的,带来的是西域出产的香料等货物。也就是说,他们是商人,不是军人。到今天,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穆斯林的总人数超过2000万。有人说,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得很快,有人说不快,这是一个“相对而论”的问题。10个民族和2000多万人口,的确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对于13亿人口来说,它所占百分比的数字就很小。伊斯兰教是公元622年正式纪元的,20多年后即公元651年,已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在中国和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和麦地那几乎是同步的。而伊斯兰教是在公元12、13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比中国晚了五六百年,同样也是通过商人传播过去的,而今天印尼的穆斯林人数有1亿多,占印尼全国人口的90%左右,成为全世界穆斯林人数最多的伊斯兰国家。这样比起来,在中国的发展就不算快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陈垣教授(1880—1971)在分析中国回教(伊斯兰教)情况时,认为“回教在中国不传教”,“因不传教,故不惹异教人之嫉视。所有六朝及唐代元代佛道相争之历史,在中国回教史上无有”。   我们知道,穆斯林每到一个地方,无论是通过武力征服去的也好,还是为了经商贸易去的也好,都会积极宣传伊斯兰教的,为什么“在中国不传教”呢?这就要从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简单地来说就是:当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史称“盛唐”。意识形态也比较成熟,儒家学说已有千年的历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主流。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它的“因果说”、“轮回说”和“善恶有报说”等教义,也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所以,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沙漠地区游牧民族的部落社会状况完全不同。另外,中国回族的先民从亲身的经历中认识到,孔子学说中的某些方面,与伊斯兰教中的某些教义精神是一致的。当年,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执政云南时,在修建清真寺的同时,也修建了孔庙和孔学堂。陈垣教授说:“云南之有孔子庙,本为回回人赡思丁所创建。”明末清初穆斯林学者王岱舆(约1584—1670)、刘智(约1655—1745)等人,更是精通“四教”,并用儒家思想来解释伊斯兰教义和苏非派理性主义。所以,陈垣先生说:“中国回教不攻击儒教。”“回教徒对于孔子,独致尊崇,故能与中国一般儒生不生恶感。从未闻回教有受人攻击。”中国穆斯林学者精通“四教”,著书立说,为的是阐述伊斯兰教义和思想。也有记载说,穆斯林先贤曾与儒道佛诸家学人辩论,穆斯林学者论据充分,有说服力,往往是优胜者,但辩论之后,仍是各行其“道”,谁也说服不了谁。两种独立的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都有很大的包容力和承受力,但完全“融合”或者“同化”,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由于长期接触汉族文化和思想,完全接受了,并逐渐与之融合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回族身上没有发生,虽然,回族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已有千年以上,至今仍然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信仰特色。另外,在伊斯兰历史上,曾有些非穆斯林民族,来到穆斯林国家,他们是征服者,是胜利者,统治了伊斯兰国家一段时间后,放弃了原来的宗教信仰,改奉伊斯兰教。蒙古人建立的伊利汗国就是这样。公元1258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1217—1265)率领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完全彻底消灭了延续500年之久的阿拉伯阿拔斯哈里发帝国,创建了幅员辽阔的伊利汗国,到了第七代汗合赞(Ghazan,1295—1304年在位)时,却宣布放弃原来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汗位”改为“素丹”,他自己也更名为“马哈茂德”(Muhmud),并下令汗国境内的蒙古人也都这样做,于是有15万帐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教,这时距旭烈兀攻陷巴格达还不到50年。所以,陈垣先生说:“在中世纪时,回教虽被蒙族兵威所征服,而蒙人后裔竟渐次为回教势力所熏陶,其同化力之强,不可思议。”在伊斯兰教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没有听说在中国内地的某个地区或地方,由领导人率领众人集体皈依伊斯兰教的。中国回族先民可能也想过走“上层路线”,说服执政者改奉伊斯兰教,下属广大臣民追随其后。如果这样做,纯属徒劳,因为两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         3.回族与文化教育   中国回族实际上是直接受到两种思想和两种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中国回族先民在融会贯通伊斯兰思想和儒家思想方面,有许多创新和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理论和观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树立了不同思想和文化之间交流和对话的典范。今天,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就应该努力学好语言、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宗教信仰与科学文化并不矛盾,也没有冲突,中国一些穆斯林家庭担心子女学习了中国语言和文化以后,宗教信仰就淡薄了,所以宁肯让他们学习单一的伊斯兰宗教语言和文化。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他们不掌握深厚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必然降低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使他们处于弱势地位,反而会影响到他们的信仰。1982年,我随中国伊协朝觐团到麦加朝觐,团员中有几位西北地区的阿洪。一天,大家交流朝觐的感想,一位阿洪说:“伊斯兰教是伟大的,就在于它的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一定要教育穆斯林青年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不会落后。”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并补充说:“你看沙特王室成员的子女,很多都到欧美国家留学、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并没有整天在念经,你能说他们的信仰淡薄了吗?现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都是曾在欧美国家留学,学习科学技术的,你能说他们的信仰不虔诚了吗?”所以,一定要鼓励回族子弟好好学习,学好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他们才有能力和信心,加入社会激烈的竞争行列。穆罕默德先知鼓励穆斯林“要寻求知识,哪怕它远在中国!”今天我们身在中国,不积极主动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是有背先知教诲的。   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信仰也不矛盾,更没有冲突。沙特一位宇航员乘美国飞船进入太空舱,他在太空舱同样礼拜,虽然朝拜的方向很快就飞过去了,但丝毫不减弱他的信仰。现在沙特航空公司的飞机上,飞行时,舱内的电视荧光屏上不时打出礼拜的方向,虽然飞机没有人造卫星那么快,但方向在不断变换,丝毫也不影响礼拜人的信仰。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丝毫无损于信仰,反而会激励有信仰的人更勇敢地去探索,深入了解科学的秘密,揭示宇宙的奥妙和造化的玄机。   政治与信仰的关系十分重要,也十分敏感。宗教没有国界,但信仰宗教的人是有国籍的,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忠于自己的信仰,总认为自己的祖国是最可爱的,自己的信仰是崇高的。一个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应该忠于自己的信仰,两者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很难设想一个放弃信仰的人,他的爱国热情的真实性和坚定性会是什么样子;同样,一个不热爱祖国的人,他对信仰的忠诚又会是如何的呢?但在实际生活中,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特别是对于中国回族来说,可能就更复杂一些,因为国家、民族和宗教等几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一个国家内,有许多民族,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这种例子在世界上很多,很正常,不足为奇。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就连大家经常将其与伊斯兰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阿拉伯民族,其中有一些人并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例如,叙利亚就有15%的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黎巴嫩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几乎各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埃及也有10%左右的阿拉伯人是基督教徒……。许多民族信仰同一个宗教,更是普遍规律,宗教本身就是无国界,世界性宗教更是包含了许多民族的族群。因此,没有必要非把一个民族与一种宗教信仰完全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然而对中国回族来讲,回族与伊斯兰教是不能分开的,这是由中国回族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特点所决定的。今天,所谓的回族的“民族风俗习惯”,无一不是伊斯兰教教义所规定的。回族的宗教信仰是族群信仰,不属于个人选择的范围,回族家庭的子女一生下来就是穆斯林,这是一神论天启宗教的特点,其他两个一神论天启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也是如此,犹太教家庭的子女生下来就是犹太教的,基督教家庭的子女生下来就是基督教的,不是由自己选择的,就像一个人的生身父母不是由自己选择的一样。这一点与非天启宗教不一样,佛教和道教等多神论的宗教是选择性的,你可以“出家”,也可以“不出家”即“在家”念经拜佛;“临事”时,再去“抱佛脚”,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是完全可以的;“无事”的时候,可以“不登三宝殿”;“出家”了,还可以“还俗”等,都比较随便,佛教教义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非天启宗教产生于农耕社会,农耕社会人口比较集中,社会结构比较完整,也比较成熟,早在这些宗教形成之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需要再通过宗教的教规教律来严格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里宗教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对国家的政治领导起到一个协助和维护的作用。天启宗教产生于沙漠地区游牧民族的部落社会,这里人口稀少,而且很分散,强调个人英雄行为,单骑走天下,我行我素。社会结构也十分松散,是以家庭氏族族群为前提的,所以,必须有一神论的宗教理念和严格的教规来管理和约束。宗教在这里发挥着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协助和辅导的作用。一神教对信徒的要求是严格的,从生到死,从衣食住行、伦理道德到言语行为,都有详细严格的要求,甚至连如何做生意、如何分配遗产等,都有详细的说明。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都要在宗教的框架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把涣散的沙漠游牧民族联合起来,团结起来,使部落社会行为有序。中国的伊斯兰教和中国回族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以前伊斯兰教在中国称“回教”,与“回回”、“回民”和“回族”等称谓,很自然就联系在一起,“回回信回教,信回教的人是回回”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通常识,不至于产生误解。有人说,新形势下情况发生了变化,民族和宗教应该分开,回族也一样;一个人没有选择自己生身父母的自由,但有选择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他可以与父母保持血缘关系,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宣布断绝这种关系;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国籍不是由他选择的,而当条件发生变化以后,他可以申请改变国籍;等等。这些情况在今天的社会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我是回族,我不信仰伊斯兰教”,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产生这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对回族与伊斯兰教的“血缘”关系不了解,认为“可以结合,也可以分开”。另一种可能是某种需要,出于功利的考虑。要知道,当一个人宣布“断绝”这种关系的时候,一方面,解除了他对伊斯兰教所承担的“义务”;另一方面,他也失去了作为“回族”应享受的“权利”和“资格”。因为,除了伊斯兰教规定的这些“义务”之外,回族与中国的其他非穆斯林民族,还有什么“区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41
发表于 2009-12-24 17:07:46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      季羡林.东方文化史话[M].合肥:黄山书社,1987.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评亨廷顿第三篇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文章[J].太平洋学报,1997,(2).   伊本•赫勒敦.历史绪论[M].贝鲁特:黎巴嫩书店,1990:151.   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   宛耀宾.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Discussion on the Chinese Hui Ethnic Group and Its Culture   LI Zhen zhong   (Beijing Language 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1)   Abstract:Hui Ethnic group is national group that come into being and developed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ich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society. It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that there is tight association between Nationality and faith in Hui Ethnic group.Factly, Chinese Hui Ethnic group is influenced and educated by two kinds of thought and cultures. The ancient people of Hui Ethnic group had many innovations and originalities in inputting and digesting Islamic thought and Confucius thought, piled up prolific experiences, put forwarded many feasible theories and standpoints, obtained good effects, therefore it built up an example for exchange and dialogue among different thought and cultures .Today,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s, create conditions actively,enhance the union nationalities , promot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Chinese Hui Ethnic group; Belief of Ethnic Group; innovation; cultural exchanges   

李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1 02:15 , Processed in 0.0392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