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0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心伊斯兰教研究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12-21 13:41: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6年10月20日,西征红军在宁夏豫旺、海原地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革命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地点就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红色同心》一书语      一、同心历史概述      同心,现为县治,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管辖。   西汉时,其境内就建置有三水县(故址现倾向认为在红城水上塬村)。南北朝时此地则属原州(今宁夏固原)管辖。隋时,今同心韦州地区为鸣沙县属地,其余地区则主要为他楼县属地。唐初今同心的韦州、红城水一带为唐延安置吐谷浑族之地,称安乐州,继之在近一个世纪中为吐蕃所占领,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被唐收复后安乐州则改称威州;而今同心的西南部,初属新置于萧关的新他楼县管辖,后亦为吐蕃所占领直至又为唐所收复。五代十国时期,今同心的一部分为党项活动地,另一部分则归重设于方渠镇(在今甘肃环县南)的新威州所管辖。   宋成平五年(1002年),今同心韦州地区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宋元丰元年(1038年),夏主李元昊称帝,西夏立国,置韦州,设静塞军司。宋嘉祐六年(1061年),夏主谅祚改韦州静塞监军司为静塞军,建城郭,修浮图,大兴土木,韦州遂成为西夏的一个重镇。而今同心豫旺城一带,则长期为宋与西夏的分界处。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在攻取灵州后进兵至今同心韦州、下马关一带。   元天历二年(1329年),元封阿剌忒纳失里为西安王(豫王),遂在今同心境内筑豫王城,作为联系六盘山与银川平原的战略要地。从而成为继西夏韦州后今同心境内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城池。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于韦州建庆王府。第二年庆王朱旃就藩宁夏,驻跸于韦州城。第三年则置韦城群牧千户所,辖军士1120名,专管宁夏境内军马牧苑。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庆王又在韦州大修王府、官邸、避暑地等。待建文三年(1401年),朱旃奉令从韦州迁往宁夏(今银川),但每岁仍至韦州避暑,病逝后也葬韦州之螺(罗)山。后,明廷又相继在韦州设韦州驿、韦州守御千户所(韦州所)等。   在明代,豫王城为屯兵布防、商贾通衢之重镇,有“鸡鸣三县百姓起,路通九州长安府”之说。城内九街十巷二十四条道,街巷纵横连接,店铺栉比生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巨商大贾,云集于此,开馆设会。明成化五年(1469年),在此始设平虏千户所(又称豫望城),故也开始名平远所。   除韦州、豫王城原来就有城池外,今同心境内明代又有半个城与下马关两个新的城池名著于史。   半个城,又名半角城,因城的一半被洪水冲毁,仅留半角、半个,故名。不详始建于何代。明景泰二年(1451年),瓦刺部族率部抢掠半个城,名始著,故在弘治年间(1488—1505年)得以重修。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打半个城,城内军民同心协守使城未被攻克,故又开始名为同心城。   下马关古城,原为庆藩牧地。明嘉靖五年(1526年),总兵王宪为抵御蒙古族南侵,在此筑城。初称长城关,被认为是“固镇(今固原)第一关”。后因三边总制秋防时必下马于此,故改称下马关。   入清,豫王城因“集市繁华、买卖兴旺”遂于顺治年间(1644—661年)易名为“豫(预)旺城”。而下马关,则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新建的平远县治所。至于韦州及同心城(半个城)则一个改称韦州堡,一个改称同心城堡(半个城)。   1913年,平远县改名为镇戎县。1928年,镇戎县又改名为豫(预)旺(望)县,治所仍为下马关。   1936年6月27日,红军攻克豫旺县城下马关,随后迁豫旺县政府于同心城。8—10月,红军将豫旺县苏维埃政府所属的同心城、王家团庄、窑山及海原县的李旺等纯回民区划分出来成立豫海县,建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0月20日,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同心清真大寺成立。10月底,红军二、四方面军进驻同心城,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三军会师)同心城。11月中旬,红军从豫旺县撤离。   1938年4月,国民党豫旺县政府由下马关迁至同心城,豫旺县改称同心县。1949年9月12曰,同心城解放。   鉴于同心要介绍的内容较多,故将韦州分出来在下篇专作介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09-12-21 13:41:28 |只看该作者
  二、同心伊期兰教的地位      1.明初有几座大的清真寺同时创建或重建的一个地方。从现有的资料看,同心起码有三座大型的清真寺创建或重建于明初,它们是仍然基本保持明建风貌的同心清真大寺,十年动乱初被拆除今又重建的韦州清真大寺,以及清光绪二年(1876年)被平远县知县陈日新强行拆除后又重建的豫旺清真大寺(又称豫旺清真北大寺)。这三座清真寺虽然有两座已完全不是明初的原貌,但从韦州在明初的政治地位,从豫旺在明初的商贸兴盛,人们也不难推断这两座明建寺在当时也不会比同心清真大寺逊色多少。一个县级城市明初有三座大型的清真寺同时鼎立,这在全国是很少的。这说明同心在明代已是伊斯兰教相当兴盛的一个地区。   2.中国现存的、建筑特色明显的大型古清真寺之一——同心清真大寺的所在地。无论是说同心清真大寺是中国现存的几大清真寺之一,总之它都是中国现存的一座大型古清真寺,这是没有疑问的。另外它还是中国现存的一座建筑形式独特的大型古清真寺,这也是没有疑问的。   3.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前几代(早期)的一个中心。过去,人们在讲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历史时,往往忽略由胡登洲的前几代弟子们所主导的一个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时期。这显然不利于了解这种教育形式发展的全过程。而要了解由胡登洲的前几代弟子所主导的这一特定时期,同心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按《经学系传谱》,在胡登洲的前四代弟子中,起码有九位与同心有关,这在所有经堂教育早期传播的地区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说同心是经堂教育早期的一个中心,恐不为过。   4.拉开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宁夏地区回民起义序幕的一个城市。清同治年间宁夏地区回民起义,是回族历史上伊斯兰教色彩比较浓厚的一次起义,也是回族历史上成就比较突出、意义比较重大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的中心虽然在灵州的金积 堡,但其序幕却是在今同心的预旺城、时称盐茶厅属的平远所揭开的。   清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三日,盐茶厅属平远所把总马兆元(回族,当地人称“马福爷”)起义反清,很快得到同心城、王家团庄、固原州、平凉、金积堡、通昌、宝丰、石嘴山等地回民的响应,从而基本上席卷了整个宁夏全境。   5.伊合瓦尼较早得到广泛传播的一个地区。伊合瓦尼在河州、西宁一带得到广泛传播是在1918年马万福被青海马麒兄弟救出接回西宁之后的一段时间。可根据载于《宁夏文史资料》第十八辑的马如麒《马登海与宁夏的伊合瓦尼教派》一文,在1916年前马登海就将伊合瓦尼广泛地传播到了半个城及半个城的回乡。如果退一步讲,将马登海在今同心地区广泛传播伊合瓦尼的时间下限划在1921年,那也还是较早的。   6.中国共产党的回族伊斯兰教政策的最早全面成功实施之地。中国共产党的回族伊斯兰教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但在这之前,作为这一政策的初型就在陕甘宁边区的有关解放区实施过。1936年6至11月为西征红军所占领的今同心地区,就是这一政策得到全面成功实施的一个典型范例。   7.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教育家、阿洪虎嵩山(1880—1955年)的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31
发表于 2009-12-21 13:41:53 |只看该作者
  三、伊斯兰教传入同心及同心伊斯兰教的分期      1.伊斯兰教传人同心。根据现有的材料,伊斯兰教系元代传人同心。同心穆斯林中普遍的说法是,同心最早的穆斯林有两支:一支是蒙古人西征后被裹胁和征调而来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军士、工匠以及少量的传教士、科技人士、迎降的一些部族的上层分子等,他们被编为“探马赤军”东来,有的入居本县并定居了下来;另一支是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留居本地区。不过具体的根据笔者只见到《同心县志》和《韦州回族》内部材料所记述的关于韦州回族来源的一些显系口碑相传的材料。《韦州回族》的记述,下篇《韦州伊斯兰教研究》再述,这里只摘录《同心县志》的记述如下:   “韦州城苏姓人的祖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明代从南京入居本地,一是元末皈信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其首领‘苏莱曼’,后来取第一个字姓苏,其牧民在韦州城北20公里的‘蒙古窑’,后取谐音叫红沟窑。苏莱曼的后裔分居三个地方,红沟窑、田家嘴子、韦州城东南10余里的可可川,田家嘴子有个石头坟,据说是苏莱曼的坟莹,原立有石碑,同治年间毁于战乱。”   2.同心伊斯兰教的分期。对从传人到1949年这近700年同心伊斯兰教的历史,大致可分以下八个有不同特点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元代的初步传播时期。时间就几十年。特点是伊斯兰教在同心的传播范围仅限于个别地区。   第二个时期:明代初、中期的大量传播时期。时间为200余年。特点是伊斯兰教在同心有了大量的传播,在韦州堡、豫王城、半个城等地有了较大聚集,从而都有了建筑规模相当大的清真寺。   第三个时期:明后期至清后期的普遍传播和发展变化时期。时间大约两个半世纪。特点是伊斯兰教在同心得到了普遍传播,同心城马姓、张姓、金姓、彭姓、郭姓、丁姓等都繁衍成为了人数较多的姓氏,而这里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后的一段时间又成为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早期中心,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始又相继出现了哲合忍耶、虎夫耶、格底林耶等门宦派别,使这里伊斯兰历史文化的地图有了较大的改变。   第四个时期:清同治年问即1862—1874年这十多年的伊斯兰教在同心的危难时期。特点就是这里的穆斯林参加了反清起义以及起义被清廷残酷镇压,从。而造成了“人烟寥落”、商户绝迹、人口数目锐减。   第五个时期:清光绪元年(1875年)至1921年的恢复时期。时间40多年。特点一是不少陕甘青等地的穆斯林迁来同心,成为同心新的一批穆斯林,也使同心成为了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80%多的县份;二是同心原来居住的穆斯林人口也当随总人口数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如成书于光绪五年(1879年)的《平远县志》称平远县初置时“稽合县人口,不及千户”,而到1916年,已“近三千户”;三是伊合瓦尼也随着不少陕甘青等地穆斯林的迁来和同心伊斯兰教恢复的势头而在同心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   第六个时期:1921年至1936年6月下旬为伊斯兰教在同心天灾人祸十分频繁的条件下继续艰苦恢复的时期。时间共15年多。特点是一方面地震(海原、灵州相继发生的大地震)、霪雨、劫匪不断,导致不少穆斯林或死亡或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外商迁于他处,而街市竟变为寂寞之景象”,另一方面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开明阿洪的努力,同心伊斯兰教仍有一定的向前迈进,特别是在改革经堂教育方面。   第七个时期:1936年6月至11月中旬为同心伊斯兰教难得的不到半年的辉煌时期。特点是同心伊斯兰教非常幸运地在全国示范了伊斯兰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和合,示范了伊斯兰教可以成功地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相适应。   第八个时期:1936年11月中旬至新中国成立为伊斯兰教在同心的暂时黑暗和等待重新解放时期。特点是同心伊斯兰教又处在国民党和回族军阀马鸿逵的统治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41
发表于 2009-12-21 13:42:09 |只看该作者
    四、同心的清真寺、拱北、道堂、墓地      1.一般状况      清真寺   按《同心县志》卷十一“民族志”的记述,“同心明代有同心清真大寺、韦州清真大寺、预旺清真大寺3处。清宣统年间有清真寺26处,即马家河湾寺、大红沟寺、上长流水寺、韦州堡寺、锁家岔寺、杨家岔寺、三个窑儿寺、苏家洼子寺、马家南湾寺、自家阴洼寺、杨家新庄寺、夹道堡寺、马家套子寺、新镇里庄寺、常川子寺、满四川寺、砂阳庄寺、和合山寺、石塘岭寺、麻圪塔寺、新堡寺、吊堡子寺、同心城大寺、同心城中寺、同心城东寺、同心城南寺。民国时期,有清真寺104处”。   具体到同心城一地,民国年间的《宁夏同心城穆民概况》列举了6座清真寺,即位于城内的清真大寺,位于下关中街的清真中寺,位于东街口的东寺,位于北南关的南寺,位于上坦的小东寺,位于西关的西寺。称清真中寺建于1912年,小东寺建于1913年,西寺建于1923年,其余3座则建于民国之前。又称小东寺乃东寺的分坊,西寺乃大寺的分坊。   然上述两桩叙述恐只是一个大概,不一定是寺寺俱到。如刘伟著/摄影《宁夏回族建筑艺术》一书所重点介绍的同心北大寺和同心王团南大寺,上述两桩记述中都没有提及。而同心北大寺,刘伟书称“同心北大寺位于同心城西北角,该寺大约建于清代,是同心城虎夫耶最早的一座清真寺,目前县城其他老教清真寺都是该寺陆续分出去的”,而同心王团南大寺,则系“清代所建”,“是宁夏目前少有的建于解放前而保留下来的古寺”。至何兆国先生编《宁夏清真寺概况》一书,那就缺略的更多了。如以下的19座清真寺,《同心县志》所举的清宣统年间的26 处清真寺名单中就没有。   001.下流水乡洪岗子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   002.下流水清真寺,创建于清朝;   003.下流水乡新庄子清真寺,创建于清朝;   004.下流水乡白圈子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   005.同心城关乡金家井清真大寺,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006.韦州王户台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007.韦州周新庄村蔡庄子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   008.韦州河湾村西坟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009.韦州石峡村高家老庄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010.窑山乡麦垛山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011.王团乡红沟阳洼村崾岘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   012.王团乡倒墩子村东方清真寺,创建于清末;   013.新庄集乡青山清真寺,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   014.喊叫水乡上庄子清真寺,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   015.纪家乡纪家村张家庄子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   016.下马关乡西沟清真寺,创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017.河西乡河草沟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   018.河西乡杨家塘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   019.河西乡石坝清真寺,创建于清光绪年问(1875—1908年)。   至于同心地区清真寺的管理制度,未见有专门的文章或书刊介绍,笔者也未访查到更具体的材料,只能照《同心县志》所述作个扼要复述。民国之前,同心清真寺的管理实行的也是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三道制”。伊玛目专司领拜和掌管教规。海推布司宣读“呼图白”,内容是40段圣训的波斯文注解,侧重伊斯兰教礼仪和道德。穆安津司宣礼,每天按时念“邦克”,召集大家来礼拜。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掌教制度代代世袭。民国初期后,渐渐废除了“三道制”,教务由阿洪负责,满拉轮流念“邦克”和宣读“呼图白”,阿洪实行聘请制。清真寺寺务管理实行学董、乡老制。学董为总负责人,选举产生。比较大的寺坊按东、西、南、北设四名乡老,称“四角乡老”,均由经济条件富裕的高目(即清真寺辖区内的教民)担任,协助学董做寺务工作。而在寺内专司打扫卫生、烧沐浴水等的则称寺师傅。      拱北   《同心县志》卷十一“民族志”云“民国时期全县有拱北17处”。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笔者的调查,只能对以下10处作些简要介绍。   001.胡老太爷拱北。在同心清真大寺东侧胡氏墓地。墓主姓胡,名不详,被信众尊称为胡老太爷。拱北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之前。拱北为正六边形亭状、砖墙、瓦顶。   002.金慕企阿洪拱北。在同心清真大寺东侧胡氏墓地。墓主金慕企阿洪。拱北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或稍后。拱北为正六边形亭状、砖墙、瓦顶,立有石碑1块。   003.洪岗子拱北。在同心下流水乡洪岗子村。墓主洪寿林,1937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归真,属虎夫耶,教众在其坟墓上建起一座灰砖八卦亭状拱北,并建有沐浴室、照壁、坐静室、门楼等附属建筑,拱北周围则是墓主家人和教众的坟墓。“文革”中拱北被拆除。现建筑系1994年重新落成,规模比原建筑雄伟得多。   004.石塘岭拱北。在窑山乡石塘岭村。墓主马三秀(1818~1880),经名“尔不顿·热合玛尼”,信众尊称为“白杨岭老人家”。清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五月十九日归真,属格底林耶。据说徒步朝觐麦加三次,历时12年,后在石塘岭一带传播格底林耶,归真后葬于此,石塘岭杨家和众海里凡为其修建了拱北。“文革”中被拆。现拱北建筑系1984年重修。   005.大梁拱北。在王家团庄大梁村。墓主姓马,名不详,经名“伊布尼恩巴西”,信众尊称其为“马胡子老太爷”。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初七归真。属格底林耶。拱北由墓主之子马四阿洪建成。1920年拱北受地震破坏。1930—1933年又由买西舍尔巴乃老太爷主持翻建,并得到洪岗子老太爷洪寿林的鼎力相助。以后,信众将伊斯穆乎松第拱拉西与买西舍尔巴乃两位老太爷所眠之位,置于墓主灵位之后,拱北遂由独亭式改建为三亭式。“文革”中被破坏,现建筑则为三合一顶部三层式、前两侧各建一座望远楼的新三合一布局。   006.周海里凡拱北。在丁家塘乡杨家塘村。墓主周兆仁,洪寿林之海里凡之一,1948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归真。属虎夫耶。现拱北由寝殿、八卦亭、门楼、厨房、接待室等组成。   007.王道祖道堂拱北。在王家团庄乡王家团庄村。墓主王大贵,属虎夫耶,清同治元年(1862年)随马兆元在豫旺城起义,攻打海原未克,被清军招降。后穆生花攻取固原,他奉命前去招抚,被杀,葬于王团并建拱北。纪念日为农历二月十三日。现为2005年重修状。   008.同心老坟地拱北。在同心城回族公墓老坟地。墓主情况不详。拱北为青砖做的八卦亭,墙上有精美的砖雕。   009.韦州西坟拱北。在韦州西坟。墓主丁世昌,属虎夫耶。圆堡形建筑形式。纪念日为农历二月二十六日。   010.韦州东坟拱北。在韦州东坟。据传系阿拉伯也门穆斯林长老“舍目逊底尼”的显灵处(汤瓶印处)。建筑形式为六角亭式。纪念日为农历二月二十二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51
发表于 2009-12-21 13:42:28 |只看该作者
。      道堂   道堂部分笔者未进行专门调查,故只能根据《同心县志》作以下简单复述。   同心共有道堂5处。具体就是:   001.洪岗子道堂。在下流水乡洪岗子村。属虎夫耶洪门门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洪寿林(?—1937年)建立。纪念活动日为每年农历七月十六日至七月二十四日。   002.石塘岭道堂。在窑山乡石塘岭村。属格底林耶。创始人马胡子(疑就是白杨岭老人家)。纪念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九、八月初二与十月十四日。   003.大梁道堂。位于王家团庄乡大梁村。属格底林耶。创建于民国年问。纪念日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   004.小井子道堂。在窑山乡车路沟村小井子。属格底林耶。创建于民国年间,创建人为白杨岭老人家弟子之一大默静。纪念活动日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月三十与十月十四日。   005.官厅道堂。在窑山乡官厅。属格底林耶。创建于民国年间。创始人为大默静的长子马明义。纪念活动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一及七月十二日。      墓地   韦州的回族墓地另文再述,同心城附近的回族墓地笔者只考察了同心清真大寺旁的胡氏墓地和同心老城东隅葬有金国正的回族墓地两处。前者已有所介绍,这里只介绍金国正墓。   金国正(约1660—1726年),半个城人,回族。幼时父母双亡,以流浪做苦力度日,被当时住在中宁的舅父收养。后被舅父送去从军。时东南沿海一带海盗为患,清地方当局苦无良策,金毛遂自荐,献计用石灰灭贼。奏效后被朝廷封为南阳府镇守军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调任宁夏花马池副将。后又升任大同府总兵官和太原府总兵官(正二品)。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调任固原提督。   金爱兵如子,公正廉明,家乡人皆尊称他为金大人。而他每次回家离半个城10里,即下马步行,云“于桑梓父老,不能高高在上”,其品行十分感人。清雍正四年(1726年),金病逝于半个城,皇帝闻报,于十一月特颁谕祭文,隆重祭葬。当地回汉民众在半个城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回族葬礼。至今当地民众中还流传着民谣:金大人,生得苦,一下打到南阳府。南阳府里没回回,烧了石灰打水贼。水贼一扫平,挣了个石碑“胎里红”。   经同心县民族宗教局支持,笔者至金国正墓地进行了考察。墓地四周尚有围墙,墓地内尚残存一些刻有瓦楞和兽面纹瓦当的石枚和一尊石狮,清雍正皇帝为金特颁的谕祭文碑刻尚存。碑文全文如下:   恩纶特颁   谕祭文   皇帝谕祭,原任山西太原总兵官金国正之灵: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赐恤报勤国家之盛典。尔金国正,行性纯良,才能称职,方冀遐龄,忽闻长逝,朕用悼焉。特颁祭葬,以慰幽魂。呜呼!宠赐重垆,庶淋匪躬之报,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荣。尔如有知,尚可歆享!   雍正四年十一月立      2.同心清真大寺      历史沿革   同心清真大寺的始建年代有三种说法。该寺自己的介绍称建于元末明初。《中国清真寺综览》、《中国回族大辞典》等称为明初由喇嘛庙改建而成。《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则称“相传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笔者经过认真考察,认为明初由喇嘛庙改建而成的说法更有道理。理由有三:   一是主体建筑建在高台上,而在高台下设拱道,系元代喇嘛庙的一种建筑形式,同心清真大寺就是这样。   二是同心清真大寺的入口拱道与登台石阶连接处的斜坡南北两侧各有一孔拱券形小窑洞,}同门上锁,洞内闲置,洞门顶部有相当讲究的花饰挂落,如果原来不是僧众供奉“金刚”、“力士”之类的佛龛,不大可能今天就闲置不用。   三是在元代喇嘛庙改建为清真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在明代这座喇嘛庙才会像有的诗歌所讴歌的那样“归顺了伊斯兰教的正道”。   同心清真大寺创建之后,曾有三次重要的重修。   第一次重修在明万历年问。依据是镶嵌在入门院落内北面高台墙上的一块砂石岩匾。据已故金致三(知识分子)等老年人回忆,在他们十几岁时(距今80多年),石匾上的字迹尚清晰可辨,为“明万历年□月□日重修”。但现在砂石岩匾已毫无形迹。至于第一次重修的具体情况,未见有记载,也未见有介绍。   第二次重修是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依据是镶嵌在大寺门外北墙东侧引渡拱道上方题刻“遵道”二字之砂石岩匾的落款“乾隆五卜六年辛亥蒲月重修、全寺信士敬立”。载于《同心文史》第1期的马峰玉、马占珍著文《中国现存的十大清真寺之一——同心县城清真大寺》一文称“这次重修的规模是比较大的,殿楼建筑的屋顶全部以绿色的琉璃瓦覆盖。建筑造型和规模基本定型”。   第三次重修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依据有二:一是寺前照壁上的落款“皇清光绪丁未清和月上瀚重修、河州工匠马忠良刻石”;二是礼拜大殿前字脊顶平梁墨记“皇清光绪三十三年岁在丁未蒲月觳旦,同心城信士暨群教末人等同建造大寺”。上引马峰玉、马占珍著文称:“这次重修是由于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者毁坏而重修……据老年人说,雷大帅——雷正绾,攻取同心城后即行拆烧大寺,以解其恨。至今大寺周围残留琉璃屋脊瓦砾等。这次烧毁,使这座大寺冷落四十余年。直到光绪年间,由西吉沙沟道堂教长马元章带头捐资白银300两,让同心城的信士们捐款重修。这次重修,寺的主体建筑基本保持了清乾隆年间重修的规模,但其装饰、构架不及以前那样富丽堂皇了,瓦路也改为青筒瓦。只有抱厦中脊挂几路琉璃瓦,这就是现在的清真大寺的模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寺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曾拨款维修过大寺高台围墙,1980年后两次共拨款51万元(另有国务院宗教局拨款10万元)由陕西韩城县古建筑工程维修队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一次重大维修。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61
发表于 2009-12-21 13:42:49 |只看该作者
 建筑布局   同心清真大寺修建在隆起地面7米的高台之上。高台四周均用39厘米×20厘米×8厘米的青砖包砌,比宁夏地区的清代同类用砖36厘米×18厘米×6.5厘米稍为宽厚,似为元、明之作。高台四周墙面平直,上下收分严紧。东西通长60米,南北通宽53米,占地面积约2870平方米。高台上建有礼拜大殿、邦克楼和南北厢房。   高台入口拱道对面,建有附有八字墙的大型照壁一座。照壁用青砖砌成,宽9米,高6米,雕刻磨制得十分精细秀丽。照壁立面大致分为三段:下段为须弥座,中间壁身为名“月挂松柏”的大型松柏图砖雕(又名“月藏松柏图”),两侧为一副砖刻对联。照壁檐部为十分精致的砖雕结构。照壁壁顶则为枋木结构的砖砌屋顶。砖砌屋顶带有构造十分复杂、做工十分精巧的斗拱、飞椽。屋顶两角又盖有十分壮观的烧制脊兽。   高台南北折角处辟有一个长达44米的拱形引渡道(洞)。道口(今已封闭)上方嵌有“遵道”和“遵路”两块相对的石匾。   高台西南折角处,则为大寺的正门(入口)。正门为高台墙面所辟的三个圆券拱道。中间一个圆券拱道高2.9米,宽1.7米;两侧的圆券拱道高2.5米,宽1.77米。三个圆券拱道外部墙面上部饰有砖雕垂莲。在垂莲的枋额间,中间一个圆券拱道的上方嵌有题刻“清真寺”三个大字的砖雕,两侧的两个圆券拱道上方则右书“洗心”,左书“忍耐”,也为砖雕。三者之中又夹有两方篆体阿拉伯文砖雕和两方花饰砖雕。加上“洗心”、“忍耐”外侧的两方花饰砖雕,正门顶部则一条直线排有九方由中文、阿文、花饰交叉组成的阳刻砖雕门额,与上之垂莲枋额、下之砖雕挂落上下左右和谐对称。   三个圆券拱道均设有对开门窗,拱道上方有花饰砖雕,使人寺者如人垂花“仙”洞一般。拱道长8米多,通过拱道便是宽4.4米的33级石阶梯。石阶梯底部斜坡两侧,各有一孔顶部有雕花的拱券形小窑洞。上了33级石阶,便是高台之上寺之主体建筑部分。   台上西南部分为建于三个拱道顶部的亭式建筑——邦克楼。邦克楼原为三层,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重修改建为两层。楼的上下均为木构,为面阔与进深均为8米的正方形平面,每面各立四个立柱,有19级木梯直通顶阁,楼顶为四角攒尖,灰瓦屋面,脊兽曲颈向上,屋顶端有一尊黑色发亮的瓷“葫芦宝 顶”。入楼正面墙上刻有“西蜀工匠谭德华”七字,应是四川匠人所作。楼体柱枋间雕刻着硬木挂落。   上了33级石阶向北行,便是分别开在大殿与南厢房连接处、南厢房中间与南厢房东侧的三座二门。大殿与南厢房连接处之门为小月门,门顶刻有“出入是门”四字,为平时礼拜者和参观者入出礼拜寺主院之门。南厢房中间一门则为做成过厅的南厢房中间~间,为穆斯林重大节日出入主院之门。而南厢房东侧则为一便门。   进入二门,便是由大殿和南北厢房组成的三合院。大殿在西侧,坐西朝东,南北两侧各为5间厢房,而院之东侧开敞,无任何建筑物,只是沿高台边缘砌很低的围墙以为护栏。   礼拜大殿由抱厦、前殿、后殿三大部分构成。抱厦进深两间,面阔五间,除两侧有低矮、透空的栏杆外,均为空廊式。柱枋之间装有云纹挂落、斗拱挑檐。每根柱头都置有非常壮观的斗拱一朵,斗拱度为45度,共出两跳,明间、次间、梢问各设补间斗拱一朵,连拱板则为镂雕植物和阿拉伯文图案。抱厦明问两侧为八字形引壁砖墙(山墙),左壁中雕文房四宝,两侧青竹、荷花,边倚砖雕葡萄;右壁中雕宗教及日常穆斯林生活器皿,两侧梅花、牡丹,边倚砖雕梅花。抱厦屋顶为卷棚歇山式,起翘和翼出十分突出,给人以华美明快、富丽雅净、心舒情畅之感,犹如一座温馨的厅、轩,迎接和接待着进殿礼拜者。   前后两殿互相勾连,前殿进深五间,面阔七间,后殿进深四间,面阔五间。前后殿内均立四根擎柱,并巧妙地将三根垂柱运用斜梁搭接,既减轻了木构架的承担量,又增加了殿后视线度,使殿后的视线遮挡减少到最低限度,从空间上给人以向内收紧的感觉,引导礼拜者集中精力和目光向着西壁中央的米合拉布方向礼拜。前殿廊檐下原来平挂有三块横匾,正中为“教本清真”,两侧为“大化循环”、“惟精惟一”,今均已不存,而改悬挂“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木匾一块。而前后大殿的八根擎柱上所挂的四副抱匾对联,亦甚醒目。前后殿屋顶均为单檐歇山式,顶上正脊中心挂以琉璃瓦,鸱吻高耸,脊兽烧制精巧。大殿四角檐牙高翘,形如孔雀,如翼展翅欲飞。大殿檐部猫头、滴水,形如卫士,大显寺之尊严。至后殿西壁的米合拉布,据说原来也十分讲究,这从大殿后墙背面仍有华丽而又突出出来的窑壁可以看出。   大殿与北厢房连接处,亦有一小月门,门顶刻有“进退有度”四字。进此门后原亦有一配院,为大寺的伙房、满拉住房等附属用房,现都已不存,只剩下一大片可以作为尽情观赏大殿及大寺外部景色的看台。   大寺一侧有一红军井,这是1936年红军在这里饮马的地方,为了纪念红军,故名。大寺东侧,紧靠明代长城,长城东侧则为回族穆斯林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71
发表于 2009-12-21 13:43:18 |只看该作者
    建筑特色及建筑成就   特色之一是寺之主要建筑均建造在一座高台之上,为高台式建筑形式。在国内的清真寺建筑中,笔者见到的仅此一例。   特色之二是寺之中心院落为一“三面建筑、一面敞开”的“三合院”,而不是内地清真寺明以来的传统“四合院”做法。   特色之三是高台平面明显分为台南、台中、台北三大部分。台南为邦克楼和入主院通道所在,台中为大殿及南北厢房所在,台北原为寺之配院所在。   特色之四是大寺与明长城、穆斯林墓地紧紧相连,从而构成一幅寺、长城、墓地“三合一”的特殊外部景观。   建筑成就一是对元代喇嘛庙的非常成功的改造。改造得不仅完全符合伊斯兰教礼拜场所的基本要求,而且使改造成的伊斯兰教礼拜场所更有特色,独具一格,从而创造了一个喇嘛庙建筑上伊斯兰教化的典型范例。   建筑成就二是该寺大殿大胆使用减柱、移柱法,将次、梢、尽间的前后金柱全部省去,在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中是很罕见的。与此相应,该寺大殿复梁结构的跨度之大(跨越三间斗),也是令人惊叹的。   建筑成就三是该寺将大殿三部分从空间上做成不等宽纵深型,即作成“前后窄、中间宽,墙面凹进凸出再凹进,屋顶翼角也随之曲折错落”的造型,从而形成大殿非常生动的外观。从台北边缘望去,实在是一种建筑文化方面的舒心享受。   建筑成就四是邦克楼不仅做得外形雄伟,态如座钟,而且做得蕴含多种功能。具体些说,它既是邦克楼,也是望月楼、寺门楼;既是大寺的一个单独建筑物,也与大殿一起组成大寺的一对合璧建筑。此外,寺之高台接近长城、类似长城,邦克楼似也可以视之为长城的一个城楼、一个关楼。   建筑成就五是照壁、正门门洞上部及大殿八字墙三组砖雕,都系砖雕艺术的上乘之作。其中照壁砖雕,除上已叙述过的内容之外,照壁四周“用青砖雕刻成传说中八仙人物代表图案”,“照壁上端砌雕出砖制斗拱飞檐,每个斗拱呈45度方向朝前挑出砖拱,再承托一排砖斗,并在其上伸出砖雕麻叶云头,檐袱之上挑出檐椽,连同顶上的按脊挂瓦”这种种复杂而多变的砖雕技艺,都是极少见的。   建筑成就六是该寺有难得的大殿斗拱连拱板、大殿正门隔扇、大殿抱柱匾文及邦克楼楼体柱枋问硬木挂落四组不同样式的杰出木雕、木作。其中大殿斗拱连拱板木雕系镂雕,即系将连拱板上端“镂雕成植物和阿文图案,下端镂雕,以八仙中的人物代表图案题材予以装饰,这种镂雕既突出了伊斯兰教义,又吸收了汉文化镂雕的艺术形式,是其他清真寺所少有的”。大殿正门隔扇系格眼木作,即将十六扇隔扇做成八种格格,八种格眼交叉对称,主次分明,给大殿增添了祥和清静之感。大殿抱柱匾文系用长方形半环形木板阴刻而成,刀技娴熟,并饰以青装金粉,笔力雄健流畅,金字光照殿间。邦克楼楼体柱枋间硬木挂落系阳刻,从人楼正面墙上刻有“西蜀工匠谭德华”七字看,应是四川匠人所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81
发表于 2009-12-21 13:43:43 |只看该作者
    有关文字记载   001.高台北侧南北道口上方嵌“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蒲月重修、全寺信士敬立”题刻“遵道”石匾。   002.高台北侧南北道口上方嵌“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蒲月重修、全寺信士敬立”题刻“遵路”石匾。(今已不显)。   003.正门门洞上部砖雕“清真寺”。   004.正门门洞上部左侧砖雕“洗心”。   005.正门门洞上部右侧砖雕“忍耐”。   006.正门门洞上部砖刻阿文意译之一“在礼拜的地方,诚心诚意的穆民,犹如水中之鱼,安祥欢乐”(已故阿洪马广真的解释)。   007.正门门洞上部砖刻阿文意译之二“在礼拜的地方,阳奉阴违的穆民,恰似笼中之鸟,心慌不安”(已故阿洪马广真的解释)。   008.寺门外砖照壁署“皇清光绪丁未清和月上瀚重修、河州工匠马忠良刻石”题“万物偏生沾主泽,群迷普渡显圣恩”对联。   009.寺门内石阶北侧墙面嵌“明万历□年□月”题“重修”砂岩石匾(今已无迹可寻)。   010.邦克楼入楼正面墙上题刻“西蜀工匠谭德华”。   011.南厢房与大殿连接处小月门楣上题“出入是门”砖刻匾。   012.北厢房与大殿连接处小月门楣上题“进退 有度”砖刻匾。   013.大殿八字墙左壁砖雅图案旁朱砂书写文字“金玉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014.大殿八字墙右壁砖雕图案旁朱砂书写文字“朕进唐兵,移在西域,更换回军,来之中国”。 015.大殿前殿廊檐下平挂名儒王学伊题“教本清真”横木匾(今已不存)。   016.大殿前殿廊檐下平挂教内名儒亲题“大化循环”横木匾(今已不存)。   017.大殿前殿廊檐下平挂教内名儒亲题“惟精惟一”横木匾。   018.大殿平梁墨记文字“皇清光绪三十三年岁在丁未蒲月觳旦,同心城信士暨群教末人等同建造大寺”。   019.大殿擎柱抱匾匾联之一“人心尤宜尽理通三乘始开百年暗幔,天命不敢违道完五功方见独一真光”。   020.大殿擎柱抱匾匾联之二“生天生地并生万物仰真主之大生生生不已,化人化神兼化百灵溯至圣之妙化化化无穷”。落款为“陕甘布政司候选巡政厅陕西安康县附贡生俊民乌日章敬题”。   021.大殿擎柱抱匾匾联之三“真教衍西方发微阐幽但愿谨遵天命,大道传东土开来继往但须恪守圣行”。   022.大殿擎柱抱匾匾联之四“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由此处鞠躬叩首,谁是讲经者必破除情面说些警吓话语好教人入耳悚神”。   023.寺东侧胡氏墓地大门楣上题“真道妙极”木匾。   024.寺东侧胡氏墓地金慕企阿洪拱北碑记文字额题经文,下为以下汉文:“灵州同心城漠(穆)民恭赠表扬教师,化导人心,诚哉言也。金慕企阿洪,德业重隆,美名垂流千古。修身传教,终存不朽之节。众□□□为重作,立于胡氏之墓。乾隆玖年玖月贰拾肆日卒于枢。”   3.韦州清真大寺与豫旺清真大寺   韦州清真大寺,下文《韦州伊斯兰教研究》中再作介绍,这里只介绍豫旺清真大寺。   豫旺清真大寺,坐落于豫旺城北街,故又名豫旺清真北大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礼拜殿原为笔架式三峰层顶,南北厢房20余间,邦克楼高20余米,有“占天不占地”之说。清光绪二年(1876年),平远县知县陈日新以其“倾圮过半,补葺维艰”,正好用其材料,特别是“长巨之材”,创修平远县署为名,强行将其拆除,随之歪曲事实,称此得到了当地回族的许可。故有了清光绪五年(1879年)成书的《平远县志》卷十《创修平远县署记》的记载:“城既建,施政无所,非所以昭体制而集人民也。乃从颓垣碎瓦之中为之:除荒芜,治版筑,相阴阳,而百工群木,悉自远致。几劳心力,不得长巨之材为大厦支,罔知所措,发问白矣。客有自湘江来者,为予筹曰:‘豫旺有礼拜寺,建自前明永乐间,倾圮过半,补葺维艰。与其风雨侵蚀,朽蠹不可用,曷若因其敝而购之官。’予喜集回族而谋之,佥日可。遂经始于丙子年月,小民亦趋役恐后。期年公廨成。”   这段记载,不顾事实,歪曲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其反映了平远县衙门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仍然坚持执行清廷漠视、压制伊斯兰教,一旦有借口就拆除穆斯林礼拜场所,使其宗教信仰失去依靠的政策,也是显而易见的。   豫旺清真大寺被拆除后,当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又由当地穆斯林重建,这从清光绪二十六年该寺又被清军董福祥部改为关帝庙可以看出。它的再次重建,又当是1928年前,因为在1928年它又被当地土匪李尕胡子烧毁。直到1930年,它又一次被坚强的穆斯林修复,站了起来。不过它也未逃过“文革”中被拆除的悲惨命运。现建筑是1981年后修复状,它也当随着中国社会的从此长期安定而结束“豫旺,豫旺,两眼泪汪汪”的悲惨历史,而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4.同心锁家岔清真寺   同心的明建清真寺可能不限于同心清真大寺、韦州清真大寺、豫旺清真大寺三座。按何兆国编《宁夏清真寺概况》第275页云位于同心县田家老庄乡锁家岔村的锁家岔清真寺,相传也是明朝末年创建。这样,同心的明建清真寺就不止三座。   锁家岔清真寺在清乾隆年问大殿曾进行过翻修。相传哲合忍耶第四代教主马以德(1780—1849)曾在该寺求过学,宣传过哲合忍耶思想。故后来该寺所在坊为同心地区哲合忍耶热衣斯锁如金所在的坊。寺“文革”中被拆除,现为1982年后重建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91
发表于 2009-12-21 13:44:07 |只看该作者
  五、同心的经堂教育      关于同心的经堂教育,现在见到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就算《经学系传谱》了。按此传谱的“冯海二先生传谱”,海先生乃经堂教育始倡人胡登洲的三位嫡传弟子之一。其与胡登州是同乡,也是长安城北“渭城湾八氏”。跟胡登洲学成后,先“设学同心城”,后则“迁往韦州”。其子为“文轩先生”。依此,这位海先生当是在同心城设经堂教育经学的第一人。然《经学系传谱》的作者赵灿对此也有所怀疑,称“或云:从胡太师之学者,即文轩先生也!岂蕴善先生亦误闻耶!年远难考,以俟知音”。为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笔者在同心城,特别在韦州,与一些穆斯林朋友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个比较说得过去的结论,那就是从胡太师之学者,为海先生及其子文轩二人。学成后二人同至同心城,主要由尚年轻精力充沛的文轩先生在当地设学,远近闻名的也就是海文轩。《冯海二先生传》在“冯海二先生总纪”中所说的“今人有左衽于海门者,曰:‘吾教之道,胡归于海矣!’又曰:‘通天彻地海文轩’,盖贤之辞也”这一席话,明显的也是指海文轩,而非指海文轩之父海先生。这样,在同心城倡兴经堂教育即设学的第一人就应该是海文轩。   海文轩,名东阳,以字行,经名艾哈默德。生年不详,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农历五月十二日归真。安葬于韦州老坟地。穆斯林尊称其为海太师,每逢忌日远近各地穆斯林前去上坟谒陵,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教众又为其刻石立碑,以资纪念。在其墓旁,尚有其父海师的坟墓。   后于海文轩及其父来同心城设学的是胡登洲的二传弟子冯伯庵、冯少川两叔伯兄弟。冯伯庵系胡登洲嫡传弟子之一冯二先生、俗称“老二爸爸”之侄,俗称“老三爸爸”,《经学系传谱》之“冯伯庵先生传谱”称其“设帐同心城并云南”,称其先设帐滇之蒙化郡(今云南巍山),“后馆同心城”。并称其在同心城设学时,门人以当时未有人传授的伊斯兰教经典《古勒塞托呢》求其指教,其则按其在蒙化郡释解以前没有人传授过的《米尔萨德》的方法,在自己独自阅读琢磨旬日后就大致可以讲解,虽然仍然有数处解释不清楚。可见同心城的经堂教育到冯伯庵时,已可以传授比《米尔萨德》更难解清的苏非主义经典《古勒塞托呢》。   而冯少川,则系冯二先生之长子。《经学系传谱》虽未在关于他个人的传谱中说明他在设帐于汴城等处之前就曾设帐于同心城即半个城,但在《张少山先生传谱》中却说到张少山“从少川先生受业于同心城”。可见,他可能是与冯伯庵一起从长安城东三十里之杏圆头来到同心城设学的。联系到海氏父子 从长安城东北渭城湾来同心城设学,同心伊斯兰教在明万历至清崇德年间(1573—1644年)当有十分吸引人的地方,不然人数十分有限的胡登洲的前两代弟子为何会父子一起、兄弟一起纷纷至同心没学呢。只是与海氏父子都定居于同心,逝世于同心,埋葬于同心不同,冯伯庵、冯少川兄弟只是冯伯庵一人留在了同心,逝世于同心,而冯少川则在后来去了汴城等地开学。   继冯伯庵、冯少川两堂兄弟之后来同心城设学或投学的是胡登洲的三传弟子张少山、马明龙、张行四。其中张少山,系长安东临潼人氏,来同心是师从少川先生学经的,学成后即离开了同心。而马明龙,则为江夏人氏,来同心是师从伯庵先生学经的,习读三载多后也离开了同心。只有湖广宝庆府(今湖南邵阳市)人氏张行四“因伯庵先生设帐于宁镇之同心城,遂负笈往从,数年不返”。只是在“其学将成”时,因母丧暂时返楚,“及事竣,复往,以终其学。后其弟搬请返籍”,他“坚意不归”,原因是“吴楚街衢”“多屠肆溷猪,心厌弃之”。加之“同心城乡耆,固多抱义,因伯庵先生亡故,遂挽留”他“续开义学”,并“代其婚娶安居”。张行四先生“刚毅果敢,谠直不阿”,“处人辞色必正,人犯教法,虽贵必循以律,老幼畏服”。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设学的同心,乃粤西镇台马蛟麟的故里。马每差弁员回籍,必采贵物欲贡于他,他都“固却,寸丝不受”。有一次弁员带着“西洋布洁服”和“蜜腊素珠”两件贵重的馈赠品给他,他又不接受。这下可难坏了差弁,差弁只得“探帽伏地曰:‘公若不收,仆难回见敝恩上矣!’言毕,以首击地有声”。这时他才一边让生徒收好放好礼品,一边扶着差弁说你起来吧,寄谢你家主人好。这时差弁又求张行四先生为他们的主人向真主作个好都阿(祈祷)。张行四先生便向真主祈求道:“吾祈向主,令汝马氏失此世爵马(袭封十一代),则后辈不致于遗失教门也。”后马蛟麟去世,其母从粤西返籍,张行四先生便令生徒于梁问取出前馈物,只见前馈物尘封如故。行四先生亦不启看,即谓其徒曰:“今彼乃寡妇孤儿之时景也,正堪作赡养计,可璧返之。”其廉介程度由此可知。这大概是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事。张行四是“地震墙压而亡”的,这可能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同心东北部地震时的事。《经学系传谱》的《张行四先生传谱》的最后有一段赞词,可说是对张行四德、学、行、仪容的高度概括。赞曰:“学涵正气,腹隐刚肠;罚不避贵,馈则悬梁。污财轻掷,贤行久彰;仪容徒慕,名炙口香。”   《经学系传谱》称张行四传徒二人,一人系秀宇马师,夭亡;一人系周唏子师,同心城人氏。这二人中,马秀宇《经学系传谱》未载其籍贯,很可能也是同心城人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同心经堂教育的前四代经师有两代直接来自经堂教育的发源地长安及其附近,有一代人来自外地但在同心学成而留下,只是第四代才开始转变为同心培养的本地人为主。其时间大致是在《经学系传谱》编写成功之前,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前。   至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这200年间同心经堂教育的情况,笔者在同心并没有搜集到任何材料,故只能暂时阙如了。   按《同心县志》,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起,同心经堂教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发展时期的典型特点就是伊合瓦尼经学教育、中阿并重经学教育、女子经学教育等多种新型经学(堂)教育形式的先后交叉崛起。   伊合瓦尼经学教育的崛起,按冶正纲《宁夏伊赫瓦尼著名经学家虎嵩山》一文,当与王乃必和虎嵩山两位阿洪的提倡有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农历九月,年仅18岁的虎嵩山投学于海原县盐泥沟清真寺名师王乃必阿洪帐下受业。这时甘肃马万福阿洪即果园哈吉所倡导的伊合瓦尼经学已在河州、西宁一带广为流传。这对当时求知若渴的王乃必阿洪和他的高足虎嵩山有很大启发,师徒二人便开始专门学习和探讨被伊合瓦尼奉为正统经典的《沙米》、《伊尔沙德》、《米什卡特》三部经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虎从王乃必门下毕业,回到了同心,受聘为同心城清真小寺教长,开始在同心传播伊合瓦尼。   至于在同心提倡中阿并重的经学教育的第一人现见到的材料都认为也是虎嵩山。称1927年(一说是1928年),虎嵩山朝觐归来并荣任常德清真寺教长职完后回到了同心城,便开始在同心城竭力提倡中阿并学的经学堂,强调阿洪不懂中文,教门难以兴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他任教的清真寺内给满拉加授汉文,使汉语首次进入同心经堂教育,从而打破了“读书即反教”、“读书远教门”的片面观点,使传统经堂教育开始转型为新型经堂教育。   至于女子经学教育的提倡,在下文《韦州伊斯兰教研究》一文中再述。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无论是伊合瓦尼经学教育、中阿并重经学教育,还是女子经学教育等等,在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宁夏地区都属新型经堂或经学教育的范畴,但这样说并不是否认传统经堂教育或别的教派门宦的经堂教育在这个期间没有变化,它们也是有变化的,不过笔者没有搜集到有关材料,故无法具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101
发表于 2009-12-21 13:44:41 |只看该作者
 六、同心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      1.格底目   当是指同心伊斯兰教开始明显教派分化后继续保持原有遵行不变的那一部分。故随着虎夫耶、哲合忍耶、格底林耶、伊合瓦尼等教派门宦的传人同心,格底目的教众许多陆续转信了这些教派门宦,这一部分的人数在同心地区愈来愈少,以至于到民国年问在这里已很少能找到属格底目的清真寺。查何兆国编《宁夏清真寺概况》,在整个同心地区,笔者只找到两个清真寺属格底目,一个是窑山乡康家湾上清真寺,另一个是窑山乡马庄子清真寺。   2.虎夫耶   传入同心的虎夫耶现知有以下五支。   王门 同心王家团庄王大贵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始传。王大贵为虎夫耶肃州(今甘肃酒泉)韩老太爷委任的九个海里凡之一。王被杀后封印未再下传。   北庄 同心地区北庄门宦的始传人为吴忠早园人丁世昌。丁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之前来到同心的韦州城等地传播北庄门宦的主张。信徒主要分布在豫旺、车路沟、顾家庄子等地。丁生前只委任其外甥顾家庄子顾阿里为海里凡。遵丁之口唤封印未再下传。   新辈 清朝末年,同心城一马姓阿洪被青海大通上五庄新辈老太爷委任为海里凡。马回同心后即传新辈主张,但信从者不多。   虎门 始传人为虎嵩山的父亲“虎爷老人家”。虎爷老人家,名不详,经名宛哈布,此系信众对其的尊称。同心城人。40岁时就学于兰州的虎夫耶门宦凉州庄马栋门下。后成为凉州庄委任的四个海里凡之一。45岁回到同心,设立道堂,传授虎夫耶主张,信从者颇众,被称作“虎门”。信众主要分布于同心城及其附近。   洪门 始传人洪寿林(1852—1937年),字海 儒,祖籍甘肃景泰。也是凉州庄马栋委托的四个海里凡之一。门内的观点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十九日,“凉州庄老太爷”去世,临终前遗嘱其教权由洪海儒继承。洪继承教权后,即在同心下流水乡洪岗子村设立道堂,传播虎夫耶主张,被称为“洪门”。其主张主要反映在洪海儒提出的“十戒”、“十常守”上。洪海儒生前委任同心城西街同兆仁和海原人丁万明两人为海里凡,故洪门后又分为两支。信众分布于同心、海原、固原、兰州等地。   3.哲合忍耶   曼苏尔著哲合忍耶《道统史传》第四门“四月八太爷”部分云:相传哲合忍耶第四代导师马以德(1780—1849年)在少年时代曾和两个伙伴去同心锁家岔清真寺求学,“表面上是求学,实际是修道”,是用自己实践哲合忍耶遵行的实际行动指引当时全属老教格底目的锁家岔人觉悟。在他的指引下,锁家岔人逐渐加入了哲合忍耶,而他也在锁家岔寺毕业穿衣。如按《同心县志》所说他在“锁家岔清真寺刻苦就读8年,穿衣成名”的情况估计,这大概是清乾隆末年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这20来年间的事。清末,哲合忍耶分为北山、南川、沙沟、板桥、新店子五个分支,同心哲合忍耶则属沙沟、板桥两个分支。   4.格底林耶   同心地区格底林耶的始传人名不详,绰号称“马胡子”(1818—1880年),经名尔不顿·热合玛尼,信众尊其为“白杨岭老人家”。祖籍河州,东乡族人。一生曾三次赴麦加朝觐。初在同心王家团庄一带传播格底林耶主张,后则在石塘岭建立道堂。主张初一封斋初一开斋,有“初一暗藏、初二明杨”之说。生前委任余德省、大默静、二默静三人为海里凡。   余德省,王家团庄余家洼人,曾用“小儿经”(即小儿锦)撰写《库房生机》等著作留世。其殁后,教权由其子余海珍继承。余海珍殁后则由其徒马德明继承教权。马德明将余海珍埋葬于固原七营的梁家堡并修建了拱北后便继承了教权,因之传教中心则由同心石塘岭移至固原梁家堡。这大概是1928年前后的事。后马德明又前往麦加朝觐,朝觐归国后则继续传播格底林耶学理,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门宦。马德明,小名七十子,祖居宁夏同心,教众称其为“七阿洪”,故由其在固原梁家堡创立的门宦称为“七门”或“齐门”。   大默静、二默静二人为同胞兄弟,也姓马,名不详,同心窑山官亭人。大默静生前委任其长子马明义为海里凡,马明义生前则将传教门唤给了侄儿马开选。二默静生前委任马胡子之子马三秀和王家团庄大梁的马梁朝两人为海里凡。而马三秀以石塘岭为中心传教,生前将传教口唤给了其子马玉清,马玉清又给了马自清;马梁朝1947年去世,其子马生奎继承了教权。   5.伊合瓦尼   对谁是同心地区伊合瓦尼的最早传播者,目前有两种不大相同的说法。一种是认为在同心最早公开传播伊合瓦尼的是同心当地人虎嵩山;另一种则认为最早在同心传播伊合瓦尼的是青海循化张尕公地方人、撒拉族出身的马登海(约1863—1926年)阿洪。   说在同心最早传播伊合瓦尼的是虎嵩山的主张中,对虎嵩山何时开始接受伊合瓦尼、何时在同心开始公开传播伊合瓦尼又有不同的说法。《中国回族大辞典》谓虎嵩山“18岁投海原县王乃必阿洪幛下,接受依赫瓦尼教派思想,积极传播‘遵经革俗’主张,成为宁夏和陇东一带依赫瓦尼教派的代表人物”。而冶正纲《宁夏伊赫瓦尼著名经学家虎嵩山》一文则谓虎嵩山21岁时从王乃必门下毕业,回到了同心,“便受聘到同心县城清真小寺当了教长。从此开始,他是第一个在宁夏公开宣传‘伊赫瓦尼’学说的人”。然《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却这样叙述道:虎嵩山“22岁时应聘为同心县清真小寺阿洪。后接受伊赫瓦尼派创始人马万福倡导的‘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遂不愿继承父业,脱离虎夫耶门宦。在同心县穆斯林中大力宣传伊赫瓦尼派教义,提出一切言行皆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准则,对不符合经训的一些礼俗进行改革,声望日著,成为宁夏及陇东地区伊赫瓦尼派知名阿洪”。   这三种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是说虎嵩山是在他18岁至二十二三岁也即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八九年(1897—1902年或1903年)这五六年间逐步接受和公开宣传伊合瓦尼教义教理的。这和冶正纲文所叙述的虎嵩山如何同他遵行虎夫耶的父亲分道扬镳过程大致符合。冶文云:据说,虎嵩山出生时,适逢凉州庄老人家从兰州来到他家做客,便给他取了一个宗教名字,叫“色尔敦底尼”(意即宗教的幸福),并告诉他的父亲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虎夫耶’道统的继承人”。这话从凉州庄口里说出来,无疑是说虎嵩山是将来继承虎夫耶道统的人。可是当清光绪二十三年虎嵩山的父亲公开向他的教民宣布他有意将自己虎夫耶海里凡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儿子虎嵩山时,虎嵩山却作出了一个与他父亲意愿完全相反的决定,即决定同他父亲所继承的虎夫耶道统决裂,另访名师。这无疑说明,虎嵩山早在清光绪二十三年,就开始从虎夫耶所代表的门宦学说或门宦经学中走了出来,这应该是他正式接受伊合瓦尼的真正前奏。而投学于王乃必阿洪门下,回同心当了清真小寺的教长,以及受马万福的影响从形式上正式脱离虎夫耶门宦,则显示他接受伊合瓦尼也是一个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也就是五六年。   和虎嵩山接受伊合瓦尼是一个过程一样,他的伊合瓦尼观点也有一个从激烈生硬向温和宽厚的转变过程。在接受伊合瓦尼的初期,虎嵩山亦曾壮怀激烈。最显著的一个例子是,当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他的父亲去世,继承道统的洪海儒按照传统为其父修建了拱北和亭子后,他为了破除人们对他父亲的所谓“迷信”,竟在一个夜间自己带人把拱北和亭子全部拆毁。据说这在各教派门宦中震动很大,以至被一门宦领袖下令绑送固原官府关押数月。后经同心、固原两地有关人士斡旋,包括哲合忍耶门宦教主马元章出面调解,才得以释放。此后为了避免正面冲突,也曾一度(据说不到3年)改做缝纫生意。复任教长之后,方式方法大有改变。而最显著的改变还是在他朝觐完毕、开阔眼界、大长见识,1928年回到同心城之后。   明确地称同心县伊合瓦尼最早的传播者是马登海的是载于《宁夏文史资料》第十八辑的马如麟文《马登海与宁夏的伊合瓦尼教派》和近年来出版的《同心县志》。两者都有比较具体又基本相同的记述。称同心县伊合瓦尼的最早传播者马登海阿洪,教众尊称其为“撒拉老太爷”或“老撒拉”,系青海循化张尕公地方人,撒拉族。自幼习学阿文,25岁奉母命前往麦加朝觐。朝觐毕没有立即回国,而是住在麦加的一个虎夫耶道堂中继续学习教义,深受道堂筛海赛义德·合必本拉西·纳合西班德的垂爱,一学就是8年。在此期间又作了一次朝觐,然后决定回国。临行前道堂老筛海却叮嘱道:“你回国后,宣传克塔布逊奈提,按经典办教。”马回到张尕公老家后即宣传伊合瓦尼主张,但受到抵制。于是又与16岁的大儿子第二次前往麦加朝觐,并探望了麦加道 堂老筛海,并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前后回国来到了同心韦州。可他在韦州传播伊合瓦尼的过程并不顺利,反对他传播伊合瓦尼的人,将他告到了固原州,致使固原州衙门将他转送回循化关押,3年后被释放。出狱后又于1914年来到宁夏。先是到灵武、吴忠。次年则来到半个城,住在黑努海家。黑努海的义父黑满福,是当地绅士和大东寺的学董,在半个城很有威望,被尊称为“黑老爷”。这样,黑满福等一些人就成为马登海的第一批信众。随之中寺、小东寺、大寺的学董和大部分教众也接受了伊合瓦尼。在这种形势下,虎嵩山、周四爷、周廷宣、周生清、李正贵等阿洪也接受了伊合瓦尼。后半个城四乡的不少地方都转信了伊合瓦尼。由于形势好转,马登海又将传播伊合瓦尼的重心转到韦州,这次他取得了成功。这大致是1916年左右的事。后马登海又在离半个城五华里的黑家套子住了一段时间,于1918年前后去了固原。之后又去了吴忠。1920年,当他与吴忠堡板桥乡的满苏尔阿洪及其亲友丁守仁一起第三次朝觐麦加时,逝世于途中。其孙为马宗德(1900—1985年)。   如此看来,同心伊合瓦尼的传播,归功于虎嵩山,也归功于马登海。但将同心伊合瓦尼由激进生硬转变为温和宽厚的却主要是虎嵩山的功劳。   这里有两点需作交代。一点是虎嵩山虽然属于同心,但也属于整个宁夏和陇东地区,故本文所涉及的只是与同心有较大关系的一部分内容。另一点是对虎嵩山之师王乃必在同心伊合瓦尼传播中的作用,限于缺乏相应的材料,只能存疑。这主要是因为《同心县志》关于王乃必,有这么一段话,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河州十大阿洪之一的王乃必(被称‘教门之母’)在海原县烂泥沟、本县同心城等地开学,经生纷纷慕名至其门下求经”。可河州十大阿洪不知是指什么,指伊合瓦尼老十大阿洪(内中只有王大汗阿洪与王乃必同姓),还是指伊合瓦尼新十大阿洪(内中无王姓),或者指其他笔者不知的概括,另“教门之母”又是指什么,再加上说他曾在同心开过学,那这个人物也许可以在传播伊合瓦尼于同心上与虎嵩山、马登海并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1 01:00 , Processed in 0.0655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