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族民间商业的招徕市声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3-17 03:14: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姜 歆

  招徕市声,是行贾坐商用以宣传经营内容等招徕性信息的听觉标识。招徕市声通过有声语言招徕顾客。
  回族民间商业的招徕市声源远流长,是适应社会经济贸易活动需要而发生、发展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是回族社会经济民俗、物质生活中的一种天籁之乐。
  回族的招徕市声主要有叫卖吆喝与韵语唱卖两种。叫卖吆喝和韵语唱卖主要是以言语符号来传播招徕信息。但是,叫卖吆喝和韵语唱卖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因方音、语急等因素致使传到听者耳里的仅仅是一种特定的韵调,所以听其“动静儿”即知招徕什么,往往不会搞错。
  
  回族民间商业的集市
  
  市声,先有市后有声。回族民间的商业,无论经营珠宝、香料、发菜,还是经营牛羊肉、饮食、服务业、小百货等大都在集市上进行。
  市,回族多称集。在我国古代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记载。这种原始集市贸易的习俗,对回族也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回族聚集的地方集市有不同的称法。有的叫“赶集”,有的叫“跟集”,还有的叫“逛集”等。
  回族地区的集都有期,有单日集和双日集,也有单双日交叉的。在西北一般有“一、四、七”、“二、四、七”、“三、六、九”。到期叫“逢集”,过期叫“破集”。大集全天,小集到中午即散。一般回族群众都喜欢赶早集,有的路远还赶五更。集都有固定的经营区域,并在大区域内根据交易的物品,分成若干市。如山东、河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集市,都有不同的小市,即今天所称的专业市场。如牲畜市、皮毛市、发菜市、木材市、蔬菜市、粮食市、农副产品市、药材市、百货市等等。有的地方每一个市又分成许多小市,如“牛羊肉市”、“鱼市”、“豆市”等等。
  
  回族招徕市声中的吆喝
  
  清末,有两部专辑京城市井诸行及叫卖市声的奇书,一为闲圆鞠农编的《燕市货声》(别称作《一岁货声》);一为燕归来杉主人所编《燕市负贩琐记》。
  《燕市负贩琐记》以详载市井商贩行当为主,而《燕市货声》一如其名,所在皆各行当的招徕市声。是书依岁时分为元旦、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除夕,以及通年、不时、商贩、工艺、铺肆,凡18辑。据凡例称,所辑录者系咸丰、同治以来至光绪丙午即185l一1906年半个世纪间的北京市井招徕市声。其间有关回族招徕市声中的吆喝,现录如下:
  蜂糕来哎,艾窝窝!(挎长方盘,敲小木梆,必于初一开张。红白蜂糕、枣窝窝、糖窝窝,白糖、芝麻、澄沙,三样艾窝窝、江米粘糕。)
  烧羊脖子来,烧……羊……肉来嘤!
  唉哎羊头肉来!风干来……羊腱子!
  烫面的饺儿热呀!(整年推车卖,随时一样馅。推车者俱羊肉,伊斯兰教人居多。)
  大小不灰木炉子!(按:不灰木,俗称“锅盔木”。)
  五香……酱牛肉(推车卖。)
  粘糕、豆糁糕!(粘加枣,糁加枣泥。)
  大块切糕!(在先背架,方如桌形,上摊糕,支住而已,故桌不稳者谓之“切糕架子”。近多推车。)
  羊肉哦哈!(回教,推车。)
  酸酸的,辣辣的,羊肉的热面吨……咧!(杂面,多卖赶当与街头晚晌,以挑作摊。)
  爆肚儿开锅,多四两啊,炮肉!(车上支铛,赶当。)
  凡此,足见其仔细、详实与匠心,决非一时猎奇的信笔游戏文字。正因如此,则不仅十分珍贵,而颇富史料价值。
  另据《沈阳文史资料》第八辑载:1915年,奉天第一商场在沈阳卖药者,其先利用武术练功招徕观众,在吆喝推销卖药。现将当时的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回族李某名不详,身体魁梧,精神饱满,常手持一张强弓,请求观众去拉,无一拉开者。李某毫不费力,伸手拉圆。李某又用双手提取石磨一扇重约百五十市斤以上,举过头顶,抢动旋转,然后轻轻放下,面不改色。李某对观众吆喝道:“我的身体为什么这样强壮?就是因为常服‘李氏强身大力丸’,凡是身体虚弱者应多服此药。”
  回族朱某名不详,也用武术练功之法宣传出卖“保元大力丸”。朱某为显示自己力量之大、元气之足,将堆在地上的石头大者约百斤左右,小者也有四、五十斤,以拳击石,石即迎拳而裂开,连续击之,乃竞成小块碎石。观众为之咋舌,都称朱某是石头阎王。朱某自己也吹嘘说:“吃过大力丸,气壮可保元,周身运气力,石头就是玩。”于是开始卖药。
  直到现在,回族的招徕市声也还十分引人注意。在郭德刚编著的《郭德刚话说北京》中,卖包子的分两种吆喝:一种汉民的,一种回民的。汉民卖包子一吆喝起来,好听,管包子叫“包才”,您听:“包才,好白我的面儿来,吃点儿包,闹点儿包,尝尝包儿馅哎!”这是汉民的包子。回民的卖包子是这样吆喝:“新出的屉来包儿热的咧,发面的包儿要热咧!”这是北京卖包子的吆喝。

  在云南回族通常称牛肉为牛菜。依此类推,清真肉食品,如羊肉、鸡肉、鸭肉等,都禁忌用“肉”字,而称为羊菜、鸡菜、鸭菜等。故清真牛肉馆称“清真牛菜馆”。云南回族同其他地区回族一样,对脂肪多的牛、羊肉以“壮”称之而严忌用其“肥”字,再加上选用“菜”字取代“肉”字。故其卖牛肉、羊肉的吆喝声为“壮牛菜”或“壮羊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10-3-17 03:15:15 |只看该作者
  回族招徕市声中的韵语唱卖
  
  苏州的桃花坞、天津的杨柳青、山东的杨家埠,在中国美术史上并称三大年画产地。在山东有一些回族每逢新春即在街头、集市摆地摊零售。韵语唱卖是流动设摊卖年画-的主要招徕方式。据回族老人回忆有这样的唱词:
  打洋鼓,吹洋号董福祥性子傲。领人马,扛台炮;头里走的义和团,后面紧跟红灯照。打的好,打的妙;打败了鬼子争功劳。亮红顶子头上戴,天下的大人数着你好。
  北京回族开粥铺或粥场的虽以叫卖吆喝市声居主,但亦不乏韵语唱卖招徕之辞。例:
  喝粥咧,喝粥咧,十里香粥热的咧!炸了一个焦咧,烹了一个脆咧,脆咧焦咧,像个小粮船的咧,好大的个儿咧!锅炒的果咧,油又香咧,面又白咧,仍在锅里漂起来咧!白又胖咧,胖又白咧,赛过烧鹅的咧,一个大的油炸的果咧!水饭咧,豆儿多咧,子母原汤儿的绿豆的粥!
  在宁夏中宁县有一段卖面条的韵语招徕市声: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县的丫头擀的好长面,擀的薄,切的细,提起来,一根线,下到锅里骨碌碌转,捞到碗里赛丝线。爹一碗,妈一碗,女婿子不在留一碗。
  一如传统艺人都要练就一手好“冈口”,回族行商坐贾对招徕市声十分看重,即必须能言善道,否则就难以维持其“吃开口饭”的生计。一些传统市商行当,如卖年画、卖估衣、卖调味品等商贩,一向讲究 以说唱招徕消费者。因而,从业者首先要了解当行说唱的套辞。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也属于半个“吃开口饭”的。否则,他们摆摊“哑卖”,有悖传统习惯,非但不吸引顾客,人们还会怀疑那是个半路出售伪劣货的假行家呢!生意自然会冷清了。因此,一些行当的说唱叫卖套辞,连同其当行隐语行语一样,都是不轻易外传的。尽管他每天都反复说唱,外行人多听其大概的热闹,很难掌握。
  
  回族招徕市声的禁忌
  
  由于吆喝叫卖和韵语唱卖的民俗性很强,所以其受民俗的影响也最大。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要求买卖要诚实守信,所以其招徕市声中过分夸耀或虚假叫卖是不允许的。
  回族有其特殊的饮食和丧葬习俗,同时,回族民间商业也受其他民族民俗的影响,有些销售业和服务业是不能吆喝的。如修鞋的就不能吆喝“修理破鞋啦!”那样准没有人上前,因为民俗中谓淫乱男女(主要是妇女)为“破鞋”,吆喝出来犯忌。还有走街串巷行医卖药的郎中,也不能吆喝“谁有病”或“好药啊,谁要吃!”这样很不吉利,不好吆喝。
  由此可知,古今有些市商行当不能吆喝、说唱叫卖,是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制约,不方便或干脆不能以口头招徕。不许吆喝是其不成文的行业规矩。回族的行商小贩也严守这些不成文的行业规矩。
  
  回族招徕市声的功能和特点
  
  简便性。运用语言来思维和传播交流信息,一般无须其他附加设施,只要针对性地吆喝或说唱就可以了。既简便,成本又极低甚至无需成本。极少受制于其他客观条件,张口就来,这种简便性可谓是其功能的最大的优点。
  音乐性。富有音乐,是吆喝叫卖和说唱叫卖的共同特点之一。口头招徕市声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韵律上。吆喝叫卖与韵语唱买的音乐性并不相同。就形式而言,吆喝叫卖的节律比较简短,而韵语唱卖则相对较长而复杂一些。
  民俗性。吆喝叫卖和韵语唱卖这两种招徕市声是一种传统市商民俗,是一种民俗语言艺术。在其促销和招徕消费功能方面,亦表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特点。如在西北俗语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比喻的本身便说明了这种民俗特点。备置盛宴离不开调味品,因此卖调味品的回族小贩便用“看看人家瞧瞧咱,不包材料咋过年”之类的吆喝迎合人们的民俗心理,刺激购买。
  语言性。招徕市声的确与其他寻常言语(说话)之间存在许多特异之处。在语言学家看来,言语必须合乎基本的语法规范,否则便容易发生逻辑混乱,难以准确地传达信息。然而,叫卖市声,尤其是叫卖吆喝,却往往突破正常的语法规范。由于买卖交易双方的所指是不言自明的,因而吆喝中通常都不直接出现作为主语的人称代词。例如:“牛蹄筋儿烂乎”,意思是“谁卖烂乎的牛蹄筋儿啊?我这里卖。”再如甘肃临夏卖杏子的回族多吆喝“甜核(发胡的音)杏,里外吃。”意思是说:“我卖的杏子很甜,不但杏肉甜,就连核仁也是甜的。你可以吃完外面的吃里面的。”可见回族民间招徕市声语句,一般多无完整的主谓宾语法结构,大量的则是简约、明了、直接突出商品及商品优长特点的片段式零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27 14:58 , Processed in 0.0364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